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 (北京卷 ) 语文答案解析 一 1.【答案】 A 【解析】 B 项:仗义执言;蹙( c)额。 C 项:再接再厉;百舸( g) 争流。 D 项:绿草如茵;乳臭( xi)未干。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与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答案】 C 【解析】 A 项搭配不当。“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 B 项结构混乱。“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句式杂糅,“依?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 D 项成分残缺。“营造出”缺少宾语中心语。 【考点】辨析病句。 3.【答案】 D 【
2、解析】必须 /必需:必须,一是指一定需要,不可缺少;二是指一定要,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三是指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这是一个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非有不可的,指一定要有,不可缺少。这是一个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必须”只能做状语而不能做定语,根据语境,第一处应填“必需”。抑止 /抑制:抑止,指制止,遏止。抑制,一是指约束,压制,即控制约束行为或意识,使不能为所欲为;二是生理学名词,指大脑皮层 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是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产生的阻 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的活动。“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根据语境,第二处应填“抑制”。防
3、治 /防止:防治,一是指预防和治疗 (疾病、病虫害等 );二是指预防和治理。防止,指防备制止,即事先行动或做好准备以阻止某事的发生或可能发生(如灾难)或某事的成功(如计划)。第三处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而不能“防治”,故第三 处应填“防止”。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近义实词和近义虚词的能力。 4.【答案】 B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陈述的话题。细读原文,可知语段陈述的话题是“引力波”。根据后文“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等句反推,第一处应该填 ,第二处应该填 。根据“因为引力波在广袤的宇宙
4、中经过长途跋涉, 抵达地球时强度已大大减 弱 ” 反推, 第三处应该填 ,第四处应该填 。 故正确答案为 B 项。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5.【答案】 C 【解析】 C 项以偏概全 。 “ 多用对偶,骈散相间 ” 不是前述所有文学体裁的共同特点,例如 “ 骈散相间 ”就不能用以形容诗经和唐诗等体裁。骈文始于南朝,用 “ 骈散相间 ” 来概括明清诗文特 点自然也不对。事实上,诗经主要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由于它是在古老的二言体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除四言的基本句式外,还杂以长短不同的句式,如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如此使诗歌的形式错综变化
5、,活泼自由。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 杂的思想感情。唐近体诗的句式和汉魏六朝诗的句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一般采用五言七言的句式。不过,唐以后七言诗多了,句式自然也多了一些变化。 【考点】 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 二 6.【答案】 B 【解析】 “ 竟 ” ,本义指奏乐完毕 ( 上有 “ 音 ” ,下有 “ 人 ” ) ,后来衍生为 “ 停止、最终 ” 等义。这里的 “ 竟 ” 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 “ 终于 ”“ 最终 ”“ 终究 ” ,而非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能解释为 “ 居然 ” 。 【考点】
6、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7.【答案】 D 【解析】 D项中的 “ 以 ” ,前者是表反问的 “ 何以 ? 为 ” 结构的一部分, “ 何以报为 ” 就是 “ 拿什么来回报 ” 的意思, “ 以 ” 此处作介词, “ 用 ”“ 拿 ” 的意思;后者为连词,表承接,相当于 “ 而 ” 。尽管前一个 “ 以 ” 不好翻译,但后一个 “ 以 ” 用法比较明确,用代人比较法即可推知两个 “ 以 ” 意义和用法不同。 A项中的 “ 舍 ” ,本义为客舍。这两句中的 “ 舍 ” 都是动词, “ 收容 ”“ 安置 ” 的意思。 B 项中的 “ 然 ” ,都是转折连词, “ 然而 ”“ 但是 ” 的
7、意思。 C 项中的 “ 为 ” ,都是介词,表被动,意为 “ 被 ” 。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8.【答案】 D 【解析】 “ 寄其里人家 ” 译为 “ 寄送给景淳家 ” 有误。从下文可知,李疑是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没有寄送包裹的事情。这里的 “ 寄 ” 是 “ 寄存 ” 的意思, “ 其里人家 ” 指的是李疑的邻居家。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9.【答案】 C 【解析】 C 项曲解原意。 文中的 “ 不取其报 ” 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故 “ 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 说 法有误。 【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8、的观点态度 。 三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10.【答案】 ( 1) C ( 2) DE 【解析】 ( 1) C 项主客倒置。研读原 诗,三、四两句并非单纯写晴天景色, “ 十里笼晴苑 ” 是化用 “ 台城柳 ” 的典故, “ 千条锁故营 ” 则是暗指 “ 细柳营 ” ,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 “ 柳 ” 这一描写对象;五、六两句也不仅仅是写雨天景色, “ 风暖落花轻 ” 应指晴天。写作手法的分析有误,并非 借静衬动,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抒写对象是柳,如果说成是借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客体完全颠倒了。因此,写作手法应该是以动衬静。 ( 2)通感又 叫 “ 移觉 ”
9、,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相互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修辞手法。审读题干,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 “ 嗅觉 ” 表达 “ 触觉 ” 和 “ 视觉 ” 的诗句,因此即使不了解 “ 通感 (移觉) ” 的概念,也应该知道诗中的 “ 香 ” 绝非嗅觉上的香 味。 A、 B、 C 三项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11.【答案】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也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该诗前 2 句对仗工整,用词准确而传神。“白日依山尽
10、”是远望,是西眺,“黄河入海流”是俯视,是东瞻。短短 10 个字,把天地与山河之景尽收眼底,气魄之大,眼界之宽,令人叹为观止。后 2 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用洗练的精辟的语言,以画龙点睛之笔,抒发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也蕴含着深深的激励之情。 【解析】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 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 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 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 12.【答案】 医扁鹊见秦武王 /武王示之
11、病 /扁鹊请除之 /左右日 /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 /除之未必已也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 /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如此知秦国之政也 /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解析】上下文意思并不难懂,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除之未必已也”的“也”字断到下半句,断成“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就错了。此外并无难点。 13.【 答案】 ( 1)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知明而行无过矣 ( 2)风烟望五津 同是宦游人 ( 3)随风潜 入 夜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润物细无声 ( 4)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5)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6)则游
12、者众 则至者少 四 14.【答案】 D 【解析】 A 项以偏概全。 原文说的是 “ 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 ” ,该项却以 “ 神 ” 独立存在为前提进行推导,有失偏颇。 B 项主观武断。据原文 “ 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 和“ 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括而来 ” 可知,该项中 “ 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 的说法过于武断。 C 项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 “ 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
13、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 ” ,同时,就 “ 阳化气,阴成形 ” 进行了解释 “ 从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 化气 的过程,是 阳 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 形物质,是 阴 作用的结果 ” ,并无 “ 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 ” 以及 “ 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盛彼衰 ” 的相关信息。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 15.【答案】 ( 1) 从整体上探究生命活动规律 。 ( 2)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 。 ( 3) 通过人体外在表现认识生命规律 。 五 16.【答案】 AE 【解析】 A 项偷换概念。原文中作者说的是坚信千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
14、,并没有 说 “ 人类将无高峰可攀 ” 。 E 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的详细交代。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 17.【答案】要点: 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帮助作者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启发了作者为小说主人公赋予梅里雪山登山者的身份。提供了小说主人公活动的严酷环境,烘托了登山者的探索精神。凸显了小说的探索永无止境的主题。有助于理解小说名字的由来。 【解析】本题其实就是文章内容要点概括题,只需要在文章中寻找提到梅里雪山的段落并加以概括即可。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18.【答案】要点: 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人类所追求的精神巅峰;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作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