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2021年深圳市第一次调研物理答案及解析.pdf--点击预览
- 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三3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word含答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 2021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物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B A C D AD ABD AC 二、实验题 11. 答案: (1)甲 根据加速度 2 T s a = 可知,s 大的则加速度大,纸带甲相相等时间内 的位移差约为 1.25cm,而乙纸带为 1.00cm 故甲纸带的加速度更大。 (2)a1M1=a2M2 (3)AB 12. 答案: (1) R1 (2 分) 2(2 分) (2)10 80 越高(1 分) 三、解答题 13. 解: (1)氩离子在电场中加速: 根据动能定理: 2 0101 2 1 vmUq= 故:sm m Uq v/10 2 5 1 01 0 = 氩离子在电场中偏转: = = 1 2 1 2 0 22m Etqat AM tvAM y x 代入数据得:高度差 AMy=0.25m (2) 金属离子在磁场中运动: vBq R vm 2 2 2 = m Bq vm R5 . 0 2 2 = 金属离子沿着靶材和磁场边界入射,其圆心在 M 点正上方 0.5m 处 O,金属离子沉积点 为 K,分界线与基底的交点为 A。 OMsin45=AM,所以 O 恰好在基底上。 2 OA=AMtan45= 2 4 m,所以 AK=0.5- 2 4 m= 22 4 m- (AK 约等于 0.147m,结果带根号或者计算出小数均得分。 ) 离子靠近 MA 方向射出,则会落在 A 点的附近,范围不超 出 K 点 左侧区域范围内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偏向右,根据对称性粒 子能够到达 A 左侧的距离也为 0.147 或( 22 4 ) ,与右侧相 同。 故离子能够镀膜范围的长度为 22 2 Lm = (考生写成小数 0.293m 同样得分。 ) 14. 解: (1)小车冲上斜面,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设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加速度为 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sin 111 gmam= 2 1 /5sma=- 小车减速到 0 时,位移 x 满足: 2 11 02va x= 得,0.9 mx = 故,机器人出发时与小车距离为 0 0.45 msxx= = mdxs45. 0 0 = (2)机器人从释放到第一次推车 设机器人的加速度为 a,根据位移关系: 2 01 2 002 2 1 2 1 taattvs+= 2 /5.2sma = 第一次推车的位置为: mattvdx8 . 0 2 1 2 00200 =+= 第一次推车时车的速度为 v车,机器人的速度为 v机 推车前小车速度为: 1 1 m/svat= 车 ,方向沿斜面向下 机器人速度为: 2 2 m/svvat=+= 机 ,方向沿斜面向上 设推车后小车和机器人的速度为 v 车和 v 机,由动量守恒,得: K A O 3 1 212车机车机 vmvmvmvm+=+ 由机械能守恒,得, 2 1 2 2 2 1 2 2 2 1 2 1 2 1 2 1 车机车机 vmvmvmvm+=+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0v = 机 ,3 m/sv = 车 (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捆绑得分,计算出碰撞后的速度给 2 分,只写出公式,但没有算出 速度得 1 分) (3)设机器人从第 1 次推小车到第 2 次推小车的时间为 T,由运动学公式,得 22 12 11 22 v TaTa T+= 车 解得,0.8 sT = 此时两物体速度为: 1 1 m/svvaT=+= 车车 , 2 2 m/sva T = = 机 与第一次碰撞前的状态完全相同。 故,可知两物体之后的运动存在规律: 每两次推车期间,小车前进的最大位移为: 2 1 0.9 m 2 v x a = 车 车 两次相邻碰撞位置的距离为: 2 11 1 0.8 m 2 xv TaT=+= 车 小车总位移为6.5 m sin h x = 总 第一次推车的位置为 x0=0.8m 故第一次推车后还需推车次数为: 0 1 6 xxx n x = 总车 , 由于 n 为整数,所以小车运动至赛道顶端恰好减速为 0。 比赛总时长为: 1 5.6 s v ttnT a = += 车 总 15. (1)减小 减小 增大 冰可以漂浮在水中,说明冰的密度比水要小,分子间距比水大。 (2)由于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 001 1 p VpV= (写成 001 1 01 p VpV TT = 如果没有说明温度不变或等温变化则得 1 分) 4 00 0 2 (1)10 0.7 3 pp VVVL = =+= - 1 1 1 0.5 3 p VVL = = ? - 解得: 10 =1.4pp- (2)设喷出水的体积为V,气体的质量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 1 101 1.2()pVp VV=+ - 代入数据解得: 1 12 VL= - 16. (1) 下方 因为根据类似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人眼总是默认光线直线传播的。 