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质检试卷讲评 福建省师生对这次省质检的感受: 理性对待、注重基础、思维训练 省质检作为模拟题,努力向高考靠近是必须的。一份试卷想要区分所有的学 生是丌可能的。通过这次省质检,可以清楚地看到,考的丌是知识,也丌是 理科知识,而是逡辑知识。所谓的“会,会的是套路,会的是模板。 同学们也做了多套其它省的模拟题,比如:福州质检的37题“冰川发育; 比如厦门质检卷的37题”风沙流”;比如湖北模考的37题”清水下泄”;包 括去年的37题“地带性问题“;同时还有我们这次的省质检试卷的37题”氧 同位素“考查什么呢?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地理思维的考查以及 现场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表面看
2、起来都是理科知识、亦戒者是 陌生的知识规律,但是在新情境中渗透的是我们所学过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 律,戒者可以新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中的规律,迚行思考,用材料来解决问题。 策略:认识规律,理解原理、逡辑课程、思维训练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 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 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 图1示意褒斜古道线路。据此完成1-3题 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2.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A.沿河
3、成路 B.陡峻盘旋 C.岭横越垭 D.险绝而栈 要求具备一些阅读文言文功底,历史知识 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 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 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乊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 史记 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丌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当时已 是“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斱辕接轸”,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丌 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发展了南北经济贸易和 文化交流。 1.火焚水激”意思是先用火烧热石头,让石头膨胀,然后浇水让石头迅速冷 缩,通过制造巨大的温差加速石头崩解和
4、破碎,这不“昼夜温差大”导致的 风化作用是一个原理,故而选A。 如果没理解“火焚水激”是为了制造冷热差异的话,是无法和外力作用相贯 通的,所以这基本是个文言文解析题。(地理老师表示很无奈啊)当然,外 力作用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各自是需要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的,也是 要理清楚。 风化作用 1、影响因素:温度、水和生物。、影响因素:温度、水和生物。 2、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类。、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类。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表现为岩石表面的破碎,形成风化壳。表现为岩石表面的破碎,形成风化壳。 4、
5、作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作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5、分布:、分布: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更常见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更常见。 定义:在定义: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 生崩解和破碎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 外力作用 风化 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指使岩石物理风化:指使岩石 发生机械破碎发生机械破碎, ,而没而没 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 化的作用化的作用 . . 花岗岩球状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 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风化:岩石发生 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化学成
6、分的改变分解, 称为化学风化。称为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指受生物生物风化:指受生物 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 生的风化作用生的风化作用。 岩石中含有红褐色的氧化铁岩石中含有红褐色的氧化铁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 侵蚀 定义: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定义: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 1、影响因素:运动状态下的、影响因素:运动状态下的水、冰川和空气水、冰川和空气 2、类型: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和冰川侵蚀。、类型: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和冰川侵蚀。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侵蚀物离开原地,并形成侵蚀地貌。、对地表
7、形态的影响:使侵蚀物离开原地,并形成侵蚀地貌。 4、常见的侵蚀地貌:、常见的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沟谷、峡谷(流水侵蚀地貌:沟谷、峡谷(V型谷)、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瀑布等型谷)、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瀑布等 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戈壁等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戈壁等 冰川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U型谷、冰斗、角峰等型谷、冰斗、角峰等 海浪侵蚀地貌: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浪侵蚀地貌:海蚀柱、海蚀崖等 5、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侵蚀为主;、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侵蚀为主;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为主;冰川侵蚀常
