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部知识点.pdf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162836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6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部知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部知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部知识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部知识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部知识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人教版课标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小学数学人教版课标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 一上册一上册 单元名称单元名称小节标题小节标题知识要点知识要点目标要求目标要求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一、数一数数一数数数、读数。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 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 步建立数感,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 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 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 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初步建立数感, 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 作与参与的意识。 二、比

2、一比比多少 1 、 “ 同 样 多 ” 和 “多”“少”的含义。 2、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 多少。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 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 较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 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 参与学习和精神。 比长短、高矮 1、长短、高矮的含 义。 2、比较两个事物的长短、 高矮。 1、 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 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 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 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

3、利 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 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 培养 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比较过程中, 差别比较明显 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 差别不明显的, 就要利用数量 进行刻画再比较。 三、15 的认 识和加减法 15 的认识及 书写 1、认、读、数、写 1 5 各数。 2、能按规律读、写出 1 5 各数。 1、会读、会认、会写 15 以内 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 15 以内的各数来表述 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 初步建立数 感,并能进行交流。 3、 会用 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会写 15 各数,初步建立 数感。 比大小 1、认识符号“

4、” “” “”的含义,知道用 词語(大于、小于、等 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 大小。 2、运用符号“” “” “”填空。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 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 “” “” 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 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 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建立数感,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 法进行比较。 第几 1、基数、序数的含义。 2、区分基数和序数。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 分基数和序数的, 理解几个和第几的 不同, 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 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 它表示事物 的次序,而

5、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 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 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 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 识。 理解序数含义, 会区分基数与 序数, 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 序。 几和几4 和 5 的组成。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 4 和 5 的有关组成, 并有效地渗透有序 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 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 能力。 掌握 4 和 5 的组成, 初步建立 学生数感。 加法 1、加法的意义。 2、读、算 5 以内的加法 算式。

6、3、看图列式。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 算 5 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 来计算 5 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 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 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掌握对自己合适、 喜欢的计算 方法。 减法 1、减法的含义。 2、读、算 5 以内的减法 算式。 3、看图列式。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 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 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 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学

7、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知道减法的含义。 0 的认识 1、揭示 0 的含义。 2、书写 0。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 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 0 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 洁的书写 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 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 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 含义。 四、 认识物体和 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 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 形。 2、能够辩认和区别这些 图形,知道他们

8、的名称。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 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 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 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 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 正方 体、 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 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 念。 3、用这些图形拼简单的 图形。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 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 切联系。 认识平面图形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 图形。 2、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知道他们的名称。 3、用这些图形拼简单的 图形。 1、直观认识长

9、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 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初步了解这些图 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 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以及多种方法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 创新的意识。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五、分类 分类(单一标 准) 1、分类的意义。 2、体验分类。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 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 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 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

10、活处处有数学。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分类 (不同的标 准) 不同标准分类。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 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 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 作交流能力。 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 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 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 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 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 有理的生活习惯。 六、610 的认 识和加减法 6,7 的认识和 加减法 6 和 7 的数概念,并根据 数的组成介绍有关

11、6 和 7 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及用 有关 6、7 的加减法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 的内容。 1、认识 6、7,能正确地书写 6、7 , 能用 6、7 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2、知道 6、7 的组成,掌握得数是 6 和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 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1、区别 6、7 的基数意义和序 数意义;写数字,培养学生的 数感 2、掌握得数是 6 和 7 的加法 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的计 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3、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 计算。 8,9 的认识和 加减法 8 和 9 的数概念,并根据

12、 数的组成介绍有关 8 和 9 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及用 有关 8、9 的加减法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 的内容。 1、熟练数出 8 和 9,会正确读写, 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 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 8、9 的组成,会熟练 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能用 10 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 问题, 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 密联系。 1、正确读写 8 和 9 2、掌握 8 和 9 的组成 3、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 心算计数 3、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 过程 10 的认识和有 关 10 的加减法 1、 10 的数的概念及组成, 比大小 2、用有关 10

13、的加减法计 算解决用数学的内容。 3、填未知加数 1.引导学生经历 10 认识的过程,初 步建立 10 的数感;学会 10 的数数、 认读, 比较大小和组成及 10 的写法, 对 10 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正确计算 10 的加减法算式,加深 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1、正确读写 10 2、掌握 10 的组成 3、熟练计算 10 以内加减法 算式 4、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 心算计数 连加、连减、加 减混合 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 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的意义及其计算方 法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理解计算顺序,初步 体会计算的变化, 培养和发展学生

14、的 口算和计算能力 理解掌握计算顺序 数学乐园数学乐园活动巩固知识 1.加深对 10 以内数的认识,巩固 10 以内 数的加减法 2.通过走迷宫,使学生经历多角度、多途 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做游戏,感受与人合作探索的愉快 复习所学知识, 让学生在玩中 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感 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七、11-20 各数 的认识 数数,读数 1、数数 2、数的读法 3、数序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120 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 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 确地迅速地读出 1

