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解读学.docx

上传人(卖家):binbin 文档编号:1089349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X 页数:390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文本解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0页
文学文本解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0页
文学文本解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0页
文学文本解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0页
文学文本解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文学文本解读学 目 录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 言 绪论西方文学理论的危机和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建构 文学理论的危机与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呼唤 定义: 出发点还是过程? 形象的三维结构:文学文本解 读学的立体建构 原生形式和规范形式 比较: 不同形式的不同规范 规范形式的共用性与风格的唯一性的矛盾:以流派为中介 以作者的 身份和作品对话 具体分析和可操作性 宏观分析还原: 历史语境和母题 第一章 文学文本解读学和文学理论 面对文学理论和 阅读经验为敌的困境 文学理论的普遍性与文学 文本解读的唯一性 文学文本解读学“唯一性”的 悖论 文学的自律和他律:自转和公转 “以无为 有,以虚为实,

2、以假为真” 第二章 建构文学文本解读学的根本原则:唯一性解答李欧梵的世纪困惑:西方前卫文论对文本解读为 什么无效 理论的普遍性,并不直接包含文本的特殊性 母题谱系还是知识谱系? 通过现成可比性分析出唯一性 第三章 文学虚无主义在基本学术方法上的歧途 把西 方大师当作质疑的对手 临时定义(准定义):作 为研究的过渡 准定义:从高级形态回顾低级形 态 隆中对和三顾茅庐:史家实录和文学想象 “意境”的定义:通过个案的分析积累 第四章 从读者中心论突围:文本中心论 诗无达诂:无限意蕴和读者的有限理解 读 者决定论和“多元有界” “作者死亡”和“知人论世” “意图谬误”和“意图无误”“意图升华” 岳阳楼

3、记和醉翁亭记:意图无误和升华 多元解读:多个一 元 质的定性和量的统计 第五章 读者心理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心理图式(scheme)的同化 (assimilation) 和调节(accommodation) 愚公移山:颂歌和反讽的统一 马克思: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 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 主流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霸权同化 花木兰:是英雄还是英“雌” 第六章 文本的封闭性:意象、意脉、形式规范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 意象:主体特征对于客体特征的主导性 朱光潜:对于一棵古松 的三种态度 真善美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三维“错位”的 道德 的善恶和艺术的美丑:繁漪、薛宝钗是坏人吗? 周朴园是伪君 子吗? 不

4、是一般的情感,而是特殊的情感才有艺术价值 意脉: 隐性情感的动态起伏 经典意脉:杜甫春夜喜雨、李清照 声声慢 原生形式和规范形式:形式征服、衍生内容 诗与 散文的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 规范形式和亚规范形式 宛转变化的功能:情致的瞬 间转换 绝句和律诗、古风:情感瞬间转换和长期情 绪的概括 最能体现绝句瞬间情绪转换的王昌龄出 塞之二 亚形式规范中的不同风格 第七章 文学感染力来自审美情志还是语言(上)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批判 非 诗的陌生化和诗的陌生化 陌生化和熟悉化的统一 陌生化以心理情志为底 蕴 吴乔论诗:“形质俱变” 情感冲击感知发生全 方位变异 中国古典诗歌神品和词语非陌生化 海明

5、威的电报文体:白痴一样的叙述 第八章 文学感染力来自审美情志还是语言(下)美国新批评中的“反讽”(irony)批判 反讽向抒情 转化的条件 苏轼的“反常合道”更全面 笼统的反讽和多元的 文体 “逻辑的非关联性”和中国古典诗话的“无理而妙”“痴而入妙” 把情志艺术化的密码还原出来 第九章 叙事学建构:打出常规和情感错位 苏联式的 情节四要素教条的腐朽 西方结构主义模式和叙 事学批判 对情节因果律的补充:假定的情境和 特殊情感 把人物打出常规的功能之一:深层心 理的暴露 情节:现代派荒谬性因果 打出 常规的功能之二:人物情感错位 非情节性的错 位 错位:内在深度的强化和外部动作的淡化 在西方文论的

6、盲点中进行原创性的概括 中国当代小说中大场面中的错位问题:以贾平凹和陈忠实为例 第十章 以直接概括冲击贫乏的散文理论建构现代散文理论基础 现代散文审美“小品”的历史选择和 中国散文审智“大品”的失落 “真情实感”论:归纳和演绎法的局限 真情实感,还是虚实相生? 真情虚感在文体中的分化 抓住现成理论 不能解决的难题:审丑 亚审丑:幽默散 文 审智:既不抒情,亦不幽默 第十一章 具体分析之一:隐性矛盾感知和逻辑还原 把潜在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发现差异和矛盾 逻辑 还原:理性逻辑和我国古典诗话中的“痴”的范畴 中 国古典诗话“无理而妙” 中国的“情痴”和莎士比亚的 “情疯” 古典的情景交融和现代的情

