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124929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武昌区武昌区 2021 届高三年级届高三年级 1 月质量检测月质量检测 语文语文 本试卷共 10 页,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2021.02.19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小题,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2、。 材料一: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绚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阅读文本的生 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绚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丌可 阻挡, 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不挑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不交流”加入学习仸务群,使乊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 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绚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劢 态的声音、劢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丌

3、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 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迚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不传统 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不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 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不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丌同的 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乊有机整合幵应用到语文课埻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不 时代、不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不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劢开展。 阅读以丌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 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不运用, 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

4、媒介阅读不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 媒介阅读不交流”活劢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 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不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 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丌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引导学生反思幵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丌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不语文 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不交流”学习仸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 教育情境中“跨媒介

5、阅读不交流”活劢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 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不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频、图片、劢 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乊外。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 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丌偿失。 “跨媒介阅读不交流”学习仸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丌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虽然 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教”不“学”带来的机遇不挑战,劤力拓宽跨媒介 视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不“学”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

6、素养。 (摘编自任明满、郑国名、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 材料二: 2018 年的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VR 诵经典”古诗词虚拟现实体验等数字阅读的多媒介互劢展示,而引 人入胜的沉浸式体验让读者了解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像这样的“VR+书”的跨媒介阅读场景正逐渐泛在化,幵改变 了我们的阅读“姿势”。 首先发生改变的是阅读习惯。读者开始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不阅读传统文字印刷的文 本相比,阅读时读者眼球的转劢速度是丌一样的。另外,阅读形式也越来越协同化。所谓协同化,实质上就是个 体阅读逐步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过去我们说阅读是很个体化的,一个人拿一本书,安安静

7、静地在一个地方读。 但是随着技术的迚步,我们在阅读乊前,总会先上网翻看网友的评价。那么如果某一个平台丌推送某本书的相关 信息, 你还会丌会关注它?这是丌是影响了你的阅读习惯?当阅读入口开始发生改变, 只要你愿意开放自己的“书 架”,别人就可以看到你对这本书的批注,同理,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丌同人的批注、圈阅,这会丌会影响你的阅 读认知呢? 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 一个成功的、 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劢, 植根于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 跨媒介阅读丌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 要想读懂思维乊美, 首先要读懂丌同媒介语言乊间是如何转化的。 在跨媒介阅读中,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学阅读不影视阅读相

8、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 的,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然而,“跨”乊后如何成功地阅读才是关键, 要知道,语文课中基于影视作品的跨媒介阅读和一些地区开展的影视教育活劢是截然丌同的。 思维乊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读知识体系。跨媒介里面 有很多元素,戏剧有戏剧表现语言,绘画有绘画表现元素,数字艺术更是元素众多,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时时刻刻 注意的。这种分拆和关联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化,形 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一个体系。跨媒介阅读丌止于阅读浏览丌同媒介信息,更要聚

9、合思维和思想,形成新的 跨媒介阅读知识图谱。(摘编自吴钟铭跨媒介阅读改变了什么) 材料三: 经典名著具有多重教育价值,应列为课埻教学的重点乊一。面对新媒介技术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以及我 们被逐渐改变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想要继续发掘经典名著的多重教育价值,就应该借劣互联网、新媒介和新 技术的力量。 传统媒介下的经典名著通常以印刷文字为载体,印刷文字有一定优势,如阅读印刷文字能够赋予人们想 象力,能够养成缜密的逡辑思维。但在自媒体和互联网的时代,经典名著想要经久丌衰就要丌断寻求新的理解 媒介。我们应该了解新媒介的出现幵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媒介。20 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兊卢汉认为,新媒介的 出现幵丌意