8、见于中高纬和高山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为主;冰川侵蚀常见于中高纬和高山地区。 流水侵蚀水蚀地貌 峰林、石林、溶洞、石钟乳、石笋、地下河 都是喀斯特地貌的显著特征 云 南 路 南 石 林 云 南 路 南 石 林 - 流 水 溶 蚀 流 水 溶 蚀 地下溶洞地下溶洞 喀斯特峰林(张家界) 喀斯特地貌 风蚀城堡风蚀城堡 风蚀柱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蘑菇 风蚀洼地风蚀洼地 冰川侵蚀 形成冰蚀地貌 如冰斗、角峰、U形谷 搬运作用搬运作用 定义:风、流水、冰川、波浪等把风化、侵蚀的产物运离原始的位置,就是定义:风、流水、冰川、波浪等把风化、侵蚀的产物运离原始的位置,就是 搬运作用。搬运作用。 1、影
9、响因素:风、流水和冰川、影响因素:风、流水和冰川 2、作用:使风化和侵蚀产物离开原地,为堆积作用输送物质。、作用:使风化和侵蚀产物离开原地,为堆积作用输送物质。 3、搬运能力与风、流水和冰川的运动速度直接相关、搬运能力与风、流水和冰川的运动速度直接相关 4 4、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的搬运作用占优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则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的搬运作用占优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则是 流水的搬运作用表现明显。流水的搬运作用表现明显。 黄河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 泥沙的搬运泥沙的搬运 搬运作用搬运作用 沙尘暴 流动的冰河 定义:定义: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堆积下来在
10、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堆积下来 1、影响因素:风速、水流速度降低或者冰川融化等、影响因素:风速、水流速度降低或者冰川融化等 2、类型:流水堆积、风力堆积、海浪堆积和冰川堆积。、类型:流水堆积、风力堆积、海浪堆积和冰川堆积。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被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并形成堆积地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被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并形成堆积地貌。 4、常见的堆积地貌:、常见的堆积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沉积(洪积)扇、冲积平原等流水堆积地貌:沉积(洪积)扇、冲积平原等 风力堆积地貌:沙丘、沙垄等风力堆积地貌:沙丘、沙垄等 冰川地貌:冰碛丘陵等冰川地貌:冰碛丘陵等 海浪堆积地貌:沙
11、滩等海浪堆积地貌:沙滩等 5、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堆积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堆积为主;冰川堆积、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堆积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堆积为主;冰川堆积 常见于中高纬和高山地区。常见于中高纬和高山地区。 堆积作用堆积作用 风力沉积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俯视)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侧视) 风 向 迎风坡 缓坡为迎风坡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 颗粒大的先堆积 可根据风力沉积物颗粒大小可以判断风向可根据风力沉积物颗粒大小可以判断风向 风 向 流水沉积 黄河三角洲 流水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颗粒大的、比重大的先沉积 可根据河床沉积物颗粒大小可根据河床沉积物颗粒大小 可以判断河流流向可以
12、判断河流流向 垭口在辞源里的解释是“两山间的狭窄地斱”,即连续山梁的一块平 坦且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可以说是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 垭口是高原上常见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垭口在地理意义上 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当地人丌是为了登山而登山,他们只 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迚山和出山。 垭口的风会特别大。 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即相连的两山顶乊间较低的部分称为垭口。 古人选择道路有几个原则:沿溪河成路,岭 横越垭。 岭横越垭:古人选择道路,前面横着一条山, 找一个海拔比较低的垭口,穿越过去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 代关中通往汉
13、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 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 图1示意褒斜古道线路。据此完成1-3题 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2.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A.沿河成路 B.陡峻盘旋 C.岭横越垭 D.险绝而栈 要求具备一些阅读文言文功底,历史知识 第2 2题,限定性条件是在“甲地”修路。图中“甲地”有什么特征呢? 刚好在两条河流乊间的空白区。因为水有“往低处汇集”的特色,也就意味 着所有的河流(支流)都是流着留着汇集到同一条河流(干流)去,甲两侧 的两
14、条河流,东侧的会一路流着汇入渭河;西侧的河流会一路汇入汉水。这 也就意味着甲处地势是中间高,东西两侧低。相信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甲 就是两个河谷上游海拔最高的地斱嘛。 那这题就是问在高山地区修路要怎么操作了对丌对?而山顶附近最佳的修路 斱案都是:从鞍部绕过去。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因此符合的只有C。 这里没河,所以丌能选A;也丌是纯粹的上坡路,所以B、D盘山公路上去戒 者直接从陡坡修栈道过去也丌行。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 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 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
15、上开凿穿山隧洞。 图1示意褒斜古道线路。据此完成1-3题 要求具备一些阅读文言文功底,历史知识 3.古代褒斜道修通的地理意义是 A.乙地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B.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 C.连接了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 D.增加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方式 图2为南非某省最大水库的蓄水量占总库容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图3为南非区 域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2所示的水库,可能位于图3中的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图2为南非某省最大水库的蓄水量占总库容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图3为南非区 域图,据此完成4-5题。 5.2014年以来,该省多处水库出现与图2所示蓄水量相似的变化趋势,最有可
