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电子备课教案电子备课教案 课 题 第一单元 1. 什么叫机械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 了解使用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 知道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和制 造机械。 4. 体会机械与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 判断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机械。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 当你听到“机械”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认 为什么是机械? 学生回答,
2、了解学生对机械的认识。 2. 出示图片,生活中的一些物品: 这些物品中,你认为那些属于机械?可以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物品哪些属于机械。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什么叫机械” 。 问:哪些工具让你没有想到它也是属于机械的? 二、认识什么叫机械二、认识什么叫机械 1. 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归纳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 区别与联系。 2. 小组交流:选择几个你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人们是 用工具的哪些部分在工作?它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 小组汇报交流 三、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三、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 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却能撬动,这说明机械有 什么作用? 学生了解机械省力
3、,能降低工作难度等。 2. 小组讨论:要是没有一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 什么现象? 精品教育资料文库。 四、认识古代机械四、认识古代机械 1. 看书了解古人使用的机械。 2. 分析古代机械使用如何让降低劳动难度或省力,体会古 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 把古代机械与当代机械作对比,体会机械在降低工作难 度时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五、拓展应用五、拓展应用 机械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我们的肢 体,加大了我们的力量。机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在不 断地改进、更新。请你在你的周围找找,哪些物品也属于机 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一单元 2
4、. 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物和图片初步认识杆秤, 观察杆秤了解基本组成 结构。 2. 通过称量活动, 了解通过调节秤砣的位置来改变杆秤的 称量范围。 3. 分析三次称量秤杆上的变化, 了解杆秤称量中的杠杆原 理。 4. 了解改变秤纽的位置(秤杆、秤钩等)能改变杆秤的称 量范围,深入了解杠杆原理。 5. 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杆秤, 关注生活中的杠杆并尝试 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调节秤砣的位置来改变杆秤的称量范围,明白杠杆原 理。 教学难点 了解改变秤纽的位置(秤杆、秤钩等)能改变杆秤的称量 范围,深入了解杠杆原理。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杆秤、
5、重物、生活中常见的利用杠杆原理的物 品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实物直接入题,初步了解杆秤一、实物直接入题,初步了解杆秤 1. 同学们,这是什么工具?(杆秤实物)用来干什么的? 2. 在哪里见过?(图片配合) 3. 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苹果,谁也能用杆秤来称一下。 4. 揭示课题:一根木杆、一根绳子、一个铁疙瘩,怎么能够 称出物体的重量?其中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 识杆秤的秘密。 二、认识杆秤结构,寻找杠杆原理二、认识杆秤结构,寻找杠杆原理 1. 观察:杆秤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 我们称量时重物挂在哪个点上?怎么知道物体重量? 3. 下面请同学们来称一称物体的重量,看一看
6、杆秤的变 化。 4. 活动:称一称,看一看。(要求、注意点、记录) 5. 交流:称重时,杆秤的变化。 思考:如果第四次称量,秤盘中再增加桔子?秤砣会怎么 样? 6. 分析思考杆秤称重: 为什么小小的秤砣就能称起很重的重物,原因在哪? 7. 介绍支点、重力点、力点 8. 介绍杆秤运用的杠杆原理 9. 分析生活中物体所蕴藏的杠杆原理(图片与实物) 三、再识杆秤,深入明理三、再识杆秤,深入明理 1. 观察:老师的杆秤和你们的杆秤有什么区别? 2. 这个秤纽有什么用? 3. 老师用里纽演示称量重物。 4. 思考:同一杆秤,为什么换一个纽就能称起更重的物 体? 5. 小结:称轻的物体,我们可以选择离重力
7、点远一点的秤 纽;称重的物体,我们可以选择离重力点近一点的秤纽。 6. 图片认识生活中不同的杆秤。 (简要分析双钩杆秤) 四、思考延伸四、思考延伸 1. 运用与创新: 你能不能帮忙运用今天所学的杠杆原理让 垃圾桶打开越来越简单? 2. 总结:今天通过杆秤的秘密来学习了杠杆原理,寻找了 解了生活中蕴藏杠杆原理的物品、并运用杠杆原理解决了 问题。我们只要透过现象看到原理,就能对万事万物有更深 更透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学习生活服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一单元 3. 斜坡的启示 教学目标 1. 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就是一面斜坡。 2. 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
8、,设计实 验,进行观察记录,揭示规律。 3. 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 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 越小。 4. 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5. 能发现身边一些利用斜面省力的事例。 教学重点 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 发现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小车 1 辆、斜坡 1 个、钩码 1 盒、测力计 1 个、卷有斜面三角形的铅笔 1 支、实验表格 1 张,每组 螺丝钉、开酒器、剪刀等具有斜面的实物若干。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 观察图片:搬自行车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都是较困难的 事,你
