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圆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单元教学内容:1.圆的认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4.认识扇形。单元教学分析: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和画圆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认识圆周率;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能正确、灵活地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探究问题的乐趣,增强应用意识;通过介绍圆周率等数学史料,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
2、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3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4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5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3理解圆周率“”,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会画指定半径或直径的圆。单元教学措施:1.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圆的认识。圆是最常见的图形之一,它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之一。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出示一组图(5个正多边形和1个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
3、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当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时,这个正多边形就会越来越接近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要做到不拖沓,点到为止。关于画圆,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学生借助一些圆形实物画圆,这样画圆有两个目的:其一,从用眼看,用嘴说,到动手画,让学生逐步感知圆的特点;其二,为进一步认识圆心创造研究材料。第二个层次,为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创造研究材料。第三个层次是用圆规画圆,体会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等。在学生操作时,老师要给学生指出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2.该推理时要推理
4、,不要一味地从操作学具做起。教学“认识圆”,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练一练”等活动中认识圆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所有认识都要从动手开始,该推理时就要推理,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对“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的认识。3.注意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综合应用。本单元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有: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方法、对应的思想方法、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归纳的思想方法及猜想与实验验证等。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出最佳方案。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1圆的认识2课时2圆的周长3课时
5、3圆的面积4课时4扇形1课时5整理和复习2课时6确定起跑线1课时第一课时:圆的认识(1)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2.会使用工具画圆。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教学难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引入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2.出示圆形图片:(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
6、曲线图形)(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二、新课讲授1.认识圆的特征。(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2)动手折一折。 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3)认识直径和半径。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4)讨论: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7、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d=2r。2.学习画圆。(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用圆规画圆的注意事项:带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步骤和方法。画圆的步骤: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圆心上;把装有铅笔尖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三、课堂作业1.教材第58页“做一做”。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cm的圆。四、课堂小结
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圆的认识(2) 教学内容:圆的对称性(教材第5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610题)。教学目标:1.在前面所学的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用圆规和直尺,利用圆设计多种漂亮的图案。教学重点:圆的对称轴。教学难点:用圆设计图案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导入1.课件展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 、飞机、门窗、圆形的钟面、月饼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观察、概括。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
9、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二、新课讲授一、圆是轴对称图形。 1.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圆的对称轴的画法:把圆的直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圆的对称轴。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先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二、用圆设计漂亮图案。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一些知识,对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还发现不管是自然现象、工艺品、建筑物还是运动现象中都有圆的影子,真可谓“圆无处不在”。正像一位古希腊数学家所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我们用圆还可以设计很多的漂亮图案,来装点、
10、美化我们的生活。2.欣赏:教师先用课件展示教材第59页最上方的图片,然后依次展示其画法。3.课件演示的操作过程如下:(1)画一个直径4cm的圆,再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2)依次连接直径与圆相交的四个交点,使之连接成一个正方形。(3)以正方形的四条边为直径分别画过圆心的半圆。(4)将半圆与半圆相交的区域涂上颜色,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美丽的图案。4.出示教材第59页下面的图片,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学生代表说一说这两个美丽的图案是怎么画出来的?然后全班同学动手画一画,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5.谈话:同学们都比较成功地模仿画出了一个图案。这样美丽的图案利用我们身边的工具就能画出来,当然,我们并不满足于只
11、是模仿,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想自己创作一幅美丽的图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设计一幅美丽的圆形图案。比比谁设计的图案美观、大方、整洁。 6.教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自由创作。7.作品展示交流:(1)交流学生的作品,分享创作成功的乐趣。 (2)展示课前收集的其他班级的优秀作品及教师自己做的或收集的作品。 三、课堂作业完成教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的第610题。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会用圆设计图案了吗?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圆的周长(1) 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14题。教学目标:1.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和
