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8.15KB ,
文档编号:3234513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234513.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docx

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繁多,头绪复杂。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十六国对峙、南朝北朝并立是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基本脉络。教材分“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三个子目,可以发现本课教材编写逻辑标准夹杂而不统一,第一个子目以时间为序,第二三个子目则首先以空间为序分为南方北方。因此,使用教材“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本课主题繁多是本课一大特点。比如第二目的东晋的士族专权、江南地区的开发,第三目的孝文帝改革。而贯穿本课始终的核心

2、主题是民族交融,突出体现在第一目和第三目。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当战乱频繁的时期,恰恰是民族交融加速的时期。本课这一时期即是中国古代史上大规模民族交融中的重要一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比如隋、唐皇室都有少数民族血统,所谓盛世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交融的成果。同时,三国鼎立时期的局部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前秦统一北方等,又体现出该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又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阶段。二、教学立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关于本单元的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

3、域的新成就。具体到本课:1.应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3.概括此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以孝文帝改革为例认识此时期民族交融的新成就。这三点都是本课重点,尤以第3点为重中之重,而第1点朝代更迭一项至少涉及30个名称,人物、地点更是不可胜数,相对来说是本课难点。同时,本单元第5、6课为通史而第7、8课为专题史,内容多有交叉,因此学习本课时应为学习第7、8课做好铺垫、整合。三、教学流程本课三个子目明确提到了时间,但也有模糊表达的,如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的“5世纪后期”。以及“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为什么这两处没有表达为明确的年份呢?叶小

4、兵教授在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使用建议中指出当前教材有“总体内容量偏大”、“知识点密度大”、“表述不甚清晰”等特点。以下知识点来自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共4课,而高中教材只有1课时。叶小兵教授建议,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理解”,“不要替代学生把握教材而要让学生学会梳理课文内容”。所以,应在课前要求学生结合初中教材完成本课时间线索的梳理。结合时间轴,要能说出“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代表性时间。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表述的准确性。比如,581年,隋朝取代北周;589年,统一全国。去掉一个逗号,表达为“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意思

5、就发生变化了。除了“时”,本课“空”也比较复杂。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四幅插图,细读教材。比如东晋、南朝疆域。“荆襄”在哪里?这在本课的第一、二幅地图上能找到。高中教材不是初中教材的简单重复,对比两幅插图,可以发现高中对“空”的要求更细化,新标注了“蜀郡”等四郡;内容也更丰富,新增了“北方流民南迁”。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材设置了“思考点”和“学思之窗”两个栏目来辅助正文。教师可借此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应从“学思之窗”材料中提到的“会土”“荆城”“扬部”等地域概念切入,指出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涉及农业、渔业、副业、手工业等生产领域。关于“思考点”,教材正文提到了“社

6、会环境”“劳动力与技术因素”两方面,“学思之窗”材料则提到了“自然环境”这个角度。教师最后点明,此时江南开发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引导学生注意东晋南朝江南开发与第6课大运河兴修的关系,并为学习第11课“经济重心南移”一目做好铺垫。民族交融是贯穿本课的核心主题。首先,应指导学生概括本课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教师适当补充即可。如三国时期蜀、吴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教师可补充诸葛亮的少数民族政策。氐族前秦苻坚“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的崇文德治政策,他特别重视汉族政治家王猛,这也从侧面说明此时一部分汉族儒士“夷夏之辨”心理已经部分改变。还可通过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分析北方民族矛盾的情况,

7、由此引入孝文帝改革。教材设置了“史料阅读”“问题探究”“学习拓展”三个栏目来辅助讲述孝文帝改革。“问题探究”列举了鲜卑姓和改为的汉姓,这是当代汉族姓氏来源之一,即少数民族统治期间逐渐改用汉姓。师生可共同探讨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情况,进而分析其在推动民族认同方面的意义。由此切入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为突出民族交融主题,教材对整顿吏治、三长制都没有提及。均田制则放到了第7课“赋税制度”一目讲述,建议教师此处补充,可以帮助理解其影响。教材正文列举了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意义,教师应重点讲述。在“学习拓展”部分则指出“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比如,针对“仿照魏晋士族制度”一点,有观点认为这种不加扬弃的全

8、盘汉化,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引导学生能够表现出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进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369年是纷乱动荡的三百年,政权更迭频繁,对中华文明来说,却是一个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过程。在民族交融的浪潮中,中华文明得到了改造,即将迎来下一个盛世。四、教学延伸为深化本课主题,还可以设置如“实证民族交融”课后拓展题目。其中,铜鎏金木芯马镫出土于十六国时期北燕冯素弗墓

9、。这个马镫,是否可以佐证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本课“历史纵横”题目是“东晋的士族专权”,最后,可以布置课后思考题,什么是士族?他从哪里来?有何影响?通过这个题目,可以强化本课“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士族即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第4课“东汉的兴衰”一目,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可引导学生思考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通过第7课“选官制度”一目,可以梳理出东汉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士族制度从起源到衰落的大致过程。第11课“社会的变化”一目,还可发现士族制度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到宋朝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新变化。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