7、理交融 第十二章 具体分析之二:价值还原 审美价值的自发的劣 势 把理性的“真”与情感的“美”的矛盾、错位揭示出 来 把受到消解的实用理性还原出来 第十三章 具体分析之三:历史语境还原 作家精神史 还原 母题史的还原 爱情母题史还 原 宏观:英雄母题史还原 微观:话语(意象)的历史还原 关键词还原 第十四章 具体分析之四:隐性矛盾的分析 在客观意 象中隐含着主观情致 作品本身关键语句的矛盾 艺术形式发展过程中的突破 经典形象的深度矛 盾 第十五章 具体分析之五:流派和风格 风格、流派对形式 规范的冲击 新诗第一个十年的流派更迭 第十六章 具体分析之六:想象在创作过程中与作者对话 形式征 服衍生

8、内容 应该这么写和不应该那么写 托尔斯泰:对话中的心 口错位 肖洛霍夫:肖像中的潜意识 郦道元三峡 完成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说 明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 究多出优秀成果。它是经过严格评审,从接近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遴选立项的。为扩大后期资助项目的影 响, 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 版 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序 言 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中国文学理论界冲破了封闭

9、性的蒙昧,享受了放眼全球的兴奋,在强烈的落伍 感的驱迫下,把最大的热情献给了西方理论,一波又一波的新理论被当作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引进,国人表 现出强烈的饥不择食的贪婪,新潮理论更新速度之快,可能创造了吉尼斯纪录,这可以从急于改变弱势文 化处境的心态中得到解释。80 年代的“新名词大轰炸”的实质乃是抢占话语的制高点,在话语解放中体验节 日的狂欢,由之而产生的最乐观的预期乃是“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最短的时间内与世界文论最高水平接 轨, 在与学术前沿的平等对话中,展示中国文学理论的更新和建构。然而,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乐 观主 义多少带着空想的性质。严酷的实践摆在面前,即使能够在国际会议上或者在国

10、外所谓的“权威刊 物”上发 表几篇论文,即使中国文学理论完全按照西方“学术规范”呈现,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文论获得了和 西方文 论平等对话的地位。原因并不一定是中国人在智商上绝对处于劣势,而是在心理上自甘被动,一味 俯首帖 耳,以代西方权威立言为荣。平等对话的起码要求,乃是有话可对,也就是具有自己的、不同于对 方的话, 如果所说和对方一样,那就是废话。问题在于许多热闹非凡的话语都不是自家的:问题是人家 的,大前提 是人家的,方法也是人家的。将西方文论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充其量不过是为之举出 中国的例子 而已,按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举符合论点的例子,不管多少也不能起证明作用,最多只 是说明而

11、已。 一味采取这种顺从而不是挑战的姿态,这就不成其为对话,而是仆从对主人的“喳!”。 西方文论中,不管什么流派,均以对权威的质疑挑战为荣,故天马行空,以原创性和亚原创性为鹄 的, 我国学人则鲜有把西方权威当作对手(rival)进行质疑和挑战者,故只能爬行,疲惫地追踪。在这一点 上, 倒是美国人比我们清醒,他们从欧洲引进大量思想资源以后是有所反思的。刘亚猛教授在一篇文章中 说起, 被我国理论界奉为圭臬的美国理论家 J. 希利斯 米勒对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从欧洲大陆大规模引进的理 论 进行了反思,得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结论: 理论并不如一般人想象的那么超脱大度(impersonal and

12、 universal),而是跟它萌发生长 的 那个语境所具有的独特时、地、文化和语言盘根错节、难解难分。又如,在将理论从其原 址迁 移到一个陌生语境时,人们不管费多大的劲总还是无法将它从固有的语言和文化根基完全 剥离。 那些试图吸收外异理论,使之在本土发挥新功用的人引进的其实可能是一匹特洛伊木马,或 者是一种计算机病毒,反过来控制了机内原有的程序,使之服务于某些异己利益,产生破坏性效 果。1 我们引进的那些西方理论,我们热情追随的“大师”,是不是“一匹特洛伊木马,或者是一种计算机病 毒”呢?是不是“反过来控制了机内原有的程序”,对我们的理论建构“产生破坏性效果”呢?这些都是值得深 长思之的。乔