光路图如图所示 SinC=1/n (2)右侧 如果左侧小朋友抖动绳子,则波的向右传播,在 0.75s 内其波向右传播 1m,波速 v=s/t=1/0.75=4/3(m/s) ,根据周期等于波长和波速的比值,得到周期为 T=3s 不符合题 意周期 0.75sTr0时,引力加速度小于向心加速度,故人感受到背离地心的“重力” 此时随着 r 增大, “重力”增大。D 错误。 11. 答案: (1)甲 (1 分) 根据加速度 2 T s a 可知,s 大的则加速度大,纸带甲相相等 时间内的位移差约为 1.25cm,而乙纸带为 1.00cm 故甲纸带的加速度更大。 (2 分)考生可以 具体把加速度计算出来,得到甲的加速度为 1.25m/s2,乙加速度为 1m/s2,从而做出判断, 或者计算出相邻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从而判断速度变化快慢。只要分析合理均得分。如果只 作定性分析,没有利用表格中数据进行计算只得 1 分。 (2)a1M1=a2M2(2 分) (3)AB(2 分) (少选给 1 分,错选不得分) 12. 答案: (1) R1(2 分)2(2 分) (2)10(填 910 均可得分,考生写 9.0 或 10.0 也同样得分) (2 分) 80(7085 均可得分,考生写保留了 3 位有效数字同样得分) (2 分) 越高(1 分) 解析: 根据说明书上的图像 70时热敏电阻约为 60, 根据图乙滑动变阻器采用了分压式, 应该选择 R1, 而141 AVR R故被测电阻属于小电阻,选择外接,开关接到 2. 电流表读 数 10mA 热敏电阻阻值为 600,从图甲中可以读出温度为 10,电流表的量程为 120mA, 对应电阻为 50,故对应的温度为 80。电源电动势固定,电流值越大则对应电阻越小, 温度越高。 13. 解: (1)氩离子在电场中加速: 3 根据动能定理: 2 0101 2 1 vmUq-1 分 故:sm m Uq v/10 2 5 1 01 0 -1 分 氩离子在电场中偏转: 1 2 1 2 0 22m Etqat AM tvAM y x -1 分 代入数据得:高度差 AMy=0.5m-1 分 (2) 金属离子在磁场中运动: vBq R vm 2 2 2 -1 分 m Bq vm R5 . 0 2 2 -1 分 金属离子沿着靶材和磁场边界入射,其圆心在 M 点正上方 0.5m 处 O,金属离子沉积点 为 K,分界线与基底的交点为 A。 OMsin45=AM,所以 O 恰好在基底上。-1 分 OA=AMtan45= 2 4 m,所以 AK=0.5- 2 4 m= 22 4 m-1 分 (AK 约等于 0.147m,结果带根号或者计算出小数均得分。 ) 离子靠近 MA 方向射出, 则会落在 A 点的附近, 范围不超出 K 点 左侧区域范围内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偏向右,根据对称性粒子 能够到达 A 左侧的距离也为 0.147 或( 22 4 ) ,与右侧相同。 -1 分 故离子能够镀膜范围的长度为 22 2 Lm -1 分 (考生写成小数 0.293m 同样得分。 ) 14. 解: (1)小车冲上斜面,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设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加速度为 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sin 111 gmam 2 1 /5sma-1 分 小车减速到 0 时,位移 x 满足: K A O 4 2 11 02va x 得,0.9 mx -1 分 故,机器人出发时与小车距离为 0 0.45 msxx mdxs45. 0 0 -1 分 (2)机器人从释放到第一次推车 设机器人的加速度为 a,根据位移关系: 2 01 2 002 2 1 2 1 taattvs 2 /5 . 2sma -1 分 第一次推车的位置为: mattvdx8 . 0 2 1 2 00200 -1 分 第一次推车时车的速度为 v车,机器人的速度为 v机 推车前小车速度为: 1 1 m/svat 车 ,方向沿斜面向下-1 分 机器人速度为: 2 2 m/svvat 机 ,方向沿斜面向上-1 分 设推车后小车和机器人的速度为 v 车和 v 机,由动量守恒,得: 1 212车机车机 vmvmvmvm 由机械能守恒,得, 2 1 2 2 2 1 2 2 2 1 2 1 2 1 2 1 车机车机 vmvmvmvm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0v 机 ,3 m/sv 车 -2 分 (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捆绑得分,计算出碰撞后的速度给 2 分,只写出公式,但没有算出速 度得 1 分) (3)设机器人从第 1 次推小车到第 2 次推小车的时间为 T,由运动学公式,得 22 12 11 22 v TaTa T 车 解得,0.8 sT -1 分 此时两物体速度为: 1 1 m/svvaT 车车 , 2 2 m/sva T 机 -1 分 与第一次碰撞前的状态完全相同。 故,可知两物体之后的运动存在规律: 每两次推车期间,小车前进的最大位移为: 5 2 1 0.9 m 2 v x a 车 车 -1 分 两次相邻碰撞位置的距离为: 2 11 1 0.8 m 2 xv TaT 车 -1 分 小车总位移为6.5 m sin h x 总 -1 分 第一次推车的位置为 x0=0.8m 故第一次推车后还需推车次数为: 0 1 6 xxx n x 总车 ,-1 分 由于 n 为整数,所以小车运动至赛道顶端恰好减速为 0。 