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8 页 学校 班级 姓名_ 考号_ ?装?订?线? 2012019 9 年年高高考考第一次模拟第一次模拟检测试检测试卷卷 语语 文文 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
2、一并上交。 第第 I I 卷(卷(7070 分)分) 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史料和口述史科都不一定准确,对实物史料的鉴定又往往见仁见智,所以研究历史必须具 备考证的功力。清乾嘉时代,考证学基本上局限于文献典籍范围。1925 年,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 据法”,用甲骨文等考古资料(即“地下之新材料”)跟传统典籍文献(即“纸上之材料”)互相 释证,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上世纪九十年代,史学家杨向奎等进而提出了“三重证据法”,自觉 吸收了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研究历史,其中既有文字材料,又有非文字材料,如
3、实物形态、图案 花纹、装饰美术、民间信仰、风俗制度、民间艺术游戏、建筑遗痕等。本世纪初,又有学者把出土 和传世的古代文物与图像资料作为文献以外的第四重证据,以期达到“立体释古”的目的。 图像史料似乎是一种新的概念,但中国自古就有图史互证、从画面寻找历史痕迹的传统,方式 之一就是古籍中的“左图右史”。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 通志 中指出: “图谱之学, 学术之大者。 ”“图, 经也;文,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古代的岩画、铭刻、造像、字画等,都是重要的图像 史料。西方也有图像学研究这一学术门类,致力于研究图像的“自然意义”“常规意义”和“本质 意义”,除了用图像印证历史之外,还考证图像本身的真
4、伪,图像比文字更具直观性,也提供了可 第 2 页 共 18 页 能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一切图片、实物、影视作品,都应该成为图像资料库中的藏品。比如研究 中国古代礼学,主要依据的是文字资料,缺少直观性。幸而古代礼学中有礼图传统,可以弥补文字 记载的不足。五代宋初聂崇义的三礼图 ,提供的是礼器的图像,南宋杨复的仪礼图 ,提供的 是仪节的图像。如今借助真人演绎,应用 3D 数字技术,进行录影,更进一步改变了古代图像的静止 状态,使传统礼图变成了“活动的礼图”。 图像史料中的岩画是记录人类想象力的最早证据。在非洲大陆,现保存了一千万幅岩画,其中 有些动物题材的岩画已有两万七千年的历史。岩画中除动物之外
5、还有各种人像,或从事狩猎,或从 事生产,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原始记录。在中国东部沿海和北方地区,也有三条连续性的人面岩画分 布带,总长四千余公里,这些岩画呈现了甲骨文、金文的雏形,可与上古神话相对应,证实中国史 前出现过太阳崇拜,成为“天人合一”观念的源头,弥补了先秦典籍的缺失。 年画也是一种图像史料。木版年画从宋代形成到明末清初大规模普及并流传至今,已逾千载, 中国年画产地约有二十处,翻版刻印的地区则难以确数,年画题材广泛,蕴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和 历史文化信息,折射着民间的生命追求和精神信仰。 (摘编自陈漱渝文学史料的鉴别与考证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扩大
6、研究者的视野,王国维提出用考古资料与传统典籍文献互相释证的“二重证据法”。 B. 为了达到“立体释古”,有学者把出土和传世的古代文物与图像资料作为第四重证据。 C. 西方虽然也有图像学研究,但致力于研究图像的其他方面,并没有把图像作为史料来研究。 D. 由于中国东部沿海和北方地区人面岩画分布带的发现,证实了太阳崇拜最早出现在中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围绕研究历史必须具备考证的功力介绍了我国近现代考证学的发展历程。 B. 文章以南宋郑樵的通志论证了中国自古就有图史互证,从画面寻找历史痕迹的传统。 C. 文章举传统礼图变成了“活动的礼图”之例说明图像史料
