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1、 经历认识放大、缩小的过程,通过摆三角形等认识图形放大或缩小。2、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3、对生活中的放大或缩小现象有好奇心,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掌握放大与缩小的规律。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看了小鬼当家第三部。主人公手里拿着一个晶片,晶片上有一行小字。上面写着:USA空军基地和一行数字代码。那行小字我们是怎么看到的?(用放大镜)(主人公用放大镜看的时候我看到的。)对,放大镜可以把字放大。照片可以把景物缩小。在我们的日常
2、生活中时常要把一些物体放大或缩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放大与缩小) 出示三组图片。观察这三组图片说一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图形的样子一样但大小变了)。(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解决问题1、教师出示小蜜蜂图,这是一把放大镜,他的作用是什么?(可以把东西放大)蜜蜂的每一部分都放大;才能保证蜜蜂的(样子)形状不变。那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学生自由说。(显微镜、中国地图、复印机)课件演示复印机复印文件。(重点体会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的)2、还来看刚才的这张图片(出示),这里还有三张图,你认为哪张是原图放大以后得到的?为什么?(课件
3、出示)抽象出两个长方形,说明长和宽都同时放大了2倍。而第一个图像是长放大了,宽没变;第二个图像是宽放大了,长没变。3、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现在我们来动手摆摆小棒。分别用同样长的3根、6根、9根小棒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摆完后观察一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以后得到了第二个图形。(教师):哦,放大是要把每一条边都放大2倍,丢一条行不行?(不行)那第三个图形是怎么得到的?(把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3倍以后得到第三个图形)谁能把两个连起来说一说。让学生重复学会说原图形与现图形之间的关系。那么第二个图形和第一个图形的关系呢?第三个和第一个呢? 4、教师进行小结:什么是放大和缩小。5、出示图形练习题,学生摆小棒,回答问题。小结:图形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什么?(所有对应边都要同时放大或缩小)(三)练习1、判断。2、看图回答问题。3、变式练习。(四)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