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 课时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生活需要法律 1.我们在学校上学不用交学费,这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 有劳动法等法律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 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 ( ) A.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 C.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 D.法律为我们提供了美好生活 2.某地每晚 7 时许,广场舞爱好者会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 各种噪声此起彼伏,让周围居 民苦不堪言。律师认为,治理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 部门严格执法。这说明 ( ) 法律能解
2、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法律通过调节社会关系,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 法 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人们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都需要法律来调整 A. B. C. D. 3.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人类社会产生起法律就发挥着准绳、指引作用 B.法律为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C.法律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但不伴随人的一生 D.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4.古籍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说明夏朝时已有了法律。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 是 ( ) A.法律是从来就有的 B.法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C.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 D.法律是
3、国家的产物 5.“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 的总目标,即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 A.建立和完善科学立法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D.全面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关于法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B.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C.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保障 D.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 7.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
4、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加快建设法 治政府 ( ) 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途径 有助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实现社会公平、民心稳定的必由之路 A. B. C. D. 8.“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会乘风破浪。 ”下列关于法治 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 A.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B.法治只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C.法治是现代社会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 D.社会主义法治能够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9.一位同学说:“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 这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
5、0.问题疫苗案发生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察、吉林检察机关依法批捕 18 人。长春长生生 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 艺参数和设备,这些行为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 习近平总书记对该案件作出重要指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疫 苗行为,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调查事实真相,一查到底, 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要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切实回应群众关切。习近平强调,确保药品安 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猛药去疴、 刮骨 疗毒的决心,完善我国疫苗管理
6、体制,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 定大局。 (1)从法治的角度谈谈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要依法从严处理,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11.材料一 犬主赵某某遛狗未拴绳,使他人受惊吓摔倒致残,最终被依法判决赔偿 48248 元。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 出,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 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 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
7、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 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1)从生活与法律的关系角度看,材料一中的案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答案 1A 2A 3B 4D 5B 6C 7.B 8.B 9这位同学的说法不对。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 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 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 息息相关。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 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的一生
8、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 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0(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 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坚持全面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 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只有依法从严处理违法犯罪行为,才能切实维护公共利 益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
9、产生的矛盾和纠 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 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2)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 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第第 2 课时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在我国,以下最有可能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认可后成为 法律的是( ) A.道德规范 B.学者观点 C.宗教信条 D.网友呼声 2.2019 年 1 月 28 日,公安部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共打掉涉黑组 织 1292 个,
10、 恶势力犯罪集团 5593 个, 惩处了一批黑恶势力 “保护伞” , 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79270 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增强。由此可以看 出 ( ) 国家强制力是扫黑除恶的坚强后盾 “保护伞”保护了黑恶势力的法律特权 公安机关通过打击黑恶势力,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触碰了法律底线,受到法律制裁 A. B. C. D.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下列突出体现法律这一基本特征 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颁布 B.某公务车辆因违法停放被处罚 C.路人谴责李某损坏共享单车的行为 D.学校处分实施校
11、园欺凌的学生 4.某地执勤民警发现一名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 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有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 行了处罚。这件事启示我们 ( ) 公民的财产受法律保护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 A. B. C. D. 5.林肯说: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 ”这句话揭示了( ) A.道德与法律一样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C.法律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D.道德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6.对于道德与法律
1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解正确的是( ) A.道德规范强于法律 B.道德的作用要大于法律 C.道德的强制力要大于法律 D.道德调整的范围要大于法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 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这一“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 “中国 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体现了法律 ( ) A.具有规范作用 B.具有保护作用 C.既有规范作用,又有保护作用 D.只有规范作用,没有保护作用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七条规定: “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 得有不尊重国歌的
13、行为。 ”上述法律条文体现的法律作用是( ) A.规范作用 B.保护作用 C.评价作用 D.指导作用 9.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理学中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提 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十分重要,制定法律同样重要。法律与道德二者各有各的边界,它们有各 自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不能简单偏重于某一个方面。同时,法律与道 德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请你谈谈法律与道德的“边界”有哪些。 (2)法律与道德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10.新闻一 一小伙因乘公交车时坐“照顾专座”未让座,被连扇 5 个耳光。小伙被打后一声 不吭, 呆坐在座位上, 鼻血不住地流。 网友认为由于公
14、交车上 “照顾专座” 的使用并未立法, 小伙不让座确实不好,应受到道德谴责,但人们不能用暴力去要求别人遵守道德。 新闻二 为了赶工期,某建筑工地在深夜施工,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休息,多次遭到举报 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 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经过立案调查,该市城管 局对负责施工的公司开出了两万元的罚单。但该公司拒不执行。几天后,市环保局向人民法 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作出了强制执行的决定。该公司在法律的强大威力下,不仅按期 交了罚款,并且作出了不扰民的承诺。 (1)结合两则新闻,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
15、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2)阅读新闻二,谈谈法律在该案件中发挥的作用。 答案 1A 2C 3B 4B 5B 6D 7C 8A 9(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是由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 等力量保证实施。在约束力度方面,法律具有强制约束力,道德具有一定约束力。 (2)法律与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 社会秩序。 10(1)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 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
