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15课时).docx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1082000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0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15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南京市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15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南京市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15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南京市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15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南京市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15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根据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共全册共 1515 课时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 2 页 苏教版 一 年级 下 册 科 学 学科教案 单元单元: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 课题:课题:石头 课时:课时:1 石头优质教案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三课组成, 石头与后面两课呈现并列和递进的关系,地球的物 质圈层分为非生物圈和生物圈,石头、土壤等都是非生物圈的重要物质。与本课 相关的课标内容要求有: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4.4 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 14.5 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15.1 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本课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石 头,意识到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石头,从多个方面描述一块石头的 特征;3.按一个特征标准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4.举例说出 石头有哪些用途。 着重在于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 石头的特征, 引导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 同特征。 学情学情分析分析: 石头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过玩石头的经历。所以应该 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境,通

3、过有意识地观察,分类, 对比等方法丰富对岩石的感性认识。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发展有限,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有效的观察、 比较、分类,教师要做到帮扶合理。结合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辅助学生进 行探究活动。给予学生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的机会,体会研究的方法, 认识到石头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从多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特征;能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2.2.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能利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体会气泡图这种科学的 记录方法;会按照某一特征给石头分类;在活动中体会观察、对比、分类的 研究方法。 第 3

4、页 3.3. 科学态度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活动,提升研究石头的兴趣,乐于分享发现,培养热爱自然世界的 情感。 4.4. 科学科学、技术、社会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环境: 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 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变。 重点: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的观察。 难点: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学生:具有多种特征的石头(每组一份:每个学生自寻一块,教师准备几块) 、 托盘(每组一个) 、放大镜(每组 4 个) 、彩笔、气泡图卡片、颜色卡片、形状卡 片、词汇卡片等。 教师:PPT、互动 app 等。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

5、一、情境引入情境引入 交流交流:你们在哪里见到过石头?你们喜欢玩儿石头吗?是怎么玩儿的? 预设:预设:路边、河边、花坛里等等,到处都可以见到石头;喜欢玩石头,打水 漂,跳房子等等。 视频介绍视频介绍:身边的石头。 你们最喜欢的朋友熊二也很喜欢石头,他因为一块石头特别的伤心,我们去 看看发生了什么。 板书板书:石头 【设计意图: 】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认识到石头无处不在,石头虽然普遍但 是却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由有趣而又贴合学生认知的情境引入,创设熊二丢 石头的情境,激发研究的兴趣。 二、研究石头研究石头 1 1、观察、观察、描述石头的特征描述石头的特征 示例示例描述描述 微视频: 熊二:我

6、把最心爱的石头弄丢了,这块石头被光头强捡走藏进了宝箱,可是光头 强却说:哼,我的宝箱里有好几块石头,我怎么知道哪个是你的?除非你能说出 石头具体的样子,才能证明石头是你的。小朋友,你能根据我的描述,帮我找到 这块石头吗? 第 4 页 a 这块石头比鸡蛋小。 b 形状像三角形。 c 是棕褐色的。 d 表面比较光滑。 引导交流引导交流:你能帮助熊二找到这块石头吗?你们选的是哪块石头?验证答案。 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选吗? 预设:预设:利用石头的各方面特征进行排除选择。 引导引导小小结结:熊二很细心,他从各个方面仔细地描述了石头的特征。我们一起来回 顾,熊二分别描述的是石头哪方面特点? 板书气泡图板书

7、气泡图:颜色、大小、形状、表面、斑纹。 自主观察自主观察描述描述 引导观察引导观察:选一块你最喜欢的石头,可以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试着像熊二那样 详细、准确地描述它的特点!并且记录在气泡图中。 提示:可以写出来,也可以画出来;描述大小可以利用与常见物品比较的方法; 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颜色卡、形状卡、词汇卡等来描述石头的特征。 引导交流引导交流:学生出示石头和气泡图汇报,师生评价。 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你能通过同学的描述找出他(她)最喜欢的石头是哪一块吗?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你动用了哪些感官和工具帮助观察? 【设计意图: 】 创设熊二丢石头的情境: 一方面引导学生科学地描述石头的特征, 一方面认

