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223015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4.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二 部 分 人 文 地 理 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地地 理理 内 容 索 引 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素养导读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 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核心素养 1.结合地理资料,分析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差异。(区域认知)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施途径。(综 合思维) 3.结合资料,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地理实践力) 4.调控人类活动,解决区域存在的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区域可

2、持续 发展。(人地协调观) 知识构建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自主诊断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 (1)产生原因: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 越来越大,对环境的 也越来越严重。 (2)类型按性质分类 主要类型 表 现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雨、全球 变暖、 破坏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资源短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 和破坏 强度 破坏 酸 臭氧层 荒漠化 减少 2.主要环境问题 (1)资源短缺 开采 锐减 下降 减少 经济 掠夺 浪费 (2)生态破坏 成因:人类长时期地砍伐 和开垦草原。 表现:生态失衡、 、土地

3、荒漠化、生态恶化。 (3)环境污染 成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 。 后果:引起 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森林 水土流失 有害物质 环境质量 主要类型及其危害 主要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 害 大气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 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以及 颗 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 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 见度,引发 、臭氧层 空洞和酸雨等 水污染 污水、工业废水、 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 ,危害人体 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 恶化 可吸入 温室效应 生活 有效利用 主要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 害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

4、农用化 学药剂中的 ,以及 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 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 、质量下降 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引入海洋环境的物 质或 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 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 有害成分 功能失调 能量 环境质量 二、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时 期 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狩 猎社会 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 关系 农业社会 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 ,但对人地关系有了 一定程度的认识 工业社会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 信息社 会(后工 业社会) 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向 、低碳化、绿色化、循环 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平

5、衡 不协调 和谐论 生态化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传统发展观念 a.往往只片面追求 ,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b.简单地把 (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 唯一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c.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忽视自然界首先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索取对象 基础 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可持续发展 a.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 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b.内涵:是资源 、经济和社

6、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的综合体。 c.基本原则: 、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资源环境 后代人 环境承载力 公平性原则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项目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 、增加产 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 和文明消费, 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 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 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 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 的 生产规模 清洁生产 环境 可持续利用 项目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结果 形成一种 的 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 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 高污染

7、”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 引入市场机制,平衡 与 的矛盾 不可持续发展 需求 供给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类型 可持续利用措施 土地资源 防治 ,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 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水资源 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 海洋资源 、禁止滥捕、沿海环境污染治理等 土地荒漠化 水污染 伏季休渔 环境污染的治理 a.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 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 会。 b.构建 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 共同参与的 环境治理体系。 c.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 承诺。 低碳循环 政府 公众 减排 生

8、态保护 a.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 。 b.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 ,保护生物多样性。 c.扩大 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 海洋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稳定性 土地退化 轮作休耕 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工作重点 构建 的经济体系 构建市场导向的 创新体系 构建 、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倡导简约适度、 的生活方式 推进荒漠化、 、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严格保护 推进 制度建设 建设好 和国家公园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绿色技术 清洁低碳 绿色低碳 石漠化 耕地 主体功能区 自然保护区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整合突

9、破整合突破 考向一 考向二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一考向一 环境问题的产生、表现及分布环境问题的产生、表现及分布 1.产生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从产生的机理看, 环境问题 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 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更新再生速度;二是 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并且超过了环境 自净能力。 考向一 考向二 2.表现 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具体分析如下。 (1)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 举 例 原 因 典型事例 资源 短缺 水资源、土地资 源、矿产资源等 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 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 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考向一 考向二 (2)环境污

10、染 具体内容 产生原因 典型事例 大气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 康的农药的排放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水体污染 多瑙河的污染 土壤污染 常熟市农田重金属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生活产生大量垃圾 市区垃圾场 噪声污染 工矿企业、交通工具 机场附近的噪声 放射性污染 核废料处理不当及意外事 故的发生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海洋污染 海岸带工业发展、海上航 运泄漏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 考向一 考向二 (3)生态破坏 具体内容 产生原因 典型事例 森林环境调节功 能下降 毁林开荒 热带雨林的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 荒漠化 砍伐森林、开垦 草原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北方冬、 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11、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次生盐碱地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存环境的恶化, 人类的过度捕猎 珍稀动物的减少,如大熊猫、华南虎 等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1】 (2019江苏卷,1314)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 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考向一 考向二 (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

12、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考向一 考向二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 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 以后下降的主要原因,体现了对综合思维的考查。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 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的影响因素,既考查综合思维能力,又考查区域认 知能力。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题号 分 析 第 (1) 题 A 夜间城市人口大多进入睡眠状态,户外活动最少,但PM2.5浓 度仍然较高,说明户外活动 对污染物沉降没有明 显影

