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圆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转圆圈是一首撒尼族民歌,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及鲜明的民 族特色。 “撒尼”是云南部分地区彝族人的自称。不少撒尼民歌中以 “do” 、 “mi” 、 “sol”三音为重要组成音,独具特色。这首歌曲的旋 律就是以这三个音为基础构成的, “la”音偶尔、短暂的出现只是起 经过音的作用。歌曲为一段体结构,音调具有活泼、跳动的特点,加 上明快的节奏,音乐显得分外的生动、活跃,具有舞蹈韵律感。 这首歌曲有一定的难度,强弱变化明显,拍子变换频繁,并且有 二声部合唱、舞蹈创编和旋律创编的实践活动,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 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 可以
2、尝试二声部合唱和舞蹈创 编,时间有限,仅在引子部分做了二声部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 景和欢快的情绪。 2.能够准确掌握变换拍子,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3.能够在学唱、律动与创编活动中,感受、体验与变现歌曲的意 境和彝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准确掌握变换拍子与强 弱变化。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课前音阶练习。 一、导入 发声练习。 师: “同学们在这组发声练习中看到了哪些音乐语言?” 生:mf (中强) mp(中弱) p(弱) pp(很弱)(渐弱) 学生根据教师手势演唱练习曲。 二、
3、新歌学唱 师: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合唱歌曲,大家先来听 一下吧! ” 播放范唱。 1.引子学唱。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生: “徐缓的” 。 师: “这部分的强弱是怎样变化的?” 生: “p ,渐强,渐弱。 ” 师: “你们在这部分还发现了什么音乐记号?” 生: “自由延长记号” 。 分声部学唱,看教师手势做强弱变化。 2.主歌学唱 师: “大家首先看一下这部分应该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我们 又发现了什么音乐语言?” 生: “欢快,活泼,中强。 ” 师: “大家发现拍子的变化了吗?” 生: “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变换拍子。 ” 逐句教唱,注意反复。 三、实践 师: “大家觉得这首歌曲和我们平常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主 要由哪三个音构成的?” 引出撒尼族。 世代居住于石林的彝族撒尼支(彝族的一个支系)、 那深厚的文化 和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与石林奇特 秀美的自然奇观相辉映,更为 这神奇的景观倍添丰采。 随乐句进行律动,体验撒尼人民月下踏歌时的意境。 四、小结。 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团结 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