15、120 各数。 1120 各数的认识以及 组成、 写数数的写法 1、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正确书写 11 到 20 各数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正确书写 1120 各数 10 加几、十几 加几和相应的 减法 理解 20 以内的数,会进 行简单的计算 1、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口算,明 白一图四式的关系,初步认识加 减法的名称。 2、培养分析操作能力 熟练地口 10 加几,十几加几 和响应的减法 八、认识钟表认识钟表认识钟面、整时、半时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整 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 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辨析能力。 重点:会看整时、半时。

16、 难点:确定几时半。 九、20 以内的 进位加法 9 加几1、口算方法 2、用数学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 9 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 来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 能正确计 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 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 中初步渗透转化为 10 加几的转化思 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 细观察的习惯。 4、能运用 9 加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正确计算 9 加几 难点:理解“凑十法” 8、7、6 加几口算方法数学 1、学习 8、7、6 加几的题,正确计 算,理解“凑十法”

17、 。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操作能 力。 3、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4、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 个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 新性。 重点: 正确计算 8、 7、 6 加几。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 5、4、3、2 加 几 口算方法及用数学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5、4、3、2 加几的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 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利用 9、8、7、6 加几的 计算方法学习 5、4、6、2 加几的迁 移能力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 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掌握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 法口算小数加大数 一下册 单元名称小节标题知识要点

18、目标要求重点难点 一、位置 上下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 1、 在具体的活动中, 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 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确定 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 言表达 2、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习惯 3、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 感体验。 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 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 对性。 前后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 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

19、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左右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 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3、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体会其相对性。 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正 确确定“左右”。 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位置 在具体情境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 位置 教学要求: 1、 能够在具体情境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 的位置。 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 位置。 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

20、精神。 的位置。 二、 20 以内的 退位减法 十几减九正确进行十几减 9 的计算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 使学生在已有 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 9 的各种 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 计算方法。 2、 使学生理解十几减 9 的退位减法的思维 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 9 的计算。 3、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 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5、 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 体验获得成功的 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 程。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 行十几减 9 的计算. 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

21、决问题的能力。 十几减几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 几”的口算方法, 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 目。 2、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 的乐趣。 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 算并且正确率高 用数学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 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4、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22、。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难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与复习 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 纳和整理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 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正 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图形的拼 组 图形的拼组 平面图形的特征、关系,立体图形的 关系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 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 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 形。 2

23、、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 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 图形之间的关系。 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 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各 自的特点。 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 简单区分与判断。 四、100 以内 数的认识 数数 数的组成 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 体个数; 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 “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 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 2、 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 3、 培养学生观察、 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4、 重点:弄清数的组成 难点:理解计数单位 读数 写数 读、写出 100 以内的各数 1、 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 十位上的数所表 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 100 以内的各数。 重点: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地读、写出 100 以 内的各数 数的顺序 100 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1、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重点: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数数。 比多少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 多的相对性, 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 行表述 1、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初步学习对数量的 估计,逐步建

25、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 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 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 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 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难点: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 确地表述。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 相应减法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 算 1、 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 的减法。 2、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 数和相应的减法,并能够正确熟 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 法进行口算。 实践活动:摆一摆 想一想 理解数位、100 以

26、内数的组成 1、 通过动手摆小圆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 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重点:通过摆一摆进一步理解数 位、100 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五、认识人民 币 认识人民币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 的进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2 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 使学生体会人民 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 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 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重点:认

27、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 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能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取 币。 简单的计算 1、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 2、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品的单价。 3、元、角、分的加法计算。 4、元、角、分的减法计算。 1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会进行一些 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4通 过购物活动,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 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100 以内 的 加 法 和 减 法(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整十数加整十数

28、的口算 2、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口算 1 运用直观手段,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 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 整十数 1、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进 位加法。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1 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 两位数 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 知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 法 2 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 两位数 加整十数。 重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 整十数 1、两位数减

29、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 位的减法。 2、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的应用题 1 通过直观,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 法。 2、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 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3、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 应用题。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及初 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重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难点:求两数相差的应用题的正 确解答方法。 七、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 1、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知道 1 时=60 分。 2、用 1 分 1 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1 知道

30、大格刻度对应分时表示几分, 会正 确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根据时 间拨出时针和分针。 2 让学生自己探索看时间的方法, 掌握时 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过几小格 就是几分。 3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走的关系,知道 1 时60 分,理解几时半就是几时 30 分。 4 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 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重点:正确读出、写出几时几分, 会拨几时几分。 难点: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比 较快速地说出几分。 小小商店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 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同时渗透思想

31、品德教育。 4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 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八、找规律找规律 1、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稍复杂的图形变化规律。 3、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 4、数字变化规律。 1 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 使学生初步认识 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 物体或下一个数字。 2通过观察、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 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 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 发现事物的规律。 九、统计统计 1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

