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信息类阅读.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170823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PPTX 页数:233 大小:7.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信息类阅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3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信息类阅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3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信息类阅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3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信息类阅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3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信息类阅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一 板 块 现 代 文 阅 读 专题一 信息类阅读 语语 文文 2022 内 容 索 引 文类特征与阅读策略 学案一 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 学案二 分析行文思路与技巧 学案三 信息的整合与比较 学案四 评价观点倾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类特征与阅读策略文类特征与阅读策略 基于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的信息类阅读 了解文类特征了解文类特征 信息类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 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一、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 (一)论述类文本的种类 1.政论文 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

2、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 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包括一般人所写的关于重大 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 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 2.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 理性文章。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 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 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文体特点。 学术论文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从表达方式上

3、看,虽然以议论与说明为主, 但与传统的议论文不尽相同,又异于现代的说明文,因为它的说明、记述、 引用(包括图表、模型等)旨在进行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 3.时评 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发表见解的文章。 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或是针对几 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 想性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 4.书评 书评,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的文章。 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书评不 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文写作的一种

4、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 等几部分。 书评采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 推介书的特色等。 (二)论述类文本的三大要素 1.论点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它是整个论证 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论点一般出现在议论文的以 下四个位置上。 (1)在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如果表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一般就是 论点。 (2)在文章的开头。从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 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3)在文章的中间。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在文章的

5、结尾。从事实谈起,层层论述,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论点。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 等,具有典型性。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 道理,突出论点。 (2)理论论据。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 定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运用时要做到精确,不篡 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 3.论证 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1)常见的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 通过对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

6、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 引用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 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自己的观 点。 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 (2)常见的论证结构 层进式 论述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对照式 使用对比的手法论证。 总分式 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形式。 并列式 用几个平行的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 二、把握实用类文本的基本特征 (一)新闻 1.新闻 (1)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

7、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 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 告文学、访谈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3)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说话。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消息 (1)概念: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 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2)特点: 新内容新颖,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 快快捷迅速,时效性强,用速度说话。 短篇幅短小,中心明确,用重点说话。 活表现方法灵活,活泼生动。 (3)基本结构

8、: 消息的基本结构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 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背景和结语有时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 也可省略。 (4)写法: 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写法,即先说结果,再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先 说主要事件,再适当补叙其他相关事件。 特殊写法还有悬念式、并列式等。 3.通讯 (1)概念: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 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一种新闻体 裁。 (2)分类: 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纪实、见闻、速写、散记、采访札记 等。 (3)

9、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强的时效性、描写的形象性。 (4)结构: 纵式结构。即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 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 横式结构。常见的有:a.空间并列式,即按不同空间的变换来安排层次;b. 性质并列式,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c.群像并列式, 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d.对比式,即将正反人物或事件进行对照 来凸显主题。 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庞杂 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 4.特写 (1)概念:特写,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通过多种表现 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

10、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 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2)分类: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面特写、景物特写、工作特写。 (3)特点: 生动集中地再现新闻场景或新闻人物。 着力渲染和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5.报告文学 (1)概念: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 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特点:新闻性、文学性。 6.访谈 (1)概念:基于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一特定问题去访问事件亲历者、知情者 或专家,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 章,叫作“访谈”。 访谈的对象肯定是人,而访谈的内容可以是新闻事件或历史

11、事件,可以是人 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是人物专访。访谈可分为答记者问、采访 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几种类型。 (2)特点: 针对性 由于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 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 专题性 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 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出访谈的价值。访谈 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 典型性 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应当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 谈的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站在一定的高度上, 对可以成为话题

12、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 的问题的专访。 (3)访谈的技巧:访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 首先要有礼貌地称呼访谈对象并根据时间、场合表示适当的问候,然后清 楚地做自我介绍,同时说明访谈的目的、动机、意义,访谈结果的处理方法, 以及访谈内容的记录方式等。 主体 a.访问者根据事先拟定的问卷对访谈对象进行提问。提问的方式主要有 以下几种。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 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