8、识到观察、描述石头特征的重要性。先学习从哪些方面描述,再自主进 行观察描述记录,最后生生互动-通过描述找到石头。教师设计了资源卡片, 由帮到扶到自主,贴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来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产生研究科学的 成就感。 2、给石头分类给石头分类 引导分类引导分类:各个小组的石头中有一些在某方面很相似,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的兄弟 姐妹,你能帮石头们找到自己的家吗?你想怎么做? 预设:我们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大小相同的放在一起;把斑纹相同的放在一 起 交流交流方法方法:研究一块石头时我们可以按照气泡图这样的方法,当研究一堆石头的 时候, 我们首先要给他门进行分类。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石头的特征的?分

9、类标准:按照一个特征分。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分类分类:尝试多种方法。 展示展示交流交流: 第一次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第二次按照什么标准分的?分类的标准 不同,结果也不同。你们小组的石头中什么颜色的最多?什么形状的最多?粗糙 的石头有几块? 第 5 页 【设计意图: 】由实际的问题启发思考:当我们研究一堆石头的时候,首先要给 它们分分类。紧接上一个描述活动,给学生创造“比较”的机会,促进对石头的 进一步认识。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可以按照某一个特征来分类。根据情 况,鼓励学生选择另一个特征,再次给石头分类。在分类过后,引导学生进行进 阶思考获得新的发现,意识到分类的目的是更好地研究石头,发现科

10、学规律。给 与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和辩论的机会。 3、石头的用途石头的用途 交流交流: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预设:预设:学生思考回答:做成艺术品,在上面画画,放进鱼缸里等。 石头的用途还有很多,我们一起走进石头的世界! 微视频:微视频:石头的用途。 引导小结引导小结: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石头,家、学校、公园等等到处都是石头。 人们是利用石头的特征来进行加工制作的。 板书:板书:特征决定用途。 【设计意图】 充分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石头还有哪些用途, 让学生意识 到石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这样 利用石头?认识到石头的特征决定了它的用途

11、,如:如艺术家善于借助石头在形 状、纹理上的特征来创作美丽的图案;利用石头的大小和材质进行雕刻;利用材 质、结实程度进行建筑等。 三、三、练习练习、拓展拓展: 1.练习(ppt) 2.拓展探究:了解科学家是怎么给石头分类的?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描述性的表述题促进学生思考,在表述中再次练习描述 石头特征的方法,体会石头的特征决定石头的用途。判断题再次加深学生对石头 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分类标准的选择的认识。最后拓展升华,继续研究科学家的 分类方法,为高年级进阶学习岩石做好铺垫。 第 6 页 石头石头 形状 大小 其他 表面 斑纹 颜色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石 头 特征 用途 分类 第 7

12、 页 苏教版 一 年级 下 册 科 学 学科教案 单元单元: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 课题:课题:玩泥巴 课时:课时:1 玩泥巴优质教案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玩泥巴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中的第二课的 内容,本节课与第一课一起,引出第三课的学习,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是以后知识 的基础和铺垫。与本课相关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有: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 14.3.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15.1 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泥土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 “玩泥巴”的泥巴就是指土壤,本节课通过学 生动手感知,通过采集泥土、筛

13、泥土,引导学生发现泥土中含有不同的成分,泥 土有颗粒大小、粗细的不同,细的泥土可以用来做泥塑、烧陶器。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于“泥”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都有过小时候玩泥巴的经验, 本课能唤起他们对泥巴的记忆,激发他们浓厚的探究兴趣。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总结概括能力还有所欠缺,对于泥土的特点还不 是十分清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在学生已有的知 识经验入手,了解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通过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认识泥土中混合着各种物体,泥土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2.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拣、捻、筛三种方式亲身动手感触,更好的了

