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单的数据汇总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9698页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学会把按小组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汇总,感受不同数据总体所蕴含的信息既有所不同,又存在关联。 2.使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作用,不断增强收集和运用数据的意识,积累理解和分析数据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 2.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信息。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格,骰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某游乐场推出生日当月免门票活动,老师想要组织全班学生去游玩,你觉得哪个月
2、去最省钱?总结:要想花钱最少,我们就要知道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那么我们就需要统计一下我们班每个月出生人数情况。设计说明:小学生学习统计,核心的目标就是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教学活动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根据数据来说话,再启发他们联系生活经验,这样统计的需求被充分激发。(二)统计与汇总 要统计全班每个月出生人数情况,我们可以先分组(板书),先统计小组内的每个月出生人数情况。1.出示表格一提问:你能帮老师统计出小组内的每个月出生人数有多少人?学生统计、汇报。2.上面数据是每个组的每个月出生人数有多少人。提问:那我要想知道全班每个月出生人数有多少人?又该怎么做呢?(把每个小组的数据
3、加起来)也就是汇总(板书)3. 出示表格二学生统计、汇报。问:我们哪个月去游玩花的钱最少?我们哪个月去游玩花的钱最多?为什么?总结:刚才通过小组调查生日月份,再汇总的方式得出我们班生日月份的分布情况。4.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看看哪个季度出生人数最多?看看哪个季度出生人数最少?出示表格三,学生统计、汇报。总结:同样的数据,常常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不同的信息。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样做?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一定相同吗?生讨论,交流,汇报。总结: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通常都不是绝对的,因为调查对象不同,范围不同,得到的结果都有可能不同。设计
4、说明:把各小组的数据汇总,具体方法是多样的,而且都不难理解。但是显然按月份逐月进行累加既能满足汇总的基本要求,又便于操作。让学生把全班汇总后的结果与小组数据进行比较,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经验,初步感受不同数据总体所蕴含的信息即有联系,又有差异,按季度分类,既有利于他们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的价值,又渗透了不同分析方法对理解数据信息的作用。(三) 巩固练习1.介绍游戏方法。(1)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骰子,骰子每个面晒分别有什么?规定:有一个点的就用1来表示,有二个点的就用2来表示,有三个点的就用3来表示把这个骰子每人任意抛25次,记录每次正面朝上的数,整理后填在表格四里。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5、适当指导,学生汇报。教师提示如何检验自己的数据是否是25次?启发:如果把全组同学的数据汇总,你估计能得到什么结论?(2)小组内汇总,再把结果填入表格五。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适当指导,学生汇报。教师提示如何检验小组的数据是否正确。问:汇总后的结果与你的估计是否一致?由此你还想得到什么?(3)把小组汇总后的数据按单双数重新分类,填在表格六里。学生重新分类后,讨论:你们小组是单数朝上的次数多,还是双数朝上的次数多?其它小组呢?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设计说明:一是让学生在次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帮助他们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对统计活动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二是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统计的广泛应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四)回顾反思,总结收获体会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进行数据的汇总时要注意些什么?由数据得出的结论有什么特点?还想知道些什么? 四 板书: 简单的数据汇总 先分组 再汇总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