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5 )单元 厘米和米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练习十第()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2、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教学难点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教学准备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复习导入1.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2.结合旧知练习第1题。学生说一说,
2、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二、学习新知一、学习新知1.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1米有多长。 下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2.出示书上第3题先估一估大概多长,再用尺量一量,哪条更长一些? 3.小组合作完成第7题。引导:借助已有不得经验和熟悉的事物进行估计。 4.公式的巩固应用。1米=100厘米出示书上第2题,独立完成。注意:思考的出发点可以不一样,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适时引导。 5.独立完成第4题。 6.集体交流第5题。7.独立完成底6题。引导:观察分别由什么图形摞起来?怎样知道他们的高度?二动手操作。同桌合作,拿
3、一张长方形纸,用直尺量一量,根据要求填空。引导:独自测量长,宽分别是多少? 任意折纸,你发现了什么?(边说边折纸观察,避免有一些“对角线”这样的专有名词出现) 怎样折,折痕最长?讨论交流:估计的结果和测量相差多少?交流评价。先得出谁的身高?为什么?明明的身高可能是多少?你是怎么样想的?出示图,学生填空完成,说明理由?动手量一量,填一填。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讨论交流动手试一试,和同桌比一比。三、巩固练习1、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一枝蜡笔长10( ) (2)姐姐身高是1( )46( ) (3)一条裤子长1( ) (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 ) (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 ) 2.比一比,在圆圈里填上“”“”“”。21米12米 4米4厘米 20厘米2米 100厘米10米 50厘米48厘米 99米99厘米 3、将下列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110cm 40cm 2m 78cm 1m读一读要求?最小的是谁?(1米其实就是100厘米)可以进行换算,方便比较)四、课堂作业1、先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5厘米长比6厘米短的线段。五、本课总结通过这节练习课,你有掌握了哪些本领?板书设计 练习十 1米=100厘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