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一课时) (人教 A 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 1 第二章第二节) 太原市实验中学太原市实验中学 段段 XX 一、教学内容解析一、教学内容解析 对数与对数运算选自人教 A 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共分两小节,第一小节主要内 容是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第二小节内容是对数的运算性质,本课时为第一小 节内容 16、17 世纪之交,随着天文、航海、工程、贸易以及军事的发展,改进数字计算方法成为当 务之急.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正是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 为了简化其中的计算而发明了对数. 与传统教科书相比, 教材从具体问题引进对数概念,加强了对数的实际应用与数学文
2、化背 景,强调“对数源于指数”以及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互逆关系,将对数安排在指数运算及指 数函数之后进行学习,实现对数与原有知识体系的对接, 有利于学生学习时发现与论证对数的 运算性质.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对数概念的理解以及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设置设置 1.感受引入对数的必要性,理解对数的概念; 2.能够说出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能根据定义进行互化和求值; 3.感受数学符号的抽象美、简洁美. 本课时落实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通过“推断化石年代”和“解指数方程”两个实例,认识到引入对数,研究对数是基于实 际需求的。根据底数、指数与幂之间的关系,通过“知二求一
3、”的分析,引导学生借助指数函 数图象,分析问题中幂指数的存在性,以及为了表示指数的准确值,引入了对数符号,从而引 出对数概念. 通过图示连线, 对指数式和对数式中各字母进行对比分析, 来认识对数与指数的相互联系; 利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来帮助学生理解对数概念,体会转化思想在对数计算中的作用. 对数源于指数,本课时中,对数问题往往回归本源,转化为指数问题来解决,因而要在理解对 数概念的基础上学会互化和求值. 恰当的数学符号,对数学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数符号抽象而简洁,学生需要在不 断的学习中逐渐体验对数符号的重要性. 三、学生学情分析三、学生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从运算的角度来讲,加
4、、乘、乘方运算中只有乘方的逆运算对数运算还没有学习. 从函数的角度来说,高一的学生刚刚学习了集合、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和函数的 一般性质,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学习了指数运算和指数函数,了解了研究函 数的一般方法,经历过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之后将在学习对数的基础上继 续学习对数函数. 2.问题诊断 对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形式地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互化是容易的, 在真正理解对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解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不能将对数与普通的数平等对待,不理解对数的概念,只能够进行表面上的形式转 换; (2)不能把“对数的实质是指数”
5、应用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的教学难点是: (1)对数概念的理解; (2)对数的常用性质的概括. 为了突破第一个难点,要在引入对数概念时,通过不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要学 习对数,是基于研究指数的需求才引入对数,因此对数的实质是指数;在形成概念时,要引导 学生明确“对数是数”这一事实;在引入对数概念后,学生通过自主举例,具体感知个例,从 对数概念外延的角度进行理解. 本节的第二个难点是: “0 和负数没有对数”这一性质的深入认识.在教学中最明显的例证 是涉及到求定义域时,看到对数符号,不能如同看到分母一样,瞬间闪现出真数要大于 0 的限 制,因此应该在学习对数伊始,就打好
6、“0 和负数没有对数”的认识基础. 为了突破第二个难点,不要急于将现成的结论抛出,可以让学生在自主举例(感受个例) 的基础上,尝试思考(分析通例)对数中的底数和真数可以取什么样的数,引导学生思考是不 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哪些数有对数?为什么? 通过互化和求值的练习,让学生逐渐地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分析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教学中,学习对数概念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通过具体情境,具体问题,具体对数的体验感知,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 程,来建立对数概念,从概念内涵的角度学习; 再实践:形成概念之后,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进行自主举例,感知个
7、例,从概念外 延的角度加深概念理解; 再认识:理性分析通例(思考底数和真数的范围),又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概念的再认识; 循环往复:在随后的练习巩固中,认识两种特殊的对数(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和两种特 殊的对数值(1 的对数和底数的对数),来获得基于对数概念的运算性质,从而丰富学生对于 对数概念的认知. 突破难点的策略为:旧知新悟,适度模仿,归纳概括,自主举例. 五、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 1.1.对数概念的形成对数概念的形成 1.11.1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实际情境实际情境】网上的一则消息:有驴友挖到几枚恐龙蛋,送到权威机构做了碳 14 同位素 鉴定,结果是白垩纪的恐
8、龙蛋化石,现坐等博物馆上门收购. 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 14 含量,每经过大约 6000 年,会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 个时间称为“半衰期”,研究人员常常根据机体内碳 14 的含量来推断生物体的年代,其中半 衰次数与碳 14 的含量 P 间的关系为: 1 ( ) 2 x P=. 但是,当生物组织内的碳 14 含量低于千分之一时(这里我们按 1 1024 来计算) ,一般的放 射性探测器就测不到碳 14 了. 众所周知,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一亿年前的地球上,那么用碳 14 同位素法能推断出恐龙 蛋化石的年代吗? 问题问题 1 1: (1)经过 1 次半衰期,碳 14 的含量会变为原来的多少?
