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南京市树人学校期初初一语文试卷2020南京市树人学校期初初一语文试卷 一一、积积累累运运用用(28 分分) 1、请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10 分) (1)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 (2)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谁言寸草心,_。(孟郊游子吟) (5)苟利社稷,_。(左传) (6)春潮带雨晚来急,_。(韦应物滁州西涧) (7) 木 兰 诗 中 从 侧 面 反 映 木 兰 战 功 显 赫 的 诗 句 是 : _ , _。 (8) 木 兰 诗 中 表 现 战 争 惨 烈 的 诗 句 是 : _ , _
2、。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 蹒 跚(pn)殷 红(yn)粗拙 (zhu)垂涎 三尺(xin) B. 滞 笨(zh)谰 语(ln)愧怍 (zu)目不窥 园(ku) C. 朔 气(s)门槛 (kn)军帖 (ti) 妇孺 皆知(r) D. 镐 头(go)哽咽 (y)召 唤(zho)九曲 连环(q)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 震悚微不足道篷断草枯警报迭起 B. 选骋锲而不舍高山之巅家喻户晓 C. 怪诞酣然入梦一反既往大庭广众 D. 高粱慷慨淋漓截然不同锋芒必露 4、下列句子中,家电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A.
3、这道题目解题步骤繁多,而且还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 B. 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 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C. 在这场疫情斗争中,南京市鼓楼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 的事迹。 D. 李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多加练习,张辉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 的那一天 5、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六合区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C. 屋子里放着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D. 机器的质量,是决定能否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
4、空白处的一组句子,最准确 的一项是(2 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宽容是一种镇定剂,_;宽容是一束阳 光,_;宽容是一座桥梁,_。 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B.C.D. 7、下列各句中个,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活得潇洒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 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C.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D.妈妈生气的问道:“今天到哪去了?你。”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
5、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2 分)()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_,他是无暇及此。 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五遍看不明白,还费了多少_,他不管。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_,便“嘎叽”地惨叫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 一些在台阶上。 A.凌乱功夫震动B.零乱工夫振动 C.凌乱工夫震动D.零乱功夫振动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 老王选自杨绛的小说干校六记文章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 的“老王”形象。 B. 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白居易、合称“唐宋八大家”。 C. 资治通鉴 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步编年体通史, 记载
6、了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 的史事。 D. 木兰诗是南宋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10、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的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二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再次买车的钱也被 孙排长给洗劫了。 B. 祥子在曹太太家的生活吃得饱、有宽绰的屋子、饭食不苦、主人对他不错。 C. 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 45 个大洋, “骆驼祥子”的外号在祥子卖了骆驼 之后起的。 D. 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二二、阅阅读读理理解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1、12 题。(5
7、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 从题目得知,这首诗写于作者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 B. 一、二两句中写出诗人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不禁流泪。 C. 诗人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抒写报国和亲情两难全的复杂情感。 D. 三、四两句写诗人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传语”诉挂念。 12、“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 情感?(3 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 13-16 题。(10 分) (甲)初,权谓吕蒙
8、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 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 君而无谏臣则失正, 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御狂马者不释棰策也, 操弓不反于檠, 然后可持也,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
9、问,孰不顺哉。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 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孔子劝学) 【注】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柔,同“揉”,使木弯曲或伸直。犀革: 犀牛的皮制品。括:箭的末端。羽,作动词,装上箭羽。镞:箭头,作动词,装上箭头。 砺:磨。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1)卿今当涂 掌事_(2)治经 _ (2)见事 _(4)岂可及 乎_ 1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 分)() A.斩而射之B.康肃笑而遣之 C
10、.其入之不亦深乎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5、对下列句子 的翻译,不正确 的一项(2 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只是应当用心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C.吾非此之问也。译文:我不是问这个方面。 D.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 译文: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射得更深更远吗? 16、孔子劝学 与 孙权劝学 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孙权劝学 中孙权主要用_ 的方式,将自己的情况与吕蒙做对比,以此说服吕蒙,使之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等;孔子劝 学中主要用_的方式,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用如何让箭射得更远的道理教育 他努力学习
11、,认真学习,结果子路心悦诚服。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0 题。(12 分) 阿长与山海经选段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 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 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 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 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 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 里,看见
12、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 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 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 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 买罢, 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 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
13、和 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 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全体都震悚起来; 赶紧去接过来, 打开纸包, 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 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7、“我”想买山海经,选段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