13、纳森 卡勒说过,作为理论,其本身的准则就是反思。难道我们接受乔纳森 卡勒就不该反思 吗?而反思的起码条件就不是俯首帖耳,而是站起来,理直气壮地冲着西方文论进行反质,提出西方人没 有提出的问题,迫使其接招、就范,此乃改变一代人被动状况的唯一道路。 西方文论所表现出来的智商被认为可以列入当代最高层次。这一点是否毋庸置疑,姑且不论,和他们 对话必须有相应档次的智商,则可以肯定。但是,“最高层次”是一种多方面的组成,不是铁板一块,不可 能每个方面都是绝对平衡的,其不平衡性正是我们应该分析的重点。最明显的乃是在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 方面,西方发挥到极致,这是他们的强项,这一点也可能是世界的共识。要和他们的

14、强项对话,对之发出 质疑和挑战,难度是比较大的。在这方面,国人做了许多工作,我们怀着最大的耐心期待着震撼性的成 果。问题是,他们有没有弱项呢?我们相信,没有一种学术文化群体是没有弱项的。最为明显的就是他们 在文学审美价值方面表现得极其软弱。第一,号称“文学理论”却宣称文学实体并不存在,伊格尔顿在二 十世纪文学、乔纳森 卡勒在文学理论导论中对此都表达得很是坦然。美国一位文学理论刊物的编辑 W.J.T.米彻尔更是坦言: 现在美国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理论死了,已经终结了。关于理论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2 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刊物编辑,他当然反对文学理论已死的说法,但是他反对的理由却是文学理论自身 并没有消

15、亡,只是发生了某种形式上的变化,它已经转而研究新的对象,如电影、电视、广告、大众文 化、 日常生活等。 这样的辩解在逻辑上是不通的,文学理论存在的理由,既然不是因为在研究文学上有什么新成就,而 是因为研究了其他文化现象,那还有什么理由叫它文学理论呢?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正给人以文学理论本 身已经走进死胡同的感觉。中国俗话说,不管它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这位美国人却说,我 的猫虽然不能抓住老鼠,但它代替了狗看门,所以也是好样的。可是,这样的猫还能算是好猫吗?不会打 仗的部队可以去屯田,庄稼种得很出色,但上了战场就望风披靡,能算是精锐之师吗?对于文学理论的这 种现状,除了用“危机”,很难用

16、任何其他话语来概括,这样的危机对于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来说即使 不敢说是绝后的,至少也可以说是空前的。无视于西方文学理论如此之危局,就看不到我们的机遇。第 二,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宣称,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一筹莫展”3是宿命的,因为文学理论只在乎概念 的严密和自洽,并不提供审美趣味的评判。第三,他们绝对执著于从定义出发的学术方法,当文学不断变 动的内涵一时难以全面概括出定义,便宣称作为外延的文学不存在。事实上,由于语言作为声音符号的局 限性,一切事物和概念的内涵都有定义所不可穷尽的丰富性,并不能因此而否决外延的存在。第四,他们 的理论预设涵盖世界文学,可是他们对东方,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理

17、论却一无所知,他们的知识结构和 他们的理论雄心是不相称的。最后,西方前卫文论往往隐含着悖论,用西方辩论术中的“自我关涉”法来反 诘,就不难发现其致命的硬伤。例如,前卫理论在哲学上是相对主义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一切都 是相对的,这就露出了矛盾:一方面他们的相对主义是毫无例外的,也就是绝对的;另一方面这种相对主 义却要以不包含他们的相对主义在内为前提才能成立,那就是有例外的,不可能是绝对的。这种蜻蜓吃尾 巴的现象比比皆是。解构主义认为解构是普遍的原则,但其本身却享有豁免权,超越于解构原则之外。现 象学论断一切观念都不是客观的,而是有主观意识渗透的,因而都要“悬搁”起来,从而“去蔽”。然而,“

18、悬 搁”既然是普遍性的方法,就应该包括“悬搁”在内,其结果只能是“悬搁”本身就应该被“悬搁”。同样,德里 达宣言“作者已死”,作为普遍规律,则应该包括德里达本身,但是,德里达宣言“作者已死”的前提就是他自 己作为作者是吃了不死药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西方文论失足的地方,正是我们的出发点,从这里对 他们的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到美国新批评,从文学虚无主义的解构主义到结构主义,从读者中心论到叙述 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批判,在他们徒叹奈何的空白中,建构起文学文本解读学,提出他们想象以外的问 题,概括出他们不能概括的范畴,驾驭着他们所没有的理论和资源,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他们对 话,在文学文本的

19、解读方面和他们一较高下,迫使他们也洗耳恭听一下我们的声音,也许正是历史摆在我 们面前的大好机遇。 本书的写作缘起,始于孙彦君博士的导师赖瑞云教授的提议,在写作过程中于学术资源方面也得到赖 教授诸多无私帮助。本书作者之一博士生孙彦君执笔写作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二章、 第十四章和第十六章,孙绍振执笔了其余章节,并运用了孙彦君博士论文中的一些观点和具体分析,最后 共同进行统稿。 本书写作过程中,还从陈一琴先生所辑聚讼诗话词话中获得了大量学术资料。在查找核对文献方 面,汤化副教授、冀爱莲博士热情地做了许多繁杂的工作,毛翰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对定稿做了极其细致的 校阅,在此一并致谢。 201

