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1课核舟记(第2课时)班级_ 姓名_学习目标1品味本文的语言,领会核舟的雕刻技艺之精,作者的文思之妙。2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课堂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二、合作探究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1)朗读课文第1段,找出能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思考:雕刻时“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了什么?(结合译文分析作答。)(2)朗读课文第2段,试赏析“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一句。(3)文章先介绍了核舟体
2、积,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借助译文,思考这一段描写的是核舟的哪些方面。)(4)阅读第3段,思考:作者在说明船头的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根据相关语句确定着墨较多的人物,再从整篇文章的内容和雕刻主题的角度,分析原因。)(5)阅读第4段,这一段描述“舟子”的表情和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找出描写两“舟子”神态的词语进行分析。)(6)阅读第5段,哪些语句表现了雕刻者技艺高超这一中心?(借助译文找出相关词语进行分析。)(7)阅读第6段,作者为什么在文末再次对船上的事物进行说明?(结合本文的主旨和作者表达的感情进行分析。)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
3、、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分析下列句子,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严密、生动。(可从写作手法分析。)(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概括出本文的写作特色。(从结构和描写手法两方面思考。)本课小结课后任务课下阅读清代宋起凤的核工记(虞初新志卷十六),思考这篇文章对核雕的描写与核舟记有什么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