13、来制造轻松的气氛,再进行提问。 b.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问者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 控制好访谈过程。提这种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 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对比: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 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结尾 访谈结束时,应告知访谈对象访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诚地感谢对方的配 合,并记录对方的个人资料。 (二)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的分类 调查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

14、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査后, 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或领导 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2.调查报告的形式 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四个部分组成。 3.调查报告的特点 (1)写实性 调查报告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 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2)针对性 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 合性或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3)逻辑性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 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 (三)传记 1.概念 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文章,它

15、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 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 2.特点 (1)真实性 传记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然而,传记的真实性并 不等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有些内容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等做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 辑,从而达到更高的真实艺术真实。 (2)文学性 传记不同于枯燥的历史记录,它还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要表现出人的 生命和情感;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与组接成篇,倾注了作者个人的爱憎 情感;它需要运用文学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3)概括性 传记一般要求选材精当、高度概括:一

16、是对人物要有选择,选择那些代表性 强、事迹丰富和极具性格特点的人物;二是对人物的事迹要有选择,要选择 能够高度概括人物特点的事迹。 (4)通俗性 传记一般要求表达上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多样化。如介绍 科学成就的语言可以简明、平实、朴素;描述传主多种才能与生活情趣的 语言可以生动活泼、文雅或诙谐。 (四)科普文章 1.概念 科普文章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文章。它兼 有说明文和散文的特征。一般是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对新兴学科的介绍,对 某种规律的阐述,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说明。 2.特点 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是科普文章的三大特点。 3.结构 科普文章作

17、为典型的说明文,其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从“概说”到“分 说”)、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4.写作顺序 科普文章的写作顺序有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两大类。其中逻辑顺序包括 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 由现象到本质等。 5.写作方法 科普文章的写作方法主要是说明。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下定义、举例子、 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作诠释等。 6.分类 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 高考的选文大多是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形 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

18、趣味性于一体。 掌握阅读策略掌握阅读策略 信息类文本高效读文“三方法” 文章如器械,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写作技巧“组装”成文的。如果我们能把一 篇文章“拆解”开来,悟透“组装”的技巧,一定能解决文本中读不懂的问题。 信息类阅读尤其如此。 信息类阅读选用的文本往往是论述类文本。读文的重点就是高效地获取 信息和处理信息,准确把握文本的内容。基于此,阅读文本可采用如下方法。 1.标 (1)标段落数目。文章共几段,要首先标明;重要段落,甚至要标到句。 (2)标关键句。论点句、分论点句、过渡句、总结句以及段落中的其他重 要语句,一边读,一边标画。 (3)标重要词语。诸如“足以证明”“由此可见”“总而言之”“

19、不难看出”“告诉 我们”“因此”等词语,这些词语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论点。其他如表示范 围、程度的副词,表示时间、结果的词,某些指示代词,含有肯定和否定意 义的词,文中反复出现的词等,这些词语,有利于我们对比选项。 2.理 具体来说,读完每段理关系,读完全文理层次。 梳理关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概括出段落层次的大意;二是要注意分析重要句 子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 (1)概括段落大意的常见方式 寻找关键句子 a.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 b.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本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 另一种是理论论据。 c.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 的

20、。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语 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一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 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依据关键词概括 a.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 b.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 c.某些指示代词; d.含有肯定和否定意义的关键词; e.提示信息的词; f.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对于没有中心句也没有关键词的段落,要概括其内容要点进而把握语句间 的关系。 (2)梳理句间关系要注意的关系类型 论述类文本的重要句子间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目的、 解说、假设等内在关系,分析句间关系要注意把握这些关系类型。 (3)厘清全文论述层次 论述类文本的论述

