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介绍,92,174,74,142,189,69,200,211,53,40,242,154,惊蛰,于公历3月5-6日交节,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于震乃发生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反映自然生物在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这个节气,把它视作春耕开始的节令!,惊 蛰,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
2、昆虫。一岁十二个月,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惊 蛰,惊蛰是卯月之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该节气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启蛰”。西汉时期辑录的大戴礼记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如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据说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咱们
3、中国的古人在构建神灵形象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世俗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加入到里面。比如大家都认为夫妻和睦是好的,于是古人们就给很多神安排了“对象”:看着西王母很孤单,就造了个东王公给她;看着雷公没人陪,于是设计了电母。电母的形象在典籍中出现,比雷公要晚得多。宋史中说当时的仪仗队里有“雷公电母旗”,到了元史里才说得比较清楚:电母旗上的电母,是一个绣衣、朱裙、白裤,两手运光的巾帼英雄形象。,祭白虎化解是非 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风作浪,引起百般不顺,故在惊蛰当天祭白虎!,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1、惊蛰万物复
4、苏,乍暖还寒,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吃梨又以脾气,平和五脏! 2、苏北和山西一带流传“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梨”与“离”同音,寓意庄稼远离虫害!,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 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 春季造林好时机,因地制宜分树种。 天暖花开温升高,畜禽打针防疫病。 快把鱼塘修整好,放养鱼苗好节令。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春晴泛舟(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伴随着新年的第一声春雷,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已走到了我们面前。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经历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时节,这春意也渐渐得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