9、有好的解决方法吗? 2. 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3. 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斜坡就是斜面,斜面 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斜坡将自行车推到高处就不是很困难 了。 (板书课题)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 出示斜坡垫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 的特点? 2. 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 个倾斜面。 3. 揭示:像斜坡垫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 4. 讨论: 影响斜面坡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坡 度?(影响斜面坡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 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
10、素。 ) 三、实践操作,探究斜面的作用三、实践操作,探究斜面的作用 1. 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 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 学生提出假设。 3. 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 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 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5. 点评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 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高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 个量的不变。 6. 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 收集相关数据, 填写活动记录。 7. 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11、。 8. 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 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高度越大,小车运动所 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 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10. 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 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 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1. 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 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 了什么? 2. 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
12、关 系? 3. 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 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4. 讨论: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为什么要 把钉子做成螺旋状的? 5. 出示一段圆木, 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 这段圆木分开?(出示:斧子)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 这种形状叫做“楔形” 。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6. 指导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 感受。 7. 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8. 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盘山公路也是变形的 斜面,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盘山公路比斜坡公路更省 力。 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五、学习应用
13、,迁移拓展 1. 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2.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 它们的作用各是什 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一单元 4. 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目标 1. 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2.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可以省力简单机械。 3. 通过观察, 知道轮轴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构 成的。 4. 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能够识别出轮 轴。 教学重点 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
14、大小不同的螺丝刀各 1 把、螺丝钉若干、 木块 1 个、测力计 1 把、钩码 1 盒、轮轴 1 个。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 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 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 交流:获胜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1)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2)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 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 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 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坐汽车时你发现驾驶员是如 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15、 3. 学生交流。 4. 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 大轮子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 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5. 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 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板书课题)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 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盘、小滑轮盘组装而成。 2. 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 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1)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2)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
