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doc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223136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某地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完成第 12 题。 1.清洁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 A.提高了蔗糖的产量 B.提高了蔗糖的质量 C.减少了废弃物排放 D.提高蔗糖生产速度 2.该清洁生产模式最可能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2020广东汕头一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m的颗粒物。某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差异较小。随着

2、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迅速增加。下图示意该地甲、 乙、丙、丁四个城市多年逐小时 PM2.5浓度平均值。据此完成第 35题。 3.甲、乙、丁三个城市一天中 PM2.5的浓度最低时出现在 16时左右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气温升高 B.交通高峰已过 C.大气扩散 D.云量增加 4.丙城市 PM2.5的浓度曲线异于其他三个城市的原因是( ) A.地势平坦 B.气候温和 C.产业结构 D.海陆位置 5.四城市在 6:008:00时段 PM2.5浓度增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煤炭燃烧 汽车尾气 逆温现象 阴雨连绵 A. B. C. D.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

3、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 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 流程。据此完成第 67 题。 6.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7.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2020天津河东一模)绿色发展指数,包含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 绿色生活六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 2016年

4、绿色发展指数及公众满意程度情况。读图,完成第 89 题。 8.关于我国图示部分省级行政区绿色发展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省级行政区均好于内陆省级行政区 B.直辖市发展水平都较高 C.绿色发展指数与公众满意度呈负相关 D.西南三省处于中游水平 9.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其优势主要在于 ( ) 资源利用 环境治理 环境质量 生态保护 增长质量 绿色生活 A. B. C. D. (2020山东莱芜一中高三开学考试)一个城市的人口生态位是指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决定的该 城市人口所处的地位。城市的生态场势指人们在某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适宜度。城市人口生态位与 城市生态场势均衡的城

5、市为协调型城市。下图分别示意 18个中心城市人口生态位(图 1中三条曲线 为等生态位线)和生态场势指数关系(图 2中三条曲线为等生态场势线),图中数字表示依据相关指数 排序的序号(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据此完成第 1012 题。 10.下列城市中,发展最协调的是( ) A.重庆 B.深圳 C.上海 D.武汉 11.据图判断,下列城市中人才最容易外流的是( ) A.大连 B.福州 C.长沙 D.武汉 12.下列城市与该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 ) A.武汉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 B.西安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 C.重庆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 D.昆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2020山东

6、烟台第一中学高三月考)桑沟湾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处海湾,这里是我国最早海带 人工养殖的地方。近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此海湾成功探索出了海带、 鲍鱼和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新模式(见下图)。据此完成第 1315题。 13.桑沟湾由单一的海带养殖到海带、鲍鱼、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优质的海洋环境 B.保鲜技术的出现 C.市场的需求升级 D.养殖技术的进步 14.与单一养殖相比,该混合养殖模式的突出优点是( ) 节省饵料投放,提高经济效益 吸收海水中的 CO2,减缓温室效应 调整生产规模,市场适应性 强 改善水质,减少海洋养殖污染 A. B. C. D

7、. 15.冬季,农户们常将鲍鱼和海参送往福建和广东沿海养殖,其最主要目的是( ) A.靠近消费市场 B.缩短养殖周期 C.获得优惠补贴 D.躲避大风暴雪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空气质量指数分为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 重污染。下图是青岛 20142017 年间统计各空气质量等级出现天数在全年中的占比图。 青岛市各月的空气质量情况 (1)归纳青岛市全年空气质量分布情况。(4 分) (2)说出污染程度较重的季节或持续月份并分析形成原因。(6分) 17.(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8、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是地球上极其宝贵的淡水生物宝库。长江 流域覆盖我国 11 个省市,近 28 万渔民,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 40%,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长期以来因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长江流域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大规模增殖放流,每年的捕捞 量也不足 10万吨,约占全国淡水水产品总量的 0.15%。我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部联合印发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规定,2020年 1月 1 日起, 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的重点水域实行为期 10 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范围。 (1

9、)说明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6 分) (2)指出目前长江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3 分) (3)从渔业生产方面,推测国家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常年禁捕的地理背景。(4 分) (4)简述实施禁捕对长江流域渔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生态和经济价值。(4 分) 18.(1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红碱淖(no)位于毛乌素沙地东缘的陕蒙交界处,是陕西最大的沙漠微咸水湖,也是我国候鸟迁徙 路线上重要的繁殖和停歇地。红碱淖流域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湖盆地,面积约 1 500平方千米,气候为 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水偏少且季节、年际变化大,集中在 79 月;地表有数条季节性小河注入 该湖,地下

