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共 7 页 中华中华茶艺茶艺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茶艺的历史,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了解六大茶类的功效、特点及常用的茶艺器具; 3.掌握茶艺基本流程和茶艺礼仪,能够熟练冲泡 1-2 种茶叶; 4.传承弘扬中国的茶文化,提高生活品质,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六大茶类的特点、常用茶器、茶艺的基本流程。 难点:六大茶类不同的功效、冲泡特点。 解决思路:使用实物对比、PAD 合作探究学习,分别从干茶的形状、 颜色及茶汤的颜色、香味及口感等方面观察归纳。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演示法、观察法、项目教学法、体验法 【课前准备】 1.每个茶桌六大
2、茶类适量;紫砂壶、玻璃壶、功道杯各 1 把,闻香 杯、品茗杯等茶器各 1 组;2 台 PAD;2 份任务单。 2.多媒体课件,茶艺基本流程微视频; 3.汉服。 【教学过程】 一、项目一、项目导入(导入(4 4 分钟)分钟) 调查学情:调查学情: 第 2 页共 7 页 经常喝茶的请举手;喝过哪几种茶?喜欢喝什么茶?是否了解它的 功效?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华茶艺是中国茶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选茗、择水、备器、烹茶、礼仪、环境的选 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整个品茶过程安静、美好、高雅、惬意,人们可 以在茶香中放松身心,延年益寿。2008 年,国务院批准茶艺列入第二批 国家级
3、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先来看一段视频, 了解茶叶是怎么发现的?播放视频: 茶的由来 (210) 从神农氏发现茶以后,秦汉时期出现简单的制茶,两晋南北朝时出 现茶叶市场。 唐朝茶圣陆羽所著 茶经 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 所以一般认为,中华茶艺形成于唐,发展于宋明,极盛于清。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茶艺文化中的以下知识: 1.六大基本茶类;2.常用的茶艺器具;3.茶艺基本流程;4.茶艺基 本礼仪。 二、二、出示项目任务出示项目任务及评价标准(及评价标准(1 1 分钟)分钟) “探茶”、“赏茶”、“评茶”三个环节中获得茶叶数最多的小组 可获得“茶博士”小组。 1.探茶探茶环节:本环节最多可获 3 片
4、茶叶。 (1)能够分辨茶桌摆放的茶具,正确完成连线题,计 1 片茶叶; (2)能够分辨茶道六君子,正确完成连线题,计 1 片茶叶; (3) 合作探究一类茶叶,归纳的结论准确、完整,计 1 片茶叶。 第 3 页共 7 页 2.赏赏茶茶环节:本环节最多可获 2 片茶叶。 (1)能够分辨六种干茶,计 1 分茶叶; (2)分工明确,全员参与茶艺练习,计 1 片茶叶。 3.评茶评茶环节:本环节最多可获 3 片茶叶。 茶艺展示 B 级计 1 片茶叶,A 级计 2 片茶叶,有讲解计 1 片茶叶。 三、项目实施过程三、项目实施过程(3535 分钟)分钟) 环节一:探茶(环节一:探茶(1010 分钟)分钟) 【
5、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常用的认识常用的茶艺器具茶艺器具,了解,了解茶叶茶叶 的分类和的分类和不同不同功效功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 PADPAD 为工具,以信息为工具,以信息 搜索、筛选技术搜索、筛选技术、实物对比、实物对比为手段,达成本环节目标。】为手段,达成本环节目标。】 茶具,古代又称茶器或茗器。古籍中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 茶碾、茶臼、茶柜等至少 24 种。现代人常用的茶具主要有茶壶、盖碗、 茶杯、杯托、公道杯、茶盘、茶巾、茶荷、茶夹、茶匙、茶针、茶叶罐 等饮茶用具。 任务任务 1 1:以小组为单位,对应图和实
6、物,合作探究茶桌摆放的茶具 名称及作用,完成连线题。 教师补充: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 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喜爱。 根据材质主要分为陶土、 瓷器、 漆器、 玻璃、 金属、竹木、搪瓷七大类茶具。其中,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名闻天 下。茶具在茶席上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茶具摆放有 序,左右平衡,左右手不能交叉取用。 学生试一试:请按图示要求,摆放茶具。 第 4 页共 7 页 茶艺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论茶, 增进友谊,修心养性,学习礼法,陶冶情操。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在诗 中写道:“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诗
7、 的?说明茶具有非常显著的保健功效。 任务任务 2 2:茶叶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根据茶的发 酵程度从不发酵到全发酵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黑 茶、红茶六大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绿、白、黄、青、黑、 红六大茶类任选其一,利用 PAD 搜索、筛选资料,了解其功效和冲泡特 点,包括水温、冲泡时间等,提炼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记录在任务单 上。 各小组展示探茶阶段成果, 教师分别做补充, 根据评价标准给予评价。 选茶也是一门学问,应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茶叶。另 外,喝茶也是分季节的。绿茶等不发酵或微发酵的茶叶比较适合春夏, 黑茶、红茶等后发酵或全发酵的茶叶
