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教案+课件+预习单+检测(全套4份打包).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PPT课件.pptx--点击预览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docx--点击预览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自主预习单.docx--点击预览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试题检测含答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小学】 语文 六下 统编版 第四单元 古诗诗三首 第一课时 (本课件含2课时 ) 10 古诗三首 你能背诵一首和“马”有关 的古诗吗? 10 古诗三首 10 古诗三首 一、解诗题 知诗人 二、学字词 读诗文 三、借注释 明诗意 四、品意境 悟诗情 回顾方法 10 古诗三首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一、解诗题 知诗人 10 古诗三首 马诗是诗人李贺所作的 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今 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 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 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 愤懑。 一、解诗题 知诗人 10 古诗三首 李贺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长吉,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 “三李”。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 国家和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 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 ,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 时在郁闷悲苦中去世。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 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使他的诗 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所以人们称他为“诗鬼”。他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催”“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 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一、解诗题 知诗人 10 古诗三首 二、学字词 读诗文 自由朗读古 诗,把古诗读正 确、读流利。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0 古诗三首 络 lu 右上是“夂” 。 左右结构 lu 联络 网络 络绎不绝 lo 络子 二、学字词 读诗文 洛水 骆驼 烙印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自由读诗, 注意节奏。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燕 山:指燕然山。这里 借指边塞。 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 , 形似月牙。 何 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 笼头。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释 】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点明地点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 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空,恰似一把弯钩。 这两句诗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沙如雪月似钩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漠月夜的荒凉、冷寂之感。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够戴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 场上奔驰杀敌呢?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 秋。 寄托了诗 人渴望能像马 儿一样被人重 用、一展抱 负、保家卫国 的雄心壮志。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 秋。 表达出遥遥无期的意味, 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 奈。 设问 10 古诗三首 四、品意境 悟诗情 有感情地 朗读全诗,想 象情境,体会 作者想要实现 理想的迫切心 情。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0 古诗三首 1.背诵古诗。 2.收集一些与“马” 有关的古诗读一 读。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0 古诗三首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 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 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 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国家意识。 、目标意识。 、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读书意识。 、主体意识。 、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下课啦 ! 【小学】 语文 六下 统编版 第四单元 古诗诗三首 第二课时 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 10 古诗三首 一、解诗题 知诗人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 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 间。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 体裁,是吟诵、赞美的意思。“ 石灰吟”的意思就是赞美石灰 ,如游子吟暮江吟。 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咏石 灰,“咏”也是古代诗歌的 一种体裁,如咏柳咏鹅 。古代诗歌的体裁还有很多 ,如“行”“引”“歌行”。 10 古诗三首 于谦 明代诗人,他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 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于谦 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 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煅烧 石灰。只见一堆堆青灰色的山石,经过熊 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 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 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一、解诗题 知诗人 10 古诗三首 二、学字词 读诗文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由朗读古 诗,把古诗读正 确、读流利。 10 古诗三首 二、学字词 读诗文 chu 凿锤 zo 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10 古诗三首 二、学字词 读诗文 易写错 chu 锤 写法:左窄右宽 ,右部中间“艹”的 一横最长。 最后一横要短一些 10 古诗三首 二、学字词 读诗文 易写错 zo 凿 写法:注意“凵 ”框儿里面不要写成 了“羊”。 里面只有两横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自由读诗, 注意节奏。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 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 间。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等闲:平常。 浑 :全,全然。 清白:指高尚的节 操。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 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 间。 