21、层次,一般体现在段落关系上,段落间常有总分、递进、 并列、因果等逻辑关系。对全文段落层次的梳理,可以采用画结构图的方 式进行。 3.辨 “辨”就是辨析,是在标画、梳理后对文本主要内容的一种分析。要“辨”清 如下两点。 (1)辨清表达方式。论述类文本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叙述和议论。叙述是 引用材料,是论据部分;议论是说理,往往包含着观点。分清叙议,就辨明了 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不过学术性论文的表达方式以议论和说明为主,它的 说明往往是对观点的诠释,旨在进行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 (2)辨明方法。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因果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在读后都要有初步的了

22、解。对哪段文字是证 明哪一个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证明的,都需要有初步的认知。学术性论 文在诠释观点时,往往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 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使学术观点严谨、准确、周 密。 读文示范 一、(2020 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真题文本】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 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 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 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 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 包括古

23、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 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 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 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 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 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 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 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 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24、中国古 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 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 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 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 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 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 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 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

25、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 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 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 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 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 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 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 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 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

26、935年,禹 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 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 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 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 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 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 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 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 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

27、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 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 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 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 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 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 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 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

28、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 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 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 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 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 已有1 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 0005 000年,从 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 1003 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 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 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

29、究对象) 【读文策略】 材料一 (一)标 “材料一”是学术论文。共6段,研究的内容是中国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 的发展轨迹。 (二)理 第1段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禹贡。 第2段指出汉书 地理志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第1、2两段通过对历史地理学的溯源,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 第3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 第4段介绍沿革地理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状况。 第3、4两段着重分析中国沿革地理作为一门专门学问的开端、发展与作 用,目的在于引出下文对其与历史地理学的区别和关系的论说。 第5段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进行比较,分析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的 区别。 第6段首先指出历史地理学的

30、形成与发展依托于现代地理学,然后按照年 代顺序依次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不断发展的过程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辨 (1)辨清表达方式。材料一在论述中国沿革地理、历史地理学发展状况这 个议题时,运用了大量的说明,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研究内容和发展 状况,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辨明方法。第5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 进行比较,分析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的区别。 材料二 (一)标 “材料二”也是学术论文。共2段,论述的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议题。 (二)理 第1段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 第2段指出历史地理学是以自然和人文地

31、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 过程为研究对象。 (三)辨 (1)辨清表达方式。材料二在论述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这个议题时,运用了 不少说明性文字,介绍了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漫长的演变过程。 (2)辨明方法。第2段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学术观点更真 实可信、周密严谨。 典题试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禹贡和汉书 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 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 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

32、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 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 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答案 A 解析 A项对应信息在材料一第1段对禹贡和第2段对汉书 地理志 的论述;沿革地理的研究内容在第5段,因此判断A项正确。B项首先要关注 前两个分句的逻辑是否得当。原文强调沿革地理研究是治学的基本功,并 非指“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选项归因失当。其次 “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也与原文表述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学 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相关的信息是“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 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33、很迟”“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 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表述正确。与选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 理的应用”相关的信息是材料二中“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 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表述正确。但“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 学特征”无中生有,原文在材料二中的表述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且没有“最能”之说,故C项错误。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 成”表述错误,对应信息在材料二第2段,作者以长江三峡等地貌的形成和演 变以及城市的兴起来论证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并非表述 “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再者,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并列 也

34、不合逻辑,故D项错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 地 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 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 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 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答案 C 解析 A项对应信息是材料一第2段最后一句话,故A项正确。B项对应信息 是材料一第6段对“禹贡”名字的解说,“禹贡”显然

35、是对地理学著作禹贡 的传承,而英文名表明其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 一的对应信息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引导的内容,其成就得益于多方面,并没 有强调主次轻重,所以“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以 偏概全,故C项错误,是本题答案。D项信息对应材料二“有了客观的规律,方 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 )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答案 D 解析 题干要求理解沿革地理研究的范畴,该内容对应的信息主要在材料 一“就研究内

36、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由此可知 A、B、C三项分别对应“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而D项“黄土高原 沟壑演变研究”的关键在于“演变研究”,根据材料二的说法“历史地理 学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因此D项研究属于历 史地理学研究的范畴,故D项是本题答案。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答案要点 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 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探 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解析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据材料一“历