14、解泥土。 3.通过探究学习、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大自然带给自己的快乐。 4.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学科学、用科学改变人类的生活。 重点:重点: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 难点:难点: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泥土、一次性桌布、捏好的泥塑 小组:一套筛子(2 个,筛孔大小不同) 、2 个塑料盆、一杯适量的水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 8 页 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 1. 小朋友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我们一起欣赏。 有没有看到动画片不一样的地方呢? 2. (出示泥塑)老师带来了两个泥塑,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泥塑呢? 3.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玩 wn

15、泥 n 巴 b ” (板书) ,亲手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看动画片,感知泥巴的神奇,可以做成很有意思的东 西。教师展示泥塑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到泥塑并不是离自己有距离,激发起学生 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进一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玩泥巴” 。 二、学习新知二、学习新知 1 .PPT 出示两种土(颗粒大小不同) 。 提问: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觉得哪一种土更适合?为什么? 生:第二种,更细一点。 老师带来了一些泥土。你们可以直接用它来捏造型吗? 生:不行,土里有树枝,有石头,会戳到手。 生:不行,还要倒点水。 2. 没错,树枝、石头等都不是泥土,我们要先把他们挑拣出来。 (板图:拣

16、 jin )有 些大的土块要用手捻捻碎(板图:捻 nin ) 。这样就行了吗? 3. 没错,这是老师处理过的土,才这样细,你们猜一下老师是怎么做的?可不 可能是一颗颗拣出来的?你有什么好方法? 4.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筛子” 。筛子是个不错的选 择,可以让比筛孔小的颗粒漏下去。 (板图:筛 shi ) 5. 我正好有 2 个筛子,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孔的大小不同。 6. 想一想:先用哪一个?后用哪个筛呢? 生 1:直接用筛孔最小的筛子筛(提醒:如果泥土没有进行初步筛选,大的颗粒 很多,会堵住小的筛孔。 ) 生 2:先用孔大的,再用孔小的。 7.(演示筛泥土)

17、筛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盆接住漏下来的泥土。筛的时候手臂可 以试着左右摇摆,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会洒出来了。 8. 小结一下,想要得到适合做泥塑的土可真不容易呀! (1) (指着板书) “拣”“捻”“筛” ,筛子从筛孔大的开始用。2 个筛 子,2 个盆,盆交替使用。 (2)教师提醒: 分工合作,人人参与。 筛完坐正,注意卫生。 “筛完” :筛到已经没有太多土漏下来为止。 第 9 页 下面就请你们来动动手。 9.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感知到泥土中混合着各种物体, 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 认识了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想要得 到适合做泥塑的泥

18、土,要通过不同的筛子进行筛选。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学生能 够掌握捡、捻、筛的方法。 三、动手实操三、动手实操 1. 细土我们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捏泥塑了呢? 泥土太干了,太松散了,怎么办? 生:加水,像和面一样和泥 2. 水怎么倒?一下全倒进去行吗? 生:不行,要慢慢倒,水多了就稀了。 3.如果完全自己来筛出合适的泥土,要需要更多的土,所以今天老师提前筛好了 一些,补充给每一组。 4.先倒半杯水,用手将泥和水搅拌在一起,泥团变大后不断捏一捏。可以小组共 同捏一个,也可以分成四份,每人捏一个。开始发挥你的创造力,捏个你喜欢的 泥塑吧。 5. 学生操作 6. 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 】 让学生

19、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 尝试和泥, 在不断地探究和尝试中, 进行小组的创作。引导学生不要怕弄脏双手,敢于尝试、敢于创作,体会玩泥巴 的快乐。 四、总结与拓展四、总结与拓展 1. 大家捏的泥塑不好保存,就需要再进行高温烧制,就成了陶器。不仅美观好 看,而且防晒防水非常的结实。 2. 总结: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土,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 趣。今天一起玩泥巴开心吗? 【设计意图】介绍陶器的制作方法,对知识进行延伸,让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 大。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在分享中体会快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玩 wn 泥 n 巴 b 拣 jin 捻 nin 筛 shi 第 10 页 苏教版