10、水是本区河流的重要补给水源。流域内居民约 45 000 人,主要产业为农业和畜牧业。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红碱淖面积急剧减小,有研究指出陕北和内蒙古广泛实施的生态林建设是导 致湖泊萎缩的原因之一。伴随湖泊萎缩,湖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当地野外调查发现一种食鱼鸟类棕 头鸥已完全成为食水栖昆虫鸟类。下图示意红碱淖湖泊位置。 红碱淖湖泊位置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生态林建设与湖泊萎缩之间的联系。(4分) (2)说明棕头鸥食性转变的原因。(3分) (3)为恢复红碱淖湿地生态,当地有关人士提议将入湖河流上游水库全部拆除,但一直难以进行,请推测 该提议难以实施的理由。(4 分) 19.(17分)阅读图

11、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资源化,以实现节约资 源、减少废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负荷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属于城市环境经济,市场竞争性不强。苏 州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已不能满足城市发 展的需要。苏州市光大国家静脉产业示范园区总投资约 13.7亿人民币,共有十余个项目组成(如下 图)。目前已具备全面解决苏州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成为全国首家综合处 置城市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的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1)简述苏州光大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地理条件。(6 分) (2)说出科技在静脉产

12、业园区建设中所起的作用。(4分) (3)指出推广静脉产业园建设可能面临的困境。(3 分) (4)结合产业循环图,说明静脉产业园建设在城市环保产业发展中的益处。(4 分) 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12.1.C 2.B 第 1题,清洁生产的目的是减少废弃物排放,故 C 正确。第 2题,图中制糖 的主要原料为甘蔗。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纬 24以南的地区。故 B正确。 35.3.D 4.D 5.B 第 3题,结合材料,一天中 PM2.5浓度低,说明此时存在有利于空气运 动的天气特点以及此时排放的颗粒物少,据此进行分析,空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随着 时间的推移,到下午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加速空气

13、的对流,有利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扩散;同 时 16:00 已经过了早高峰的时段,汽车排放的尾气较少,空气中颗粒物含量较低;而若云量 增加,会导致空气的对流弱,导致空气中 PM2.5的浓度增加,因此 A、B、C 正确,D错误,故 选 D。第 4题,结合材料可知,图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 差异较小。说明该地四个城市的气候特点、地形地势和产业结构差异较小,A、B、C 错 误;由图可知丙城市与其他三个城市相比,PM2.5浓度平均值白天和夜晚曲线变化较小,数 值较为稳定,说明丙城市白天和夜晚都具有空气扩散的天气条件,可能是位于海边,白天 吹海风,夜晚吹陆风,都有利于大气的扩散,因

14、此 PM2.5的浓度变化小,D正确。故选 D。第 5 题,结合所学知识,6:008:00 时段正值一天中上班早高峰的时段,汽车尾气的集中排放 导致 PM2.5浓度升高;早晨 6:008:00 也是一天中逆温现象易出现的时段,此时段大气上 暖下冷,近地面大气层稳定,空气对流受限,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也会导致 PM2.5的浓度增 加,正确,故选 B。 67.6.B 7.C 第 6题,根据图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可知,该系统对厨余 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提取生物油脂等产品,在生产沼气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渣,故厨余 垃圾是自动处理系统中的原料,B正确,A、D错误。厨余垃圾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沼气,利

15、用沼气发电,但其不是该系统中的能源,C 错误。第 7题,据图可知,该工艺流程在生产沼 气过程中会产生废渣而不是利用废渣生产沼气,A错误。利用提取的生物油脂生产工业 油脂而不是利用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B错误。利用有机渣生产沼气,同时会有废渣产 生,C 正确,D错误。 89.8.D 9.C 第 8 题,读图可知,并非所有沿海省级行政区均好于内陆地区(如重庆,其 绿色发展指数较高,而天津(直辖市)、辽宁等地绿色发展指数较低,A、B错;绿色发展指 数与公众的满意度并不完全呈负相关关系,C 错;西南三省为四川、贵州、云南(图中的 滇、川、贵),处于中游水平,D正确,故选 D。第 9 题,北京作为首都,

16、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 治理,环境质量较高,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一,正确,C 正确;北京的资源优势(自 然资源)并不明显,错,排除 A、B、D。故选 C。 1012.10.B 11.C 12.A 第 10题,根据材料可知,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结合 图示信息及选项可知,深圳的纵坐标、横坐标数值均较大,因此发展最协调,选 B。第 11 题,根据材料可知,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反之,序号越小,相关指数表现越差,区域 发展不协调。长沙的横纵坐标数值均较低,发展不协调,容易导致人才的外流,选 C。第 12 题,城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因地制宜,武汉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可以让城市 保持活力,

17、A合适;目前西安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发展措施 不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B错;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会导致本地劳动力减少,对当地 发展不利,C 错;昆明的发展势头正好,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合理,D错。据此分析选 A。 1315.13.D 14.C 15.B 第 13题,近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成功探索出了海带、鲍鱼和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新模式,可见此模式是科研人员研究的 成果,得益于养殖技术的进步。第 14 题,结合箭头方向,海水中的 CO2是被海带吸收,单一 养殖海带也有此功能,错误;混合养殖和单一养殖在生产规模上未必有变化,错误;混 合养殖中,海带的食