9、3 次呢?(2)经过几次 半衰期,一般的放射性探测器就测不到碳 14 了呢?(3)用碳 14 同位素法能推断出恐龙蛋化 石的年代吗? 【预设的答案】1 2 , 1 8 ;10;不能 【设计意图】对数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用考古鉴定这一实例,让学生感受“求指数”这 样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源于实际生活的. 【数学情境】解方程: (1)2= 2; (2)2= 3; (3)2= 4. 【设计意图】 创设数学情境, 通过指数方程的实例, 让学生感受在数学学习中, “求指数” 这样的问题也是存在的,有必要研究这一类问题. 问题问题 2 2:以上几个问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活动预设】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问题
10、的共同特征:已知底数和幂,求指数. 1.21.2 探究探究典典例例,形成概念形成概念 活动活动:解方程: (1)2= 2; (2)2= 3; (3)2= 4. 【活动预设】 感受在求指数的过程中, 有的指数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有的指数却不好表示. 【设计意图】为引入对数符号表示指数做铺垫. 问题问题 3 3: 以引例中的2= 3为例, 分析的值存在吗?如果存在, 符合条件的的值有几个? 能估计出的大致范围吗? 【活动预设】 (1)根据函数图象,思考等式2= 3中指数的存在性,唯一性和大致范围; (2)类比:在学习求方程3= 2的根时,为了表示底数,引入了数学符号:,表示 3 次方为 2 的数;
11、这里,我们引入对数符号来表示指数,将记作log23. 【设计意图】从引例中的具体问题入手,思考指数的存在性,唯一性和大致范围,为了 表示指数,引入对数符号,在具体问题中体验用对数符号表示指数的过程. 问题问题 4 4:结合方程2= 3来思考, = log23中log23表示什么? 【活动预设】 (1)分析log23表示的含义; (2)感受:以2= 4为例,分析指数可以怎样用对数符号表示,以及该符号表示什么. 教师讲授教师讲授:若= ( 0, 1) ,那么数叫做以为底N的对数,记作:Nx a log, 其中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设计意图】理解具体的对数符号所表示的含义,并且在探究特例的
12、基础上,遵循从具体 到抽象的思路,形成对数概念. 问题问题 5 5:指数式与对数式是等价的,但,在两个式子中的名称一样吗? 【预设的答案】此处画上连线图,呈现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1)体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相转化; (2)理解两个式子从不同角度表示,之间的关系;通过图示连线,认识,在 指数式与对数式中的名称. 1.31.3 具体感知具体感知,理性分析理性分析 活动活动:自主举例的接龙活动. 【活动要求】 第一组每一排学生在四线三格中写出一个对数,其中底数与真数都是集合A的元素; (集合A=-1,0,1,2,3,4,5) 第二组相应排学生说出这个对数的值或所表示的含义; 第
13、三组相应排学生说出对数式相应的指数式. 【活动预设】如果出现真数为负数或 0 的情形,引导学生思考其合理性. 【设计意图】 在形成概念后,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再认识,熟悉概念,从外延 的角度加深概念的理解,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同时也规范对数符号的书写. 问题问题 6 6:对数中底数和真数的范围分别是什么? 【活动预设】 引导学生回归指数,根据图象来判断底数、真数的范围. 【设计意图】 从感知个例到分析通例,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 认识底数与真数的取值范围, 渗透 “对数的本质是指数” 这一思想, 加深对数概念外延的理解, 为后续对数函数的学
14、习作铺垫. 2.初步应用,理解概念 例 1 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1)3125log5; (2)4 16 1 log2; (3) 2 100.01 - =; (4)e0= 1(其中 e=2.71828). 【预设的答案】(1)53= 125; (2)24= 1 16; (3)log100.01 = 2;(4)loge1 = 0. 【设计意图】 (1)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简单互化,熟悉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转化. (2)认识两种特殊对数: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 例 2 求值(其中 0, 1): (1)log525;(2)log2 1 16; (3)lg1; (4)1loga;(