16、数; (3)换更大的轮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4)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 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6. 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 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 关。 8. 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1)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 哪里?阻力点在哪里? (2)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 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 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 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 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
17、的半径,所以作用 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 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 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 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因为汽车的方向盘比方向杆大许多倍,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很 小的力来控制一辆庞大的汽车。 四、拓展应用四、拓展应用 (观察课自行车和辘轳的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1. 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2. 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一单元 5. 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学目标 .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能够识别动滑 轮和定滑轮,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
18、作 用。 2.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 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3.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动滑轮、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滑轮、铁架台、钩码、测力计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 1. 教师谈话:我们学校每周星期一都要举行大型的升旗仪 式,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除了心头涌出爱国之情外,你们 有没有想到国旗是依靠什么装置升上高高的杆顶呢? 板书国旗怎样升上去 2
19、. 我们一起通过视频看看这其中究竟含有什么样的科学秘 密。师放视频 3. 看过这段视频,你有什么发现? 4. 你说的真棒!国旗就是利用旗杆顶上的那个小小装置 滑轮升上去的,滑轮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二、讲授二、讲授 活动一:了解滑轮分类 1. 老师在每组的实验器材盒里都准备了一个滑轮,大家可以 观察一下,看看滑轮有什么特征。 2. 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 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绳子边上有槽子的轮子,它可以 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3. 老师这也有两个滑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这两个 滑轮有什么不同之处? 4. 思考:不动的滑轮叫什么?移动的滑轮又叫什么? 大家 快速
20、从书中找到答案吧! 5. 小结 活动二:探究滑轮的作用 1. 现在有甲、乙两个人分别想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相同的 重物,你觉得甲和乙哪个用的力气小?用力方向又如何?小 组内推测一下。 2. 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测,那么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下 面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滑轮二个、 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来验证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3. 出示实验目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实验要求。 ) 实验一: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用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量。 (注意: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2)将一个单滑轮挂在支架上,线绳穿过滑轮,线绳一端勾 上钩码,一端勾上测力计竖直下拉。 (制作一个定
21、滑轮) (3)用手匀速拉测力计,记录读数。 (4)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 实验二: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1)在滑轮的挂钩上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一个单滑轮和 钩码的重量。 (2)线绳的一端系在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滑轮后连上测力计 竖直拉起(制作一个动滑轮) 。 (3)匀速向上拉测力计,观察测力计读数。 (4)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 4.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其实在我们生 活中常常需要既省力,又要改变方向的滑轮,科学家们又发 明了滑轮组,这样在生产生活中就能扬长避短了,真是两全 其美! 5. 欣赏图片:滑轮组的作用。 三、总结三、总结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
