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单元 第 1 课让小车运动起来(1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2.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了解不同类型车的动力系统。 2.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3.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4.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科学科学、技、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的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让小车运动起来,
2、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是运动的物体静止。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车、绳子、曲别针、垫圈、计时器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一、导入 (5 分钟)分钟) 物体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怎样使静止的物 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呢?怎样改变运动的快慢 呢? 学生任务: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问题。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 流了解学生是否能够 认识运动与力有关。 二、聚焦二、聚焦 (5 分钟)分钟) 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 提问: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它们都是怎样动起来 的? 学生任务:观察车的
3、样式, 思考它是怎 样动起来的。 聚焦问题。 三、探索三、探索 (25 分钟)分钟) 任务一:让小车动起来 活动:接下来我们也试一试如何利用材料让小车运动 起来。怎样利用垫圈、绳子让小车运动起来? 任务二: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 活动:增加垫圈数量使拉力变大, 用计时器记下小车运 动相同距离的时间,比较不同垫圈数量时,小车运动 的时间长短。 研讨: 问题一: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 静止? 问题二: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总结: 1.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就必须对小车施加力,比如 学生任务一:思考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 过程:交流讨论,总结方法。可以将绳子和垫 圈安装
4、在小车上,将垫圈垂在桌面下方。运 用垫圈重力,转化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使 它运动起来。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预测结论,并通过实 验验证。 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 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如何使小车在终 点处停下来呢?(用手挡住小车,可以让它 停止。) 2.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 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 通过实验的方法实现 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 度目标,会安装用重 力拉动的小车、会研 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 动快慢的关系,能用 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 推测。意识到要用实 验数据作为证据 用垫圈的重力让拉小车的绳子具有拉力, 使小车运动。 而我们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也必须对小车施
5、加阻力。 就如我们实验中用手挡住小车一样。 2.垫圈达到一定数量也就是说拉力到达一定程度时, 小车才会运动起来,结合实验数据我们会发现,垫圈 少,重力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的慢;而垫圈多, 重力大,则拉力大,小车就运动的快。 3.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 是怎样变化的。 4.记录每次垫圈的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 总结:垫圈多,重力大,则拉力大,小车就运 动的快。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和实验数 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四、拓展四、拓展 提问: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总结:对足球施加力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快慢。比如 用脚踢静止的足球,启动足球,用脚
6、踩住运动的足球 时,可以使其变成静止状态。通过改变脚施加给足球 的力的大小来控制足球运动的快慢,脚施加给足球的 力越大,足球运动越快,力若小,足球便运动的慢。 学生任务:利用已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 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 内容,对生活中的现 象进行解释说明。 第三单元 第 2 课用气球驱动小车(1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就要对物体施加力。反冲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会组装用气球反冲力作动力的小车。 2.
7、会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反冲力大小的关系。 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意识到要把实验现象转化为支持观点的证据。 3.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体会到可以用反冲力作为动力驱动车辆、火箭、飞机等物体运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2. 改变喷气管粗细和气球充气量会影响小车的动力大小。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大气球、小气球、打气筒、小车、粗吸管、细吸
8、管、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一、导入 (3 分钟)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你还记得 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方法,同样也可以使小车运 动起来。 板书:用气球驱动小车 学生任务:对上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和 总结。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 流了解学生是否能够 掌握上节课学习的内 容。 二、聚焦二、聚焦 (2 分钟)分钟) 把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会怎样运动? 我们自己也可以玩一玩试一试。当把吹足气的气球放 开时,气球运动不是朝着一个方向,而是胡乱变化方 向的。 我们能用气