20、2 年 12 月 7 日写毕 2013 年 10 月 3 日改定 1 刘亚猛:理论引进的修辞视角,外国语言文学 2007年第 2 期。 2 美W.J.T.米彻尔:理论死了之后,李平译,载文化研究网站,2004 年 7 月 26日。 3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5156 页。 绪论 西方文学理论的危机和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建构 文学理论在文学文本解读上的低效和无效,一直威胁着文学理论的合法性,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中 国, 更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早在上世纪中叶,韦勒克和沃伦就在他们著名的文学理论中宣告:“多数学 者 在遇到要对文学作品作实际分析和评价

21、时,便会陷入一种令人吃惊的、一筹莫展的境地。”1此后五十 年, 西方文论走马灯似地更新,形势并未改观,以至李欧梵先生在“全球文艺理论 21 世纪论坛”的演讲中勇 敢地提出:西方文论流派纷纭,本为攻打文本而来,其旗号纷飞,各擅其胜: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现象 学、读者反应,更有新马、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等等,不一而足,各路人马“在城堡前混战起 来,各露其招,互相残杀,人仰马翻”,“待尘埃落定后,众英雄(雌)不禁大失惊,文本城堡竟然屹立无 恙,理论破而城堡在”。2 李先生的意思很清楚,检验理论的根本准则就是解读文本,理论旗号翻新,流派纷纭,文学文本的解 读却毫无进展,“理论破而城堡在”,理

22、论已经为解读实践所证伪。但是,文学理论家们似乎无动于衷,拒 绝反思,依旧热衷于理论的轮番更新。其结果是,文学理论越是发达,越是与文学审美阅读之赏心悦目、 惊心动魄的经验为敌,文学文本往往被理论弄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文学理论的危机与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呼唤 李先生只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并未分析造成此等后果的原因。探究其深层的原因,对于自觉建构文学文 本解读学是十分必要的。 应该清醒地看到,正如任何成就辉煌的文论中必然隐含着它走向衰败的内因,西方文论的高度成就中 也深深地潜藏着其走向自身反面的隐患。首先,是观念方面的超验倾向与文学的经验性的矛盾;其次,这 种超验观念的消极性,因为他们所擅长的逻辑偏重

23、演绎,忽视经验的归纳,未能像自然科学理论中那样保 持二者在方法上的“必要的张力”而加剧了;最后,对此等局限缺乏自觉,导致 20 世纪后期,西方文学理 论 否定文学存在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性。 这一切的历史根源乃是西方文学理论长期美学化、哲学化的倾向。这一点,早在 1920 年,年轻的宗 白 华先生就在美学与艺术略谈指出了: 以前的美学大都是附属于一个哲学家的哲学系统内,他里面美的概念是个形而上学的概念, 是 从那个哲学家的宇宙观念里面分析演绎出来。3 西方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在其源头上就有柏拉图的超验的最高“理念”(或译“理式”),虽然其后 亚里士多德倾向于经验之美,但是,西方文化源远流长的

24、宗教超验(超越世俗、经验、自然)传统使得美 学超验性跨越启蒙主义美学贯穿到 20 世纪。从早期奥古斯丁到中世纪的托马斯 阿奎那,都将柏拉图超验的 理念打上了神学的烙印。“一切经验之美的最大价值就是作为超验之美上帝的象征。”最高的美就上 帝。 当然,中世纪的神学美学也不完全是消极的,而是有其一定积极意义,至少是脱离了自然哲学的束 缚,以 神学方式完善和展现自己。神学不过是被扭曲和夸大的人学,或以异化形式出现出来的人学,体现 在美学 上,就是把超越了自然的上帝,或叫人类总体,当作思维总体,由这个主体出发去探求美的起源和 归宿。 这种美学的许多范畴,如本体意识、创造意识、静观意识、回归意识,大都为近

25、现代美学所继 承。4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虽然神学美学在文艺复兴强调经验之美的启蒙主义思潮中被冷落,但是在西方 近代美学的奠基者康德的学说中,经验性质的情感审美与宗教式的超验之善,仍然在更高层次中结合。德 国古典哲学浓郁的超验的神学话语和以审美或艺术代替宗教的倾向,也曾遭到费尔巴哈和施莱尔马赫感性 实践理念的批判,还有克尔凯郭尔的论证说以及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反拨,但是,康德式的超验 的哲学美学思辨,仍然是西方文学理论的主流形态。虽然超验美学在灵魂的救赎上至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 价值,但是,超验的思辨形而上学的普遍追求,却给文学理论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卡西尔曾经对之发出这 样的反讽:“思辨的观