22、么收获呢? 2.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科学小秘密你们还想知道吗?那么就 和老师学好每一节科学课。下节课老师会给你们带来更多的 惊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一单元 6.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能采 用对比法发现传动装置的异同。 2. 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了解自行车是 怎样传动的;了解齿轮、链条、皮带传动的异同。 3. 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 机械传动方式;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以及传动装置的作用与异同。 教学难点 对传动方式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
23、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链条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模型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 展示自行车(实物) ,提示学生学习的内容。 2. 板书课题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二、引导学生发现“传动装置”二、引导学生发现“传动装置” 1. 大屏幕出示老式自行车。 2. 提问:老式的自行车和现在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传动装置。 4.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13,知道传动装置的概念。 5. 传动装置: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 力从踏板那里传到了后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 “传动装置” 。
24、三、在实践中探究链条传动的奥秘三、在实践中探究链条传动的奥秘 1.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传动装置” 。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 上都给大家准备了一套实验材料。大家可以继续玩一玩,注 意观察齿轮在转动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2.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 在交流中发现链条传动的若干要素。 4. 尝试对链条传动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 5. 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 6. 深化对链条传动的认识。 四、通过探究认识皮带传动四、通过探究认识皮带传动 1. 师:咱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出示皮带传动的装置) ,如果大 轮的轮径是小轮的 3 倍, 那么大轮转一圈, 小轮得转几圈呢? 2. 由之前了解的链条传动的规律
25、,推测皮带传动的规律。 3. 学生讨论交流。 4. 通过初步定量实验,了解皮带传动的规律。 5. 进一步提出问题。 6. 比较链条传动和皮带传动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二单元 1.折形状 教学目标 1. 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能预测不同形 状的物体哪种承受力大些,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承受力 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2. 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知道改变 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3.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 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 作用。 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的承受力大
26、小与形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 蛋壳实验时力度的控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纸、书、鸡蛋壳、双面胶。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观察身边的物体,研究各种形状的特点及作用一、观察身边的物体,研究各种形状的特点及作用 1谈话: (播放课件:快乐谷水上乐园)同学们,你们知道屏 幕上的建筑在哪里吗?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建筑都有哪些形 状呢?谁来说说?师板书生说的形状。 讲述:同学们说得好。这些不同的形状在构成建筑物时,主要 起什么作用呢?它们能经得起风吹雨打,说明它们很? 师:这些形状用立体图可以怎么表示呢?(稍停,让生思考。 ) 是不是可以这样表示呢?(
27、课件展示:三棱柱、四棱柱、多棱 柱、圆柱体) 二、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二、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1谈话:物体承受力的大小与它的形状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形状与承受力 2预测 师:这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的承受力大小一样吗?哪一种 形状的承受力最大?说说你的理由。 3组织分工、设计对比实验 (1)师: (指各形状)同学们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要想真正说 服自己和别人,怎么办? 师:老师给你们提供彩色纸折形状、用沙子做重物。请你们先 小组讨论一下实验怎么做?既然是对比实验,要怎么设计比起 来才公平?折形状时要注意什么?放重物时要注意什么?(课
28、件展示) (2)学生发表意见、师补充。 师:各小组都讨论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设计方 案? 生小组汇报,师演示。 师:如果每个组都做这么多种形状,时间不够,怎么办? 师: (展示实验记录单)你们每组选择两种最想研究的形状作 承受力大小的对比。一种形状做两次。每折完一种形状,先预 测它能承受几杯沙子?把它记录下来,再开始做实验。一种形 状测完后, 再做另一种形状, 两种形状都做完的组派代表上来, 将每种形状承受沙子较多的杯数填写在老师的电脑上。分工好 的小组把抽屉里的实验材料拿出来,将报纸铺在桌上,以免沙 子洒到桌上。比一比哪些组做得又快又好。 4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5分析数据得出结
29、论 师:大家都来观察(大屏幕) ,从这张实验记录汇总表上你们 有什么发现?我们先来算一算各种形状承受力大小的平均值。 学生算出平均值,教师在电脑上填写。 师:从这些平均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从上往下看,相同的形状为什么不同的组测出的数据不一 样呢? 生反思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 师:谁来小结一下,从这张汇总表上你发现了什么? 6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 的关系,知道了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圆柱 体的承受力比较大。 (因为加在圆柱体上面的力会均匀地分散 开,所以它的承受力很大。 ) 师:你们的实验结果与预测一样吗?说明什么? 生汇报。 三、拓展应用三、
