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导读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4744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书〉导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书〉导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书〉导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书〉导读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书〉导读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书导读教案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姚海燕 任宏丽 周峨 曲如意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 先把校勘过的论语部分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问题如下:(1)论语关于“修身”提出了哪些要求?(2)你怎样理解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 (3)论语是怎样论述“仁”的?你怎样看待这种学说? (4)论语的“仁”学与“忠恕”观念有什么关系?(5)论语的“仁”学在后代有哪些发展?试论述之。(6)论语对于交友提出了哪些建议,

2、你怎么理解?(7)对于“友”在于古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你有哪些了解?试论述之。(8)你怎样理解和看待论语关于“君子”、“小人”以及“义”与“利”的二元划分?(9)怎样看待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你觉得二者之间有无矛盾?后者和“养生”思想有无渊源关系?(10)在当时人的眼中,怎样看待孔子和他的学说?可以尝试查找其它经典著作论述这个问题。2、 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3、 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4、 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 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

3、行评说。6、 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关于论语: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

4、门弟子为主.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附件二:论语原文(略)大学教学设计 郭颖、袁开惠因为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学生水平较高,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

5、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所以大学的整体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 先把校勘过的大学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如下:(1)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朱熹为什么主张要先读大学?(2)大学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哪些方面?(3)研读大学,谈谈此“大学”和当代大学有何异同?并试加评述。(4)如何理解“止于至善”?(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对于学业和人生有什

6、么现实意义?(6)结合大学和现实,谈谈“修身”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7)如何理解“内圣外王”在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价值和意义? 2、 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3、 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4、 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 课堂伊始,先请同学们齐声诵读大学原文。6、 诵读后,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7、 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题解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

7、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1)礼记中的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2)大学的版本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

8、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3)“大学”的含义“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

9、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二、大学原文(略)三、大学译文(略)中庸导读教学设计 刘庆宇 张亭立本课程以部分七年制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

10、增强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充分开拓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课程设计拟以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十二个问题为线索,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研读文意,并通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意见,互取短长,领悟儒家经义,增强人文素养;讨论时可联系实际情况,阐发传统经典的现实意义。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将已校勘的中庸原文(白文)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如下:(1)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2)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如何才能致中和?(3)诚的含义是什么?(4)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5

11、)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6)“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7)如何理解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你如何看待儒家的这一思想?(8)“躬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9)“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10)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11)为何说:“中庸难行?”(12)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 “中庸”?有何现实意义?2、学生在课前熟读原文,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上述思考问题分组讨论。3、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4、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 中庸原文(学生使用) (略)附件二

12、 导读设计(教师使用)解题: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中庸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告,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故中庸开篇便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 (问题一)提示: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本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解:中为本,和为道,合而言之“中和”就是道,而且

13、是达道。“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中和”又有分合之谓,合而言之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

14、万物育焉。”分而言之,“中”指思想方法,而“和”则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但如何才能致中和,也就是如何才能“达道”呢? (问题二)提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解:从思想上认识,需要诚。诚的含义是什么?(问题三)提示: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解:至诚无妄的心态。提示: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

15、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解:诚己。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四)提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解: 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提示: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

16、亦勿施于人。” 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诚的反面是伪,所以“至诚”还得与欺伪作斗争,不但不能欺人,也不能欺心。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能忠能恕,也就距中庸之道不远了。然则哪些东西是忠恕呢?中庸举了一个最为浅显的例子:“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凡不愿加在自己头上的,决不强加在他人头上。这样,人间就多了许多理解,增长了许多“中和”的气氛。提示:中庸:“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是至诚无伪的一个方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则是至诚无伪

17、的另一方面。要求别人是容易的,口使令指就可以了,但要把对别人的要求反求诸已,要求儿子对自己作到的首先自己对父亲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首先对自己的上级做到,就很不容易了,连无所不能的孔子也说“丘未能一焉”。而这种推己及人,反躬自问的思想作风,正是人品的伟大和崇高所在。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 “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问题六)提示: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解: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中庸强调的一种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 “君子”行事,必须从现实的情况出发,不能有外慕之心:“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

18、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说人处在富贵的地位就按富贵者的情况行事,处在贫困的境地就按贫困者的情况行事,处在不开化的夷蛮之地就按夷蛮的情况行事,处在患难的境地就按患难中的情况行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这样才“无入而不自得”。提示:中庸:“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解: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所处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不作人为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长。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势,一切顺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就无时不心地和平。

19、不能持中的小人则不是这样,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冒险行事,以期侥幸取胜。即使偶尔达到目的,也是身心憔悴,离中庸甚远。提示: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解:从实际出发,必须从低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管你要走多远,都是从身边的第一步开始的;不管爬多高,都是要从最低的第一级开始的。提示: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解:从实际出发除了空间的实际,还有时间的实际。所谓时中,一是随时而中,指的是时时处处无所不中。一是因时而中,指的是与时俱进,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如何理解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你如何看待?(问题七)提示: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

20、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中庸的运用究竟应该从哪些地方开始? “修身-事亲-知人-知天”表现出何种原则?解:中庸引诗及孔子的话说:“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从调整家庭关系开始。夫妻之间,如鼓瑟琴;兄弟之间,和乐且耽。再加上对父母的孝顺,一个家庭也就臻于“中和”了。“躬行”的态度怎么样?(问题八)提示: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提示:中庸:“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举舜和颜回的事例为了说明