9、球驱动小车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试一试。 学生任务:思考问题, 利用材料简单操 作。 聚焦问题。 三三、探、探索索 (30 分钟)分钟) 任务一: 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气球喷气方向与气球运动方向有 什么关系呢? 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观察并画出气球喷气方向 和运动方向,试着做出解释。实验要求:用打气筒将 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把手放在气球口感受喷出的 气体;气球向下喷气时,把手放在气球上方,感受气 球上升的力;气球需要朝着上下左右不同方向喷气, 仔细观察气球运动方向。重复进行实验,将现象记录 在活动手册上。 在实验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气球向下喷气时,气球所 受的力是向上的。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
10、产生一个 学生任务一:对于气球的喷气方向与气球运 动方向的关系提出猜想。 过程: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观察并画出 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试着做出解释。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运用各自方法让气 球驱动小车前进。 学生任务三:做对比实验,完成记录单。 用笔标出小车起点,同一个喷管分别吹成大 小不同的气球, 测试小车行驶距离进行比较。 选择粗细不同喷管、大小相同的气球,测试 小车行驶的距离。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实验数 通过实验他牛方法实 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 态度目标,总结气球 喷气方向与气球运动 方向相反,从而可以 运用气球驱动小车。 并通过对比实验找到 了小车的改进方法。 和喷出
11、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推力叫反冲力。 任务二:利用气球驱动小车 活动:给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的喷管,让小车运动起 来。 任务三:改进小车 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使小车 运动。怎样才能使气球小车行驶的更远? 利用实验证明气球的大小和喷管的粗细是否会影响小 车行驶的距离。 研讨: 问题一:你知道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吗 问题二: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总结: 1.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 产生 了和喷气方向相反的反冲力,小车就在这个反冲力的 推动下向前运动起来了。 2.使用更大的气球,用更粗的喷管可以使小车行驶得 更远。 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
12、结出研讨结果。 四、四、拓展拓展 (5 分钟)分钟) 在我们的生活中,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 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我们还知道哪些反冲力的例 子? 总结:过年时燃放的烟花也是靠火药产生的反冲力飞 上天空的,乌贼是靠喷水产生的反冲力向前运动的。 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查阅更多资料了解这方面的实 例。 学生任务:整理和总结出一般昆虫的特征。 感受生活中的反冲力 的应用。体会到可以 用反冲力作为动力驱 动车辆、火箭、飞机 等物体运动,满足人 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第三单元 第 3 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1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
13、运动距离。 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 3.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会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 2.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不同小车具有不同类型的动力。 2.改变橡皮筋的弹力大小会对小车的运动有影响。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橡皮筋、小车、软尺、教学课
14、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一、导入 (3 分钟)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气球驱动小车 提出问题: 1.气球是如何驱动小车的呢?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驱动小车的形式。 板书: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学生任务:交流讨论,对之前所学内容 进行总结回顾。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 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 反冲力驱动小车的概 念。 二、聚焦二、聚焦 (5 分钟)分钟) 大家玩过橡皮筋吗?拉一拉会有什么感觉?松开手 呢?还有其他发现吗? 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 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驱动小
15、车。我们可以在小车上拧上橡皮筋,小车要行驶需要 车轮转动,而车轮与车轴相连,所以我们可以将橡皮 筋缠绕在小车的轴上,这样就可以使橡皮筋带动车轮 转动,从而使小车运动起来。 学生任务:结合已有经验,思考并回 答问题。 聚焦问题。 三、探索三、探索 (30 分钟)分钟) 任务一:组装橡皮筋小车。 把两根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 固定在车轴上。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 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任务二: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 数有什么关系? 活动:在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做对比实验。 研讨: 问题一: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问题二: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
16、驶的距 学生任务一:组装橡皮筋小车 过程:按照组装方法,将橡皮筋小车组装完 毕,并试验小车是否可以运动。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实验,总结关系 1.每次实验都要从同一起点开始,用软尺测 量出行驶的距离,并及时在活动手册上记录 2.缠绕不同圈数进行实验,相同圈数实验 3 次,求平均值。并记录分析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实验数 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通过实验探究实现了 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 目标,掌握了组装橡 皮筋小车的方法,并 能通过实验验证小车 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 绕圈数的关系。 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总结: 1.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像橡皮筋这样
17、的物体在 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 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所以 我们的车轮转动是橡皮筋的弹力在驱动它。 2.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产生的弹力大,作用在小车 上的时间长,小车行驶得远。 四、四、拓展拓展 (2 分钟)分钟) 在橡皮筋下挂钩码并逐渐增加钩码数量,我们发现被 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力越 大。除了这种方法你还能用其他办法使橡皮筋产生不 同的力吗?课后同学们可以有更多的尝试。 学生任务:想办法使橡皮筋产地不同的力。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 解,通过改变橡皮筋 的长度来改变其产生 的弹力大小。 第三单元 第 4 课弹簧测力计(1