20、一 年级 下 册 科 学 学科教案 单元单元: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 课题:课题:沙子与黏土 课时:课时:1 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 ,既是认识地球组成的专项单元,也是启蒙单元, 为高年级学习地球的组成和环境打下基础。 沙子和黏土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从生活实际的沙画出发, 逐步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沙子和黏土这两种重 要的物质,通过实验探究来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丰富学生对它们的感性 认识以及科学描述。 学习活动按照总体 (在生活中找到沙子和黏土) 个例 (观 察沙子和黏土) 总体(讨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的逻辑结果来设计,共分为四个活动:1. 采集一些沙子和黏土。2

21、.观察并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点和不同。3.比较沙子 和黏土的渗水性,可以从颗粒大小的角度进行描述。4.通过视频了解沙子和黏土 在生活中的用途。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沙子和黏土, 比较二者的不同, 并能从颗粒大小、 细腻还是粗糙、沾不沾手等方面来描述和区别二者的特点。从而可以进一步解释 沙子和黏土渗水性不同的原因。 二、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沙子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是黏土却不常见,因此本课着重介绍了黏 土获得的方法。虽然学生经常接触沙子和黏土,但真正研究二者的特点和不同, 还是需要引导的。因此本课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科学理解,创设情境, 通过观察、对比、实验、总结等方法来加深和

22、丰富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认识。 有了观察石头和玩泥巴的经验,学生在观察物体时会更全面,但是在科学描 述物质特征上有所欠缺。 本课结合词语卡、 实验单引导学生规范口语和书面语言。 同时, 一年级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也不是很熟练和规范,本课的两个探究实验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也加强了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学习目标三、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1.了解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和不同。 2.知道沙子和黏土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第 11 页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

23、做出解释。 科学态度:科学态度: 1.对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亲手探究物质的特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通过探究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和不同,了解到它们 是组成地球的一部分。 四、重点与难点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五、五、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塑料盒,渗 水实验材料:沙子、黏土、烧杯、水、过滤杯、滤纸。 学生分组材料:每组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放大镜、塑料盒,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设计

24、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一、引入课题 1.(出示沙画视频)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一 看吧! (学生观看沙画视频) 2.同学们, 这里面可爱的小猪和熊猫, 它们是用什么画的啊? (学生回答: 沙子) 3.沙子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善于发现的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沙子呢? (学生回答:淘气堡、海边、河边、工地等) 4.今天老师就把沙子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同时,老师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注意 看老师用神奇的小瓶子,把它给变出来。 (操作:把泥土放进瓶里,用铝箔纸给 它封好, 扎紧皮筋, 再用细针扎孔, 然后把它倒过来同学们看 (继续筛) ) 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

25、是什么吗? 第 12 页 (学生观察发现:白纸上出现了极细小的泥土) 引导出黏土:科学上将极细小的泥土颗粒称为黏土。 5.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沙子和黏土的世界,探寻他们的秘密。 (板书课题) 意图解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沙子和黏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黏土意图解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沙子和黏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黏土 的概念理解却比较薄弱,因此本活动的概念理解却比较薄弱,因此本活动介绍了一种通过“筛”的方式来获得黏土介绍了一种通过“筛”的方式来获得黏土 的简易方法,让学生知道黏土是极细的泥土颗粒。 的简易方法,让学生知道黏土是极细的泥土颗粒。 二二、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同、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

26、同 1.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的新朋友沙子和黏土,下面我们来认识它们,看看它们有 什么特点和不同。 2. 根据之前的学习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沙子和黏土?(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 3 讨论结束,哪个小组可以和大家分享你们的方法? (学生汇报:看、闻、尝、摸等) 4.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的方法很多很好,切记不可以用嘴尝。老师这里有三个 更具体的方法: (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助放大镜,会用吗? (学生: 把放大镜放到观察物体的上方, 调节好距离直到看清楚后再进行观察。 ) (2)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同时将两根食指按在沙子和黏土上,然后抬起两根 手指,看一看。 (3)捻一捻,用食指和大拇指捏