【注释 】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闲。 写出了石灰的态度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长征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 间。 是“烈火焚烧”的结果 与“若等闲”一脉相承 对前三句的总结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 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 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 间。 带着想象 ,再读古诗, 感受石灰石在 熊熊烈火中从 容不迫的姿 态。 10 古诗三首 四、品意境 悟诗情 通过课前预习,你收集了哪些 关于诗人于谦的小故事? 10 古诗三首 四、品意境 悟诗情 石灰吟一诗伴随了于谦的 一生,也见证了于谦的一生。这首 诗不仅仅是在赞美石灰,而是抒发 诗人自己的志向,用石灰来比喻自 己。像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 志。托物言志是咏物诗的一大特 点。 10 古诗三首 竹竹 石石 10 古诗三首 一、知诗人 解诗题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 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 风。 竹石是清代诗人郑 燮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 所题的诗。 竹石是指扎根在石缝中 的竹子。 xi 10 古诗三首 二、学字词 读诗文 自由朗读古 诗,把古诗读正 确、读流利。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xi 10 古诗三首 二、学字词 读诗文 劲 jng坚劲 刚劲 jn使劲 有劲 多音字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自由读诗, 注意节奏。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xi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任 :任凭。 尔 :你。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xi 【注释 】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 中。 拟人 竹子的全貌 竹子根部的特写 扎根在岩石的缝隙之中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形 10 古诗三首 三、借注释 明诗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 还 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无论季节怎 样变换,竹子都傲然挺立,坚韧刚劲。 神 10 古诗三首 四、品意境 悟诗情 郑燮为官清廉耿直,爱民如子。任知县县令时, 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救灾,让老百姓先写 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兴建水池,招收 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欠收,郑燮就把老百姓的 欠条一把大火烧掉。因此而被罢官,从此他以卖画为 生,度过贫寒的一生。 10 古诗三首 四、品意境 悟诗情 郑燮又叫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他的画 大多都是“梅”“兰”“竹”“菊”,尤其喜欢画竹,还 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诗竹石,目的就是托竹石的坚 韧顽强来表明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 低头的高傲风骨。 10 古诗三首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品意境 悟诗情 10 古诗三首 比较异同 体会写法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0 古诗三首 比较异同 体会写法 马诗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 石灰吟表达了诗人不流世俗、两袖清风 的品格,竹石表达了诗人一身正气、 正直高尚的思想品质。三首都是咏物诗, 在表达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不同点是赞颂的事物不同,诗人借以 表达的情感也就有所不同。 10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会默写竹石。 2.收集运用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方法的诗歌 , 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然后背一背。 10 古诗三首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 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 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国家意识。 、目标意识。 、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读书意识。 、主体意识。 、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下课啦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马诗马诗 石灰吟石灰吟 竹石竹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通过细致描写一种事物,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 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马诗借咏马、赞马和慨叹马的命运,表达了诗人渴 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石灰吟这首诗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感情。 竹石通过写 竹,赞美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宁折不弯,绝不向任何恶势力低头 的品格。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 个生字。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 4.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生字“络” 。 2.读懂马诗 ,感知诗歌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领悟诗人借马表达的情感 与志向。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读懂马诗 ,感知诗歌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领悟诗人借马表达的情感与 志向。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背诵一首和“马”有关的古诗。 2.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首马诗 。 二、回顾方法,自主学习。二、回顾方法,自主学习。 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解诗题,知诗人;学 字词,读诗文;借注释,明诗意;品意境,悟诗情。) 好,这节课我们就按照 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古诗。 1.1.解诗题,知诗人。解诗题,知诗人。 (1)解释诗题。 (2)简介作者李贺。 2.2.学字词,读诗文。学字词,读诗文。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学习生字。 3.3.借注释,明诗意。借注释,明诗意。 (1)再读古诗,注意要读出古诗的节奏。 (师范读) (2)请同学们再练习读一遍。 (3)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大意。 (5)指导朗读。 4.4.品意境,悟诗情。品意境,悟诗情。 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三、教师小结,指导背诵。三、教师小结,指导背诵。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马诗 ,古人用他们的双眼 洞察了世间万物,发现了它们内在的精神,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唱响了自己满腔 的爱国热情。课后,请同学们背诵古诗,再收集一些与“马”有关的古诗读一 读。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再见。 