32、生参与 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必要 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 法,经历统计的过程,初步感知简单的条 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 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 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难点:进行简单的统计。 二上册二上册 单元名称单元名称小节标题小节标题知识要点知识要点目标要求目标要求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一、长度单 位 一、长度单 位 认识厘米 、用厘 米量 认识厘米 、用厘 米量 1、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量较短 的物体的长度,一般都用厘米作 单位。 2、用直尺量整厘米长的物体的方 法。 1、 学生初步经历

33、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 作用。 2、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 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 位的必要性。 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 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 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 的必要性,初步建立 1 厘米 的长度观念。 3、 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 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 4、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 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5、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 物体长度的意识。 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米、用米量 1、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量 比较长的

34、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做 单位。 2、米和厘米的关系。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 度概念; 2、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 =100 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能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 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 度。 二、 100 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 (二) 二、 100 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 (二) 线段的认识线段的认识 1、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它有 “直”的特征。 2、画线段的方法。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 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 段的方法

35、。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 理解并掌握量线段、画线 段的方法。 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把 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 数位上的数相加。 2、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法则。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以内两位数 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 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发现以内两位数 加两位数加法的多种计算方 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 练地进行计算,理解并掌握 进位的方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两

36、位数减两位数 1、不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 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 法则。 3、用减法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 的数的应用题。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 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 位数的笔算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 几的数”的问题。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 100 以内的减法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5、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 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 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 法。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

37、 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 理;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 退位减法 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 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 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 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 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试题的运 算顺序和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 减相同。 1、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 数的加、减法。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 100 以 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 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

38、法 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 问题;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 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 法;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 加减混合运算式题;能结合 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 并说明估算的思路,探究加 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 估算的技能。 三、角的初步 认识 三、角的初步 认识 认识角认识角 认识角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 画角。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 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 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角各部分的名称并 学会画角的方法。 认识直角认识直角 认识直角和直角的符号,知道直 角是一种特殊的

39、角,学会辨识直 角。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 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和 画直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四、表内乘法 (一) 四、表内乘法 (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运算的意义;乘法算式的读 法和写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 名称及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 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口述乘 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4、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5、能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内容。加强学生 对乘法的认识。 知道乘法的含义, 了解到

40、“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用乘法 计算比较简便,掌握乘法算 式所表示的意思。 26 的乘法口诀26 的乘法口诀 1、口诀间的关系。 2、用口诀写乘法算式。 1、 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 乘法口诀,学会运乘法口诀求积。 2、 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口诀的结构和规律理解 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 的方法。 乘加、乘减试题乘加、乘减试题 在一道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减 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1、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让学生感 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2、培养

41、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 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用数学用数学 根据乘法的意义,运用乘法口诀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 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应用题,会用乘法 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学习数学的热情。 会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能 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五、观察物体五、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1) 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 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 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 展空间观

42、念。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 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 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 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 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 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 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 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对称图形对称图形 (1) 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现实 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2) 通过“折一折” “剪一剪” “说一说”等活动,体会轴对称 图形的特征

43、(能找到一条恰当的 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 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 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 形的对称轴 3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 的美。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 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 称轴。 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 (3) 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 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 图形。 镜面对称镜面对称 (1) 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 知镜面对称现象。 (2) 经历探索、掌握镜面对称 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镜子

44、里外 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 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 ,发展 空间观念。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 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 面对称的性质。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六、表内乘法 (二) 六、表内乘法 (二) 7 的乘法口诀7 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 7 的乘法口诀, 学会从已有的知识 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 7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 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 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1、使学生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 7 的乘

45、法口诀,能运用 7 的乘法 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 1、使学生理解 7 的乘法口诀 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 7 的乘法口诀, 能运用 7 的口诀正确进行计 算 倍的意义及应用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 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 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 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 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 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

46、生的实践能力,养 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 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3、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4、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 学会看线图。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 概念。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 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 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 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 看线段图。 8 的乘法口诀8 的乘法口诀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索、 编制并掌握 8 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 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1、使学生理解 8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

47、 8 的乘法口诀,能运用 8 的乘法 口诀求积。 3、通过乘法口诀的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迁移类推的能力。 1、使学生理解 8 的乘法口诀 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 8 的乘法口诀, 能运用 8 的乘法口诀求积。 9 的乘法口诀9 的乘法口诀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索、 编制并掌握 9 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 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1、理解 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 意义正确推导出 9 的乘法口诀。 2、能初步记住 9 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 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 合的能力。 9 的乘法口诀的推

48、导。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 1、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 简洁、清楚。 2、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 的基本方法。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 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 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 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 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 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 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看一看摆一摆看一看摆一摆 (1) 利用主题图复习第 3、 4、 5、 6 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 的认识、表内乘法) 。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 手

49、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3)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 识,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逻辑思维 能力。 1、学会正确的观察物体的方 法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重 点。 2、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 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难点。 七、统计七、统计 (1) 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 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1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 集和

50、整理数据。 1、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几个单位) 和统计 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 (画正字) 。 (2) 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 统计图(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 , 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 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样本 容量、比较信息,描述信息等) , 并让学生尝试作出简单的决策 (95 页内容可以设计决策问题) 。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几个单 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 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 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其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部知识点.pdf)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