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有理数1.2.1 有理数的概念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依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要求,旨在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以及有理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识别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有理数,理解有理数集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打下基础。同时,本节课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类讨论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数学有理数章节的重要一课,它承接了小学阶段对自然数、整数、分数的认识,进一步扩展了数的范围,引入了有理数的概念。教材通过回顾已学过的数(正整数、零、正分数、负分数),引导
2、学生理解整数和分数的统一,即它们都属于有理数的范畴。同时,教材还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的分类和识别,加深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 三、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自然数、整数、分数的概念,并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然而,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学生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逐步建立有理数的概念体系。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有理数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分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数学抽象能力。数学抽象是指从具体情境中抽取出数学概念和结构的能力
3、,对于有理数的学习尤为重要。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读数、银行账户余额等)引入有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分类讨论、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3.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和判断。逻辑推理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约5-7分钟) 【情境创设】 多媒体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张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图片,如温度计(显示-5C和28C)、电梯楼层显示(地下2层和地上15层)、超市小票上的金额(+32
4、.5元和-10元退款)等。每张图片展示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提出问题】 引导思考:教师提问:“在这些图片中,你们看到了哪些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比如,温度计上的-5C和28C,它们都是什么类型的数?电梯的地下2层和地上15层,我们如何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它们?”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讨论分享: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补充,引导学生逐步接近有理数的概念。 2、新知讲授(约25-30分钟) 【回顾旧知】 整数复习:教师首先回顾整数的概念,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通过举例(如班级人数
5、、零度气温、欠债金额)帮助学生巩固整数的认识。 分数复习:接着复习分数的概念,强调分数是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数。通过具体实例(如一块蛋糕被切成四份,吃掉其中的两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引入有理数概念】 定义讲解:教师明确给出有理数的定义,即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分母不为零)。强调整数和分数都可以看作是有理数的特例。通过图示(如分数线将两个整数分隔开)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有理数的构成。 符号说明:再次强调正负号在有理数中的应用,特别是负数前面必须加“-”号。通过举例(如-3、-1/2)让学生熟悉负有理数的表示方法。 【有理数分类】 详细分类:教师结合板书和多媒体展示,详细讲解有理数的
6、分类。首先区分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然后强调它们共同构成有理数集。通过表格或树状图的形式展示有理数的分类结构。 实例解析:利用之前展示的图片和描述,教师引导学生将图片中的数归类为有理数的不同类别。例如,温度计上的-5C和28C分别属于负整数和正整数;电梯的地下2层和地上15层可以看作是有理数-2和15;超市小票上的+32.5元和-10元退款则是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实例。 【互动探究】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与有理数相关的生活实例(如海拔高度、体重变化、股票涨跌等)。要求学生讨论如何用有理数来表示这些情境中的数,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讨论结束后,每组
7、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点评:在学生分享后,教师给予点评和补充。肯定学生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教师的点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理数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3、巩固练习(约15-20分钟) 【口头练习】 快速反应:教师给出一些数(包括整数、分数和混合数),要求学生快速判断它们属于有理数的哪一类,并大声说出来。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分类能力。 【书面练习】 分类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上的分类练习题,将给定的有理数按照整数和分数的分类填入相应的集合圈内。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提醒学生注意正负号的正确使用。 应用练习:设计几道应用题,如根据温度计的读数判断天气冷暖、根据银行账户的余额变化计算收支平衡、根据超市购物小票计算总金额等。要求学生将有理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完成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检查答案并讨论解题思路。 4、总结提升(约5-7分钟) 【知识总结】 概念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概念、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方法总结:总结分类讨论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在有理数学习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其他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去。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