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中国古代文明.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1048701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中国古代文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中国古代文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中国古代文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中国古代文明 一、选择题 1. 距今约 5000 年左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 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 的祭坛和神庙。这可以用来说明 A. 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最早 B. 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特点 C. 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D. 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 2.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 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与这一文化现象紧密相关的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2、 分封制 D. 皇帝制 3. 桓王十三年(公元前 707 年) ,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 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这表明当时 A. 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B. 宗法体系彻底瓦解 C. 传统隶属关系完全消亡 D.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4.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周边各族也逐 渐融入华夏族。这一过程反映了 A. 生产力水平不断进步 B. 中外交流渐趋频繁 C.“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D. 少数民族南迁 5. 春秋后期,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 张。他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A.“仁” B.

3、“尚贤” C.“道” D.“天理” 6. “这一学派要求君主为民、利民,反对过分剥削劳动人民;提出薄葬、短丧的观点”。“这 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7.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建立。赢政为这个新生帝国的长 久,实施的政策有 A. 三省六部制、郡县制 B.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C. 内阁制度、 科举制 D. 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 8. 秦始皇沿着新修的弛道、直道等巡游天下,并在琅邪等地刻石纪功称“皇帝之功,勤劳本 事”“皇帝之明,临察四方”“皇帝之德,存定四极”。秦始皇此举( ) A. 树立了君主勤政爱民形象 B. 得到各地百姓普遍

4、认同 C. 复兴了周代礼乐制的传统 D. 致力于巩固大一统国家 9. 1975 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 20 多个单 行法规,共计法条多达 600 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 A. 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 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 C. 以法治国,统治基础牢固 D. 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 10. 汉文帝时贾谊提出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的策略。据此,汉文帝分齐国为七,分淮南为三, 汉景帝分梁国为五。到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王子封侯者达一百多人。据此可知 A. 汉文帝是分封诸侯王子弟的始作俑者 B. 汉武帝时期郡国并行的局面得

5、以结束 C. 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过程 D. 汉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 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 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B. 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 C. 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 D.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12. 东汉初年,刘秀下诏采取了如下措施: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有计划、有步骤 地七次释放奴婢,不断地重申“卖人法”、“略人法”等禁令;对诸侯王的政治行为进行限 制等。刘秀的上述措施 A. 针对当时突出人地矛盾 B. 意在彻底解决土地兼

6、并问题 C. 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 旨在控制全国农业劳动力 13.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 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4. 宋书 (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 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 B. C. D. 15.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

7、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则 材料说的是 A. 宦官和朋党的矛盾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16. 隋朝时,科举制度形成。唐朝时,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度。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 A. 按品德和家世选拔人才 B. 由中正官评定人才 C. 缩小了人才的选拔范围 D. 更加的公开和公平 17. 旧唐书崔植传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宰相奏请减内外官俸禄,但敕书在审议时 被给事中崔植驳回。据此判断,崔植任职的机构是 A. 尚书省 B. 门下省 C. 礼部 D. 内阁 18. 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孝伦理在汉译佛经中被提升到相

8、当突出的地位, 如梵文佛经六方礼经在汉译过程中增加了子女事亲尽孝的义务规范。据此可知 A. 佛教逐渐儒家化发展 B. 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 C. 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 D. 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增强 19.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 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 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 兼收并蓄 B. 风格单一 C. 反映市民生活 D. 固守传统 20.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 诸侯也”。宋初为了防止“弱唐”局面再次 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A. 派文臣任知州 B. 设置参知政事 C.

9、派三司使出任地方 D. 设置刺史巡视地方 21.从秦汉到明清地方体制中,一级、二级地方政府体制多有更迭,但县制作为最低一级地方 行政组织和区划,其数目、职权变动不大。县制如此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 县制设置沿袭传统 B. 县小易于中央直辖 C. 百姓对县制的推崇 D. 县制有效治理地方 22. 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 (归安县即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 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 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农业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C. 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 D. 不再坚持“

10、重农抑商”政策 23. 不少学者认为,单就航海技术而言,中国人早就具备了发现美洲甚至环球航行的条件, 但事实上中国人却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造成这种悲剧的文化心理原因是 A. 实行海禁、闭关锁国 B. 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C. “天朝上国”的观念 D. 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24. 黄宗羲认为在古代君臣的差距不大,“伊尹、周公之摄政,以宰相而摄天子”并没有引 起什么非议,但“后世君骄臣谄”,“天子之位过高”。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A. 确立分权与制衡的机制 B. 建立一整套监察制度 C. 增强宰相在朝中的威信 D. 恢复宰相制限制君权 二、非选择题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据记载,周成王封建鲁国,很重要的目的即在于使其“保彼东方,为周室辅“。 齐国受封时,召康公也一再对太公讲:“五侯九伯, 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西周封建韩 国时,周王也一再告诫韩侯“无废联命 (gan)不庭方,以佐戒辟(意为整治不朝诸方 国,以显示辅佐君王才能). 摘编 自周书灿西周王朝国家结构探论 材料二 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 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 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 少,从秦献公时起的 150 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 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

