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059556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46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教案)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教案)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教案)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教案)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1.白白 鹭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 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图片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 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一、情境导入 1揭示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

2、密,一群白鹭, 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冲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

3、h”;“喙”读 “hu ”。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 3指名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白 鹭 白鹭的美: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本堂课的学 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

4、欣赏白鹭的 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品读课文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 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1 自然段) (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3)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学习第二段(25 自然段) (1)围绕上述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2)交流:启发学生先从“颜色的配合” “身体的大小” “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 从白鹭“雪白的蓑毛” “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的具体描

5、写中 感受白鹭的精巧。之后,让学生将白鹭与白鹤、苍鹭进行对比,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 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深之一忽则嫌黑”中进一步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 谐之美。 (3)朗读训练。 3学习第三段(610 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的? 交流:写了白鹭的觅食、栖息、飞行和不会唱歌。 (2)指名读,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 画面。”在这句话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白鹭只会用长喙啄鱼,而作者说它“站着钓鱼”,这 是一种拟人手法的妙用。 B、“人们说它是在望

6、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想象, 感受白鹭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美。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此情此景如诗如画,当你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时, 有什么感受呢? D、“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陈述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那么,为什么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 它不就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吗?) 4学习第四段(11 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总结全课三、总结全课 1齐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自然段,说说它

7、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齐读全文。 四、作业四、作业 实践活动:开展朗诵比赛;阅读散文或散文诗,增强文化底蕴。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白 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在读中享受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 适宜”的形美;在读中感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意美,并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 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感受课文 诗一般的文学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2落花生落花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

8、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分清课文主次。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学习生字 1 师: 课前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教 师出示本课生字:亩、吩、榨、便、榴、矮。)这些生字,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哪些生字 比较容易掌握? 2练习写字。 二、初读课文二、

9、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感知大意 1 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 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 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 流利。 下面同学们自由组合练读。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4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要尊重学生的阅读理解,激发阅读思考 的兴趣。) 三、默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理清脉络 1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人过收获节议花生的事, 除了这件事课文还写了哪些事?请同 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完成课后第一题。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形成板书: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10、 四、分清主次四、分清主次,巧埋伏笔巧埋伏笔 1课文写的这些事中,哪件是主要内容?(议花生) 2 大家课前都通过搜集资料或向别人打听了解了一些花生的基本知识, 你们知道从种花 生到吃花生需要多长时间吗?(三四个月) 3 “议花生”只是很短时间内的一件事,为什么作者要写得这么具体呢?下节课我们来 探讨这个问题。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课堂上精彩的话语层出不穷, 思维的火花不断跳跃其间, 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对课文脉络的分析超出我的期望。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11、一、姓一、姓名溯源名溯源,激趣导入激趣导入 1哪个同学愿意上来写自己的名字?说说你名字的来历。 2老师这里也有个名字:落华生,你们知道这名字包含了什么意思吗?联系课文的题目 想想。 3作者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笔名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来获得答案。 二、温故探新二、温故探新,直奔重点直奔重点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课文讲了哪些事?(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 花生)其中“议花生”为什么要作为课文的主要内容来写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这部分内容。 (315 自然段)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再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画下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学习。 三、精读课文三、精读课文,深层领深层领悟悟

12、 1你们对这部分课文内容有疑问吗?(诸如父亲为什么难请之类的问题,教师相机介绍 许地山父亲的背景资料。) 2请一小组展示分角色朗读的情况。 在学生读“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时,要指导学生读出兴 奋、愉快的心情,并扣住“实在”一词体悟父亲在百忙之中仍抽空来的一片良苦用心。 3你最喜欢哪一段? 出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4谁能非常有感情地把父亲所说的这段话读出来? 教师可充分肯定学生在朗读中突出的关于花生和桃子、 石榴、 苹果不同特点的词, 如“埋 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矮矮地”等,并顺势提问:为什么要突出出来?引导所有同学 再读这段话

13、,这样通过比较,感悟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5四人小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并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所在小组朗读。 6抽取朗读小组。 在小组代表朗读之前,先请小组成员将要嘱咐的话跟代表说说,再请其他组的同学给他 一定的提示、帮助,通过这种形式巧妙地将他们小组讨论的朗读要点展示出来,给其他小组 成员一定的启发,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 7 刚才从同学们的朗读和交谈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父亲这句话的深刻理解, 下面我们再 来看看父亲接下来说的一段话。 出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8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外表好看,但不实用的东西? 9读了父亲的两段话,你有什么话要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发

14、表自己的见解。) 10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话,把作者的一段感悟都说出来了。 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齐读。 11这句话是作者的心声,其实也是同学们的感悟,那就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愿它能伴 随着大家茁壮成长。(学生背诵这一段落。) 12现在大家明白作者为什么把“议花生”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了吗? 先让学生回答,教师简要小结:作者写落花生的目的是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对别人有用 的人,所以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 四、巧借话题四、巧借话题,链接首段链接首段 1你们认为花生还有哪些好处? 2正因为花生有这种种的好处,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没过