15、5)lne e;(6)a a log. . 【预设的答案】(1)2;(2)-4;(3)0;(4)0;(5)1;(6)1. 【设计意图】 (1)利用对数概念以及对指互化求值,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 (2)从这个例题中归纳概括出性质:1loga= 0,a a log= 1. 例 3 求值: (1)若53log x 2(其中 0, 1),求的值;(2)4log8; (3) 3log2 4. 【预设的答案】(1)3 5 ;(2)2 3;(3)9. 【设计意图】 在解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解题的基本思路:对数问题指数化;形成解题的基本技 能:恰当设数,变对数式为指数式,然后利用指数的相关知识解题. 3
16、.归纳小结,文化渗透 思考:对于N a log,应该怎样正确读,规范写,它的含义是什么? 【活动预设】 (1)归纳小结; (2)欣赏诗歌: 我为自己代言(对数版) 你只看到我源于指数, 却没看到我比指数早一步来到这世上。 你有你的迷茫,我有我的规则。 你否定我的可爱, 伽利略说, “给我时间、空间以及对数,我就可以创造一个宇宙。 ” 你嘲笑我面目可憎晦涩难懂, 我恳请你靠近一点再多读我一遍。 懂我,是场注定孤独的旅行, 路上少不了探索与思考。 但那又怎样,哪怕再艰难, 也有执着睿智的勇士理解我的价值与内涵。 我是对数,我为自己代言! 【设计意图】 (1)梳理本节课对于对数的认知; (2)进行数
17、学文化渗透,鼓励学生积极攀登知识高峰,进一步体会学习对数的必要性 . 六、课堂教学目标检测六、课堂教学目标检测 1.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1) 21= 1 2; (2)ln1 = 0. 2.求值: (1)9log3; (2)3log9. 【预设的答案】2.(1)2; (2)0.5 . 【设计意图】检测是否达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是否理解对数的概念以及对数符号的含义,是 否能够较为熟练地进行对指互化和求值. 对数与对数运算课例点评 对数与对数运算是人教 A 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的起始课,段艳芳老师的这节课在理解 教材、理解学生和理解教学的基础上,有如下特色: 1. 引入引入新颖,双管齐下
18、新颖,双管齐下 一方面设置“恐龙蛋化石”的实际情境和“解指数方程”的数学情境引入学习内容,从应用价值的角 度突显研究对数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进行逆运算的分析,从数学自身发展完善的角度体现研究对数的必要 性.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在进行真假判断时,已经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 紧扣概念紧扣概念,辨证认知,辨证认知 对数概念的理解是教学难点,这节课中对数概念的学习过程贴合了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通过具体情境,具体问题,具体对数的体验感知,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来建立 对数概念,从概念内涵的角度学习; 再实践:形成概念之后,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进行自主举例,感知个例,从概念外延
19、的角度加 深概念理解; 再认识:理性分析通例(思考底数和真数的范围),又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概念的再认识; 循环往复:在随后的练习巩固中,认识两种特殊的对数(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和两种特殊的对数值 (1 的对数和底数的对数),来获得基于对数概念的运算性质,同时丰富对于概念的认知. 3. 类比学习,理解符号类比学习,理解符号 恰当的数学符号,对数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数符号抽象而简洁,这节课通过类比熟悉的 分数线,根号,引导学生理解:我们将方程中的指数记作对数符号,该符号是指数的一种记法.从实际的课 堂效果来看,在认识对数符号含义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水到渠成地得出对数恒等式的特例. 4. 学生发展,贯穿始终学生发展,贯穿始终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追问,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建立原有 知识与新知之间联系,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采用类比策略,降低理解新知的难度, 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过程入情入理;始终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突破难点抽丝剥茧、水到渠成;多媒体运用恰 当,多媒体演示与板书融为一体,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稍显不足,教学语言不精炼,讲授时间偏多,教师可站 得再退后一些,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探究空间. 2018 年 10 月 23 日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