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文答案解析 第 卷 一 1.【 答案 】 C 【 解析 】 A.歃 sh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排除; B.中肯 zhng 考查多音字; D.监生 jin,也是多音字的考查;字音基本来源于教材中的注解。江西这两年特别注重每个选项只错一个。 2.【 答案 】 A 【 解析 】 B.更迭; C.旁征博引; D.九州。 3.【 答案 】 B 【 解析 】 A.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 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 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
2、改动的言论; 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 D.茹毛饮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状态。 4.【 答案 】 A 【 解析 】 B.第一个顿号改逗号,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同一层并列,港澳台一层并列,小并列用顿号; C.第一个破折号前逗号去掉,“一个房地产商”是对“朋友”的解说,中间不需要加逗号; D.考查冒号的用法,冒号要掌管到句子结束,将第三个逗号改句号。同时要注意在一个句子中不能 出现冒号的套用。 5.【 答案 】 C 【 解析 】 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 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
3、D.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6.【 答案 】 A 【 解析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是楚狂接舆,而是荷蓧丈人,楚狂接舆“风歌笑孔丘”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二 7.【 答案 】 B 【 解析 】 A.第二段“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排除 A 项; C.原文“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而不是“已经”证实; D.信息区域在倒数第二自然段,“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原文并没有提到。 8.【 答案 】 C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 解析 】研究结果显示,“ 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是 42%的“联觉者”
4、而不是“亲属”。 9.【 答案 】 D 【 解析 】“月”只是意象,没有通感。 三 10.【 答案 】 B 【 解析 】慰劳。 11.【 答案 】 C 【 解析 】 A.第一个“以”,来,表目的;第二个“以”,连词,表承接。 B.第一个“且”,况且,表递进。第二个“且”,将要。 C.两者都是结构助词,“的”。 D.两个都是语气词,但第一个表委婉语气,第二个表反诘语气。 12.【 答案 】 D 【 解析 】排除法,“廉洁无私”只能是 D 项。 第 卷 四 13.【 答案 】( 1)学田用来供给祭祀典礼 .培养人才,怎么可以卖呢? ( 2)皇帝认为他诋毁大臣,失去人臣礼仪,命令侍卫掌嘴。 ( 3)
5、皇帝认为他诋毁大臣,失去人臣礼仪,命令侍卫掌嘴。 【 解析 】关键词:所以、安鬻、毁诋、左右、批其颊、岂、良、所致。 14.【 答案 】( 1)“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 2)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 解析 】赏析散文的画线句子,多从一下几个角度考虑: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常见表达技巧的运用;句子多 重内涵的探讨;划线句
6、子与上下文的关联。 l5.【 答案 】( 1)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 2)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 3)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 4)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 ( 5)人道寄奴曾住,气吞万里如虎。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五 16.【 答案 】( 1)塑造了彭恩尖刻辛辣的剧评作者的形象。 ( 2)开门见山,营造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推动情节发展。 ( 3)此时的盛气凌人与在枪口下懦弱胆小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 4)首尾呼应,以剧评开始,以剧评结束。 17.【 答案 】情节突转,类似欧亨利式结尾文章情节结尾时使主人公命运、情节陡然逆转,突然让阅读者的心理情境发生出
7、人意料的变化,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久难以忘怀,并借此深刻地反映主题。 18.【 答案 】( 1)批评贵在不屈不饶,贵在执著和坚守; ( 2)批评需要风骨,需要犀利、批评,但也需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不能侮辱人格; ( 3)演员的成长离不开剧评家,要客观、理性看待批评; ( 4)剧评家和演员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还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19.【 答案 】 B E 【 解析 】“一眼就看穿 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错,“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错。 六 20.【 答案 】 略 七 21.【解析】首先,这个题目指向两个重
8、要的哲学范畴:“有”和“无”,这也是人类存在的两种基本处境,它看似抽象,其实与现实有着多重契合,因此可以被拆分为多个子话题,如成与败、得与失、顺与逆等等,这些话题应该能唤起学生的多重生活和社会经验,令他们“有话可说”。其次,从题目设计的更深层面来看,它还具有鲜明的人生导向性:希望青年学生能够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各种现实问题,既要突破现象看本质,意识到生活总是同时具有“消极”与“积极”的双重特性,(“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此外,也要始终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一 面(“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一旦加入“时间”这个变量,事物便将具有多种“可能性” 消极的一面有可能转向积极,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转向消极。这就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现实人生问题的时候,既要有朝向未来的信心,同时也应时刻具有忧患意识。第三,从题目要求来看,对文体的具体规定(议论文)一如既往地体现出江西省作文命题的特色:重视写作训练的规范性,以及防范套作仿作,强调现场原创。 立意参考: 珍惜拥有,珍惜现在;知足常乐,快乐之源;淡定从容,轻舞飞扬;“无中生有”,追求不止;忘记过去,放眼未来;人生重在“拓荒”;物质与精神的有无;内在与外在的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