27、一点沙子或黏土,来回的摩擦,来感受一下。 这三个方法,同学们掌握了吗? 5. 提供实验材料:沙子、黏土、放大镜和一张实验记录单。 6.(ppt 展示)解读实验记录单的填写(以看一看为例,提示:不会的字可以用 拼音代替。 ) 7. 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实验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沙子和黏土不能放到口、鼻里。 (2)实验时,不用手揉眼睛。 (3)小组合作,轮流观察。 (4)做完实验要洗手。 第 13 页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并实验,实验时间为 6 分钟) 8.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现象 引导总结:看一看:沙子颗粒大,黏土颗粒小 按一按:沙子不沾手,黏土沾手 捻一捻:沙子粗糙,黏土细腻 板书气泡图:板书

28、气泡图:颗粒大、颗粒小、不沾手、沾手、粗糙、细腻。 意图解析: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等方法了解沙子意图解析: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等方法了解沙子 和黏土的外形特征,并比较它们的不同。同时,并知道如何用科学的和黏土的外形特征,并比较它们的不同。同时,并知道如何用科学的 语言描述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语言描述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三三、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 1. 我们通过小实验了解到了沙子和黏土的特性,你们想不想了解他们更多的秘 密? 2. 出示一杯水: 如果我向沙子和黏土中分别倒入一杯水, 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进行猜想) 3. 让我们像小科学

29、家一样来探索它们的秘密吧。实验用具:250ml 烧杯、50ml 烧杯、水、过滤杯、以及滤纸。 4. 强调实验要求: (1)慢慢地倾倒水。 (2)等量的水全部倒完 (3)静置观察 5.提供课前组装好的实验材料,学生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6. 引导总结:沙子渗水强,黏土渗水差。 7.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联系实验现象进行回答) 8. PPt 展示沙子与黏土的放大图片,引导总结:沙子颗粒大,之间的空隙也大。 黏土颗粒小,之间的空隙也小。所以沙子的渗水性强,黏土的渗水性差。 板书气泡图板书气泡图:渗水强,渗水差。 意图解析:通过简单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种物质的渗水

30、现意图解析:通过简单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种物质的渗水现 第 14 页 象的不同。并基于此前对沙子和黏土外部特征的认识,描述现象并猜想为什么象的不同。并基于此前对沙子和黏土外部特征的认识,描述现象并猜想为什么 会这样,了解造成渗水性不同的原因。 会这样,了解造成渗水性不同的原因。 四四、沙子与黏土的用途、沙子与黏土的用途 1. 我们知道了沙子和黏土这么多的特点,那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沙子做沙漏、玻璃、用来修路等。黏土:做陶瓷、实心砖等。 ) 2.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我们一起通过视频来了解沙子和黏土的更多用途吧。 意图解析:通过视频,介绍日常生活中沙子和黏土的典型用途

31、,引导学生关意图解析:通过视频,介绍日常生活中沙子和黏土的典型用途,引导学生关 注这两种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它们不仅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也是我注这两种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它们不仅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也是我 们的生活所不可或缺的。 们的生活所不可或缺的。 五、五、总结、拓展总结、拓展 1、原来沙子和黏土有这么多的用途,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布置个小任务,利用沙 子和黏土的特点做一件小作品,下节课我们进行展示。 意图解析:学以致用,通过本节课了解的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特性,分别做一意图解析:学以致用,通过本节课了解的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特性,分别做一 件小作品。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满足了学生探

