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第一节 力 课型 微型课 备课教师 备课 时间 授课 时间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教 学 过 程 教 观看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引导学生 人推车过程中,有力存在吗?谁用力了?谁受了力? 除了人可以施加力,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生活中说的 推、拉、提、举、吸引等概括为
2、作用。前面的物体施加力称为施 力物体,后面的物体受到力称为 受力物体。所以力就是物体对物 体的作用 第一节 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用符号 F 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 N。 简单介绍牛顿简单介绍牛顿 感受感受 1N1N 的大小的大小 关于力,老师这有几个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1 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2 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过渡)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 呢? 二、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 出示图片(学生可自行操作实验)出示图片(学生可自行操
3、作实验) (1)捏一下橡皮泥; ( 2)拉伸一下弹簧 结论:结论: 1.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相互接触的两个物 体,不一定产生力。体,不一定产生力。 2.2.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产生力的两个物体, 不一定相互接触。不一定相互接触。 力的产生条件:力的产生条件: 1.1.至少两个物体。至少两个物体。 2.2.物体间要发生相互作物体间要发生相互作 用。用。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 状态改变时就可以判断状态改变时就可以判断 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1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引导学生回想足球场上的情景: 1、运动员把静止在地上的球踢出去;(
4、静止 运动) 2、守门员将飞来的球接住; (运动 静止) 3、运动员把飞来的球顶回去(运动方向改变) 实验实验 问题: 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 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 会发生什么现象? (1)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2) 运动快慢变化; 称为运动状态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 2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小 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板 书 设 计 7.1 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用符号 F 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 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改变物体的形状形状。 2力可以改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 (1)从静止变为运动 或从静止变为运动; (2)运动快慢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 作业 布置 P2课后作业 课后反 思 这节课体现了物理以实验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 认知水平出发,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了学生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问题:线上教学对互动不利,很难把控学生的情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