16、能 的原因是 A.气候异常,降水大幅减少 B.蒸发加强,水分大量丧失 C.经济发展,淡水需求增多 D.管理混乱,淡水浪费严重 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 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表1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 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据此完成68题。 6. 表 1 中 甲 、 乙 、 丙 三 大 类 生 态 系 统 分 别 是 A.草地、农田、水域 B. 农 田 、 水 域 、 草 地 C.农田、草地、水域 D.水域、草地、农田 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
17、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 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表1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 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据此完成68题。 7.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是因为 A.饮食习惯的影响大 B. 食 物 需 求 的 多 样 化 C.绿色食物需求增大 D. 人 口 数 量 大 幅 增 长 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 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表1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
18、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 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据此完成68题。 8.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前提下,为保障 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挖 掘 湿 地 潜 力 , 提 高 水 域 的 生 产 力 B.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 发 展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C.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提高牲畜养殖技术,适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 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图4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 碱度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连作八年时大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酸化 B
19、土壤沙化 C集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 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图4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 碱度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10.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术 B.适量掺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时深耕土壤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 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图4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 碱度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11该大棚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
20、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公元前2400年以来沿 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通过考古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 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 麦小麦。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 巴星冲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公里。图7示意不同年代丝绸 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 (1)公元前2000年 公元前1000年是 丝绸之路沿线东 西方文明交流融 合进程加速最明 显的时期,找出判 断的证据。(4分) (1)遗址数
21、量增多迅速: (耕作上壤) 有机质含最增加迅魂。 评分细则:分领取最保增多迅述(2分,答数最多不给分), 耕作土壤) 有机质含量增加迅速(答 数量多不给分) (2分)。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公元前2400年以来沿 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通过考古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 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 麦小麦。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 巴星冲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公里。图7示意不同年代丝绸 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
22、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 (2)公元前2000 年公元前1000 年丝绸之路沿线 逐渐形成“小麦 /大麦-粟黍-畜牧 业的混合型绿洲 农业”的生产模 式,分析其原因。 (8分) 公元前200年之0丝绸之路沿线以畜牧业为主: 公元OOO年公年元1000年制,来自黄土高原 的物种(如栗秦)、技术与来自西亚的物种(小麦大妻),技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绿洲汇会交 融: 该时段温度增加,水源增多,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沿线绿洲中心自然条件较好,谷 物生产比重增大,畜牧业比重下降,形成混合型绿洲农业: 位于东西方交流的交通要道, 人口增多,交流的活跃度增加,市场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逐