13、响,并且10时以后户外活动没有 B 根据图文材料无法直接看出或推测10时以后降水频率 会 减少 减少 增加 考向一 考向二 题号 分 析 第 (1) 题 C 10时以后由于城市受太阳辐射影响增大,加上人为原因排 热增加,气温上升迅速, 增强,空气 旺 盛,有利于污染物 D 白天城市车流量远 夜间,但夜间PM2.5浓度并不比 白天 ,说明PM2.5浓度与车流量无直接关系 热岛效应 扩散 大于 低 对流 考向一 考向二 题号 分 析 第 (2) 题 A 东北地区 比重大,加上冬季取暖,燃烧消耗的煤 炭资源量大,SO2 ;华东地区 占比高, 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较东北少,SO2排放量较小 B 东北地

14、区 比华东地区小,但SO2 重工业 排放量大 轻工业 人口密度 浓度高 考向一 考向二 题号 分 析 第 (2) 题 C 华东地区资源贫乏,所需要的 、 多从外 地调入,但大气SO2浓度 ,故大气SO2浓度与当地的 资源条件 D 出行方式不同,对SO2 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 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相对较高, SO2浓度也应高,说明不仅仅是 的影响,最主要 影响因素的是能源 的不同 能源 原料 较高 无关 浓度 出行方式 消费结构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C (2)A 考向一 考向二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角度1 大气污染 (2020福建三明质检)近地面大气臭氧

15、主要是石化工业、加油站、汽车等 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在高温环境与强紫外线辐射下,发生光化 学反应生成的。当近地面的大气臭氧浓度过高时,会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 成损害。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城市与时间组合,易发生臭氧污染的是( ) A.广州5月 B.武汉6月 C.南京7月 D.北京8月 考向一 考向二 2.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过高时,正确的应对措施是( ) A.减少室内通风换气次数 B.用环保材料进行家庭装修 C.少用私家汽车,绿色出行 D.关停部分电器,节约用电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在高温环境与强紫外线辐射下,易发生臭氧污 染,南京在7月

16、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高温闷热,紫外线强,易发生臭氧污 染,C正确;广州5月、武汉6月及北京8月雨天多,紫外线辐射弱,不易发生臭 氧污染,A、B、D错误。选C。第2题,当近地面臭氧浓度过高时,最好的应 对办法就是关闭窗户,减少室内通风换气的次数,减少与高污染空气的接 触,A正确、C错误;用环保材料进行家庭装修是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影 响,B错;关闭部分电器,节约用电主要是节约能源,与臭氧污染关系不大,D 错。选A。 考向一 考向二 角度2 水污染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 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 区居民

17、的生活水源(下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 区内的河涌,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1997年广州开 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 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 腐”的治理效果。据此完成第34题。 考向一 考向二 3.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 ) A.潮汐涨落的影响 B.流域降水集中 C.城区地形起伏小 D.河涌纵横交错 4.适宜采用“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的河涌是( ) A.乌涌 B.猎德涌 C.海珠涌 D.大冲口涌 广州城区部分河涌分布示意图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8、3.A 4.C 解析 第3题,由“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 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可知,图中的“河涌”主要是指“支流”,污水在“支流” 中“往复”,能够出现这种现象只能是潮汐涨落的影响。第4题,由材料可 知,“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 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乌涌、猎德涌、大冲口涌均为单 向支流,只有海珠涌连通两个河道,最适合通过“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 考向一 考向二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二考向二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具

19、体如 下图所示。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一 考向二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项基本原则,其具体的 内容、要求与案例如下所示。 原则 内 容 要 求 案 例 公平性 原则 本代人之间、 代际之间、人 类与其他生物 种群之间、不 同国家与地区 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 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 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 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 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 共享资源和环境 “只有一个地球 关心与共享”“ 世界万物,生命之 网” 考向一 考向二 原则 内 容 要 求 案 例 持续性 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 限的,人类的经济活 动和社会发展

20、必须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利用一切自 然资源,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 “没有破坏 的发展” 共同性 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 发展和环境保护,采 取全球共同的决策 和行动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 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 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 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 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各国人民 联合起来 创造更加 美好的世 界” 考向一 考向二 3.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经济发 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 则,把经

21、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考向一 考向二 (1)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环境 的危害降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 式。 考向一 考向二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 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资源 得到再生 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农业资源,使 资源再生,永续利用 综合效益 突出 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物 质能量的利用效率,提高经济

22、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良性 循环 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 理发展,并可调节气候,减少灾害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2】 (2020天津卷,13)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 一座新城。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 列各题。 考向一 考向二 (1)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描述中,与上图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 ( ) A.智慧城市、低碳环保、高新产业、生态宜居 B.生态宜居、高新产业、低碳环保、智慧城市 C.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 D.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智慧城市、高新产业 考向一 考向

23、二 (2)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 A.调节地表径流量 B.减少地下径流量 C.减少水的下渗量 D.减少地表水蒸发 (3)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主要是因为高地 ( ) A.受风沙影响小 B.盐碱化程度低 C.受干旱影响小 D.热量条件较好 考向一 考向二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相关图文材料为主要信息载体,根据 照片推断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堆土形 成的高地的作用等,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题号 分 析 第 (1) 题 技术指向