32、究的乐趣。 件小作品。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满足了学生探究的乐趣。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3.沙子与黏土 沙子沙子 黏土黏土 颗粒小颗粒小 颗粒颗粒大大 粗糙粗糙 细腻细腻 第 15 页 sh zi y nin t de b tn j l dn z z h h o o 沙 子 与 黏 土的 不 同 记 录 单 组组 号:号: fn f ci lio 方 法 材 料 sh zi 沙 子 nin t 黏 土 . 不沾手不沾手 沾手沾手 渗水强渗水强 渗水差渗水差 第 16 页 苏教版 一 年级 下 册 科 学 学科教案 单元单元:第二单元水 课题:课题:水是什么样的 课时:课时:1 教材分

33、析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三课组成, 水是什么样的与后面两课呈递进关系,既包含探究 物质科学的知识课程,又容纳技术与工程的制作学习,为中高年深入学习打下基 础。 水是什么样的是在学习感官基础上的探究课程。 本节课对课程标准的落实为: 2.1 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 状态、 气味等特征。 本课以观察和体验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生活中哪 里用到水,意识到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调用感官配合,分析找到水,配合 气泡图,总结水的特征;3.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感知水没有固定的形 状,进一步认识水的特征;4.举例说出水有哪些用途。 着重在于指导学生利用感官的配合,分析并描述水的特

34、征,引导学生借助气 泡图总结观察特征,通过对比分类活动发现水的特征。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1. 年龄特点:年龄特点: 一年级的学生一般会直观地认识水的基本特征,而不会有意识地去研究水的 物理性质,尤其是在用感官观察和语言表述水的特征方面。 2. 知识基础知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水的经验,了解水是可以流动的、 透明的,并对于水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大多比较零散、不够深入,对透 明和无色的概念不够清晰,还不能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 3. 发展潜质:发展潜质: 按照探究的核心逻辑开展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探究水的特征,用科学 语言描述水的特点。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

35、维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能够运用感官辨别哪一杯是水,并用科学语言初步描述水是没有颜色、没有 味道、无固定形状、透明等特征。 2.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水形态特征并用语言初步描述;通过运用观察与描述、 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水的具体特征。 3. 科学态度:科学态度: 第 17 页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水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 观点。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懂得节约用水。 重点: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透

36、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难点: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教师材料:教师材料:水杯、筷子,白醋、水、糖水、牛奶各一杯,不同形状的瓶子,PPT, 互动 app 等。 学生材料:学生材料:白醋、水、糖水、牛奶各一杯。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二、二、谈话引入谈话引入 交流交流:生活中哪里用到水?你们喜欢水吗? 预设:预设:洗手、洗衣服、做饭等等都会用到水;特别喜欢水。 设问:设问:如果把牛奶、米醋、白糖水、水都放在你面前,你能从中找出水吗? 【意图解析】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里需 要用到水,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三

37、、用感官观察水的特征用感官观察水的特征 1. 找一找水找一找水 (1)回顾感官回顾感官 交流:交流:几号杯里装的是水吗?你用什么方法来找呢? 预设:预设:利用感官,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耳朵听、皮肤触摸。 提示:提示:扇闻法和不轻易品尝不明物。 (2)合作探索)合作探索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利用感官寻找水。 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分享成功找出水的方法。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首先通过利用感官眼睛,知道水是没有颜色且透明的,因此可以很轻 第 18 页 易地排除掉这杯牛奶。然后,利用感官鼻子可以闻到米醋是酸酸的,而水是闻不 到味道的,因此可以排除米醋。接着,利用感官嘴巴可以尝出糖水是甜的而水是 没有

38、味道的,所以排出糖水。最后,剩下的这杯就是水。 引导小结:引导小结:我们一起来回顾水有哪些特征。 板书气泡图板书气泡图: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意图解析】在学生初步建立感官可科学思维探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引 导学生将感官配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强调科学扇闻法和安全性。达到在 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的运用。 2. 区分透明和没有颜色区分透明和没有颜色 引导交流:引导交流:没有颜色和透明是一样的概念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吗? 预设:预设:用另一杯带有颜色的水对比。 演示:演示:首先,选用另一杯被染料染色的水与纯净的水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纯净的 水是没有颜色的。然后,我们将筷子