比赛总时长为: 1 5.6 s v ttnT a 车 总 -1 分 15. 答案: (1)减小减小增大 冰可以漂浮在水中,说明冰的密度比水要小,分子间距 比水大。 ( 装满水的塑料瓶结冰后会膨胀、水结冰后会膨胀、冬天水龙头会冻裂、冰可以浮 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比水小只要现象合理均可得分)该题每空 1 分,共 4 分。 (2)由于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 001 1 p VpV -2 分 (写成 001 1 01 p VpV TT 如果没有说明温度不变或等温变化则得 1 分) 00 0 2 (1)10 0.7 3 pp VVVL -1 分 1 1 1 0.5 3 p VVL ? -1 分 解得: 10 =1.4pp-1 分 (2)设喷出水的体积为V,气体的质量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 1 101 1.2()pVp VV -2 分 代入数据解得: 1 12 VL -1 分 16. 答案: (1)下方(1 分) 因为根据类似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人眼总是默认光线直线传播的, 光图如图 6 所示(2 分) (能正确画出两条光线的得 1 分,光线反向延长并相交得 1 分)SinC=1/n (1 分) (2)右侧-2 分 如果左侧小朋友抖动绳子,则波的向右传播,在 0.75s 内其波向右传播 1m,波速 v=s/t=1/0.75=4/3(m/s) ,根据周期等于波长和波速的比值,得到周期为 T=3s 不符合题 意周期 0.75sT2s。-2 分 因为右侧小孩先抖动绳子时,波向左传播 0.75s,又小于一个周期,波向左传播的距离是 3m(小于一个波长 4m) ,v=s/t=3/0.75=4(m/s) ,根据周期等于波长和波速的比值得到, 周期为 T=1s 符合题意。-2 分 波速等于 4m/s。 v=s/t=3/0.75=4(m/s)-2 分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1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物物 理理 2021.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 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上 述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要求的。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由已知现象,经过逻辑推理和数学工具验证,再进行合理延伸,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科学 思维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A.牛顿的人造卫星发射设想 B.测静电力常量 C.探究二力合成的规律 D.研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2.核电池又称“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利用衰变放出的射线能量转变为电能而制成。科学家利用 衰变反应制成核电池,已知的半衰期约为 2.6 年,、 原子核及 x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1、m2、m,真空中的光速为 c,则 A.射线粒子 x 的符号是 B.5.2 年后所有原子核均已衰变 C.每个原子核衰变放出的能量为(m1-m2-m)c2 D.单位时间内该电池因衰变而放出的核能一直保持不变 3.一新能源电动汽车,总质量为 2x103kg,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车头正前 方 30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为礼让行人,驾驶员开始刹车,从发现行人到停下,其 v-t 图像 如图所示。已知汽车减速过程中动能减少量的 60%转化回收为电池电能。则 A.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B.汽车停止时车头距斑马线 1.5m C.图示过程中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m/s D.此刹车过程中,汽车回收的电能为 105J 4.动靶射击训练时,质量为 0.5kg 的动靶从地平面下方 5m 处的 A 点竖直上抛,B 点为动靶可到达的最高点,高出地平面 15m,如 图所示。已知动靶在地平面以上被击中为“有效击中”。忽略空 气阻力及子弹的飞行时间,g=10m/s2.则动靶 A.从 A 点抛出的初速度为 25m/s B.从 A 上升到 B 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 10Ns C.可被“有效击中”的时间为 2s D.在经过地平面附近时更容易被击中 5.如图所示,一玩偶与塑料吸盘通过细绳 AB 连接,吸盘吸附在墙壁上, 玩偶静止悬挂,忽略玩偶与墙壁之间的静摩擦力,则 A.细绳 AB 越短,玩偶对墙壁的压力越大 B.细绳 AB 越长,吸盘受到墙壁的摩擦力越小 C.吸盘重力大于墙壁和细绳对吸盘作用力的合力 D.吸盘与墙壁之间的挤压力越大,吸盘受到墙壁的摩擦力越大 6.如图所示,用轻绳将一条形磁铁竖悬挂于 O 点,在其正下方的水平绝 缘桌面上放置一铜质圆环。现将磁铁从 A 处由静止释放,经过 B、C 到 达最低处 D,再摆到左侧最高处 E,圆环始终保持静止,则磁铁 A.