21、什么?解:行而不倦的精神。中庸的作者认为,舜之所以为舜是因为他坚持中庸之道。他注意调查研究,倾听周围意见,而且能隐恶扬善。对听来的意见善于分析,排除左右两个极端,就其中最合实际者,取而用之。中庸强调实践,不仅在实践中运用“中庸”,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习“中庸”。运用要像舜一样,“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至于学习要像颜回。选择中庸,就是善于选择那些最精当的,真理性最强的,也就是反映了事物本质的“中庸”,拳拳服膺,使之成为己有。这就告诉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偏激的,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所以要善于选择。选择不是选那些哗众取宠的,显赫一时的,更不是人云亦云的,而应该是不偏不倚,无过

22、无不及,真实反映了事物本质的。“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问题九)提示: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解:中庸在这里特别强调学与行的重要,无论何种人,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学习,就能“知”。无论何种人,也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实践,就能成功。朱熹作注说:“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禀有不同者,故阐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吕氏曰:所入之途虽异,而所至之域则同,此所以为“中庸”。若乃企生知安行之资,为不可几及;轻困知勉行,谓不能有成,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朱熹认

23、为,人的天赋不同,所以学、行的难易有别。吕氏的论述更为深刻:如果人们只希望自己能生而知之不肯力学,希望能安而行之不能困勉,则中庸永远只能是理论意义上的中庸,而不能为人所用,所以说“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问题十)提示: 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此两段用意何在?解:天下之达道五,是外向的,对家庭社会而

24、言的;天下之达德三,是内向的,对自己而言的。无论内向外向,对人对己,原则是一样的,“所以行之者一也。”不仅普遍人如此,一国之君,天下之主,也不例外。为何说:“中庸难行?”(问题十一)提示: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解:中庸是极难掌握的,除自身的修养、认识外,还有个方法问题。中庸借孔子之口说:“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为什么很久以来没有人能够做到呢?这是孔子有名的过犹不及论。过与不及,都是非中庸的表现。过者过头,超过了应有的度

25、;不及者不足,未达到应有的度。过与不及的两种倾向有两种人最容易犯。就实践而言,聪明人容易过头,而愚蠢者往往不足。就理解而言,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何以会如此?中庸的作者没有展开论述。其实都有个思想方法问题。善于思考的知者、贤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容易参杂自己的主观成份。所谓的愚者、不肖者(这里的不肖者实际上还是指愚者)表面看来好像是思考能力不及,实则同样是参杂了自己的主观成份,只是愚者、不肖者通常受知者、贤者的影响乃至愚弄罢了。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 “中庸”?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十二)提示: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

26、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解:“中庸”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人的思想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而不能须臾偏离。君子中庸,他的思想无时不在中庸规范之内。小人反中庸,其思想没有任何约束,以至肆无忌惮。肆无忌惮,指的是离开客观规律的胡思乱想。中庸讲究的是不偏不倚,故其思想方法也应该是不偏不倚的,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就一般而言,在上位的人往往易过,而在下位的又往往不及,因为位置的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官员中都有自己的下属,就是最低级的官还有他治下的百姓,所以官员这个群体总的倾向是容易过头,而组织体系愈强的愈易过头。故中庸特别强调“君子”的思想方法要防止过头。中庸引诗立论说:“衣锦尚絅,恶其

27、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絅者衣无里也,也就是单衣。为什么绣有花纹的锦衣外面还要加上单衣呢?就是嫌花纹太露了。以此知君子之道贵在内蕴,而不在外表。内蕴既深,外表虽然暗淡,日久而愈加显露它的光芒;内蕴肤浅,虽然外表引人注目,但很快就会在人们的印象中消失。淡而不厌,简而有文,温而成理,这才是行中庸的正确方法。“中庸”并不是人们习惯所说的折衷主义,不是与放弃原则划等号的“中庸之道”,更不是于两者间取其平均值的简单算式,而是一种非常老到的思想修养和极其严格的效果要求。追求的是人与事的“中和”境界。惟其尚“中”,所以能“和”,惟其乐“和

28、”,所以要“中”。做人要中,处世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一切惟是求,惟中是律。孟子导读教学设计 周峨 任宏丽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 孟子部分原文(含朱熹集注)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问题如下:(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1、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哪些内容?2、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孔子的仁学思想有什么联系?3、怎样理解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劳心劳力说法的关系?(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 1、孟子怎样论述“

29、性善”观点的?与孟子辩论的告子怎样看待人性的?2、除了“性善”说,关于人的本性,你还了解哪些说法? 3、你怎样看待人性问题?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组题目。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6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阅读材料(学生用)(略)1、孟子的“仁政”学说2、孟子的“性善”学说补充资料:其它关于人性学说的资料附件二:问题引导及解答(教师用)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引导:复习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 樊迟问仁,子

30、曰:爱人。(颜渊)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解答: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从思想渊源看,仁政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继续与发展。孔子以“爱人”为内容的仁学思想,包含着一种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对别人要有同情之心。在孟子的仁政学说中,则把这种同情之心称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这是孟子学说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

31、 民本思想2、 制民之产3、 轻徭薄赋4、 崇礼重教5、 反兼并战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引导:除了“性善”说,关于人性,还有“性恶”说、“兼善兼恶”说、“无善无恶”说等。荀子主张“性恶”说;周人世硕主张“兼善兼恶”说(见王充论衡本性);与孟子辩论的告子主张“无善无恶”说。解答:与孟子辩论的告子着眼于人的自然属性,得出人性“无善无恶”的结论。告子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本质属性,从理论上是错误的,它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与告子相反,孟子性善论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孟子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但认为自然属性为人兽共有,并不足以反映人性所独有的本质特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有“四心”,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意识。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必然会产生某些含有道德因素的共同情感。孟子看到并肯定了这一点,是正确的。但这种共同的情感不是永恒不变的,孟子把它说成是永恒的,并把它作为人性的基础,是不成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四书〉导读教案.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