39、分别放在两个杯子中。 引导小结:引导小结: 透过两个水杯, 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中筷子, 因此可以证明水是透明的。 没有颜色和透明不是同样的概念。这种研究的方法就叫做对比研究法。 【意图解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水是透明、无色的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科学 验证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给与一定的引导,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验证思维。然 后引导思考对比法验证水是无色的,并区别透明与无色的概念。使学生学生了解 利用感官和科学的方法验证物体的特征。 四、四、体会水无固定形状,流动的体会水无固定形状,流动的 1. 体会水无固定形状体会水无固定形状 引导交流:引导交流:如果我们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形状会发生怎样

40、的变 化呢? 预设:预设:水的形状会变化。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画出水的形状图。 第 19 页 生生交流:生生交流:水倒在三角瓶内就是三角形的、倒在星星瓶内就是行星状的、倒在长 方形瓶内就是长方形的,等等。 水引导小结:水引导小结:在不同瓶子中的形状是不同的,因此水的形状可以发生变化,也就 是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 板书气泡图板书气泡图:没有固定形状。 【意图解析】水没有固定形状这个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点抽象,通过 倒水活动,形象感知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就呈现瓶子的形状,说明水没有固 定的形状。 2.2. 感受水的流动性感受水的流动性 引导交流:引导交流:水龙头中水

41、的流动方向? 预设:预设:从高向低流动的。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用滴管蘸取少量水,滴在手背上,感受水的流动,体会流动方向。 生生交流:生生交流:水的流动方向。 引导小结:引导小结:水是可以流动的,方向是从高到低。 板书气泡图板书气泡图:从高到低流动的。 【意图解析】通过思考生活种常见的水龙头流水现象,初步了解水的流动, 再配合滴水游戏,进一步感受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特征,完善对水的认识。 五、五、自然界中的水自然界中的水 交流:交流:自然就中的水是怎样流动的? 预设预设:从高向低流动。 微视频微视频:自然界中的水 引导小结:引导小结:自然界中的水也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我

42、 们爱护水资源,做到节约用水! 【意图解析】通过微视频了解自然界中水的流动方式,明确水的流动特点是 第 20 页 从高向低流动的。感受水的珍贵,要爱护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 六、六、练习、拓展练习、拓展 1.练习(ppt) 2.拓展探究:了解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这一特征的实际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水是什么样的 水水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没有颜色 透明的 没有固 定形状 从高处向低 处流动 第 21 页 一年级下册第 2 单元第 5 课 玩转小水轮教学设计 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玩转小水轮是苏教 2017 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水的教学单元 中的第二课的内容,本课着力点在技术

43、领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知流动的水 有力量。本课从工程技术层面入手,在学习了第一课认识水会流动的特点的 基础上,教材通过“组装小水轮”,“让小水轮转起来”“流水能帮我们做 什么”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动手制作小水轮,并用 实验的方法探究、 认识流水的力量, 进而关心和思考水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个活动,组装一个小水轮,并让它转起来。一个简单的动手制作 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并尝试用 “吹” “拨” 等 方法让小水轮转动。第二个活动,尝试用水的力量让小水轮转起来,这是上 节课“水的流动性”这一知识点的应用。在玩的基础上尝试探究让小水轮转 得更快的方

44、法,渗透对比实验的条件,在探究中发现:水位越高,小水轮转 得越快;水流量越大,小水轮转得越快。第三个活动,通过视频了解人类对 水力资源的利用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同学刚刚接触科学不久。但是他们动手能力、可实验能力还比 较薄弱,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 学生有能力完成 “制作小水轮” 的活动。但是在探究“小水轮转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方面肯定会有 困难,所以教师要在这一内容部分加以引导。 三、学习目标三、学习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流水有力量,水位越高,水量越大,小水轮转得越快。 2 科学探究: 能对小水轮如何转得快做出猜测并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