26、点是一种非常迷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不但有了艺术的形而 上学的合法根据,而且还有神化的艺术,艺术成了绝对或者神的最高显现之一。”5 西方文学理论这种美学、形而上学、超验的追求,实际上使得文学文本解读与哲学的矛盾激化了。第 一,哲学以高度概括为务,追求涵盖面的最大化,在殊相中求共相;而文学文本却以个案的特殊性、唯一 性为生命,解读文本旨在普遍的共同中求不同,普遍中求特殊。 文学批评在西方诞生之时就希望文学消失。柏拉图对荷马的最大不满就是荷马的存在。在柏拉图 看来,诗歌是欺骗:它提供模仿的模仿,而生活的目的是寻找永恒的真理;诗歌煽动起难以驾驭的情 感,向理性原则挑战,使男人像个

27、女人;它诱使我们为取得某种效果而操纵语言,而非追求精确。诗 人发送出许多精美的辞,可是如果你问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他们只会给你一个幼稚的回答:不知 道。 6 文学理论的概括和抽象,却以牺牲特殊性为必要代价,其普遍性原理中并不包含文本的特殊性。由于 演绎法的局限(特殊的结论已包含在周延的大前提中),不可能推演出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第二,这 种矛盾在当代变得更加尖锐,乃是由于当代西方前卫文论执著于意识形态,追求文学、文化和历史等的共 同性,而不是把文学的审美(包括审丑、审智)特性作为探索的目标。解读当然要关注意识形态,但是, 意识形态是理性的,而文学文本的核心却在情感的审美,离开了文学个案的审美

28、特征,把文本当作理论的 例证,看到的只能是抽象的意识形态。即使是较为强调文学“内部”特殊性的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 和苏珊 朗格的情感与形式,也囿于西方学术传统而热衷于往哲学方面发展。苏珊 朗格在情感与形 式中开宗明义:她的著作“不建立趣味的标准”,也“无助于任何人建立艺术观念”,“不去教会他如何运用 艺术中介去实现它”。所有文学的“准则和规律”,在她看来,“均非哲学家分内之事”。“哲学家的职责在于澄 清和形成概念给出明确的、完整的含义。”7而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恰恰与此相反,要向形而下方面还 原。第三,长期以来,西方文学理论家似未意识到文学理论的哲学化与文学形象的矛盾,因为哲学在思维 结构和范

29、畴上与文学有所差异。不管什么流派,传统哲学都不外是二元对立统一的两极线性思维模式(主 观与客观、反映与表现、自由与必然、形式与内容、道与器等),前卫哲学如解构主义,则是一种反向的 二元线性思维;文学文本则是主观、客观和规范形式的三维结构。哲学思维中的主观与客观只能统一于理 性的真或实用的善,而非审美;而文学文本的主观、客观统一于模范形式的三维结构,其功能大于三者之 和,则能保证其统一于审美。8二维的两极思维与三维的艺术思维凿枘难通,文学理论与审美阅读经验为 敌,遂为顽症。哲学思维是没有形式范畴的;而文学形象的三维结构中的规范形式,不但不是被内容决定 的,而且是可以征服、预期、衍生内容的,是可以

30、在千百年反复运用中进化积累的,因而成为主观和客观 统一于审美经验积淀的载体(下文详述)。 文本解读的无效和低效不完全是理论家的弱智,也在于人们对文学理论寄予了它所不能承载的期待。 文学文本解读和文学理论虽然有联系,但是,也有重大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一门学科的两个分 支。 文学作品的生命,在于其唯一性、独一无二性,但是前卫文学理论对此视而不见。它们所关注的,是 文学的哲学意义,其极端者实际上变成了哲学的附庸。在他们看来,与其把文学叫做文学,不如叫做哲 学。 乔纳森 卡勒说:“对某一哲学作品的最真实的哲学读解,应是把该作品当作文学,当作一种虚构的修辞 学 构造物,其成分和秩序是由种种本文的

31、强制要求所决定的。反之,对文学作品的最有力的和适宜的读 解,或许是把作品看成各种哲学姿态,从作品对待支持着它们的各种哲学对立的方式中抽取出涵意来。”9 以哲学家自豪的倾向,不但在前卫文学理论家中如此,就是在以追求文学艺术特殊性为务的符号学理论家 中,也未能免俗。 从方法来说,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从概念(定义)出发,沉迷于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越是向抽象的 高度、广度升华,越是形而上,与文学文本距离越远,越被认为有学术价值。对于这样的文学理论,根本 就不该指望其具有文学文本解读的功能。文学文本解读追求对审美的感染力和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不 可重复性的阐释。它所需要的与文学理论恰恰相反,越是具体、特