从 B 到 C 的过程中,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从上往下看) B.摆到 D 处时,圆环给桌面的压力小于圆环受到的重力 C.从 A 到 D 和从 D 到 E 的过程中,圆环受到摩擦力方向相同 D.在 A、E 两处的重力势能相等 7.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正电小球 A、B 用绝缘轻弹簧连接。初始时弹簧 处于原长,小球 A 固定,小球 B 从 M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 O 点所受合力为零, 向右最远到达 N 点(O、N 两点在图中未标出)。则 A.小球 B 运动过程中,弹簧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保持不变 B.B 球到达 N 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C.M、N 两点一定关于 O 点位置对称 D.从 O 到 N 的过程中,库仑力对小球 B 做功的功率逐渐减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 8.某同学通过理想变压器把电压 u=220sin(100t)V 的交变 2 电流降压后,给一个标有“20V、1A”的灯泡供电,变压器原、 副线圈匝数比为 10:1.为使灯泡正常工作,可以在原线圈串联一个电阻 R1或在副线圈串联一个 电阻 R2(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该交变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 100 次 B.灯泡正常工作时,原线圈电流的有效值均为 10A C. R1:R2=1:1 D.R1与 R2的功率之比为 1:1 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左侧接定值电 阻,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 MN 以某一初 速度沿导轨向右滑行,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则金 属杆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 v、流过的电量 q 与时间 t 或位移 x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有 10.设想在赤道上建造如图甲垂直于水平面的“太空电梯”,宇航员通过电梯直通太空站。图乙中 r 为宇航员到地心的距离,R 为地球半径,曲线 A 为地球引力对宇航员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与 r 的关系;直线 B 为宇航员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 r 的关系,关于相对地面静 止在不同高度的宇航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随着 r 增大,宇航员的线速度也增大 B.宇航员在 r=R 处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图中 ro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D.随着 r 增大,宇航员感受到“重力”也增大 三、非选择题:共三、非选择题:共 54 分。第分。第 1114 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516 题为选考题,考题为选考题,考 生根据要求作答。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42 分。分。 11.(7 分)图 1 为“验证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2 为同时释放小车甲、乙后打出的 两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均有 4 个点并未画出)。忽略绳子的质量以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1)测量得到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下表所示(单位:cm): 可以判断小车 (填“甲”或“乙”)的加速度较大。请通过定量分析,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2)测得甲、乙两车质量分别为 M1、M2,加速度分别为 a1、a2,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 (用 a1、a2、M1、M2表示),则验证了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欲得到(2)中的实验结论,下列操作必要的有 . A.连接小车的细绳与桌面平行 B.平衡两小车和桌面间的摩擦力 C.用天平测量动滑轮和钩码的总质量 12.(9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热敏电阻 R4 制作简易电子温度计,该热敏电阻说明书给出的阻值 R 随温度 t 变化的曲线如图甲所示。 (1)为检验该热敏电阻的参数是否与图甲一致,测量部分温度下的阻值,设计图乙所示电路。 