7、可以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 D. 文章以非洲大陆现保存的千万幅岩画的内容阐释了岩画是图像史料中最重要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在研究历史中重视对图像史料的研究考证,就不会存在对实物史料的鉴定见仁见智的现象。 B. 民族学、民俗学中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非文字材料,都可以作为第三重证据用来研究历史。 C. 古代的岩画、铭刻、造像、字画等,都是重要的图像史料,都应该成为图像资料库中的藏品。 第 3 页 共 18 页 D. 年画包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和历史文化信息,折射着民间的生命追求和精神信仰,因此年画也是 图像史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8、,完成文后各题。 写一本书 郝景芳 她从一站坐到另一站,从一个终点站坐到另一个终点站。她坐在座位上,春夜的凉风让额头清 凉到麻木。路上空寂的灯光像没有内容的故事。车穿过飞驰的夜,穿过暗夜中沉睡的工地大门,穿 过繁华富丽和苍茫困顿。夜晚的苍茫从四面八方包裹而来。说不出哪里难过。学校里静默的雪。读 书。写作。身体的藤蔓。有这么多不归的车,都在匆匆奔向什么。 她仍然记得姐姐的那些句子。 姐姐的书有信马由缰的快意。 姐姐说小说要有力有些人比喻奇妙, 但读久了却觉得不够有力。姐姐不喜欢伤春悲秋。 阿阑靠着窗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茫然。马路延伸着像是无尽头的长廊,一辆辆小车闪过,车 窗映出阿阑的影子。她像是
9、看到自己穿过这一切丰沛变幻的不属于她的风景。 姐姐说她穿上她的衣服就像她,可是她看不出来。她怎么可能像她?姐姐的身体那么美。而自 己这么瘦而平,这么羞涩。回忆如水从四面冲击,现实交杂在回忆中间,切割阿阑的心。 她意识到自己在姐姐说出不再写作的那一瞬间,她心里升起的复杂情绪。她有那么一瞬觉得愤 怒和解脱:你也就是沽名钓誉,最终还不是这么轻易放弃,我还是比你走得远。但是下一瞬间她又 意识到自己的悲伤:我写书,我送书给你看,我走了那么远,就是想和你站在一起啊。 阿阑突然跳下车,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她看到一座正在拆的房子。一座小小的古建筑,在一 大片在建的广场之中,在大刀阔斧建设的中央,像洋流湍急环绕
10、的一座孤岛。水流中的孤岛。它的 房檐、它的灰墙、它的窗棂。从容、古旧、孤立无朋。 她向它走去,不知为什么,莫名被吸引。危险而又静谧。 她走着,忽然在墙上看到了姐姐。一个清晰的身影。她向那影子跑去,离近了才发现,那是自 己映在旁边工地里靠墙放置的大玻璃板里的倒影。路灯将人映得澄亮。黑色的裙子,黑色的鞋,金 属的项链,镜子里的脸。 她再仔细看,发现镜子里是姐姐。她看到姐姐的眼睛和笑容。 是你吗?姐姐。 第 4 页 共 18 页 阿阑伸手碰触清楚映照着倒影的大玻璃,玻璃很凉。 是的,是你。我知道是你。她好像松了口气似的笑了。 我知道,你没有离开,你一直都在的。 她看到镜子里的人向她笑了一下。她心里有
11、一种酸涩的释然。她站在大玻璃前面,落满石灰的 废墟台阶上,抬起手,轻轻触摸镜子里的人的脸庞。镜子里的人眼神怜爱而忧伤。她的指尖没有触 感。背后夜行的汽车呼啸而过,刮起她的头发和衣角。 你一直都在对不对?姐姐。我知道你一直在。 这才是真正的你。你没有走。阿阑的手继续抚摸镜子。 姐姐,你知道吗?我很想你。 突然一瞬间,镜子里的风景变了。玻璃尽头出现高二那年的铁道边,杂草茂盛,头顶是明亮的 阳光。姐姐在前面轻捷地跑,头发一甩一甩,阳光照在头发梢上,金棕色发亮,穿着黑色短裙。姐 姐就那么跑着,像一头小鹿,背影轻捷,脚步悦动,却并不真的跑远,像是在等她。 阿阑感到天启。她抬起右脚,轻轻跨越镜子的边界,走
12、进去。镜子的波纹悠荡了几下,很快回 到平静如湖。她感觉进入了真正的自己,在镜子里奔跑起来,脚下的杂草触感柔软。黑色的短裙在 阳光下发亮。她觉得身体充分解放了,心也变得轻盈。她的眼睛被照亮了。她很快乐,从来没有这 样快乐。她的脸上充满笑容。她飞了起来。她笑了。她回头看。她知道自己很美。 第二天早上,有人在拆迁的土地庙前,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女孩。 在她昏倒的地方,身边的玻璃上出现一个漂亮女孩在奔跑。画面印在玻璃上,面容很像前几年出名 的一个写作的女孩。人们来往经过,都没有发现奇异,都以为那就是一面原本就印了画的玻璃。 (节选自同名小说,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13、的一项是 A. 小说以阿阑的意识流动为线索,将不同的时空进行交织,串联起阿阑姐姐的故事:曾经是坚定的 文学青年,如今却打算放弃文学梦。 B. 小说中多处用到象征手法,如正在拆迁的古建筑正是阿阑心中的孤岛,也是现实中的孤岛-文 学:它从容、古旧孤立无朋。 C. 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 通过车辆穿梭于城市, 营造出光怪陆离的氛围, 既烘托了阿阑内心的迷茫, 也暗示了人生中存在的神秘性。 D. 小说以两个文学女青年的故事,表现了人们的迷茫: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对于似乎不入流而孤高 第 5 页 共 18 页 的文学,我们是放弃,还是坚守? 5.小说中的“姐姐”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分析。 6.小说的结尾阿阑灵魂出窍,固着于一块玻璃,如此荒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请结合全文,简要 分析。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 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