8、更适合秋冬饮用。当然,也要具体 情况具体对待。 茶博士考考你(抢答):茶博士考考你(抢答):连线题,按照茶叶的发酵程度,进行连线。 环节二:环节二:赏赏茶(茶(1515 分钟)分钟) 【设计意图: 通过微视频, 了解基本的茶艺流程; 通过实物对比法,【设计意图: 通过微视频, 了解基本的茶艺流程; 通过实物对比法, 从干茶的形状、颜色及茶汤的颜色、香味及口感等方面观察归纳,分辨从干茶的形状、颜色及茶汤的颜色、香味及口感等方面观察归纳,分辨 不同的不同的茶茶叶叶,为猜茶做准备。以学生动手练习、掌握茶艺技能、观察比,为猜茶做准备。以学生动手练习、掌握茶艺技能、观察比 较、讨论探究为主要手段,达成本
9、环节目标。】较、讨论探究为主要手段,达成本环节目标。】 第 5 页共 7 页 中华茶艺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民族都拥有其特色茶 艺。另外,根据所饮茶叶不同,茶艺的流程也不同。例如中式乌龙茶艺 就包含 30 多个步骤。总体上茶艺大致有以下步骤。 1.观看茶艺基本流程微视频。 教师补充讲解: (1)备器布席。选择合适的茶具,合理布局。 (2) 温壶洗杯。 用开水冲洗茶壶、 茶杯, 一为消毒, 二是提高壶温, 这样冲泡出来的茶味道更香。 (3)赏茶投茶。欣赏茶荷中干茶的色、形、香,用茶拨取适量茶叶 放到茶壶里。(演示如何赏茶,左手持茶荷,右手扶茶荷口,先自己低 头赏茶,然后自左手边顺时针向
10、客人转一圈,供客人赏茶,转到自己胸 前,然后投茶至茶壶。) (4)醒茶。将水倒入茶壶,让沉睡的茶叶通过与空气、水份的接触 苏醒过来,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醒 茶的水可以用来洗杯。(右手持水壶,手腕向内侧转圈倒水。) (5)泡茶。提高水壶,让水由高处向下冲入茶壶,先低后高,使茶 叶转动均匀接受水分。(凤凰三点头还是一种礼仪。) (6)淋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提高壶温,保存茶壶里的 香气。 (7)斟茶。把泡好的茶水先倒入公道杯中,然后用公道杯依次巡回 注入闻香杯中。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 6 页共 7 页 (8)奉茶。将品茗杯盖在闻香杯上,把茶托双手
11、送到客人面前,行 奉茶礼或伸掌礼。 (演示斗转星移, 如何翻转闻香杯, 翻转后送给客人。 ) (9)闻香品茗。闻茶香,品茶味,赏茶色,论茶经。(演示双手搓 闻香杯以闻茶香。) (10)茶艺基本礼仪(伸掌礼、叩指礼) 2.学生分组练习茶艺。通过实物对比,注意观察每种茶叶的干茶颜 色、形状以及茶汤的颜色,以便进行识别和区分。运用探茶环节对六大 茶类冲泡特点及保健功效的探究,小组合作进行茶艺练习,为评茶做准 备。 环节三:环节三:评评茶(茶(1010 分钟)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意图:通过组织评茶,让学生担任评审,对各组的茶艺练习组织评茶,让学生担任评审,对各组的茶艺练习 进行检测,充分发挥
12、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同时达到展示交流、共同进进行检测,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同时达到展示交流、共同进 步的效果。步的效果。】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茶叶,进行完整的茶艺展示。每组根据分 工,选派 1 名同学担任评茶员,1-3 组为一大组,4-6 组为第二大组,组 间互评。评茶员根据评价标准打分。 每个小组在展示前, 先说明本组选择冲泡的茶叶名称, 茶艺师姓名, 客人姓名,然后开始展示。 四、四、项目总结(项目总结(5 5 分钟)分钟) 小组评价。小组评价。 计算各小组获得茶叶数量,评选“茶博士”小组,颁发奖励。计算各小组获得茶叶数量,评选“茶博士”小组,颁发奖励。 第 7 页共 7 页
13、茶艺是中国人对生活艺术的伟大发明, 更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最初,由僧侣带到朝鲜、日本;西汉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西亚、 地中海名国;唐朝时,通过茶马古道传到南亚;明清时期,通过海上贸 易传到欧美地区;清朝时,通过万里茶道传到遥远的俄罗斯对彼得堡。 中华茶艺传播到世界各地, 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 形成各具特色的茶艺, 比如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日本茶道等等。 从以下选题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进行研究: 1. 茶树生长环境; 2. 茶叶制作工艺; 3. 茶叶发酵过程、茶多酚; 4.茶叶保质期与保存方法; 5.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及盛产名茶。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灿烂着华夏文明,更联结着东 西方文明。每一位中国人,都应了解、弘扬中华茶艺,在促进身心健康 的同时,积极做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为家人普及中华茶艺, 让家人喝到合适的茶叶。 最后, 祝愿同学们、 老师们, 以及你们的家人, 身体健康,生活茶香四溢,幸福美满!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