四、板书设计四、板书设计 写景:沙如雪 月似钩 马诗 马金络脑 踏清秋 抒情 自己施展才能 建功立业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锤、凿、焚”3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会默写竹石 。 3.读懂石灰吟 竹石 ,感受古诗意境,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 的情感与志向。 4.引导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 2.读懂石灰吟 竹石 ,感受古诗意境,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 的情感与志向。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10 课古诗三首 ,这节课学习后两首古诗。 二、学习二、学习石灰吟石灰吟 首先来学习石灰吟 。 1.1.解诗题,知诗人。解诗题,知诗人。 (1)解释诗题。 (2) 简介作者于谦。 2.2.学字词,读诗文。学字词,读诗文。 (1)自由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学习生字。 3.3.借注释,明诗意。借注释,明诗意。 (1)再读古诗,注意要读出古诗的节奏。 (师范读) (2)请同学们练习读古诗。 (3)结合书上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大意。 (5)指导朗读。 4.4. 品意境,悟诗情。品意境,悟诗情。 (1)同学们,课前预习你收集了哪些关于诗人的小故事? (2)石灰吟一诗伴随了于谦一生,也见证了于谦的一生。这首诗不仅仅 是在赞美石灰,而是抒发诗人自己的志向,用石灰来比喻自己。像这种写法就 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是咏物诗的一大特点。 三、学习三、学习竹石竹石 下面学习竹石 。 1.1.解诗题,知诗人。解诗题,知诗人。 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竹石是指扎 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2.2.学字词,读诗文。学字词,读诗文。 (1)自由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学习多音字“劲” 。 3.3.借注释,明诗意。借注释,明诗意。 (1)再读古诗,注意要读出古诗的节奏。 (师范读) (2)请同学们再读一遍。 (3)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注释来试着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大意。 4.4. 品意境,悟诗情。品意境,悟诗情。 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四、比较异同,体会写法。四、比较异同,体会写法。 请同学们读读这三首古诗,体会它们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 同之处呢?(相同点:三首都是咏物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不同点是 赞颂的事物不同,诗人借以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背诵三首诗,默写竹石 。 2.收集运用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诗歌,自学并背诵。 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石灰吟: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托物言志 竹 石:坚忍不拔 刚正不阿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 自主预习单自主预习单 一、课前预习部分:一、课前预习部分: 1.读一读这三首古诗,读不准的字可以圈画出来,也可以查查字典。 2.查找资料,了解三首诗的作者。 3.读马诗这首古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4.读石灰吟这首古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5.读竹石这首古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二、问题清单:二、问题清单: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 试题检测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wnlu chu dki zo fn shofn su shn ( ( ) ) ( ( ) ) ( ( ) ) ( ( ) ) ( ( ) ) 2.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n yn)子飞过燕(yn y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n jn)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n jn) 旅。 (3)踏(t t)上故乡的土地,他心里觉得踏(t t)实多了。 3. 选字填空: (1)络 骆 烙 ( )驼 ( )印 联( ) (2)钩 沟 钓 ( )鱼 ( )子 水(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的“粉”的意思是粉末。 B.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C.“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中的“锤”的意思是用锤子敲打。 D.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三首诗都运用了()的手法。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 (2) 马诗借马表达了诗人( ), 石灰吟借石灰表达了诗人( ), 竹石借竹 子表达了诗人( )。 A.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精神 B.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的节操的决心 C.对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阅读竹石 ,回答问题。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粉骨碎身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注释: 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 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 坚劲:坚韧刚劲。 尔:你。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这首诗是一首诗,诗中“千磨万 击” 、 “东西南北风” ,指的是,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 子 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 , 。 2.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中的“咬” “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二)课外阅读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理解词义。 (1)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要想知道青松的高洁品质,那就要等到树上的雪融化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 (1)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青松,其实写的是人。 () (2)这首诗中的“雪”代指人纯洁的心灵。 () (3)这首诗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 试题检测参考答案试题检测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 1.网络 捶打 开凿 焚烧 粉骨碎身 2.(1)yn yn (2)jn jn (3)t t 3.(1)骆 烙 络 (2)钓 钩 沟 4. C 5. (1)A (2)C BA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清 郑燮 题画 来自世俗、社会的各种迫害 勇于斗争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东南西北风。 2 “咬” “立”这 两个动词运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 性格。 3.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 铮的形象。 (二)课外阅读 1.(1)挺拔。 (2)笔直。 (3)高尚纯洁。 2.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教案+课件+预习单+检测(全套4份打包).zip)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