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016-2017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一 .填空题(每题 5分) 1集合 A=1, 2, B=2, 3,则 A B= 2已知幂函数 y=f( x)的图象过点 ,则 = 3已知复数 z= (其中 i为虚数单位),若 z为纯虚数,则实数 a= 4若角 的始边为 x 轴的非负半轴,终边为射线 y= x( x 0),则 sin= 5用反证法证明结论 “ 实数 a, b, c 至少有两个大于 1 ” 需要假设 “ 实数 a, b, c 至多有 ” 6已知 tan=2 , 则 = 7已知平面向量 , ,满足 =( m, 2), =( 3, 1),且( ) ,则实
2、数 m= 8函数 f( x) = + 定义域为 9若把函数 f( x) =sinx 的图象向左平移 ( 0)个单位,再把所得图象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函数图象 C1;把函数 f( x) =sinx的图象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纵坐标保持不变,再把所得图象向左平移 ( 0)个单位,得到函数图象 C2若图象 C1与 C2重合,则 的最小值为 10在等差数列 an中,若 mp+np=mk+nt( m, n, p, q, k, t N*),则 map+naq=mak+nat;类比以上结论,在等比数列 bn中,若 mp+nq=mk+nt( m, n, p, q, k, t N*),则
3、11已知 , ( , ), tan , tan 是二次方程 x2+ x+1+ =0的两实根,则 += 12如图,在梯形 ABCD 中, AB CD, AB=3, AD=2, CD=1, M 为 AD 的中点,若 ? =4,则? = 13在 ABC中,已知 sinA+sinBcosC=0,则 tanA的最 大值为 - 2 - 14若函数 f( x) = 对任意实数 b均恰好有两个零点,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二 .解答题 15已知函数 f( x) =cos( x) + sin( +x)( x R) ( 1)求函数 y=f( x)的最大值,并指出此时 x的值; ( 2)若 ( , )且 f( )
4、=1,求 f( 2 )的值 16已知复数 z满足 |z|= , z2的虚部为 2,且 z所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 ( 1)求复数 z; ( 2)若复数 满足 | 1| ,求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集合构成图形的面积 17在 ABC中,已知 AB=2, AC=3, ? =4, D为 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 = +2 ( 1)求 | |; ( 2) cos BDC 18某创业投资公司拟投资某种新能源产品,研发小组经过初步论证,估计能获得 10万元到100万元的投资效益,现准备制定一个对研发小组的奖励方案:奖金 y(单位:万元)随投资收益 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奖金不超过投资收益的 20%且
5、不超过 9 万元,设奖励 y是投资收益 x的模型为 y=f( x) ( 1)试验证函数 y= +1是否符合函数 x模型请说明理由; ( 2)若公司投资公司采用函数模型 f( x) = ,试确定最小的正整数 a 的值 19已知函数 f( x) =loga( )( 0 a 1, b 0)为奇函数,当 x ( 1, a时,函数y=f( x)的值域是( , 1 ( 1)确定 b的值; ( 2)证明函数 y=f( 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并求 a的值; ( 3)若对于任意的 t R,不等式 f( t2 2t) +f( 2t2 k) 0恒成立,求 k的取值范围 20已知函数 y=f( x),若存在零点 x
6、0,则函数 y=f( x)可以写成: f( x) =( x x0) g( x) 例如:对于函数 f( x) =x3 2x2+3, 1 是它的一个零点,则 f( x) =( x+1) g( x)(这里 g( x) =x2 3x+3)若函数 f( x) =x3+( a 2) x2+( b 2a) x+c存在零点 x=2 - 3 - ( 1)若 f( 0) = 2,且函数 y=f( x)在区间 2, 2上的最大值为 0,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 ( 2)已知函数 y=f( x)存在零点 x1 1, 0,且 |f( 1) | 1,求实数 b的取值范围 - 4 - 2016-2017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二
7、(下)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填空题(每题 5分) 1集合 A=1, 2, B=2, 3,则 A B= 1, 2, 3 【考点】 1D:并集及其运算 【分析】 由集合 A与 B,求出两集合的并集即可 【解答】 解: A=1, 2, B=2, 3, A B=1, 2, 3 故答案为: 1, 2, 3 2已知幂函数 y=f( x)的图象过点 ,则 = 9 【考点】 4U:幂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定义域、值域; 3T:函数的值 【分析】 设出幂函数解析式,因为幂函数图象过点 ,把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后求解幂指数,然后求 的值 【解答】 解:因为函数 y=f( x)是幂函数,设解析
8、式为 y=x , 又 y=f( x)的图象过点 ,所以 ,所以 = 2, 则 y=f( x) =x 2,所以 故答案为 9 3已知复数 z= (其中 i为虚数单位),若 z为纯虚数,则实数 a= 【考点】 A5: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分析】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再由实部为 0且虚部不为 0列式求解 【解答】 解: z= = = , z为纯虚数, 2a 1=0, - 5 - 解得 a= , 故答案为: 4若角 的始边为 x轴的非负半轴,终边为射线 y= x( x 0),则 sin= 【考点】 G9: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 由题意,在 的终边上任意取一点 M( 1, ),
