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一、教材的地位 本节课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三 角形的性质的呈现。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 “等边对等角”的边角关系,并且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 (三线合一)。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 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 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相关性质。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 的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内角以及边的计算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 质。 难点:等腰三角形中关于底和腰,底角和
2、顶角的计算问题。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 然”,“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 本课内容特点和初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具直观教学 法,联想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 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向同学们出示课本 75 面的探究剪纸活动(展示多媒体) 并动手操 作,让同学们观察,提出两个问题,如图的ABC 是轴对称图形吗? 对称轴是什么?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角? 相关概念: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边: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 提出问题:a.等腰三角
3、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b.等腰三角形具备哪些性质? 2、合作探究,猜一猜 动动手:让同学们制作一张等腰三角形的纸片,每个人的等腰 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在一 起,同学们通过观察,能得到什么结论?(看谁得到的结论多) 分组讨论。(把全班同学分成每四人分一组讨论得出结论,看 哪一组气氛最活跃,结论又对又多.) 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讲评归纳: 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在ABC 中, AC=AB( 已知 ) B=C (等边对等角)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 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
4、三线合一” )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在ABC 中,AB =AC, 点 D 在 BC 上 1、AD BC 1 = 2 ,_BD_= DC 。 2、AD 是中线, AD BC , 1 = 2 。 3、AD 是角平分线, AD BC , BD = DC 。 3、验证猜想,用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A B C D 1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做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顶角的角平分 线三种方法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方法一:作ABC 的中线 AD 则有 BDCD ABD ACD (SSS) 得到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等) 方法二:作 BC 边 的高 AD,RtABDRtACD(HL
5、)得到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等) 方法三:作顶角的平分线 AD,ABDACD(SAS)得到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等) 在证明性质一的过程中同时也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三线 合一” 4、性质的应用(例题评讲) 例一:在等腰ABC 中,AB =AC, B= 40, 则A =_, C=_ 变式练习:1、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 80,它的顶角度数为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 110,它的底角度数为 例 2 如图,在ABC 中 ,AB=AC,点 D 在 AC 上,且 BD=BC=AD. 求 ABC 各内角的度数? 5、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要注 意哪些问题 6、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