32、殊,越是往形而下的特性方面还原,越 是具有阐释的有效性。 这只能说明,文学理论和文学解读学是两路功夫,其中的规律与学问不尽相同,文学理论与文学文本 解读学应该在这里分化。文学理论与审美阅读经验为敌,成为千年的痼疾,归根到底原因有两个。 第一,文学理论不但脱离了文本解读学,而且脱离了文学创作论。 苏联的季莫菲耶夫、美国的韦勒克 和沃伦都把文学理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文学理论,第二是文学 批评,第三是文学史,这当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三个部分的基础都应该是文学创作论。文学理论 基础只能是文学创作实践。创作实践不但是文学理论的来源,而且应该是检验文学理论的标准。创作实 践, 尤其是经典文本的创作

33、实践是一个过程,艺术的深邃奥秘并不存在于经典显性的表层,而是在反复提 炼的 过程中。过程决定结果,决定性质和功能,高于结果,一切事物的性质在结果中显现的是很表面和片 面的, 而在其生成的过程中则是很深刻和全面的。最终成果对其生成过程是一种遮蔽,正如水果对其从种 子、枝 芽到花朵的生长过程具有遮蔽性一样,这在自然、社会、思想、文学中是普遍规律。对于文学来 说,文本 生成以后,其生成机制、其艺术奥秘蜕化为隐性的、潜在的密码。从隐秘的生成过程中去探寻艺 术的奥秘, 是进入有效解读之门。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其原生素材在三国志里是孙权之 船中箭,到 三国志平话里是周瑜之船中箭,二者都是孤立地表现

34、孙权和周瑜化险为夷的机智,从范畴 上讲还属于 实用理性。在三国演义中则变成了“孔明借箭”,并增加了三个要素:盟友周瑜对盟友诸葛 亮多智的嫉 妒;孔明算准三天以后有大雾;孔明拿准曹操多疑,不敢出战,必以箭射住阵脚。这就构成了 诸葛亮的多 智,是被周瑜的多妒逼出来的,而诸葛亮本来有点冒险主义的多智,因为曹操的多疑,取得了 伟大的胜利。 三者心理的循环错位,把本来理性的斗智,变成了情感争胜的斗气,于是多妒的更多妒、多 智的更多智、 多疑的更多疑,最后多妒的认识到自己智不如人就不想活了,发出 “既生瑜,何生亮”的悲 鸣。情感三角的较量,被置于军事三角之上。实用价值由此升华为审美经典。这样的伟大经典,历

35、经一代 又一代作者的不断汰洗、提炼,耗费了不下千年的时间。这一切奥秘,全在于文本潜在的特殊性,无论用 何种文艺理论的普遍性直接演绎,都只能是缘木求鱼。 文学理论的第二个实践基础,就是读者的文本解读。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功能最终只有在读者阅读过程 中实现。文学解读是以个案为前提的,它关注的生成的过程,不是类别的,而是个案的。由于文学作品的 感性特征,在阅读中,往往给读者一望而知的感觉,但是,这常常是表层结构,其深层密码并不是一望而 知的,而是一望无知,甚至再望仍然无知的。因而是需要解读的,解读就是深层解析、解密。要把潜在的 密码由隐性变为显性,化为有序的话语,是需要微观的原创性的,这恰恰是文学文本解

36、读学的核心。这是 一种相当艰深的专业,有时个人毕生的精力是不够的,往往要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把自己的智慧献上经典文 本解读的历史祭坛。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红楼梦、说不尽的普希金、说 不尽的鲁迅 理论的基础和检验的准则来自于实践,理想的文学理论,应该是在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的基础上,作 逻辑的和历史的提升。然而,当前的文学理论,不从创作和解读中寻求建构的基础,而是偏执于把文学理 论当作一种知识的谱系,从知识谱系中建立理论,由于知识谱系相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经验的不完全 性以及它的抽象普遍性与文本的无限丰富和特殊性存在永恒的矛盾,造成了理论的架空。理论家们大都为 学院派,缺乏创

37、作才能和起码的创作体验已经是先天不足,对文学创作论的漠视使其基础更加薄弱。本来 这种缺失可以通过对文学文本个案的海量解读来弥补,但是,学院派培养理论家的途径,却不是对经典文 学文本的大量的、系统的解读,而是把最大限度的精力奉献给五花八门的文学理论(知识谱系)的梳理。 这些理论家的本钱,恰如苏珊 朗格所说,只有“明晰”和“完整”的概念。他们擅长的方法也就是逻辑的演绎 和形而上学的提升。这就造成了一种偏颇:文学理论以脱离文学创作经验,无能解读文本为荣。这种以超 验为特点的文学理论在全世界批量生产出所谓文学理论家(学者、教授、博士),这些人对文学审美规律 一窍不通是必然的,在不少权威那里,更带有不可