把该热敏电阻置于恒温箱中,利用如下实验器材测量 7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A.蓄电池(电动势 6V,内阻不计) B.电压表(量程 6V,内阻约 10k) C.电流表(量程 120mA,内阻约 2) D.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20) E.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1000) F.开关、导线若干 参照图甲中的参数,滑动变阻器 Rp应选用 (填“R1”或“R2”); 单刀双掷开关应接在(填“1”或“2”)。 (2)经检测无误后,把该热敏电阻与(1)中蓄电池和电流表串联,制作简易温度计(如图丙所 示)。 当电流表读数为 10mA 时,对应的温度为 ,该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最高温度为 . 测量多组数据,并在电流表表盘上标注出相应的温度值,绘制出表盘刻度。电流值越大,对 应的温度 。(填“越低”或“越高”) 13.(10 分)物理气相沉积镀膜是芯片制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如图是该设备的平面结构简图。初 速度不计的氩离子经电压 Uo 的电场加速后,从 A 点水平向右进入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E,恰好 打到电场、磁场的竖直分界线 I 最下方 M 点(未进入磁场),并被位于该处的金属靶材全部 吸收,AM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0.5m.靶材溅射出的部分金属离子沿各个方向进入两匀强磁场区 域,并沉积在固定基底上。基底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45,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均垂直纸面)的 两磁场 B 的分界线 I 过 M 点且与基底垂直。 ,(已知:,氩离子比荷C/kg,金 属离子比荷,两种离子均带正电,忽略重力及离子间相互作用力。) 。 (1)求氩离子进入电场的速度 v0,以及 AM 两点的高度差; (2)若金属离子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均为 1.0 x104m/s,M 点到基底的距离为求在纸面内, 基底上可被金属离子打中而镀膜的区域长度。 14.(16 分)如图是机器人“推车比赛”的情境,倾角 =30的固定斜面赛道,高 h=3.25m.质量 m1=1kg 的小车以 v1=3m/s 的速度从底端滑上赛道(不计小车与斜面间的摩擦)。当小车速度 减为 0 时,质量 m2=2kg 的机器人从 A 点以初速度 v2=1.5m/s 进入赛道,沿赛道向上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已知 A 点距赛道底端 do=0.45m.再经 to=0.2s 后机器人第一次推车(推车时间极短且 视为弹性碰撞)。机器人推车前后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机器人与小车均视为质点,重力加 速度 g=10m/s2.试求: (1)机器人进入赛道时与小车的距离; (2)机器人第一次推车后,机器人和小车的速度大小; (3)从机器人进入赛道至小车到达赛道顶端所经历的时间。 (二)选考题:共(二)选考题:共 12 分。请考生从分。请考生从 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 分。分。 15.【选修 3-3】(12 分) (1)(4 分)严寒的冬天,“泼水成冰”。洒向空中的热水迅速降温并结冰。热水在降温过程中, 水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填“增大”或“减小”);一定质量的 0水变成 0冰的过程中, 内能(填“增大”或“减小”),分子平均间距 (填“增大”或“减小”),请结合自然现象或所 学知识,简要说出分子平均间距变化的判断依据 . (2)(8 分)增压玩具水枪通过压缩空气提高储水腔内的压强。已知储水腔的容积为 1.5L,用充 气管每次将 0.02L 压强为 po=1atm 的气体注入储水腔,初始时,在储水腔中注入 2/3 容积的水, 此时储水腔内气体压强为 po,然后充气 10 次。忽略温度变化,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求: 1)充气后储水腔内的气体压强; 2)储水腔中的气体压强降到 1.2po时,水枪喷出水的体积。 16.【选修 3-4】(12 分) (1)(4 分)在沙漠地区,太阳照射下,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升高,密度降低,折射率减小,光 线从高向低照射时发生全反射,形成“海市蜃楼”。现将此原理简化为光在两层空气间发生全反 射,已知上层空气折射率为 n,地面附近空气折射率为 1,(忽略下层空气厚度)。则形成的“海市 蜃楼”在地平线 (填“上方”或“下方”),请完成光路图。要发生全反射,光线从上层空 气进入下层空气的入射角的正弦值至少为 . (2)(8 分)如图所示,左图中两小孩各握住轻绳一端,当只有一个小孩上下抖动绳子时,在绳 上产生简谐横波,右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绳子中间某段在 t1=0 和 t2=0.75s 时刻的波形图,已 知小孩抖动绳子的周期 T 满足 0.75sT2s. 1)判断哪侧(左侧右侧)小孩在抖动绳子,并写出判断依据; 2)求此列波在绳子中传播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