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45KB ,
文档编号:5547440      下载积分:1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547440.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四书〉导读教案.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书〉导读教案.doc

1、四书导读教案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姚海燕 任宏丽 周峨 曲如意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 先把校勘过的论语部分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问题如下:(1)论语关于“修身”提出了哪些要求?(2)你怎样理解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 (3)论语是怎样论述“仁”的?你怎样看待这种学说? (4)论语的“仁”学与“忠恕”观念有什么关系?(5)论语的“仁”学在后代有哪些发展?试论述之。(6)论语对于交友提出了哪些建议,

2、你怎么理解?(7)对于“友”在于古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你有哪些了解?试论述之。(8)你怎样理解和看待论语关于“君子”、“小人”以及“义”与“利”的二元划分?(9)怎样看待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你觉得二者之间有无矛盾?后者和“养生”思想有无渊源关系?(10)在当时人的眼中,怎样看待孔子和他的学说?可以尝试查找其它经典著作论述这个问题。2、 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3、 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4、 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 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

3、行评说。6、 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关于论语: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

4、门弟子为主.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附件二:论语原文(略)大学教学设计 郭颖、袁开惠因为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学生水平较高,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

5、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所以大学的整体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 先把校勘过的大学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如下:(1)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朱熹为什么主张要先读大学?(2)大学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哪些方面?(3)研读大学,谈谈此“大学”和当代大学有何异同?并试加评述。(4)如何理解“止于至善”?(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对于学业和人生有什

6、么现实意义?(6)结合大学和现实,谈谈“修身”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7)如何理解“内圣外王”在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价值和意义? 2、 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3、 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4、 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 课堂伊始,先请同学们齐声诵读大学原文。6、 诵读后,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7、 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题解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

7、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1)礼记中的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2)大学的版本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

8、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3)“大学”的含义“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

9、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二、大学原文(略)三、大学译文(略)中庸导读教学设计 刘庆宇 张亭立本课程以部分七年制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

10、增强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充分开拓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课程设计拟以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十二个问题为线索,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研读文意,并通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意见,互取短长,领悟儒家经义,增强人文素养;讨论时可联系实际情况,阐发传统经典的现实意义。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将已校勘的中庸原文(白文)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如下:(1)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2)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如何才能致中和?(3)诚的含义是什么?(4)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5

11、)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6)“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7)如何理解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你如何看待儒家的这一思想?(8)“躬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9)“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10)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11)为何说:“中庸难行?”(12)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 “中庸”?有何现实意义?2、学生在课前熟读原文,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上述思考问题分组讨论。3、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4、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 中庸原文(学生使用) (略)附件二

12、 导读设计(教师使用)解题: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中庸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告,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故中庸开篇便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 (问题一)提示: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本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解:中为本,和为道,合而言之“中和”就是道,而且

13、是达道。“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中和”又有分合之谓,合而言之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

14、万物育焉。”分而言之,“中”指思想方法,而“和”则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但如何才能致中和,也就是如何才能“达道”呢? (问题二)提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解:从思想上认识,需要诚。诚的含义是什么?(问题三)提示: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解:至诚无妄的心态。提示: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

15、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解:诚己。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四)提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解: 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提示: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

16、亦勿施于人。” 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诚的反面是伪,所以“至诚”还得与欺伪作斗争,不但不能欺人,也不能欺心。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能忠能恕,也就距中庸之道不远了。然则哪些东西是忠恕呢?中庸举了一个最为浅显的例子:“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凡不愿加在自己头上的,决不强加在他人头上。这样,人间就多了许多理解,增长了许多“中和”的气氛。提示:中庸:“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是至诚无伪的一个方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则是至诚无伪

17、的另一方面。要求别人是容易的,口使令指就可以了,但要把对别人的要求反求诸已,要求儿子对自己作到的首先自己对父亲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首先对自己的上级做到,就很不容易了,连无所不能的孔子也说“丘未能一焉”。而这种推己及人,反躬自问的思想作风,正是人品的伟大和崇高所在。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 “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问题六)提示: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解: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中庸强调的一种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 “君子”行事,必须从现实的情况出发,不能有外慕之心:“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

18、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说人处在富贵的地位就按富贵者的情况行事,处在贫困的境地就按贫困者的情况行事,处在不开化的夷蛮之地就按夷蛮的情况行事,处在患难的境地就按患难中的情况行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这样才“无入而不自得”。提示:中庸:“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解: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所处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不作人为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长。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势,一切顺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就无时不心地和平。

19、不能持中的小人则不是这样,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冒险行事,以期侥幸取胜。即使偶尔达到目的,也是身心憔悴,离中庸甚远。提示: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解:从实际出发,必须从低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管你要走多远,都是从身边的第一步开始的;不管爬多高,都是要从最低的第一级开始的。提示: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解:从实际出发除了空间的实际,还有时间的实际。所谓时中,一是随时而中,指的是时时处处无所不中。一是因时而中,指的是与时俱进,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如何理解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你如何看待?(问题七)提示: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

20、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中庸的运用究竟应该从哪些地方开始? “修身-事亲-知人-知天”表现出何种原则?解:中庸引诗及孔子的话说:“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从调整家庭关系开始。夫妻之间,如鼓瑟琴;兄弟之间,和乐且耽。再加上对父母的孝顺,一个家庭也就臻于“中和”了。“躬行”的态度怎么样?(问题八)提示: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提示:中庸:“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举舜和颜回的事例为了说明