45、猜测。 3科学态度:体会探究的乐趣。 4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知道流水的力量在日常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 四、四、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流水有力量。 第 22 页 难点:尝试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五、五、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及相关视频。 学生材料:水槽、小水轮、漏斗、水、毛巾。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水轮车转动的动图和其他相关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视频中的这个“巨大的轮子”究竟是什么吗?(学生 猜想) 2.揭示水轮车作用: 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制造的水轮车, 可以帮

46、助人们做事情。 3.引入下一环节:今天我们就仿造水轮车的样子,制作一个小水轮。接下来 请你跟随老师的脚步, 一步一步的组装出一个小水轮, 这期间你可以按下暂停键, 等你组装好了再播放下一步。 【意图解析】利用在“水轮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水轮车的外形和 学生日常接触到的轮子,轮胎很像,但又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学生会产生浓厚 的兴趣,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 (二)组装小水轮并尝试让它转动起来(二)组装小水轮并尝试让它转动起来 1.利用动图与讲解结合的形式教给学生组装小水轮的方法: 图片一讲解内容:实验之前请你将之前准备好的这些材料拿出来; 图片二讲解内容:首先用手拿好胡萝卜,找

47、到切好的痕迹接着用力将铝片插 入胡萝卜的切口处; 图片三讲解内容:然后拿起铁丝竖直穿进胡萝卜中心 图片四讲解内容:最后将铁丝放在准备好的架子上 这样小水轮就组装好了,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让小水轮转动起来 谈话引导:小水轮制作完成了,看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小水轮转动起来。有 的同学会想到用嘴吹,有的同学会想到用手拨,那你们知道用水也可以让小水轮 转动起来吗?老师提醒同学们可以使用“漏斗”这一工具进行尝试哦,按下暂停 键,自己试一下。 3. 播放让小水轮转起来的视频:相信你此时已经破解了用水使小水轮转动 第 23 页 起来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是

48、否一样呢? 4.谈话引导:在刚刚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漏斗”这一工具,如果你的家里 没有漏斗可以选择使用纸杯来代替,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纸杯底部戳一个洞, 先用透明胶带封住,加入水之后再揭开透明胶。 4.小结:水从高处往下流动时,会产生一种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小水轮转 动起来。出示板书:流动的水有力量。 【意图解析】基于生活经验,用手碰,用嘴吹气是学生很容易就想到让小水 轮转动起来的方法,启发学生会想到用水使小水轮转动。但是他们并不了解这些 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使小水轮转动起来从而感 受:手有力量,凤有力量,水有力量,所以才能让小水轮转动起来。 (三)尝试让小水轮动

49、更快(三)尝试让小水轮动更快 1.问题引导:你知道如何让小水轮转动的更快吗?你可以先猜想一下接着 再用你手中的小水轮尝试一下,然后我们再来观看视频。 2.相信你一定破解了让小水轮转的更快的方法,接着我们通过视频来看看 你做的对吗?(学生观看视频) 3.在视频适当的位置暂停并进行讲解: 在视频播放至30秒出讲解:在探究漏斗高度不一样的情况时可以用同一个 漏斗。在视频播放至 32 秒讲解:比较水流大小不同的情况时要保证两个漏斗高 度相同,这样的实验才公平。 4.通过现象总结规律: 我们通过自己亲身实验和观看视频不难发现:漏斗越高,水轮越快;水流 越大,水轮越快。 (出示板书) 【意图解析】 此环节

50、在学生已经知道流水具有力量能使小水轮动起来的基础 上增加难度。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假设、实验探究最终得出结论。通过两组 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水流量答,水流的高低会营养小水轮转动快慢。初步建立 公平实验的思想。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起着重 要的作用。 (四)(四)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第 24 页 利用思维导图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意图解析】 在微课的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来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 理。这样的知识看起来一目了然。 (五)(五)拓展:人们利用流水可以做的其他事:拓展:人们利用流水可以做的其他事: 教师讲解: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运用了流水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苏教版(2024) > 一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南京市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15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