18、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顿。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环境目标目标 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9、 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各种重物。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一、导入 (2 分钟)分钟)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各种力驱动小车,也知道了 各种控制力的手段。怎样知道我们用了多少力呢? 学生任务:各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回 答问题。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 流了解学生是否了解 测量力的手段。 二、聚焦二、聚焦 (5 分钟分钟) 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要知道力 的大小,需要用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 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你认识弹簧测力计吗? 板书:弹簧测力计 学
20、生任务:针对弹簧测力计准备交流 与讨论。 聚焦问题。 三、探索三、探索 (25 分钟)分钟) 任务一: 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各部分 有什么作用。 任务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力的大小。 活动:先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到 1N、 2N、5N 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测量物体之前可以先 掂一掂,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 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 否指在“0”,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测量 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 研讨: 问题一: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怎样使用弹 学生任务一:观察测力计结构 过程:小组观察测力计,研究并讨论。用
21、力慢 慢拉挂钩,看看弹簧怎么变化,指针怎么移 动。认识力的单位。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运用测力计测量其 他重物的重力。 1. 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测力计,先 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 2.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 3. 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 通过观察认识弹簧测 力计,并学会使用弹 簧测力计。体会到不 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 不同的现实问题。 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问题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还有弹力, 这些弹力是怎 样产生的? 总结: 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弹簧这一部分被拉伸而产生 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要检查指针、调零,将估 测可以测量的物体放在桌面上,挂上挂
22、钩,慢慢提起。 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读数时,视 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 2.撑杆、海绵垫、健身球、跳板、蹦床等都具有弹力, 它们都是在外力作用后,发生形状变化,之后产生了 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以蹦床为例,小朋友接触蹦床 后,重力使蹦床发生形状变化,因此产生恢复原来形 状的弹力。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和测量实 验,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四、四、拓展拓展 (8 分钟)分钟) 这是用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制作的测力计。想一 想,怎样标画出这个测力计的刻度呢? 课下同学们也动手试试吧。 学生任务:讨论方法,利用已知钩码或挂已知 重量物体的方法, 在测力计纸板上画
23、出刻度。 建立在认识橡皮筋具 有弹力的基础上的, 思考制作方法。发展 进一步研究力的兴 趣。 第三单元 第 5 课运动与摩擦力(1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2.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
24、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盒、绳子、小木棍、轮子、曲别针、垫圈、木板、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重物。 【教学教学流程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评价要点要点 一、
25、导入一、导入 (5 分钟)分钟) 用课件或实物演示皮球滚动。 提问皮球在桌面滚动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 象? 解释皮球在滚动时与桌面发生摩擦, 摩擦时会产生 一个阻碍皮球向前运动的摩擦力,使皮球慢慢减速直 到最后停下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有关的问 题。 板书:运动与摩擦 学生任务:观察、各小组进行讨论和分 析,发现皮球运动时,先慢慢减速,最后停 下来。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 流使学生对摩擦力有 初步的认识。 二、聚焦二、聚焦 (5 分钟)分钟) 当我们看到雄伟的古代建筑时可曾想过,古人在没有 大型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 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样 才能减少
26、这种摩擦力呢? 学生任务:思考、 准备带着问题开始探 究。 聚焦问题。 三、探索三、探索 (25 分钟)分钟) 任务一: 在一硬纸盒中放入橡胶棒等“重物”。借助垫圈的重 力来拉动它在平面上运动一端距离,刚好能使物体运 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用垫圈的重力 拉动纸盒,所以刚好使纸盒运动时的垫圈数就代表它 受到的摩擦力。记录下垫圈数量。实验三次,取平均 值。 任务二: 活动:在纸盒的下方放几只笔或筷子等作“滚木”,实 验会不会有所变化呢? 学生任务一:模拟搬运重物,探究硬纸盒直接 放在木板上搬运时的摩擦力。 过程:在一硬纸盒中放入一些“重物”,将纸 盒放在木板上,在纸盒连接的绳子的另一端
27、 挂钩上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 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学生任务二:在纸盒的下方放几只笔或筷子 等作“滚木”,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下垫 圈数量。 学生任务三:给纸盒安上轮子,往托盘中逐渐 通过多次实验和分 析,会用垫圈数表示 摩擦力的大小,并对 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 测量结果。知道摩擦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 动方式有关,一般滚 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 小,滑动时所受到的 摩擦力大。从而意识 任务三:有没有办法比滚木更好呢?试一试给纸盒安 上轮子,往托盘中逐渐增加垫圈。 研讨: 问题一:通过三次实验,你知道怎样搬运重物最省力 吗?哪一种方式搬运重物产生的摩擦力最小? 问题二:生活中,