21、什么?解:行而不倦的精神。中庸的作者认为,舜之所以为舜是因为他坚持中庸之道。他注意调查研究,倾听周围意见,而且能隐恶扬善。对听来的意见善于分析,排除左右两个极端,就其中最合实际者,取而用之。中庸强调实践,不仅在实践中运用“中庸”,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习“中庸”。运用要像舜一样,“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至于学习要像颜回。选择中庸,就是善于选择那些最精当的,真理性最强的,也就是反映了事物本质的“中庸”,拳拳服膺,使之成为己有。这就告诉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偏激的,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所以要善于选择。选择不是选那些哗众取宠的,显赫一时的,更不是人云亦云的,而应该是不偏不倚,无过

22、无不及,真实反映了事物本质的。“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问题九)提示: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解:中庸在这里特别强调学与行的重要,无论何种人,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学习,就能“知”。无论何种人,也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实践,就能成功。朱熹作注说:“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禀有不同者,故阐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吕氏曰:所入之途虽异,而所至之域则同,此所以为“中庸”。若乃企生知安行之资,为不可几及;轻困知勉行,谓不能有成,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朱熹认

23、为,人的天赋不同,所以学、行的难易有别。吕氏的论述更为深刻:如果人们只希望自己能生而知之不肯力学,希望能安而行之不能困勉,则中庸永远只能是理论意义上的中庸,而不能为人所用,所以说“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问题十)提示: 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此两段用意何在?解:天下之达道五,是外向的,对家庭社会而

24、言的;天下之达德三,是内向的,对自己而言的。无论内向外向,对人对己,原则是一样的,“所以行之者一也。”不仅普遍人如此,一国之君,天下之主,也不例外。为何说:“中庸难行?”(问题十一)提示: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解:中庸是极难掌握的,除自身的修养、认识外,还有个方法问题。中庸借孔子之口说:“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为什么很久以来没有人能够做到呢?这是孔子有名的过犹不及论。过与不及,都是非中庸的表现。过者过头,超过了应有的度

25、;不及者不足,未达到应有的度。过与不及的两种倾向有两种人最容易犯。就实践而言,聪明人容易过头,而愚蠢者往往不足。就理解而言,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何以会如此?中庸的作者没有展开论述。其实都有个思想方法问题。善于思考的知者、贤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容易参杂自己的主观成份。所谓的愚者、不肖者(这里的不肖者实际上还是指愚者)表面看来好像是思考能力不及,实则同样是参杂了自己的主观成份,只是愚者、不肖者通常受知者、贤者的影响乃至愚弄罢了。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 “中庸”?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十二)提示: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

26、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解:“中庸”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人的思想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而不能须臾偏离。君子中庸,他的思想无时不在中庸规范之内。小人反中庸,其思想没有任何约束,以至肆无忌惮。肆无忌惮,指的是离开客观规律的胡思乱想。中庸讲究的是不偏不倚,故其思想方法也应该是不偏不倚的,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就一般而言,在上位的人往往易过,而在下位的又往往不及,因为位置的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官员中都有自己的下属,就是最低级的官还有他治下的百姓,所以官员这个群体总的倾向是容易过头,而组织体系愈强的愈易过头。故中庸特别强调“君子”的思想方法要防止过头。中庸引诗立论说:“衣锦尚絅,恶其

27、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絅者衣无里也,也就是单衣。为什么绣有花纹的锦衣外面还要加上单衣呢?就是嫌花纹太露了。以此知君子之道贵在内蕴,而不在外表。内蕴既深,外表虽然暗淡,日久而愈加显露它的光芒;内蕴肤浅,虽然外表引人注目,但很快就会在人们的印象中消失。淡而不厌,简而有文,温而成理,这才是行中庸的正确方法。“中庸”并不是人们习惯所说的折衷主义,不是与放弃原则划等号的“中庸之道”,更不是于两者间取其平均值的简单算式,而是一种非常老到的思想修养和极其严格的效果要求。追求的是人与事的“中和”境界。惟其尚“中”,所以能“和”,惟其乐“和

28、”,所以要“中”。做人要中,处世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一切惟是求,惟中是律。孟子导读教学设计 周峨 任宏丽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 孟子部分原文(含朱熹集注)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问题如下:(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1、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哪些内容?2、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孔子的仁学思想有什么联系?3、怎样理解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劳心劳力说法的关系?(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 1、孟子怎样论述“

29、性善”观点的?与孟子辩论的告子怎样看待人性的?2、除了“性善”说,关于人的本性,你还了解哪些说法? 3、你怎样看待人性问题?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组题目。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6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阅读材料(学生用)(略)1、孟子的“仁政”学说2、孟子的“性善”学说补充资料:其它关于人性学说的资料附件二:问题引导及解答(教师用)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引导:复习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 樊迟问仁,子

30、曰:爱人。(颜渊)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解答: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从思想渊源看,仁政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继续与发展。孔子以“爱人”为内容的仁学思想,包含着一种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对别人要有同情之心。在孟子的仁政学说中,则把这种同情之心称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这是孟子学说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

31、 民本思想2、 制民之产3、 轻徭薄赋4、 崇礼重教5、 反兼并战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引导:除了“性善”说,关于人性,还有“性恶”说、“兼善兼恶”说、“无善无恶”说等。荀子主张“性恶”说;周人世硕主张“兼善兼恶”说(见王充论衡本性);与孟子辩论的告子主张“无善无恶”说。解答:与孟子辩论的告子着眼于人的自然属性,得出人性“无善无恶”的结论。告子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本质属性,从理论上是错误的,它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与告子相反,孟子性善论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孟子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但认为自然属性为人兽共有,并不足以反映人性所独有的本质特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有“四心”,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意识。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必然会产生某些含有道德因素的共同情感。孟子看到并肯定了这一点,是正确的。但这种共同的情感不是永恒不变的,孟子把它说成是永恒的,并把它作为人性的基础,是不成立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