12、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摸一摸,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使学生亲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从而掌握圆周长计算的由来和相关知识。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利用实验等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验证等过程,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情景导入1.课课件出示李爷爷家圆桌和菜板都有些开裂的情景,李爷爷现在需要在
13、它们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提问:那么李爷爷现在分别箍一圈需要多长的铁皮呢?实际上,李爷爷箍一圈圆桌的铁皮和一圈菜板的铁皮恰好各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有关知识。(板书:圆的周长)二、新课讲授1.认识圆的周长(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圆形工具,摸一摸、想一想什么是圆的周长。提问:谁来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围成圆的这一条线是什么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圆的周长?(2)课件演示圆的周长,并出示圆的周长概念。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2.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老师: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那么圆的周长
14、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谁来说一说?(2)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课件出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要求组长分好工,谁来测量、计算、记录、汇报。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实验有困难的学生。(3)汇报在实验中,圆周长的测量方法。老师:谁先来说说,如何测量圆的周长?预设:学生1:用一条长线把圆绕一圈,握紧两个正好连接的端点,把线拉直,量出圆的周长。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老师现在用电脑演示一下,其实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称为绕线法。(板书:绕线法)学生2:在圆上取一个点,做个记号,沿着直尺滚动一周,即可测量出圆的周长。老师:这种方法也很好,请看电脑演示。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称为滚动法。(板书:滚动法
15、)小结测量方法:对于圆的周长,我们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即绕线法和滚动法。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圆周长的这条曲线转化成了直的线段来测量,也就是化曲为直。(板书:化曲为直)(4)汇报实验的测量数据。(5)发现规律。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张实验报告单,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小结: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也就越长,圆的直径越短,它的周长也就越短。我们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三点几,也就是说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3.学习圆周率的有关知识(1)引入圆周率(2)介绍圆周率的资料,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教学圆周率的读写法及数值对于圆周率,我们用希腊字母来表示。(板书)学生跟老师读,并用手指在桌
16、子上边写边读。经过数学家们研究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数值是=3.1415926535(板书:=3.1415926535)圆周率的近似值。老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借助超级计算机,人们算出的圆周率,小数点后面已经达到了万亿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小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板书:3.14)4.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针对公式,进行提问:圆的周长一般用字母什么来表示?圆的直径呢?那么三、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4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圆的周长(2) 教学内容:教材第64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十四511题。
17、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学会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学会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学会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导入1.口算。425108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3.复习圆的周长公式,并进一步推导。(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dC=2r(3)根据上面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
18、周率2)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1。课件出示:这辆自行车轮子转一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km,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1)阅读与理解。已知自行车轮子的半径,根据C=2r直接可计算出它的周长,也就是自行车轮子转1圈走的路程。求小明家离学校1km,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就是求1km里面有多少个自行车轮子的周长。(2)分析与解答。自行车轮子的周长: C=2r=23.1433=207.24(cm)2(m)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1km=1000m10002=500(圈)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6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5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19、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611题。教学目标:1.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教学重点: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教学难点: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补充完成教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的第610题。1、第6题。40cm=0.4m 50.24(3.140.4)=40(周)2、第7题。16、12.56;9.42、21.3、第8题。提示:在周长为100cm的正方形纸片内,要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10042=12.5(cm)。4
20、、第9题。分析:半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装饰木条的长度相当于正方形的周长与半圆(不包括半径)的长度之和。504+3.14502=278.5(cm)5、第10题。分析:阴影部分的周长就是大圆周长的一半和小圆周长和。23.1452+3.145=31.4(cm)6、第11题。第一幅图需要绳子长度是直径的2倍+一个圆周长。72+3.147=35.98(cm)第二幅图需要绳子长度是直径的4倍+一个圆的周长。74+3.147=49.98(cm)第三幅图需要绳子长度是直径的8倍+一个圆的周长。78+3.147=77.98(cm)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第六课时:圆的面积(1)教学内容:教
21、材第6768页例1、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圆面积的含义及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圆面积的含义及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导入1.已知r,周长的一半怎样求?2.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并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二、新课讲授1.什么是圆的面积?出示教材第67页工人在草坪上铺草皮的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圆所占平面大小叫做圆的面积。2.推导圆的面
22、积公式。(1)演示:将等分成16份的圆展开,问可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若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2)找出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吗?(1)将圆16等份,取其中一份,看作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圆面积的。这个三角形底是圆周长的,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 (2)将圆16等份,取其中两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高即一个半径。4.教学例1。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已知:d=20m求:S=?5.教学例2。课件出示: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