28、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 需要减小摩擦力? 总结: 1.三种情况比较,安装轮子搬运重物的垫圈数最少, 即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因此用轮子搬运重物最省力。 2.自行车轴承,车轮与轴之间使用滚珠,从而减小摩 擦力,骑车时更省力,而且使用寿命也更久。而鞋底 为了防滑,需要增大摩擦力。 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 数量。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数据,思 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 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 的方式前进,这是技 术上的巨大进步。 四、四、拓展拓展 (5 分钟)分钟) 各种交通工具都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呢? 气垫船以空气在船只底部承托,行驶时船
29、身自水面抬 升而起,大幅减小船体与水面的摩擦力。 悬浮列车由于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无须接触 轨道,也减小了轨道对车身的摩擦力。这两种交通工 具使用不同技术方式都减小了摩擦力。 学生任务:认识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减小摩擦 力的方式。 联系生活实际,知道 摩擦力对于生活中一 些影响。 第三单元 第 6 课运动的小车(1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30、2.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研究能量的兴趣。 2.意识到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叉、斜面、木块、纸带、软尺、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号笔。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一、导入 (2 分钟)分钟) 前面的课程
31、,我们主要研究了小车的运动。今天我们 继续学习,运动的小车具有什么特点 板书:运动的小车 学生任务:思考、讨论。 揭示课题。 二、聚焦二、聚焦 (5 分分钟)钟) 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 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 动它们都具有能量。我们的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 量吗? 学生任务:交流与讨论。 聚焦问题。 三、探索三、探索 (30 分钟)分钟) 任务一:敲击实验。 活动:首先用橡皮槌轻轻地敲击音叉,第二次用橡皮 槌重重地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 摸音叉,两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任务二:小车是否具有能量 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
32、车滑下后撞 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 的距离。 研讨: 问题一:橡皮槌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我们 是怎么知道的? 问题二: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大小有什么 关系? 总结: 1. 从橡皮槌敲击音叉时发出声音大小和音叉振动和 学生任务一: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 音并用手触摸音叉,两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 不同。 过程:缓慢地敲击音叉、重重地敲音叉,对比 实验现象。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实验 1.用小旗子或其他物体标记木块的起始位置 2.释放小车去撞击木块 3.用小旗子或其他方式标记被撞后的位置 4.测量距离并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 量
33、,物体运动的速度 不同,具有的能量也 不同并进一步意识到 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 据而形成观点。 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木块滑行可以判断挥动着的橡 皮槌和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2.通过总结实验现象轻轻地、缓慢的敲击音叉,橡皮 槌具有的能量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小,振动小。重重 地、快速的敲音叉,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大,音叉发出 的声音大,振动大。小车在坡度越高的斜面运动速度 更快,具有的能量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越远。 我们不难发现物体运动速度越大, 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实验数 据和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 总结出研讨结果。 四、四、拓展拓展 (3 分钟)分钟)
34、挥动着的橡皮槌和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任何物体工 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 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 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 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 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学生任务:进一步了解能量。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 能量无处不在,并且 以各种形式存在。 并了解任何物体工作 都需要能量,能量以 各种形式存在,有的 储存在食物、 燃料中。 第三单元 第 7 课设计与制作(一)(1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工程设计中需要运用相关的科学概念来解决问题。 2.工程设计具有一
35、定的执行程序。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任务和提供的材料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2.在设计讨论活动中,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交流。 3.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制作的关键在于设计。 2.人们不断改进设计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社会发展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务和提供的材料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
36、备: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活动手册。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一、导入 (2 分钟)分钟)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离不开一样东西, 它是什么呢? 它就是小车,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要设计一 辆具有动力的小车。 板书:设计与制作(一) 学生任务:回顾学习过程、思考并回答 问题。 揭示课题。 二、 明确问题二、 明确问题 (6 分钟)分钟) 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为:明确问题明确设计 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有什么;制定订案 头脑风暴,研究