15、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从“居然”一词,可以看出姐弟们的什么心情?“居然”包含 没有想到的意思。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种在荒地上,本来对收获没有把握。几个月过 后,花生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居然”一词,充分表达了姐弟们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3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吗?(要读出收获后的喜悦。) 五、转换角色五、转换角色,深层感悟深层感悟 如果你是花生,听到作者一家人的谈话,又听到我们刚才的赞扬,你会说些什么,又会 怎么做?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做题:人们常常借助某种事物的特点,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 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

16、道理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买、翻、播、浇 收花生:居然 议花生:姐弟说花生的好处(直接叙述) 父亲说花生的可贵(对比) 做有用的人(引申)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 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桂花雨桂花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 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7、。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 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 2简介作者。 3介绍桂花。 二、检查预习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同学们课下 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吧。 2点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

18、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 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 26 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有关的词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 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 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19、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3)画出写“我”摇桂花的句子。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四、品读体会读体会 1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 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 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 花,收获桂花,体验着桂花馈赠的快乐,吃

20、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 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 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 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 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 母亲的话使她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 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

21、乐”和桂花雨已植入了她的生命,成为 她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童年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桂花雨 桂花飘香十里 摇花真像下雨 爱花赏花拾花 仿佛回到故里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 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概括文 章主要内容,然后从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内容,再从文中找出描写图画内容 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朗读后画出重点语句,

22、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4*珍珠鸟珍珠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教学过程设计】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 ,你知道本文 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

23、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 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 生这些变化?文中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

24、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 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文中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当朋友送作者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 的小孩,称它“小家伙” 。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 ,哪些字词体 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 “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只是 微微一笑。

25、第三次:重点体会“抚、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 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家伙;(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珍珠鸟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要十分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6、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学 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课文;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 想象力,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学生 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 第二单元 5.搭搭 石石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 联系上下文、 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 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

27、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质疑定标质疑定标 1激趣导入。 2质疑定标。 “搭石”这个词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想弄明白 一些问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个性自读二、个性自读,自主感知自主感知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 第二遍: 试着从课文中寻找课后习题的答案, 并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 3第三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写上

28、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 三、合作交流三、合作交流,释疑解难释疑解难 1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 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相互帮助解决。 3全班交流,反馈。 解决几个问题,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什么是“搭石”? (2)作者围绕搭石描绘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3)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搭石? 四、练习四、练习 1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交流识记方法、写字经验。 (3)练习书写生字。 2抄写本课的词语,给生字表中的生字组词并扩词。 3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搭 石 什么是“搭石”? 作者围绕

29、搭石描绘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搭石?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扎实落实字词教学。 本节课中, 我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词中认, 放在句子中读, 做到“字 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把字、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既有利于掌握音形义,又易于 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了多种方法理解字、词义。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检查反馈一、检查反馈,复习巩固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部分词语。 二、寻美悟情二、寻美悟情,品读熏陶品读熏陶 1寻美,知情。 2赏美,悟情。 3诵美,传情。 4创美,抒情。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

30、“心灵 美”,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向他(她)谈谈你的体会。 三、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三、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 例一:“上了点儿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a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b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c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a “风景”是什么意思? b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与搭石有关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 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

31、目吗? c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a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 b这段话赞颂了搭石的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c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你准备怎样写?请 试写几句。 四、课后延伸四、课后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2小练笔:把你发现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场景写下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搭 石 话搭石 摆搭石 为人着想 走搭石 协调有序 赞搭石 人性美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 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只

32、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结合本课教材特点, 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 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6将相和将相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 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

33、时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1)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2)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构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 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结。 (1)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

34、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2)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3)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4)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考 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将相和 第一段(完璧归赵):110 自然段 第二段(渑池之会):1114 自然段 第三段(负荆请罪):1518 自然段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将相和是一篇精读课文。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

35、线索,记 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三个故事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 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这个故事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36、2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3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4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四、讨论(搞清联系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 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五、作业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将相和 一、完璧归赵 抓人物特点 蔺相如 勇敢机智 忠贞爱国 二、渑池之会 抓线索、联系 蔺相如 不顾个人安危 三、负荆请罪 廉颇 知错就改 【教学反

37、思】【教学反思】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 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课后第 4 题让学生说说 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 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 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个人的美好品质。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38、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什么比猎 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比猎豹速度更快的都是什么。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一、激趣引入,质疑定标质疑定标 (观看人、鸵鸟、猎豹奔跑的视频)同学们,你知道还有什么比猎豹跑得快呢? 学生自由说。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识记生字词:猎豹 冠军 陆地 搭乘 难以置信 呼啸而过 发动机 赤道 手 电筒

39、 俯冲 轻易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3)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2说说文中讲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三、结合问题三、结合问题,再读课文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总结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预设: 第一自然段:猎豹和鸵鸟都比人跑得快。 第二自然段:对比说明鸵鸟在两条腿的动物中是奔跑冠军。 第三自然段: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第四自然段: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都快。 第五自然段: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速度比游隼快。 第六自然段:火箭的速度比喷气式飞机快。 第七自然段:流星体比火箭的速度快。 第八自然段:光的传播速