23、圆半径的2cm,外圆半径是6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1)阅读与理解。圆环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两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之间的部分。 怎样求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必须知道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2)分析与解答。方法1:环形的面积:113.04-12.56=100.48(cm) 方法2:3.14 (6-2)=3.14 32=100.48(cm)(3)归纳总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Rr 或 S=(Rr)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4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24、七课时:圆的面积(2) 教学内容:教材第6970页例3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第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并学会圆与正方形组合图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学会圆与正方形组合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并学会圆与正方形组合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导入1.课教师谈话:中国建筑中经常能见到“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设计。请大家欣赏下面这些图片。图2和图3中的两个圆半径都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
25、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板书课题:圆的面积(2)二、新课讲授1.阅读与理解:(1)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提问:正方形和圆之间的部分的面积是指哪些呢?学生: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m。学生:图2是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图3是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学生:图2是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学生:图3求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需要分割。(2)分析与解答:图一:提问: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图二:提问:上图中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可以将上图中的正方形看成两个三角形,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圆的直径和半径。根据三角形的面积=a
26、h2,便可以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3)回顾与反思:写答语。2.知识拓展:让学生阅读教材第70页“生活中的数学”。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的第9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请谈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五第101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并学会圆与正方形组合图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修改补充完成教材练
27、习十五的第1117题。1.第10题,是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周长:23.1432+1002=400.96(m)面积:3.1432+100(322)=9615.36(m)第11题,是一个花瓣状的门洞。它的边是由四个直径相等的半圆组成。第12题,外围形状是圆形的土楼。第13题,先计算原来的面积,再计算增加的面积。第14题,是和篮球场的3分线有关的数学知识。第15题,是通过计算探究正方形与它内部最大的圆的面积关系。第16题,是探究当周长一定时。围成什么图形的面积最大。第17题,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第九课时: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
28、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2、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1)已知一个圆的直径d7厘米,计算这个圆的周长?(2)已知一个圆的半径R3厘米,计算这个圆的面积?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1)概念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2)计算公式求圆的周长公式:C=d 或 C2r
29、求圆的面积公式:S=r2(3)使用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二、综合练习1、把半径为2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每个半圆的面积是多少 ?2、判断:(1)半径为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2)半圆的周长就是它整个圆周长的一半。(3)半圆的面积就是它整个圆面积的一半。三、走进生活(在出示题目时要结合图)1、邻居王大爷想用15.7米长的栅栏围一个半圆形的鸡舍,听说咱们班同学刚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很想请你们帮个忙,看看这个鸡舍怎么围比较合适,再帮他算算围成的鸡舍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2、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30、?(栓绳处不计算在内)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四、巩固发展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第十课时:认识扇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及练习十六14题。教学目标: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2.理解扇形概念,知道扇形有一条对称轴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教学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教学难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教学准备:课件 、纸圆片2个 、 一张纸上画好一个圆、彩笔
31、一支。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扇形物体:扇贝、折扇同学们,刚才你们认识了扇形物体,大家想知道扇形的哪些知识呢?学生:什么样的图形叫扇形?学生:扇形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学生:扇形跟圆有什么关系?嗯,同学们的问题真的不少,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扇形。板书课题:扇形二、新课讲授1.认识弧:出示一个圆,在上面任意点两个点A、B(1)A、B两点在什么位置?(圆上)(2)老师: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弧。(课件演示。)(3)追问: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什么?什么叫弧?(4)请在圆上用彩笔画一条弧。你是怎样画的?(边用手指描弧边说弧AB)2.认识圆心角: 课件演示连接OA和OB(
32、1)线段OA 、OB是圆的什么?(半径)半径OA 、OB所夹的部分叫什么?(角)这个角的顶点在圆的什么位置?(圆心)老师: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什么叫圆心角?(板书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2)请学生在圆上标出圆心角。谁是圆心角?(AOB是圆心角)(3)练习:教材76页第2题。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在()里面打“”。 3.扇形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出示课件:提问: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我的发现: 同一圆内,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越小,扇形面积越小。4.认识扇形:(1)用鼠标指扇形一圈,我们把围成的图形叫扇形,什么叫扇形?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扇形。(板书:扇形)(2)同学之间用手描一下自己手中的圆,互说哪一部分是扇形。(3)观察桌上你刚才剪好的图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说一说,它是扇形吗,为什么?(4)教师课件演示:黄色部分是什么图形?(扇形)为什么?5.说一说:(1)演示:活动的扇形。 (2)在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外形是扇形?(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扇形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三、巩固练习教材练习十六第1、3、4题。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