16、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 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2)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这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 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 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人民法院作出强制执行对施工方的处罚的决定,保障了居 民的合法权益, 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 惩恶扬善、 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第第 1 课时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法律为我们护航 1.全国人大定期开展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执法检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未 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 (
17、) A.在校大学生 B.家庭困难的人 C.有残疾的成年人 D.我国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党和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从未成年人自身特点来说,是因为未 成年人 ( ) A.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B.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C.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D.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下列属 于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 ( )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宪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 B. C. D. 4.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选项 生活场景 四大保护领域 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
18、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社会保护 国家规定,中小学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网吧 司法保护 爸爸阻止了小兵约同学去游泳,并承诺跟他一起去 家庭保护 某市各中小学校认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学校保护 上述“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四大保护领域”的要求相吻合的有 ( ) A. B. C. D. 5.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抚养权;国 内已有多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按照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要求上线了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 这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护、司法保护 B.社会保护、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社会保护 D.家庭保护、社会保护 6.小明在网络
19、上搜集到了右面的漫画,并且谈了自己的认识。下列小明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到各方面的保护 B.安全问题是未成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 C.政府是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力量 D.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7.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确定为“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 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这说明 ( ) A.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B.未成年人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C.未成年人要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D.未成年人犯罪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8.2019 年 3 月 25 日,柳州柳城海事处联合柳城县教育局、柳城县交通
20、运输局等多部门在柳城 县实验小学开展了“2019 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围绕 “水上平安交通,安全伴我成长”这一主题,海事人员现场教授了逃生技巧及防溺水等知识,现 场演示了消防、 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让学生们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了很多自救 自护的方法。 柳城海事处联合多部门在学校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9.材料一 校园欺凌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 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整治。对此,同学们纷纷表示:“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 材料
21、二 某县一学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该县教育局立即采取措施:一是配合公安部门进一步 调查核实事发因由和翔实情况;二是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对被打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善后工 作;三是对参与打架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四是立即召开会议,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教育,举一 反三,彻底排查,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1)教育部要求各地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除此以外,未成年人 还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 (2)为什么同学们表示“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3)结合材料说说如何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至少三个角度) 答案 1D 2C 3A 4C 5C 6B 7A 8有利于增强学生水上安全防范意识,提
22、高自救自护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并掌握自救 脱险的技能与本领;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珍爱生命;有利于学校更好地 履行对学生的保护和教育义务;等等。 9(1)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 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 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分子;等 等。 社会:营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良
23、好社会环境;提高全体社会成员保护未成年人 的意识;等等。 学校:重视在校学生的安全法治教育;加强对校园欺凌的监控和管理;等等。 家庭:加强对子女的监管;重视对子女的安全教育;等等。 个人: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控能力; 等等。 第第 2 课时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我们与法律同行 1.法治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依法办事。下列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 ( ) A.有人欺负我,我就欺负他 B.拆迁“钉子户”无理取闹 C.在商场购物时,遵守秩序 D.为增加收入,尽量少交税 2.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我们应 ( ) 思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24、依法办事,遵守法律 学会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A. B. C. D. 3.右面漫画表明 ( ) A.执法人员做到了执法必严 B.部分执法人员没有严格依法办事 C.我国公民的依法维权意识太差 D.在我国,权大于法 4.大三学生小王在进入某乐园游玩时,遭到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理由是不让带食品入园。 小 王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一纸诉状将该乐园告上法院。 小王的做法启示我们要 ( ) 提高道德水平 依法维权 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依靠诉讼解决所有问题 A. B. C. D. 5.卢梭有一句名言: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25、, 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这启示我们 ( ) A.要对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B.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C.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D.只要将法律铭刻于心,就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6.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 ( )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不能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A. B. C. D. 7.虽然大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大家都明 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大家都清楚吸毒贩毒属于 违法犯罪,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
26、折射出一些人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 观念的缺失。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 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 学校法治宣讲团将要在附近小区举办一次 “你我与法同行,共创精彩人生” 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给居民讲讲规则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缺失的危害。 (2)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人们树立法治意识。 8.材料一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德法并举是中国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一项最基本的经验,也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鲜明的特点。 良法才能善治,法律是
27、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法律之 魂,良好的法律是道德和规范的结合。 材料二 因小高无力偿还银行10万元债务,父亲老高口头同意将小高名下的房屋出售给林某。 但当林某支付 5 万元现金,并帮忙偿还了 10 万元银行债务后,小高及其家人却要求林某搬离该 房屋。 无奈之下,林某将高某父子起诉至法院。 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小高应协助林某办理房屋的 过户手续。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什么坚持“德法并举”? (2)结合材料二,从法律角度谈谈这一案例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答案 1C 2A 3B 4D 5A 6C 7(1)轻则导致违法,重则走向犯罪;影响家庭幸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 败坏社会
28、风气;危害公共安全;影响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社会的 文明程度;影响国家形象;等等。 (2)国家: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等。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等。个人: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 法规, 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等。 8(1)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法治与德治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绝不能 把两者人为地割裂开来。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 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2)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 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要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要养成尊法学 法守法用法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