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繁多,头绪复杂。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十六国对峙、南朝北朝并立是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基本脉络。教材分“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三个子目,可以发现本课教材编写逻辑标准夹杂而不统一,第一个子目以时间为序,第二三个子目则首先以空间为序分为南方北方。因此,使用教材“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本课主题繁多是本课一大特点。比如第二目的东晋的士族专权、江南地区的开发,第三目的孝文帝改革。而贯穿本课始终的核心
2、主题是民族交融,突出体现在第一目和第三目。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当战乱频繁的时期,恰恰是民族交融加速的时期。本课这一时期即是中国古代史上大规模民族交融中的重要一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比如隋、唐皇室都有少数民族血统,所谓盛世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交融的成果。同时,三国鼎立时期的局部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前秦统一北方等,又体现出该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又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阶段。二、教学立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关于本单元的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
3、域的新成就。具体到本课:1.应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3.概括此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以孝文帝改革为例认识此时期民族交融的新成就。这三点都是本课重点,尤以第3点为重中之重,而第1点朝代更迭一项至少涉及30个名称,人物、地点更是不可胜数,相对来说是本课难点。同时,本单元第5、6课为通史而第7、8课为专题史,内容多有交叉,因此学习本课时应为学习第7、8课做好铺垫、整合。三、教学流程本课三个子目明确提到了时间,但也有模糊表达的,如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的“5世纪后期”。以及“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为什么这两处没有表达为明确的年份呢?叶小
4、兵教授在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使用建议中指出当前教材有“总体内容量偏大”、“知识点密度大”、“表述不甚清晰”等特点。以下知识点来自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共4课,而高中教材只有1课时。叶小兵教授建议,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理解”,“不要替代学生把握教材而要让学生学会梳理课文内容”。所以,应在课前要求学生结合初中教材完成本课时间线索的梳理。结合时间轴,要能说出“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代表性时间。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表述的准确性。比如,581年,隋朝取代北周;589年,统一全国。去掉一个逗号,表达为“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意思
5、就发生变化了。除了“时”,本课“空”也比较复杂。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四幅插图,细读教材。比如东晋、南朝疆域。“荆襄”在哪里?这在本课的第一、二幅地图上能找到。高中教材不是初中教材的简单重复,对比两幅插图,可以发现高中对“空”的要求更细化,新标注了“蜀郡”等四郡;内容也更丰富,新增了“北方流民南迁”。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材设置了“思考点”和“学思之窗”两个栏目来辅助正文。教师可借此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应从“学思之窗”材料中提到的“会土”“荆城”“扬部”等地域概念切入,指出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涉及农业、渔业、副业、手工业等生产领域。关于“思考点”,教材正文提到了“社
6、会环境”“劳动力与技术因素”两方面,“学思之窗”材料则提到了“自然环境”这个角度。教师最后点明,此时江南开发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引导学生注意东晋南朝江南开发与第6课大运河兴修的关系,并为学习第11课“经济重心南移”一目做好铺垫。民族交融是贯穿本课的核心主题。首先,应指导学生概括本课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教师适当补充即可。如三国时期蜀、吴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教师可补充诸葛亮的少数民族政策。氐族前秦苻坚“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的崇文德治政策,他特别重视汉族政治家王猛,这也从侧面说明此时一部分汉族儒士“夷夏之辨”心理已经部分改变。还可通过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分析北方民族矛盾的情况,
7、由此引入孝文帝改革。教材设置了“史料阅读”“问题探究”“学习拓展”三个栏目来辅助讲述孝文帝改革。“问题探究”列举了鲜卑姓和改为的汉姓,这是当代汉族姓氏来源之一,即少数民族统治期间逐渐改用汉姓。师生可共同探讨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情况,进而分析其在推动民族认同方面的意义。由此切入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为突出民族交融主题,教材对整顿吏治、三长制都没有提及。均田制则放到了第7课“赋税制度”一目讲述,建议教师此处补充,可以帮助理解其影响。教材正文列举了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意义,教师应重点讲述。在“学习拓展”部分则指出“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比如,针对“仿照魏晋士族制度”一点,有观点认为这种不加扬弃的全
8、盘汉化,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引导学生能够表现出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进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369年是纷乱动荡的三百年,政权更迭频繁,对中华文明来说,却是一个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过程。在民族交融的浪潮中,中华文明得到了改造,即将迎来下一个盛世。四、教学延伸为深化本课主题,还可以设置如“实证民族交融”课后拓展题目。其中,铜鎏金木芯马镫出土于十六国时期北燕冯素弗墓
9、。这个马镫,是否可以佐证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本课“历史纵横”题目是“东晋的士族专权”,最后,可以布置课后思考题,什么是士族?他从哪里来?有何影响?通过这个题目,可以强化本课“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士族即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第4课“东汉的兴衰”一目,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可引导学生思考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通过第7课“选官制度”一目,可以梳理出东汉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士族制度从起源到衰落的大致过程。第11课“社会的变化”一目,还可发现士族制度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到宋朝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