30、拓展应用鸡蛋承受力游戏。鸡蛋承受力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出示蛋)同学们,老师这里有 四个没煮过的蛋,如果请一位同学站上去,你们猜这些蛋会破 吗?生:破,说理由;生:不破,说理由。谁敢上来试一试? 生上台表演。 生说蛋没破的原因。 师:请大家看一段有关壳体建筑的视频。播放壳体建筑课件。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生谈体会。 师:看来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 现许多科学奥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很有收获,是不 是?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物体,哪些地方应 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知识,看谁的发现最多?下一节课我们继 续来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31、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二单元 2.搭支架 教学目标 1. 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 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 不容易变形。 4. 会设计立体支架。 5. 知道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6.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 性。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 建高塔。塑料管、大头针、记录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视频导入一、视频导入 1. 师:同学们,这是建筑工地上经常能见到的一个物体
32、,它 叫塔吊。仔细观察一下,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2. 师: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科学问题,真厉害!刚才有同学 说到这些铁条,其实这些铁条搭成的结构就是“支架” ,为什 么这样搭?有什么作用?那咱们今天这节课就来搭一搭,研 究研究,好吗?(板书课题:搭支架) 二、搭建平面支架,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定性。二、搭建平面支架,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定性。 1. 师:同学们,我们来搭支架,需要些什么呢? 预设:铁条、螺丝钉。 师:我们还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哪些材料来搭? 预设:一次性筷子、吸管、铅笔、竹条、木棍等。 师:刚才有同学说要螺丝钉,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预设:固定的。 师:哦,你是说用螺丝钉将两根木条连接起来,是
33、吗?除了 用螺丝钉,你还能用什么物体来连接?(师出示两根木条, 根据学生提到的物体出示透明胶和绳子,钉子。 ) 师:怎么连接? 预设:用透明胶绕着两根木条缠十字。用绳子也一样。但是 缠后要系一下。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示范连接的办法。 ) 师:同学们真会想办法。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这样一些 材料, (实物投影)大头针、塑料管,你能用这些材料搭平面 支架吗?(能)师:嗯,相信你们! 2. 师:那在动手之前,想一想,搭的时候,要注意些什 么? 预设:要注意安全,用大头针时不能扎到手。 师;有安全意识,非常好!大头针在这里是用来做什么的? (连接塑料管的)怎么连接呢?(用大头针穿过塑料管)穿 在塑料
34、管的什么位置?(塑料管两端的中心位置) (师用纸筒 和记号笔示范大头针穿过塑料管的位置)能不能穿在这里? (师示范穿在最边沿) (预设:不能,要留一点距离,差不多 5 毫米就可以了。 ) 三、设计高塔三、设计高塔 1. 谈话: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了电线铁塔,现在如果让你们也来搭建 一座高塔,你会吗?不过还有些要求,高塔要美观、坚固而 且节约材料。你们能做到吗? 师:好,相信你们能行,那在搭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设计) 师:对,有了好的方案,才能搭建好的高塔,那我们就先进 行设计,看那组设计的最好。 2. 学生设计。 3. 交流。 (师:设计师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杰作吧。 ) (实 物
35、投影记录单 师:你为什么这么设计,说说你的理由。她的 设计好吗?为什么?生评价) 4.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设计方案,可能又有了一些更好地想 法,下来了我们可以修改完善方案,下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搭 建高塔,并比一比,测一测,看哪组搭的高塔最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二单元 3.建桥梁 教学目标 1. 能搭建三种不同形状的桥梁:平板桥、拱桥和吊桥;能 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能设计 简单的桥梁。 2. 知道桥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桥面、桥墩等;了解桥梁的特 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知道桥梁 的承重力和桥的形状有关。 3. 经历桥梁的搭建过程,体验到团队合
36、作的重要;意识到 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研究三种桥的承重能力,初步了解影响桥梁承重 能力的因素。 教学难点 三种桥承重能力实验的设计与控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小车、垫圈、木盒、裁剪宽度一样的卡纸纸条、 毛线、木块、筷子(一端有凹槽) 、胶带、吸管、双面胶。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是最普遍的,但又是最 特殊的,它象征着一种跨越和征服,更能体现出力度和建 筑的美。人们创造了桥,使用着桥,欣赏着桥,我们的生 活离不开桥。 ,老师先请同学们一
37、起来看一则新闻。 (播放 苏通大桥建设进程的图片新闻,及“苏通大桥效果图” 。 ) 2. 设问:看了这则新闻和图片你有什么想说呢? 3.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 4. 谈话:同学们,苏通大桥是我们江苏省的第六座长江 大桥,它非常的雄伟壮观!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桥梁 图片,你们还想看吗?请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注意一下这 些桥梁的形状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5.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的桥梁有:赵州桥、清名桥、美国 金门大桥、法国米约大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无锡蓉湖 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开封黄河大桥、金 沙江铁路大桥、钱塘江大桥、浙江慈溪七星桥。 ) 6. 设问:看了这么多桥梁的
