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5.抒情短诗二首抒情短诗二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 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班级、时间:教学班级、时间: 14 造价 1 班:2015 年 3 月 日(星期 )第 节 教学辅助手段教学辅助手段 :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第
2、 1 课时)课时) 2 秋晚的江上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刘大白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 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瞬(shn)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三、了
3、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 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 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 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 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 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 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 表作品: 旧梦 卖布谣等。1931 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 年 2 月 13 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 十三岁
4、。 3 四、赏析诗歌四、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 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 “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 “妆” “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 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 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无比欣悦。 五、深入探究五、深入探究 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
5、民无自由、幸福可言。 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流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 3.齐读诗歌,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并试着把感情加入朗读中去。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4 纤夫纤夫 廖公弦廖公弦 一、一、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1.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纤夫的爱导入,引出纤夫这个职业 歌中“你一步一叩首”形象的描绘出纤夫的工作状态 2.插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图片,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纤夫的工 作 二、作者介绍二、作者介绍 廖公弦,本名廖华钊。贵州绥阳县人,生于 1937 年 11 月。当代诗 人,文学家。贵阳市文联主席、作协贵州分会副主席、贵州省诗歌委员 会主任委员、
6、 花溪主编。出版诗集山中月 、 大山和我们在一起 、 美人醒来 、 廖公弦诗选 ,与人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毕生 、 山寨 火种 、 火娃等。2003 年 6 月病故,享年 66 岁。 三、初读诗歌三、初读诗歌 1.请同学们自己先小声朗读诗歌,大体感受诗歌的意境 2.根据自己揣摩出的诗境,来朗读诗歌(一名同学) ,并请同学讲述自 己所表达的感情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代表,进行朗读以及讲述。各小组代表轮流进 行) 3.总结各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 四、深入诗歌四、深入诗歌 1.1.学习第一小节学习第一小节 1) 这一节描写了纤夫工作时的样子,同学们找出一些词来吧 埋头,躬背,紧绷的绳索。 2) 作者
7、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拉走一天天、拉去一年年,拉着中国的时间。 5 3) 我们应该学习纤夫的什么精神?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坚忍不拔 4) 同学们齐朗读,要把纤夫那种坚强、韧性读出来 2.2.学习第二小节学习第二小节 1)这首是的写作目的是通过纤夫的形象,歌颂中国劳动人民的精神吗? 这首诗歌颂了纤夫,歌颂了劳动人民,但这不是诗歌的主要目的。 2)作者在这首诗里为了体现主旨,用了个什么词? “但是” ,强调注意重点。 3)这首是的主旨是什么? 但是,别在劳驾纤夫,去拉历史的航船” 。 4)这首诗中哪些词语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晨把太阳拉出,夜把新月拉弯,但是,别在劳驾纤夫,去拉历史
8、的航 船” 。 5) 这首诗中作者做了怎样的反思? 纤夫是劳动人民的形象,但是在物质文明发展的社会,这种形象还存 在,这是值得反思的。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表达了一种变革社会,加快历史前进步伐的愿望。 6 五、总结及布置作业五、总结及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秋晚的江上纤夫,虽然两首诗所表达的意境并 不相同,但都表达出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一种积极向上,一种是深沉的反思, 这种借景抒情, 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今后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一些这样的 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背诵两首抒情诗。 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鸟儿 驮着斜阳 秋晚的江上 鸟儿翻翅 夕阳掉落 唯美的意境 真挚的感情 芦苇 妆成 红颜 一个个 一天天 一年年 纤夫 绳索 时间 坚定 乐观 心胸宽广 致敬 爱 拉出 拉弯 劳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