37、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可知 历史地理学的基本属性是一门现代地理学科,或者说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 学科。据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 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概括其本质特征,即具有时空 结合的特点。据材料一的研究性质及材料二第2段,以及对长江三峡等地 貌和武汉等城市的形成和演变,可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和人文 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研究目的是“寻找原 因”“探寻其规律”。筛选并整合以上信息,根据下定义的格式要求概括出准 确、完整的答案。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参考答

38、案 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 革地理;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 学;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 的巨大成就。 解析 首先通读全文,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或关键句,概括出段落大意;然后 整合段落,切分行文层次;最后概括出整合后的大意。第1段提出历史地理 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禹贡。第2段的重点是汉书 地理志使 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第3段论述在时空的发展变化中产生了 沿革地理这一专门学问。第4段重点论述沿革地理研究的意义和成就。第 5段对比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不同。第6段论述在现代地理学的影响 下

39、,从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分析以上信息,建 立联系,整合成三部分,概括大意即可。 二、(2020 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7分) 【真题文本】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 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 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 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 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 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 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

40、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 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 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 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 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 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 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 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 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 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

41、山甲, 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 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 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 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 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 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 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 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 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

42、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 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 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 生物。当尼尔 阿姆斯特朗和巴兹 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 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 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 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 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 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 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 西时,它们也吃;

43、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 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 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 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 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 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 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 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 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

44、,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 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 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 “我”。忘记奥逊 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 惠特曼的诗句:“我 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摘编自埃德 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读文策略】 (一)标 本文是科普性学术论文,共5段,研究对象是微生物。文章不只是讲微生物, 是以“微生物之眼”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二)理 第1段,讲述穿山甲“巴巴”的外形特征和人们对“巴巴”的喜爱。 第2段指出“巴巴”不仅是

45、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 又进一步指出,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 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 第1、2两段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生动有趣地引出本文的研 究对象:微生物。 第3段指出人类并不孤独,在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 席。 第4段指出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 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 第3、4两段指出所有生命都与许多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并持久往来、互动。 第5段指出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人体是一个携带丰 富微生物的聚合体。 (三)辨 1.辨清表

46、达方式。本文除了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观 点进行论述之外,还运用描写,描述了穿山甲“巴巴”的外形;运用说明,介绍 了微生物的特性。 2.辨明方法。第3段中,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两 个例证,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 第3段中,引用奥逊 威尔斯的话语作为批评的靶子;第5段中,引用沃尔特 惠 特曼的话语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并轻松幽默、兼具文采地总结了全文。 典题试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 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 B.

47、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 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 C.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 泻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 D.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 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 D 解析 由第1段“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 四肢和尾巴的鳞片构 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可知A项表述正确;由第2 段“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地球上的所 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

48、极其小心地 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可知B项表述正确;由第3段“其(海绵)静态的身体 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和“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 本体”,可知C项“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正确;从“人类肠道中的菌群 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可知C项的 后半句也是正确的。由最后一段“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由一颗 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可知D项前半句话属实, 但原文中并没有后半句的相关信息。倒数第二段确有“老鼠肠道中的微生 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 们的大脑”一句,但是“影响”可大可小,作者并

49、没有举例说明有什么相关研 究能够推翻目前大众对于“个体”这一概念的认知,因此D项不正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 的阅读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 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 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 览”“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这三句话

50、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 答案 C 解析 第1段采用拟人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用加州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 使巴巴开篇,语言生动有趣,极易抓住读者的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因 此A项表述正确。第3段运用了海绵、北极熊以及尼尔 阿姆斯特朗、巴 兹 奥尔德林的三个例证,都是为了说明“自然界动物(和人类)身上都存在微 生物”这一观点,可见B项正确。C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 联系在一起”,搜索信息可知,原文并未出现“疾病”这一概念,唯一与“疾病” 有关的信息是“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 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但此句及前后文均无“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 与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信息类阅读.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