37、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 方案;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 作,汇报展示;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 打分, 反思方案、 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 进。我们的设计制作任务要求如下: 任务:请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 小车,使它能在 5 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 1 米远。 要求:1.车身长度不超过 25 厘米。2.用橡皮筋或气球 作动力。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制作小车的材料有: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 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 学生任务:了解设计制作流程, 明确问 题及任务要求。 了解工程设计具有一 定的执行程序,并明 确问题。 三、 制订方
38、案三、 制订方案 (30 分钟)分钟) 任务一:观察小车模型。 教师出示小车模型,学生分小组观察小车模型,了解 小车的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模型小车的结构和每个结 构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任务一:观察小车模型 过程:观察分析小车模型的结构、思考每个结 构具有的特点与自身的作用 学生任务二:确定方案、绘制图纸 在小组讨论、制订方 案的过程之中,能倾 听他人的想法,并与 之交流。与此同时体 任务二: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1.思考本组设计采用的动力方式,橡皮筋驱动小车或 气球驱动小车。 2.各部分所用材料有什么,每种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 用工具以及各部分的连接方式。 3.设计图可以从多角度
39、进行绘画,更全面地反映小车 结构。 4.对于各部分结构所需用的材料和尺寸在图纸上进行 适当的标注。 过程: 1.小组讨论、思考安装橡皮筋回顾用橡皮筋 和气球作动力的小车的安装方法;怎样增大 小车的动力?怎样延长动力作用于小车的时 间等。 2.商议各部分所用材料。思考怎样安装车轮 可以使轮子自由转动等问题。 3.在活动手册上绘制设计图,从多个角度画 出小车,记录下每部分的材料并标注尺寸。 会到制作的关键在于 设计。发展对工程设 计和动手制作的兴 趣,激发创新精神。 四、四、展示展示 (2 分钟)分钟) 选取一组同学的设计,简单介绍展示。 学生任务:倾听介绍思路、反思自己的设计。 通过介绍展示,了
40、解 设计、介绍的思路, 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 果进行反思,做出自 我评价和调整。 第三单元 第 8 课设计与制作(二)( 1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工程制作中需要运用科学概念、使用技术手段、分工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2.对制作出产品的评估需要有一定的标准。 3.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产品。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设计,能利用所给的材料制作动力小车。 2.在测试评估活动中,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改进。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认识到制作出不成功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学习。 3.能够接纳
41、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测试和评估产品有利于不断改进产品。 2.人们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在测试评估活动中,清楚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并进行反思并改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小车的材料、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一、导入 (2 分钟)分钟)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小车的设计方案。接下来这节课 我们就可以完成后续的步骤了。 板书:设计与制作(二)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42、 学生任务:思考后续步骤 回顾工程设计工序, 揭示课题。 二、 实施方案二、 实施方案 (30 分钟)分钟) 一、明确小组分工: 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不 同部分,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二、确定组装步骤,选取材料和工具。 三、对材料进行加工, 四、组装小车并进行调试。 五、汇报、测试: 包括汇报设计思路、展示设计图、介绍组装的流程等。 总结问题:小车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 不能走直线,可能原因是车轴不正,调正即可;小车行 驶距离过短, 可能是因为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可能原 因是一根橡皮筋驱动力太小,加橡皮筋股数或长度解 决;气球小车喷气时间太短,可能原因是气球太
43、小,换 用大气球或在承受范围内尽量吹大气球解决;也有可 能你的小车在行驶时出现打滑,或许是因为小车摩擦 力太小致使轮子打滑,可以用增加小车重量或增大车 轮摩擦力来解决等等。 学生任务一:依照设计图、 按步骤组装 小车。 学生任务二:组内调试小车 学生任务三:汇报小车的设计思路等 并进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明确工程制作中需要 运用科学概念、使用 技术手段、分工合作 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评估与改三、 评估与改 进进 (8 分钟)分钟) 一、依照制作评价表进行评估: 从产品设计、产品制作、功能实现、团队协作、展示 讲解等 5 个方面做出评估, 每个项目分成了 3 个等级, 按着本组设
44、计与制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打分。 二、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改进方案: 小组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针对本组实际问题找到解 决方案。 总结: 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要将 其看成一次有价值的学习机会,他们要根据评估的结 果,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不断改进产品。 学生任务一: 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按着评 价表的三个等级标准,给小组的各方面表现 进行打分。 学生任务二:组内结合评估结果,反思设计制 作的过程之中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案, 从而进一步改进小车。 通过评估和改进环 节, 接纳他人的观点, 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 并认识到应该根据需 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产品,制作出不成功 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 学习。并体会到测试 和评估产品有利于不 断改进产品。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