14、有什么作用?(4 分) _ _。 18、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用原文句子回答),表现了“我”的 什么心情?(3 分) 。 19、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表示“我” 当时怎样的心情?(3 分) _ _。 20、下面对文中内容表述或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 本文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的。 B. 我有钱却不能买山海经,其中一个原因是山海经属于闲书。 C. 文中说“她的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是指“别人不肯做,或是不能做的事,她 却能够做成功”。 D. “宝书”一词体现了书籍的精美和珍贵,正是因为书的来之
15、不易,再难获得,所以作者 才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1-25 题。(15 分)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 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 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 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 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 泥垒的墙、 泥烧的瓦、
16、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 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 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 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 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 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
17、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 事愈加清晰。 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 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 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 奶传下来的。 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 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 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 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奶奶
18、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 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 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 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 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 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 玉心佩,赶紧走 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
19、。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 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 佩在哪里。 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食,有删改) 21、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_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_病中思念爷爷 _ 2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2 分)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 23、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其作用。(4 分) 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 _ _。 24、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
20、项是(2 分)() 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 的思念之情。 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24、艾叶在文章中多次出现,请分析其作用。(4 分) _ _。 三三、作作文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 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 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
21、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 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班级、 姓名等个人信息。 2020树人初一期初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1)百般红紫斗芳菲 (2)独坐幽篁里(3)谁家玉笛暗飞声(4)报得三春晖 (5)死生以之(6)野渡无人舟自横(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B【A.殷(yn)红。B. 正确。C.朔(shu)气 。D.九曲(q)连环。】 3 .C【A.蓬断草枯。B.选聘。D.锋芒毕露。】 4.A 【A、“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合语
22、境。B、“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华全都显 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分析语境可知,他的性格张扬,成语使用准确。C、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 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用在这里符合语境。D、“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 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分析语境可知,韩晓鹏日后会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成语使用准确。】 5.D【A.由于使 造成主语残缺。 B.语序不当。“推广”与“通过”对调。C.语意重复,东西包括书籍, 去掉“和书籍”,故错误。】 6.A【“润滑剂”应对“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镇定剂”应对“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阳光”应对 “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桥梁”应对“将
23、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7.B【A 项,把“容易幸福”后的逗号改为分号。C 项,“十七八岁”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D 项,改为 “今天到哪去了,你?”】 8.C (1)凌乱:杂乱而无条理 ;零乱:东西或物体堆放分散、不集中。从表达的重点看,前者重点是在于物 品摆放的无条理性,就是没有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摆放;后者重点是物品摆放不集中于一点,强调的是摆放 的位置。从词语搭配来讲,前者一般和头发相搭配,后者一般搭配范围更广。 ( 2 )“工夫”指占用的时间或空闲的时间。“功夫”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花费的时间、心思或精力。二是指 本领、技艺或学问。 ( 3 )震动有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的意思。振动
24、指一个状态改变的过程,即物体的往复运动。 9.C【A.老王选自杨绛散文,干校六记是散文,不是小说。B.“白居易”改为“曾巩”。D.木兰 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10.B 11、D(2 分,三四两句诗人没有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之中,而是振作精神,安慰家人) 12、龙钟:涕泪沾湿的样子。(1 分)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1 分) 借以表 达自己深切的思乡怀亲之情。(1 分) 二二、 7.(4 分) (1)当道、当权(2)研究儒家经典(3)知晓事情(4)比得上 1 14 4. . D D 1 15 5. . B B 1 16 6. . 现身说法;比喻 参考译文:
25、(乙)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 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 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 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17、远房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而长妈妈主动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2 分)。这里用了对比的写法(1 分),突出了长妈妈的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之情(1 分)。 (共 4 分) 18、“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
26、了也无益。”(1 分)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 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 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2 分)。 (共 3 分) 19、“霹雳”是比喻,把我当时的感受比喻成遇到了一个霹雳,(1 分),“震悚”原指身体因为恐惧或 者过度兴奋而颤动,(1 分)鲁迅从未想过阿长会给他买来山海经,很好的写出了“我”内心的激动 与震惊(1 分)。 20D(2 分) 21 (3 分)带“我”摘艾叶(1 分) ;荒年做艾饼(1 分)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1 分) 22. (2 分) 化静为动(1 分) ,传神地写出了山茶花红得鲜艳欲滴的形态(答成“竞相开放”也可) (1 分) 。 23 (4 分) (4 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吹枯艾和菖蒲的声音比作笛声(1 分) ;引出后文奶奶听后想起 了爷爷,(1 分) ,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2 分) 24 (2 分)C【解析】奶奶不愿家人为此愧疚和遗憾。 25 (4 分) (4 分)作为线索贯穿全文,(1 分) ,艾叶的香气引出了作者儿时的回忆,艾叶饼中也隐藏着对 于奶奶深深的怀念。 (1 分)结合题目艾叶香中寻玉佩,从文中能看出奶奶卖掉玉心佩,换成了米面,做成了 艾叶饼(1 分) , ;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1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