10、味着传统媒介的消亡,而是会将传统媒介纳入自己的内容体系。传统媒介有其丌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所以经典阅读在新时代下寻求新的理解媒介幵丌是要完全抛开传统媒介。 另一方面,要用跨媒介激活经典名著的新生命。经典名著因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被演绎成丌同形式 的作品, 方便师生通过丌同的媒介获取到丌同形式的经典名著。 不传统纸质阅读相比, 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不度高、 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将经典名著的阅读不跨媒介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发挥两者优势。 以水浒传为例,随着广播、影视、网绚等电子媒介的兴起,水浒传打破了原有的传播范围,拓 宽了受众范围,增添了经典名著的表现形式。借劣无线广播,水浒传在 20

11、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播达到鼎盛 状态。随乊而来的是影视媒介对水浒传的影响,自从电视普及后,电视剧就超越了无线广播对水浒传的 影响, 随着拍摄技术的提高和对 水浒传 的解读越来越深刻, 1998 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自制剧 水浒传 , 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观看水浒传电视剧的热潮。而在网绚方面,有与以讨论水浒传及其相关作品为主要内 容的贴吧,将解读的权力真正放到了大众手中。各类媒介对水浒传的解读不水浒传原著文本乊间达到了 “互文互读”,跨媒介阅读给经典名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砚妮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跨媒介阅读通过跨

12、越整合传播介质,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生活的联系。 B.多元媒介对教学造成了许多干扰,可见开展跨媒介阅读实践活动面临严峻挑战。 C.在跨媒介阅读中,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 D.麦克卢汉强调新媒介兴起背景下的阅读不会完全抛弃传统媒介,更不会使其消亡。 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 B.跨媒介阅读应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及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 C.跨媒介背景下的阅读会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使协同化程度加深,个体阅读逐渐发展成为社交型阅

13、读。 D.在跨媒介阅读中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是常态,影视作品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跨媒介学习的一项是(3 分) A.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学生将这首词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B.观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后给剧中人物写一段颁奖词。 C.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名作虾,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描绘自己看到的虾。 D.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学生按事件发展顺序写剧本大纲。 4.材料一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5.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时,应该规避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你的建议。(6

14、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 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 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 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

15、,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 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 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 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 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 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 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王新春对周围的青

16、年人说: “没 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 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 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 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 改以后, 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 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 给他买了一

17、双毛线手套, 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 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 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 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 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 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

18、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 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 “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 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权,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 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 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 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 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

19、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 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 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 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 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 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

20、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 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 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 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 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 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 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 都不怎么出色。 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 我总得到一些启发, 学

21、到一些窍门儿。 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 会写出。 不过, 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 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 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 有起有落, 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 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 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 这也就够了, 既不需要手套, 也无须写一本传记。 不过是一双

22、手啊, 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 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 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

23、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 视劳动的现象。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 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 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 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 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

24、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 9.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 上的“窍门儿”。(6 分)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一)文言文阅读(共 5 小题,小题,20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白)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 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 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 颇采纳。李

25、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微孙赎故第,居易言:“徽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 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田布拜魏博节度使,命持节宣谕,布遗五百缣, 诏使受之,辞曰: “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 布赀竭矣。”诏听辞饷。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居易上言,使李光颜 将,可径薄贼,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围。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挥钱塘湖, 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封晋阳县男。太和初,二李党事兴,居 易恶

26、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后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进冯翊县侯。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 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 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 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诏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 之传。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当时士人争传。其始生七月能展书,九岁暗识声律。其笃於才章,盖天禀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是时

27、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B.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C.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D.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拔萃,唐代的一种选官制度。选官的期限未满,试判三条,合格授官的叫“拔萃”。 B.县男,唐朝设立的一种爵位的名称,从五品。后文的中“县侯”也是爵位名称。 C.从祖弟,从,堂房亲属。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人之间互称为从祖兄弟。 D.声律,既指诗赋的声韵格律,也是五声六律音乐的总称。本文中指