40、度是最快的。 第九自然段: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他句子下文理解其他句子 1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作业六、作业 完成课后第二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人 鸵鸟 猎豹 游隼 喷气式飞机 火箭 流星体 光 一个比一个快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运用列数字、作

41、比较等说明方法来描述什么比 猎豹的速度更快。 8冀中的地道战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2 学习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这一“奇迹”记叙下来的; 是怎样具体介绍地道的式样 和特点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学习按一定顺序的写作方法。 2理解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

42、流并揭示课题一、交流并揭示课题 你们看过电影地道战 ,读过与地道战有关的资料吗?谁愿意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 家?(学生介绍)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八课冀中的地道战 。 板书:冀中的地道战。 板书后引导学生理解“冀”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 下文和生活实际或借助字典理解。 (1)自己独立完成。 (2)个人解决不了的与同桌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2重点词:堡垒、侵略、修筑、粉碎、打击、不计其数、无穷无尽。 3重点句: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43、 (1)通过让学生回忆电影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理解“堡垒”。 (2)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交流理解“敌后游击战争” 。从而使学生明白,这句话将 地道形象地喻为“堡垒” ,突出强调了地道在对敌斗争中所显示的威力。 三、精读课文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深入探究 1学生默读思考:课文讲了有关地道战的哪些内容? (学生默读后,把自己的理解在书上加以批注,以便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在师生共同探讨 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地道战产生的背景、作用;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地道战的地位 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说地道战是抗日战争史上惊人的奇迹,那么它奇在哪儿?(围绕“奇迹”这一中心词 深入学习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这

44、一重点内容。) (1)介绍地道结构时,重点介绍了哪几个部分?每部分有何特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 理解地道奇在哪里? (自学、讨论后板书:地道、地洞、气孔。 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从总体结构看,地方隐蔽:街道下面、庄稼地 下面;高深适宜:四尺多高,离地面三尺;构造齐全:住人、拴牲口、做厕所、气孔;作用 极大:保护群众。)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你是怎样理解地道之“奇”的? (小组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看,口外:隐蔽安 全,堆满荆棘,设置陷坑;口内:活道“孑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死道地 雷。) (3)文中讲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对付

45、敌人的破坏是从哪两方面讲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小组讨论交流后归纳:从对付敌人破坏方面看结构: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吊 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从通讯联络方面的结构看: “无线电”吆喝声、 “有 线电”拉铃声。这些都说明了地道的“奇” 。) 3小结: (1)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此时你们最想说什 么? (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课外书,看过的电影、电视,谈自己的理解、感想。) (2)作者把结构十分复杂的地道,介绍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们一目了然,如临其 境。你能根据课文介绍画出地道示意图吗?试着画一画。 4放电影地道战片段(介绍地道的结构及人们怎样通讯联

46、络一段)。 四、总结、扩展四、总结、扩展 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 (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讲地道的式样特点;然后讲怎样粉 碎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最后讲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课文抓住了事物的几个方面, 有条理地记叙了地道战, 今后写作时要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2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作业五、作业 学了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冀中的地道战 利用地道 坚持斗争 地道 结构独特 出口隐蔽 能守能攻 巧妙防备 水火毒气 顽强的斗志 有线无线 联络方便 无

47、穷的智慧 粉碎扫荡 创造奇迹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冀中的地道战是一篇传统课文,它要求我们教学时让学生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 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智慧。但抗 日战争毕竟离我们比较遥远,单凭课本中的文字,学生的想象会受到一定阻碍。因而教学过 程中应出示大量图片、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三单元 9.猎人海力布猎人海力布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 2学习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 3使学生认识到乐于助人、舍己为人是一种美德,从小就要懂得心中有他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48、】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谁来说一说你读过哪些故事,为什么会喜欢它呢?(指名发言)你 的故事讲得真好,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猎人海力布 。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蒙古族民间故事, 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 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 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为什么他的故事会流传了这么久呢?同学们想知道吗?现在我们就 来学习第 9 课猎人海力布 。 二、板书课题二、

49、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32 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桌可以商量讨论。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自己变成了石头。 三、分析人物形象三、分析人物形象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那你认为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板书:热心助人、舍己为人 看来同学们的课文读得非常认真,概括能力也特别强。 1 在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请同学们在

50、文中画出来, 然后 说说你的理解。 2有一个细节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小白蛇和海力布说话的时候,有一句话重复了两遍, 是哪一句,为什么? 3海力布因为救了小白蛇,而得到了这么好的一块宝石,他想多打猎去卖钱吗? 4海力布并不贪图宝石,他想得到宝石就是想多打猎,好多分给乡亲们一些。 5 就是这样一颗宝石, 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海力布语言和心理活 动的句子,并说一说使你感动的地方在哪? 生汇报。 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急忙、急得掉下眼泪、镇定) 6 当乡亲们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的时候, 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会怎么说呢?谁来模拟 乡亲们来说一说。 7乡亲们得救了,可我们可爱的猎人海力布变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五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案)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