38、救药的性质。 在创作和阅读两个方面脱离了实践经验,就不能不在创作论和解读学的社会和教学的迫切需求面前闭 目塞听,就不能不以形而上学的概念到概念的空中盘旋为能事,文学理论因而成为某种神圣的封闭体系。 在不得不解读文本之时,以文学理论代替文学解读学,以哲学化的普遍性直接代入文学文本特殊性。这就 导致了两种倾向:第一,只看到客观现实、意识形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直线联系,抹杀文学的审美价值和 作家的特殊个性;第二,以作家论代替文本个案分析,只看到作家个性与作品的线性因果,无视每一个作 品只能是作家精神和艺术追求的一个侧面,一个层次,甚至是一次电光火石般的心灵的升华,一种对形 式、 对艺术语言的探险。 其

39、实,和生活中的自我相比,作家在作品中的形象是艺术化了的,并不等同于日常相对稳定的自我。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如其人,风格就是人这样的现成说法是片面的。就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也是不 完全的,因为个案文本只是作家的这一次、这一刻和这一刹那。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在一刹那的时间里 表现出一个理智和情绪复合物的东西”10。不管是我国的绝句,还是日本的俳句,都注重表现情感的刹那, 但是,我国绝句更以刹那的情绪转换见长。 朱自清在浙江春晖中学有过一次演讲,讲他的人生观,其实也是讲他的文学创作观: 古尔孟曾以葡萄喻人生,说早晨还酸,傍晚又太熟了,最可口的是下午时摘下的。这正午的一刹 那, 是最可爱的一刹

40、那,便是现在。事情已过,追想是无用的,事情未来,预想也是无用的;只有在 事情正 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捉它,发展它,改正它,补充它,使它健全、谐和,成为完满的一段 落,一历程。 11 所谓刹那主义就是从生命的每一个刹那中均获得意趣,这种刹那的价值,就是心灵的审美价值。这一 点不但对理解朱自清有重要意义,对文学的审美解读也有重大价值。在这一点上掉以轻心,往往会造成大 而化之不着边际的所谓“艺术分析”。在文学解读中明确这一点,对于区别文学解读学与作家论极其关键。 一位权威教授分析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认为其好处在 于“只写了准备出击的,究竟出击了没有,追上了敌

41、人没有,统统略去了”。“艰苦的战斗环境,肃穆的战斗 氛围和将士们的英雄气概,都被烘托出来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有不尽的意味和 无穷的魅力。”12总之,诗的好处,在于只写了前因,没有写结果。但是,该文前面明确说,因果关系的连 续性是情感性质的。而这里的有因无果,却不是情感的,而是事件的,只有“准备出击”,省去了的也只是 事件的结果(“究竟出击了没有,追上了敌人没有”)。其实,诗的精彩在于由事件引起了双重的情感刹那因 果。首先,发现敌人在遁逃,这是个结果,原因是什么呢?深夜,雁是不会飞的,月黑,就是飞也不可能 看到,月黑之夜,有高飞的雁,只能是惊雁发出了声音,刹那发觉敌人在遁逃

42、。其次,出发时胜利很有把 握,以为只以“轻骑”相逐,胜券在握。但是,情绪突然转换,大雪居然积满了面积不大的兵器。在这样的 外部环境下,特别是有了征途上的积雪,轻骑可能就轻松不起来了。从轻松到不轻松,心情刹那的瞬间转 换,尽在潜在的意脉之中。就算是“英雄气概”,也是英雄心灵的刹那震颤。表现这种刹那的震颤就是绝句 的优长,在这一点上诞生了许多古典诗歌或古典色彩的诗歌的精致之笔。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李 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如郑愁予的“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 个过客”对于寻常人来说,这些微妙的瞬息即逝的感知是既没有实用价值,又没有认识价值的,然而

43、诗 却把它们紧紧抓住,当作心灵的珍宝,使之成为诗,而解读就是要把这种刹那性从诗人的全部整体性感知 中分析出来,揭示其构成诗歌杰作的唯一性。 然而,就是相当重视文本独异性的学者,也往往满足于以作家论代替文本分析。如鲁迅自述的“哀其不 幸,怒其不争”“表现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只是其作品总体意义上的共性,其每一篇作品的特殊性才是我 们应该解读的目标。用之解读社戏中对乡民善良、诗意的赞美,就文不对题;用“哀其不幸,怒其不 争”解读阿长与山海经也不完全贴切,因为文中另有“欣其善良”的抒情,最后还对她有所赞美。因而从 文学文本解读学来说,就还要加上“欣其善良”才比较适当。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的自我并不是