9、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 sin 的值 【解答】 解: 的始边为 x轴的非负半轴,终边为射线 y= x( x 0), 在 的终边上任意取一点 M( 1, ), 则 x= 1, y= , r=|OM|=2, sin= = , 故答案为: 5用反证法证明结论 “ 实数 a, b, c 至少有两个大于 1 ” 需要假设 “ 实数 a, b, c 至多有 一个大于 1 ” 【考点】 FC:反证法 【分析】 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步骤,应先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求出要证明题的否定, 即为所求 【解答】 解: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 而命题: “ 实数 a, b, c至少有
10、两个大于 1” 的否定是: “a , b, c至多有一个大于 1” , 故答案为:一个大于 1 6 已知 tan=2 ,则 = 【考点】 GI: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 【分析】 由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化简,再由弦化切计算得答案 【解答】 解: tan=2 , - 6 - = 故答案为: 7已知平面向量 , ,满足 =( m, 2), =( 3, 1),且( ) ,则实数 m= 4 【 考点】 9T: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分析】 利用平面向量坐标运算法则先求出 ,再由( ) ,能求出 m 的值 【解答】 解: 平面向量 , ,满足 =( m, 2), =( 3, 1), =( m 3,
11、3), ( ) , ( ) ? =3( m 3) 3=0, 解得 m=4 故答案为: 4 8函数 f( x) = + 定义域为 e, 3 【考点】 33: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 【分析】 二次根式被开放式非负和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可得 lnx 1,且 x( x 3) 0,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得到所求定义域 【解答】 解: f( x) = + 有意义, 可得 lnx 1 0,且 x( 3 x) 0, 即为 lnx 1,且 x( x 3) 0, 即有 x e,且 0 x 3, 可得 e x 3 则定义域为 e, 3 故答案为: e, 3 - 7 - 9若把函数 f( x) =sinx 的图象向左平移
12、 ( 0)个单位,再把所得图象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函数图象 C1;把函数 f( x) =sinx的图象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纵坐标保持不变,再把所得图象向左平移 ( 0)个单位 ,得到函数图象 C2若图象 C1与 C2重合,则 的最小值为 【考点】 HJ:函数 y=Asin( x + )的图象变换 【分析】 由题意利用函数 y=Asin( x + )的图象变换规律、诱导公式,求得 的最小值 【解答】 解:把函数 f( x) =sinx的图象向左平移 ( 0)个单位,可得 y=sin( x+ )的图象; 再把所得图象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函数 C1: y
13、=sin( 4x+ )的图象 把函数 f( x) =sinx的图象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纵坐标保持不变,可得 y=sin4x 的图象; 再把所得图象向左平移 ( 0)个单位,得到函数 C2: y=sin( 4x+4 )的图象; 若图象 C1与 C2重合,则 2k +=4 , k Z,即 = ,故当 k=1 时, 取得最小值为 , 故答案为: 10在等差数列 an中,若 mp+np=mk+nt( m, n, p, q, k, t N*),则 map+naq=mak+nat;类比以上结论,在等比数列 bn中,若 mp+nq=mk+nt( m, n, p, q, k, t N*),则 map?naq
14、=mak?nat 【考点】 F3:类比推理 【分析】 结合等差数列与 等比数列具有类比性,且等差数列与和差有关,等比数列与积商有关,因此等比数列类比到等差数列的:若 m+n=p+q( m, n, p, q N*),则 am?an=ap?aq 【解答】 解: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 an中, 若 mp+nq=mk+nt( m, n, p, q, k, t N*), 则 map?naq=mak?nat, 故答案为: map?naq=mak?nat - 8 - 11 已知 , ( , ), tan , tan 是 二 次 方 程x2+ x+1+ =0的两实根,则 += 【考点】 GR:两角和与差的正
15、切函 数 【分析】 利用韦达定理求得 tan( + )的值,再根据 + 的范围,求得 + 的值 【解答】 解: , ( , ), tan , tan 是 二 次 方 程x2+ x+1+ =0的两实根, tan +tan= , tan?tan= +1, tan( + ) = = =1, 结合 + ( , ), += ,或 += , 当 += 时,不满足 tan +tan= ,故舍去,检验 += ,满足条件 综上可得, += , 故答案为: 12如图 ,在梯形 ABCD 中, AB CD, AB=3, AD=2, CD=1, M为 AD的中点,若 ? =4,则 ? = 【考点】 9R: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