24、型 高新产业 生态宜居 低碳环保 考向一 考向二 题号 分 析 第 (2) 题 A 永定新河是海河流域永定河下游入海河道,夏季降水集中, 易发洪涝,公园内的湖泊可以在汛期 ,调节地 表径流,A正确 B 湖泊水域面积大,储水时间长,会增加地下径流量,B错误 C 湖泊水域面积较大,储水时间长,利于 ,C错误 D 湖面水面较大,会增加地表水 ,D错误 分流洪水 下渗 蒸发 考向一 考向二 题号 分 析 第 (3) 题 A 堆土形成的高地受风沙的影响和平地差异不大,A错误 B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盐碱荒滩上,土壤盐度较高,林木不易 存活。高地盐分不易在地表 ,可以随着水下渗至地 下,因此利于林木成活,B

25、正确 C 堆土形成的高地受 影响大,C错误 D 堆土形成的高地和平地 差异不大,D错误 集聚 干旱 热量条件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C (2)A (3)B 考向一 考向二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角度1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 (2020天津模拟)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清洁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自然选 择。读传统经济流程和循环经济流程图,完成第12题。 考向一 考向二 1.两种经济流程的最大区别是( ) A.向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同 B.从自然中获取的资源数量不同 C.产品的经济效益不同 D.投入的多少不同 2.在循环经济流程中,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 ) A.从资源开发环节评估 B.

26、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 C.从废弃物排放情况评估 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传统经济流程直接向自然排放废弃物,循环经济流程虽然也有 废弃物排放,但大部分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化,进行回收再利用。两种经济流 程的最大区别是向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同。第2题,在循环经济流程中, 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关注整个过程,即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 考向一 考向二 角度2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020浙江十校联考)浙江某地的“跑道养鱼”是“五水共治”理念下的绿色、 高效养殖模式(如下图)。该模式能不间断供氧、持续清污、保证水质,同 时可以使鱼“跑步健身”(逆水

27、游动)。据此完成第34题。 考向一 考向二 3.“跑道养鱼”的高效,体现在( ) 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发展乡村旅游 提高鱼的品质 增大养殖 密度 A. B. C. D. 4.这一养殖模式要得到推广,从环境角度看,必须( ) A.完善污水处理 B.改进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C.创设品牌养殖 D.增加饵料投放,缩短养殖周期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和残存的饲料,顺着水流进入吸污水道, 此过程不是水体自净,是人工进行了干预;“跑道养鱼”相对于传统养鱼模式 非常高效,养鱼的目的是增加鱼的产量,增加经济收入,不是发展乡村旅游; 不间断供氧、持续清污、鱼“跑

28、步健身”提高了鱼的品质;5条“跑道”集中了 大量鱼群,增大了养殖密度,比传统鱼塘养殖量大。第4题,从环境角度看,该 模式要保证水质,必须完善污水处理;B、C、D均不是从环境角度分析。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专项提升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图形突破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相关地理事物, 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 形。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现以下图为例, 展示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1.把握主题,梳理过程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关联图,图中展示了该生产模式 的资源

29、投入、生产过程及废弃物处理的全部过程。 2.分析演变,寻找突破 图中与水源、技术同属于作物种植的区位条件,是种植业为畜禽养殖 提供的饲料,分别是农业对沼气和沼渣的利用,是沼气池的原料来源。 因此,此图的突破点是按照箭头顺序理清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过程。 3.增添信息,验证关系 把要添加的信息依次填入该循环经济关联图中,重新理顺一遍,按照“资 源产品再生产”的流程验证物质和能量在循环经济中的合理性。 4.联系理论,表述意义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其以资源减量化、再生化为原 则,以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的,所以对于此类循环经济关联图的意义分析, 可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进行。 (

30、1)生态上,节约资源,减轻生态环境问题。 (2)经济上,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提高收入。 (3)社会上,安排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 (2018天津卷,7)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 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 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 模式。 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循环经济的图文材料为载体,主要考查对循环经济的 判断,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体

31、现了人地协调观。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高效利用 循环利用 高效 无害化 无害化 答案 B 迁移迁移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毫米的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 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在世界各 地得到大力推广。下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读图,完 成第12题。 1.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 B.有效控制滴水量 C.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D.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 2.滴灌技术的优点包括( ) 调节田间气候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增加地下水水量 减少无 效蒸发 适宜全年灌溉 保持土壤结构 A. B. C. D.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利用针式滴头进行滴灌不能改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A错;针式 滴头滴入土壤中的水较少,能有效控制滴水量,B对;针式滴头的使用对土壤 中水分蒸发没有影响,C错;滴灌不能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D错。第2题,土 壤中水分较少,不能调节田间气候,错;土壤中水分较少,可以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对;滴灌水量小,对地下水水量影响不大,错;滴灌能减少水分的 无效蒸发,对;滴灌主要用在农作物生长期,不会全年灌溉,错;滴灌水量 较小,可以起到保持土壤结构的作用,对。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