38、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在师生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确按形 状分可以分为拱桥、吊桥、平板桥。教师根据课堂情况板 书:拱桥、吊桥、平板桥。桥梁的名称可以根据学生的回 答灵活改变。 ) 7. 谈话:同学们,桥梁的形状确实是千姿百态,各不相 同。既然它们都是桥,肯定有着共同点。你能找出所有桥 梁的共同点来吗?(学生说自己的发现:都有桥面和桥 墩。 ) 8. 谈话:是啊!只要有了桥墩和桥面,就可以来建造桥 梁了。 那么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来建造一座桥梁呢?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建一座桥梁。 二、引发探究,设计、建造桥梁。二、引发探究,设计、建造桥梁。 (一)引导学生设计桥梁。 1. 谈话:
39、同学们,请大家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 些建桥梁的材料? (图片展示各种材料: 两个木盒、 四根吸管、 一卷透明胶、 一段棉线、 两张卡纸。 如果从老师提供的材料中选择一些, 你可以建造出怎样的桥梁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把你 们的设计画在草稿纸上。 2. 学生小组设计桥梁,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交流小组设计的桥梁,教师结合点评。 4. 设问:你认为一座桥基本的组成结构是什么? 5.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桥面、桥墩。 6. 小结:桥是实用性很强的建筑,承重力的大小影响着 它的生命,而影响桥梁承重力的因素是很多的,这节课我 们就来动手建桥,探究桥的形状与承重力的关系。 (板书 课题) (
40、二)学生小组动手建造桥梁。 1. 谈话:同学们,你们觉得用卡纸建造一座桥梁需要多 少时间呢? (引导学生明确时间,规定在 10 分钟左右。 ) 2. 设问:在建造桥梁的时候,你觉得还要注意些什么? 3.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 (确定拱桥、斜拉 桥、平板桥为研究对象, ) 4. 谈话: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 出各式各样的桥,待会儿我们要来比一比,哪一组建造的 桥梁最好! 5. 学生小组派组长领取材料,开始建造桥梁。教师巡视 指导。 三、展示、交流各小组建造的桥梁,深入探究纸桥与承重三、展示、交流各小组建造的桥梁,深入探究纸桥与承重 力大小的关系。力大小的关系。 (一
41、)展示、交流各小组建造的桥梁。 1. 谈话:同学们,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你们建造的桥梁? 教师结合点评。 2. 设问:同学们,刚才各小组都展示了建造的桥梁座桥 梁,你们说哪个最好呢?为什么? 3.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结合点评。 (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觉得怎样的一座桥才算得上好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评判的标准有:美观、牢固是否 节省材料、建造时间的长短等等。 ) 4. 追问:评比的标准有许多,那么,大家觉得我们应该 用哪一个标准进行比较呢? 5.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根据实验探究桥梁承重力的大 小,才能知道哪一组建造的桥最牢固。 (二)深入探究纸桥与承重力大小的关系。 1. 谈话:同学们,老师为
42、大家准备了这样的小铁圈作为 重物,试一试看,你们小组制作的桥梁可以承受几个铁圈 的重量。 比一比, 看看哪一组制作的桥梁上放的铁圈最多, 承重力最大! (强调:桥墩、桥面的距离要一致,小纸盒 轻放于桥的中间,把铁圈放在纸盒里,计算垫圈的个数应 以桥塌之前的个数为准。 ) 2. 学生各小组测试桥梁的承重力,同时做好记录。 3. 学生交流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数 据发现同形状的桥,桥墩的距离不同承重力也不同。 4. 追问:从刚才的数据看,哪一组同学建造的桥梁最牢 固?学生自己的发现。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组搭建的桥梁,想一想看为什么他 们搭建的桥梁会如此牢固?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牢固的桥
43、 梁的特点。 ) (师: 老师还发现, 第*组和第*组所建造的桥梁非常相似, 但承重力却相差很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5. 小结:斜拉桥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拱桥是古代劳动 人民的发明创造。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我国隋朝的赵 州桥,已经经历了 1400 多年的风风雨雨还岿然屹立。 四、知识运用,拓展延伸。四、知识运用,拓展延伸。 1. 谈话: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拱桥能这么坚 固,让我们一起看看专家的分析。 2. 教师播放课件拱桥的建造和承重力分散示意图) 3. 总结:同学们,桥是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发展的见证、 桥的奥妙无穷,桥的文化博大精深, 你们想不想对这些因素进一步进行研究呢?你们还
44、想不 想建造一座更牢固、更美丽的桥梁呢?老师希望课后你可 以与你的好伙伴一起,也可以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起探究 身边的桥。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你的目光越远,心中的 桥就越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二单元 4.造房子 教学目标 1. 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 料;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设计房子房子。 2. 了解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特点, 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 重要作用, 3. 喜欢参加创造发明活动,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体 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 教学重点 小组同学一起设计房子,计算房子的用料,体验造房子的 艰辛与快乐。 教学难点 画
45、房子的整体样式和框架结构。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纸棒、胶带纸等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造房子一、造房子 1. 谈话: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造房子,今天我们就穿越 时光隧道去看看古代的房子。 (课件演示古代人类居住的房 子) 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 2. 看完古代的房子,我们再穿越回到现代,看看我们现代 的房子。 (课件演示现代的各种房屋) 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 3. 古代的房子和今天的高楼大厦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 从大小、形状、用途、建筑材料等方面进行比较。 ) 4. 谈话: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房 子的功能都是什么? 5.