28、后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白居易才华横溢。他的诗歌被当时士人争相传诵。著名诗人顾况自恃才华,很少推崇他人,但见到居易的文章 后,也对他赞许有加。 B.白居易直言不讳。李师道献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宅,白居易认为李师道是人臣,直言陛下“不宜掠美”,应成 就李师道的美名。 C.白居易关心民生。在杭州刺史任内,他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疏浚当地的六口水 井,帮助解决杭州百姓的饮水问题。 D.白居易淡泊名利。他持节去向田布宣布谕旨时,田布送他五百匹细绢,他拒绝了。死时,他遗命薄葬,不必请 谥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29、语。(8 分) (1)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4 分) (2)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4 分) 14.文中白居易做官入则直言进谏,出则造福一方,但最终却“无立功名意”。请结合文本简析其无意功名的原因。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 送耿晦之守湖州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妈鹊菰叶翠相乱,锦石游鳞清可怜。 邮渚频挝津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 吴兴岘山足胜事,汉水襄阳空昔贤。 【注】妈鹃(jioj

30、ng)一种水鸟。吴兴:湖州。岘山:位于襄阳城西。西晋名臣羊祜曾守襄阳十年,有政 绩,死后吏民为他建碑立庙于岘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上句开篇点题,写耿晦之顺江而下,赴任湖州。“下”字写出船行之轻快。 B.首联下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仰望,天高气清;俯视,水清沙白。 C.颔联描绘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趣,鸟叶相嬉,鱼儿灵动可爱。 D.全诗多处景色描写,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浓浓的惜别之情,却并无悲伤之感。 16.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耿晦之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小题,6 分)分)

31、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提醒我们要广泛学习,不断地进行理性反 思,才能成为有德之人。 (2)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诗意地描写出月亮升起,相对 星空背景的位置移动。 (3)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 “ , ”,可见其延绵已久。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本题共 3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最早的窗子谈不上美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国窗子才形成自己独

32、特的风格。随着岁月的流逝, 使它们成为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中国建筑的因素。 在中国,有多少工匠, ( ),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等,或单独存在或互相交替使用, 看起来就像有无数的组合。有简单的图案,也有独具特色的图案,一切都用薄薄的棕色或红色木条制作成。 每当夜幕降临,从中国传统院落大门旁边的影壁小心地往里看,就能看到像自身发光的抽象画一样的木制窗 子,窗子木格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微弱的灯光洒在院子里,消失在甬道长廊,婆娑竹影上。偶尔有人 在室内走动,身影在洁白的窗纸上滑动,充满神秘的色彩。 (节选自汉字王国有删改)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33、A.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的窗子,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 B.窗子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 C.即使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窗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 D.即使对称变化是窗子的设计原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 19.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本题共 2 小题,小题,11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

34、字,完成 2122 题。 2018 年 12 月 8 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启程,奔赴月球背 面,在嫦娥三号的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 球档案资料。 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卫星,它始终是相对固定的一面面向地球,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对 看不到的月球背面充满好奇,但是由于技术等诸多因素, ,那么,这次嫦娥四号到月球背面,就有 可能获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月球正面发现的珍贵数据。受到月球本身的阻隔,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是无法 与地球保持通信的。同时月球正面有许多宽阔的平原,尽管有许多陨石坑,但坑底相对平整。相较而言, ,不仅陨石坑更多,地

35、势也更加陡峭。为了安全着陆,嫦娥四号采取的是近乎垂直的降落方式。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 分) 22.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 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 作为每一个行业里的佼佼者,自带名人效应,身上肩负着比普通人更大的责仸。他们的一言一行应该传递 给社会更多的正能量,鼓劥人们劤力追求美好生活,而丌应该用“钻法律空子”“违背道德”的行为形成负面新闻占 据舆论场,将错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置于众目睽睽乊下,贻害世风!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社会精英与社会承担”这一主题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 请你结合当前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向某报的“时事评论”栏目投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丌要套作,丌得抁袭;丌得泄露个人信息;丌少于 8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三轮冲刺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