12、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 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 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秦朝建立后,确立郡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在郡县制下,地方管理层次分明,县 下有乡、里、什、伍组织。各级官员职责明确。中央的政令可以通达全国各地。汉时,虽然 郡县与分封并存,然而从武帝时代起,诸侯王在政治.上的影响甚微。汉承秦制,郡县制成为 汉代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易宁秦汉的统一-与罗马的征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封建”的含义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3)根

1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地方治理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意义。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与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 南针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 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并且随着这些发明的应用又引起了无数的变迁。由此看 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 大的力量与影响了! 弗朗西斯培根 根据材料,就“技术发明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明 的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27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 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 民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 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对 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统治阶级

15、曾试图施行怎样的土地制度加以解决?其结果 如何? 答案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黄河、辽河、长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玉器、祭坛、神庙, 表明黄河、辽河、长江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明起源有多个中心,体现了中华文明 的多源性。B 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我国的文明特点,我国最早的说法材料不能反映,A 错 误;礼乐制度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时间不符,C 错误;家国一体指的是 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家既是国,国就是家,材料未体现,D 错误。故 选 B。 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家谱是根据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体现的是中国的宗法

16、制原则,故选 B;禅 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A;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 帝分封诸侯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C;皇帝制是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 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D。 3.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周郑交恶”,反映周王室衰微,周王室失去对诸侯国的约束力,表 明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选 A;BCD 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4. 【答案】C 【解析】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先进而自称华夏,战国时期周边各族也融入华夏族,说明当 时“华夏族”这一观念被周边民族接受认可,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C 正确;周

17、 边各族融入华夏族并不能直接证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变化,排除 A;周边民族和华夏族的关系 不属于中外关系,排除 B;周边民族融入华夏族更多的是观念上的认同,而非地理位置上的变 化,排除 D。 5.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A 正确;B 是墨家的主张,排除;C 是道家的主张,排除;D 是理学的主张,排除。故选 A。 6.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主张“君主为民、利民”、“提出薄葬、短丧的观点”。 因此“这一学派”是墨家,故 C 正确;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ABD 错 误。 7.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统一

18、后制定了三公九卿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进行国家的治 理,故选 B;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于隋唐时期,排除 A;内阁制度设立于明朝,刺史制度出现 于汉代,排除 CD。 8.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巡游天下临察四方存定四极”可以看出目的在于巩固统一,故选 D 项;题干中没有体现爱民之意,排除 A 项;秦始皇巡查各地无法体现“普遍”认同,尤其是 六国故地,排除 B 项;周代礼乐制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匹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 除 C 项。 9. 【答案】D 【解析】根据“20 多个单行法规,共计法条多达 600 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 可知,当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而严刑峻法,如肉刑、

19、死刑等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隐含统治 危机,D 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社会秩序稳定,排除 A;法律中多数是死刑、肉刑,明显不 是宽严相济,排除 B;推行严刑酷法,实行专制,不等于依法治国,秦朝二世而亡,统治基础 并不牢固,排除 C。 10. 【答案】C 【解析】从汉文帝时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可看出,汉代为解决地方封国 问题历经了三代皇帝,说明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工程,故选 C;AB 项与题意主旨 不符,且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汉代初期分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后来逐渐演 变为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D。故选 C。 11.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

20、知,我国古代思想领域从多元化走向大一统,反映岀政治领域的变化, 而思想的统一适应了政治统的需要,故排除 C,D 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的局面,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秦代“定法家于一尊”,儒学的地位低下,故 A 不符合题 意;秦代法家思想才是处于至尊地位,故 B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2.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多次释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有利于增加地 方劳动力,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对诸侯王苛刻的政治行为进行 限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政权,A 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没有废除地主土地私有 制,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

21、兼并问题,B 项不符合题意;释放奴婢,减弱了人身控制关系,D 项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3.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图片信息可得出强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 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 项正确;ABC 项不符合题意。 14.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江南经济得到发展,变得富庶,是因为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 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江南地区土地肥沃、江南气候有利于农 业发展,故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北魏的经济发展,不会推动南朝刘宋的发展, 错误。故答案为 A;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15.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文武将吏

22、,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结合 所学可知,体现了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的现象,即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 项正确;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不是宦官和朋党的矛盾,A 项错误;材料“贡赋不 入于朝廷”体现的是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现象,没有体现文臣与武将的矛盾,C 项错误;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没有体现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 项错误。 16. 【答案】D 【解析】九品中正制注重德才来选取官吏,但是在后期被世家大族垄断,而科举制度是注重 人才的学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显示出更加的公开和公平,故答案为 D;AB 是九品 中正制的选拔人才方法

23、,排除;科举制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C 错误。 17.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的运作机制是,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故 B 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与材料无关,故 A 不正确; 礼部是尚书省下辖的一个执行机构,故 C 不正确;内阁制产生于明朝,故 D 不正确。 18. 【答案】A 【解析】佛教经典中出现了儒家思想,而且地位比较突出,表明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的趋势加 强。A 正确;B 项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排除;C 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 项佛教吸收儒家思想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故选 A。 19. 【答案】A 【解析】根