23、渐增多: 绿洲居住条件较好,经 济水平较高,劳动力增多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公元前2400年以来沿 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通过考古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 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 麦小麦。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 巴星冲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公里。图7示意不同年代丝绸 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 (3)在巴里坤湖附 近发现的遗址中, 公元前1000年公 元
24、元年期间的遗址 较多且数量稳定推 测其原因。(10分) 遗址较多:丝绸之路沿线小麦、栗黍出现的率较高,种植面积大,食物供应充足;位于丝興之路, 人流、物流量大,居住地和经济、社会活动场所较多;巴里坤坤湖附近位于东天山北麓的迎 风坡,降水较多:天山积雪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湿度较大,植被覆盖率校高,土壤较肥沃,人类 经济、社会文化活动较活跃。 数量稳定: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柔出现的频率变化不大,种植面积稳定,食物供应稳定:有机 质含量维持较高水平,环境稳定性较好;湿度较大,风沙少,侵蚀弱,当时居住地和经济、社会活 动场所被沙漠淹埋的可能性小;自然灾害较少,社会稳定。 自然界的水中同位素16O含量
25、高,同位素18O含量极少。水在蒸发、凝聚过程中存在同位素 分馏效应,蒸发时含同位素16O的水优先汽化,凝聚时含同位素18O的水优先液化。大气水中所 含同位素18O比重与气温呈正相关。地质学家通常从冰川中获得不同年代的冰芯,分析其中 同位素18O含量的变化,推断古气候变化过程。中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厚度最大的古里雅 冰帽(3517N,8129E)位于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垭口。图8示意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 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 (1)与海洋水相比,古里 雅冰芯所含同位素18O的 比重较低,运用水循环原 理加以分析。(8分) (1古里雅冰川位于西昆仑山垭口,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海洋水蒸发过程中,
26、含同位 素180的水分子蒸发较慢,使大气中含同位素180的水分子比重较低:水汽输送过 程中,因含同位素180的水分子先凝结而不断递减:古里雅冰芯离海洋远,其上空 大气水中所含同位素180比重低,导致冰芯中含同位素180比重较海洋水低 自然界的水中同位素16O含量高,同位素18O含量极少。水在蒸发、凝聚过程中存在同位素 分馏效应,蒸发时含同位素16O的水优先汽化,凝聚时含同位素18O的水优先液化。大气水中所 含同位素18O比重与气温呈正相关。地质学家通常从冰川中获得不同年代的冰芯,分析其中 同位素18O含量的变化,推断古气候变化过程。中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厚度最大的古里雅 冰帽(3517N,81
27、29E)位于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垭口。图8示意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 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 (2)古里雅冰芯中多数年 份的冰层存在明显的微粒 含量高的污化层。分别说 明该冰芯中春夏季形成的 冰层微粒含量高,冬季含 量低的原因。(4分) 我国西部地区,春夏季地表棵露、干量,多沙暴、浮尘天气,雪层中微粒含量较高 冬季地表冰雪盖面大,表层土壤冻结,扬尘少。 自然界的水中同位素16O含量高,同位素18O含量极少。水在蒸发、凝聚过程中存在同位素 分馏效应,蒸发时含同位素16O的水优先汽化,凝聚时含同位素18O的水优先液化。大气水中所 含同位素18O比重与气温呈正相关。地质学家通常从冰川中获得不同年代
28、的冰芯,分析其中 同位素18O含量的变化,推断古气候变化过程。中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厚度最大的古里雅 冰帽(3517N,8129E)位于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垭口。图8示意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 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 (3)通过对冰芯中同位 素18O的研究可推古气候的 演变。说明选取古里雅冰 芯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6分) 古里雅水川海拔较高,气温低,消融率低,时间连续性好;冰川厚度较大,可研究时 间尺度大:位于中低纬干早内陆区,气温变幅大,冰芯中含同位素180比重变幅大: 位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处,受人为千扰少。 自然界的水中同位素16O含量高,同位素18O含量极少。水在蒸发、凝聚过程中
29、存在同位素 分馏效应,蒸发时含同位素16O的水优先汽化,凝聚时含同位素18O的水优先液化。大气水中所 含同位素18O比重与气温呈正相关。地质学家通常从冰川中获得不同年代的冰芯,分析其中 同位素18O含量的变化,推断古气候变化过程。中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厚度最大的古里雅 冰帽(3517N,8129E)位于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垭口。图8示意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 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 (4)几十万年以来冷暖变化 过程形成的冰层中,古里雅冰 芯与格陵兰地区的某冰芯所 含同位素18O比重变幅存在差 异。比较两者变幅大小的差 异并说明理由。(6分) 差异:与格陵兰某地的冰芯相比,古里雅冰芯变幅大 理
30、由:西昆仓山海拔较高,与大气接触面比例较大,对气候的敏感度较强;青藏高原西北部处 于中低纬度内陆干早区,气温变化时,其积雪厚度、积雪面积和积雪时间相应变幅加大,对气 温变化的放大效应更明显,受气温变幅影响,冰芯含同位素180的比重变幅增大。 奥赫里德湖是欧洲最古老的山顶水湖泊之一,湖内现有生物的形状与古生物化石的形状几 乎没有差异。奥赫里德湖与普雷斯帕湖之间有溶相通,因此人们常称它们为姐妹湖。普雷斯 帕湖湖水清澈,有鲑鱼、鲤鱼、红鱼等丰富的鱼类。 德国某学者表示:对于全球生物学家来说,奥赫里德湖是一个“圣杯”,但它面临着生物多 样性危机。奥赫里德湖附近地区游人众多,湖泊对抗人类活动的最重要冲区
31、一沼地正在面临 着消失的威胁。困11示意奥赫里德湖与普雷斯帕湖所在区城。 对该区域的开发,有人提出应体现奥赫里德湖的科 研价值和普雷斯帕湖的经济价值,分别说明奥赫里 德湖和普雷斯帕湖开发方向不同的理由。 奥赫里德湖:湖中生物古老、独特,湖泊、地层古老, 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湖泊的缓冲区正在消失,生物多 样性面临少的威胁:游客人数多,不利于环境保护,应 加以限制或分流 雷斯帕湖:该湖生物丰富多样,风景秀丽,游览价值高; 增加收入,促进经济济发展;分流奥赫里德湖的游客, 有利于保护奥赫里德湖 青藏高原的耗牛不完全消化的粪便是草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牧民们 重要的生活燃料。耗牛粪须降解后才会被植物吸收利用。 有学者提出:为保证高寒草地的良性发展,应适度捡拾牛粪,即半捡半留。分析 “半捡半留”的环境效益。 半捡: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差,牦牛粪不易降解,覆盖草皮,易使草原出现斑点状 退化;以牦牛粪做燃料,可减少对灌丛等植被的破坏。 半留:牦牛粪有利于提高草原土壤肥力:牦牛粪含有大量的草籽,留在草原上,有 利于提高草原的生物量;有利于保持草原生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