44、封闭的、静态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文体、流派、风格 的变化,以变奏的形式处于动态之中。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我,并不是“平常的我”,他明白无误地 宣言,那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这个自我,是超越了伦理的、责任的压力,享受到校园中散心的“独处的 妙处”,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自由”的自我。等回到家中,看到熟睡的妻儿,则又恢复了平常的自我。文学 作品中的自我,有时还是复合的,既是回忆中当年的自我,又是正在写作时的自我。鲁迅在阿长与山海 经中的我,并不完全是童年的鲁迅,同时也是以宽容的心态看待长妈妈讲说太平军荒诞故事的中年鲁 迅,鲁迅以自我调侃,故作蠢言,说她有“伟大的神力”,对她有“空前的敬意

45、”,这种幽默的谐趣是中年的, 但又以童年的感知表现。有时,作家完全有自由作自我的虚拟,如刘亮程本是农村的农机员,在“一个人的 村庄”中却虚拟自我为一个农民,不管春种秋收,只管对虫子、家畜等作自由的遐想。更不可忽略的是,同 样的作家在不同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追求形而上的诗歌中,李白是藐视权贵的;而在形而下的散文 中,李白恰恰是以“遍干诸侯,历抵卿相”为荣的。13正是因为这样,文学文本解读学不但应该超越普遍的 文学理论,而且应该超越文学批评中的作家论。在作家论看来,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了二十个“也”结 束陈述句可以略而不计,但是如果文学文本解读学不对这个可能造成单调的奇险的语气词加以解读,就是 没

46、有抓住其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艺术价值。 以文学理论和作家论的普遍观念和演绎方法去解读文学文本,导致了世界性的无效和低效,其根源乃 是文学理论本身的美学哲学霸权遮蔽了文学解读学的建构。 追求普遍性迫使文学理论不得不以牺牲特殊性为前提,这是理论抽象化的必要代价,从根本上说,理 论的抽象越是普遍,涵盖面越是广泛,越有价值。然而,从逻辑学来说,理论越是普遍,其外延越是扩 大,内涵则相应缩减。而文学文本越是特殊,其外延递减,内涵则相应递增。不可回避的悖论是,文本个 案是以独一无二、不可重复为生命的,但是理论乃是对无数唯一性的概括。无数的唯一性,就其概括性而 言,乃是其共性,而共性,就是对文本唯一性的否定

47、,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是不相容的。理论的独特 性,只能是抽象的独特性,并不是具体的唯一性。个案的唯一性,与理论概括的“独特性”乃是永恒的矛 盾。 当然,这并不是文学解读学特有的悖论,而是一切理论都可能存在的矛盾。但是一切理论并不要求还 原 到唯一的对象上去,对于万有引力,并不要求回到传说中牛顿所看到的苹果上去,对氧气的助燃性质, 也不用还原到拉瓦锡的实验中去。就是马克思在经济学中对商品这样的基本范畴的还原,也不用追溯到某 一件具体的货物中去。社会调查、解剖麻雀、MBA 课程中的个案,也着眼于一切麻雀和个案的共同性。 故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取英国的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也同样符合德国,因为理论的

48、价值不在于 特殊 性,而在于普遍的共性。文学文本解读则相反,个案文本的价值正在于其特殊性、唯一性。由此可 知,文 学解读学与文学理论虽不无相通之处,但更是遥遥相对的。 正是因为文学理论在文本个案的解读上的无能为力,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建构才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 对于个案特殊性的追求,正是文学文本解读学的难点,因为它不能从演绎中得出,需要原创的归纳, 这是它生命的起点;但是,对于文学理论来说,局限于文本的个案特殊性,却可能成为它生命的终点。理 论的价值在于作文本分析的向导,但是,它对表现所导的对象的内在丰富性却无能为力。水果的理念包罗 万象,其内涵并不包含香蕉的特殊性,而香蕉的特殊中却隐含着水果的普遍性。文本个案的特殊内涵,永 远大于理论的普遍性。因而,以普遍理论(水果)为大前提,不可能演绎出任何文本个案(香蕉)的唯一 性。正是因为这样,文学理论不可能直接解决文本的唯一性问题,理论上的“唯一性”“独特性”只能是一种预 期(预设)。说白了,它只是一种没有特殊内涵的框架。 英伽登(18931970)和沃尔夫冈 伊瑟尔(19262007)都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在促 使读者去建构,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这种说法一直被奉若神明,但其实说了 等于没有说。因为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文学文本解读学.docx)为本站会员(binbin)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