46、 谈话:现代的房子千姿百态,各具特色。雄伟的摩天大 楼、古朴的百姓民居、精致的园林庭院、奇异的艺术殿堂, 既给我们提供了使用空间,又给人们以艺术享受,为人们 增添了生活情趣,这些优秀的建筑,是科学与技术的完美 结合。 6. 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要考虑和解决许多问题,想一想 盖这么高的楼要考虑哪些问题?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漂亮的房子和美的享受,你们想用自己 的双手来建造自己的房子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造房 子。 二、造房子二、造房子 1. 建造什么样的房子呢,请看要求(PPT 出示要求) 2. 要求:小组合作用废旧报纸造一个纸房子,纸房子的框 架结构用报纸搭建,房子的大小至少要能容纳 2 名同学。
47、 3. 谈话:建筑工人在盖房子之前的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4. 设计画出图纸,图纸能够反映出设计师的智慧,房子盖 得好坏与图纸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动手设计我们的 房子(ppt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设计房子。 (2)小组商量,提出设计意见,画出房子的整体样式图。 (3)画出房子的框架结构(标注房子的长、宽、高)计算 出需要的材料。 时间为 15 分钟。 5. 学生分组设计、交流、展示、评比、修改) 6. 谈话:我们已经设计好了自己的房子并画出了样式图和 框架图,其实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工程师和建筑师还要 想办法解决许多问题。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前年学过的材料 和结构的知识,
48、思考怎样让我们的房子更稳固、接口处怎 么固定更结实。 7. 谈话:我们要用报纸棒来搭建房子的框架结构,我这里 有两种报纸棒,你们认为在搭建房子的框架时应该用哪种 纸棒?为什么? 8. 那么怎样才能卷出这么结实的纸棒呢?(出示准备好的 报纸棒,告诉学生报纸棒一定要卷实在,造的房子才会结 实稳固。 ) 三、造房子三、造房子 1. 根据需要卷报纸棒。 2. 商讨需要准备的其他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带、绳子、 尺子等)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三单元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教学目标 1. 能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能够 用扦插,地下茎繁殖或其他营养繁殖的方法繁殖植物。
49、 2. 知道植物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下一代; 知道几种 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法;知道一些繁殖的相关信息。 3. 体验到在营养繁殖中栽种植物的乐趣; 体验照顾植物并 观察它的生长是很有意义的。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根、茎、 叶进行繁殖。 教学难点 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花盆、小铲子、泥土、植物。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激发思维,引入概念。一、激发思维,引入概念。 1. 视频导入: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把一粒种子播种到 地里会怎样?这是种子繁殖,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2. 学生自由发言。 3. 提问:你还知道有哪些繁殖方式? 4. 学生自由发言。 二、组织研讨,交流概念。二、组织研讨,交流概念。 1. 引导:各小组把学到的知识与大家交流。并说说,你还 有哪些问题需要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2. 学生小组整理学习资料,分工汇报。 3. 学生汇报交流。如:文字、PPT、实物讲解。 4. 谈话: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 请看大屏幕。 5. 学生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