24、据材料,隋唐时期“飞天”形象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 羽衣霓裳舞包含南 亚和中亚元素,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A 选项符合题意; 风格单一与“多元文化混合物”矛盾,B 选项错误; 羽衣霓裳舞曲反映的是贵族生活而非 市民生活,C 选项错误;唐朝文化吸收了南亚、中亚等多种文化元素,并不“固守传统”,D 选项错误。 20. 【答案】A 【解析】从“夫弱唐者, 诸侯也”可以看出,唐朝是由于地方节度使权力太大导致分裂割据, 联系所学可知,宋初为了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派文臣任知州,故答案 为 A 项;设置参知政事是分割宰相的权力,排除 B 项;三司使是中央官吏

25、,分割宰相权力, 不是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排除 C 项;西汉时期设置刺史巡视地方,排除 D 项。 2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体制,要求具备获取解读题干信息、知识迁移、认知和分 析的能力。A.县制设置沿袭传统不是县制稳定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A。B.县小并不是县制稳定 的主要原因,而且“直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B。C.百姓在古代地位有限,不可能真 正在县制传承中起决定作用, 故排除 C。 D.据所学可知, 县作为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 可以有效地贯彻朝廷的各种法令、法规,封建政府通过县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控制 与治理,故 D 正确。 22. 【答案】B 【

26、解析】从材料各个区域主要以哪一种农产品或者手工业产品为主,充分表明农业生产的区 域性分工明显,B 符合题意。材料看不出出现雇佣关系,排除 A;材料表明区域分工明显,但 是不足以说明男耕女织已经分离,结合所学我们知道清朝依然小农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C 错 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D 错误。 23.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国人却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文化心理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统治者固有的“天朝上国”的观念,导致闭关锁国 政策,故 C 选项正确;海禁、闭关锁国属于政府政策,不是文化心里原因,故 A 选项错误; 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属于

27、社会发展水平的问题,不符合题干要求,故 B 选项错误;自然经济 占据统治地位,属于经济根源,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 2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黄宗羲思想。 材料“以宰相而摄天子后世君骄臣谄天子之位过高” 反映了黄宗羲认为后世君主过于专制,主张通过恢复宰相制来限制君权,故 D 正确;材料没 有反映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故 A 排除;材料也没有体现黄宗羲主张建立一整套监察制度,故 B 排除;当时宰相早已被废除,不存在增强宰相威信的问题,故 C 排除。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25. 【答案】 (1)含义: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封赐给诸侯。目的:稳定统治秩序,扩 展统治疆域,传播周文

28、化。 (2)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地理位置优越;内部纷争较少,相对稳定;历代秦王 的励精图治。 (3)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解析】 (1)根据“周成王封建鲁国”可知封建指的是分封制,所以含义是实行分封制,将 土地和人民封赐给诸侯。实行的目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扩展统治 疆域,传播周文化。 (2)根据“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得出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根据“秦 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得出地理位置优越;根据“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 时起的 150 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 相对稳

29、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得 出内部纷争较少,相对稳定;历代秦王的励精图治。 (3)“确立郡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在郡县制下,地方管理层次分明,县下有乡、里、什、伍 组织。各级官员职责明确。中央政令可以通达全国各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地方 治理的意义主要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26.【答案】示例:火药的发明推动了近代文明的进步。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和一 些火药武器大规模用于战争,火药的威力显现出来。蒙古人西征,把火药及火药武器传播到 阿拉伯国家和西欧。西欧得到火药和火药

30、武器后,为近代资产阶级打破封建壁垒,推翻封建 统治,夺取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武器。不仅如此,近代资产阶级还发明了近代 火药武器,并利用其船坚炮利,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把人类文明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由此可知,火药在近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首先依据材料中信息从“四大发明推动了近代文明的进步”的角 度提取观点,论证可以结合所学四大发明对于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来分析回答。比如 火药的影响结合所学从发明的时间、西传过程以及对于西方社会转型的作用来论证回答。 27.【答案】 (1)井田制; (2)变化:井田制正式废除

31、,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影响: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土地兼并造成了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艰难,社会动荡不安等 (3)制度: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实,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结果:由于土地私有 和买卖频繁,均田制最终瓦解,未能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 【解析】 (1)材料一中“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涉及的是西周时期推行的井田 制,井田制要求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井田制属于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2)变化:在材料中“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反映的是废井田,确 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原因:这种变化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影响: 主要从私有制的确立生产的发展,从而提高了生产力,从土地兼并造成了农民失去土地,生 活艰难,国家收入减少等方面分析。 (3)社会问题:土地兼并的问题,它被誉为封建统治的一颗毒瘤。封建统治者也曾试图去解 決,例如北魏的均田制,但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决定了其是不可根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中国古代文明.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