18、料提供给鲍鱼,鲍鱼的粪便提供给海参,海参的排泄物提供给海带,节 省了饵料投放,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改善了水质,减少了海洋养殖污染,对。第 15 题, 冬季将鲍鱼和海参送往福建和广东沿海养殖,主要是利用福建、广东纬度低、热量充足 的条件,缩短养殖周期。A和 C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躲避大风暴雪不是主要原因。故本 题选 B。 16.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空气质量指数为良的占比曲线全年都在 50%至 80%之间, 说明整体的空气质量较好,每月的空气质量以良居多;优的占比曲线在 68月可占到 30%,说明夏季空气质量较好,优出现的天数显著增多,而冬季占比低,说明冬季空气质量 较差。第(2)题,从

19、图中可看出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主要出现在 12 月到次年 2月,说明冬 季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冬季气温低,家庭以烧煤采暖为主,私家车出行增加,引起污染物 增多,且冬季逆温,无风的静稳天气,也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所以污染严重。 答案 (1)整体的空气质量较好,每月的空气质量以良居多;夏季(68月)空气质量最好,优 出现的天数显著增多,冬季的空气质量较差。 (2)冬季或 12月至次年 2月。 原因:冬季烧煤采暖以及私家车出行增加;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出现无风、湿润、逆 温的静稳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17.解析 第(1)题,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可从以下方面分析。流域面积:长 江支流众多、

20、流量大、流域面积广,因此整个流域内资源丰富;气候:该地位于亚热带地 区,东西跨度大,热量充足,存在多种生物共存的特征;地形:该地上下游地区地势条件差异 巨大,垂直地带性相对较为明显。第(2)题,据材料可知,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渔 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可知长江流域内目前存在生物多样性受损的问题。此外,结合长江 流域的水文特征可知该地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河流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地区易受洪涝灾 害的威胁。第(3)题,据材料可知,每年捕捞量不足 10 万吨,占淡水水产品总量 0.15%可知, 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过度捕捞,长江流域内水生生物种类减少、数量降低,渔业资源的数量 和质量严重衰退,从而进一步引

21、发其他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质恶化、外来物种大量繁殖、 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第(4)题,可从生态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从生态角度主要结合生 物多样性锐减,通过全流域常年禁捕可使长江流域内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有 利于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的恢复;从经济角度来看,通过常年禁捕可使原有渔业产业进行产 业升级和转型,带动相关的产业如旅游观光的发展,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 答案 (1)流域面积广,生物资源丰富,水生生物的饵料充足;位于亚热带,东西跨度大,地势 起伏大,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多种生物生存繁育;河流长,水域面积广,生存空间大等。 (2)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受损;洪涝灾害等。 (3)长期不合理的过度捕

22、捞,致使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灭绝;渔业资源的数量、质量 衰退;长江流域水生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力降低等。 (4)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危机;利于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的 恢复;促进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渔业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18.解析 第(1)题,从水循环角度来看,本区由于地处毛乌素沙地,陕蒙交界处,因此气候相 对较为干旱。而据材料可知,陕北和内蒙古实施生态林建设是导致红碱淖湖泊萎缩的主 要原因之一,可推测,森林面积增大会截留大气降水,同时根系吸收更多的雨水导致蒸腾 加剧从而使得下渗减少,对湖泊湿地的补给作用减弱,而植树造林过程中需要大量抽取地 下水进行灌溉使得红碱淖入湖水

23、量减少,最终导致湖泊萎缩。第(2)题,由上题可知红碱 淖面积缩小、湖泊萎缩,因此鱼类减少,棕头鸥食物来源减少,此外由于流域内人口众多, 人地矛盾尖锐,当地居民过度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棕头鸥完全成为食水栖昆 虫鸟类。第(3)题,可考虑水库重要的经济、生态功能。由于本地气候干旱,因此水库可 发挥重要的蓄水功能,为周边地区提供供水、灌溉水源。而据图可知红碱淖流域内水库 众多,拆除工程量大,成本较高,且该地水库多位于陕蒙交界处,拆除往往需要两省沟通协 作。 答案 (1)本区气候较干旱,森林面积增大,截留大气降水增加,(植物根系吸收雨水)蒸腾加 剧,下渗减少。此外降水变率大,常需人工抽取地下水

24、灌溉生态林,因而地下水减少,地下 水对河流补给减少,河流流量减小,所以入湖水量减小,湖泊萎缩。 (2)湖泊萎缩,鱼类生存空间减小;湖泊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当地居民过度捕捞等 造成湖泊鱼类资源枯竭。 (3)本区气候较干旱,水库可以发挥供水、灌溉功能;上游水库可开闸为红碱淖生态 补水,增加入湖水量,无须拆除;水库数量较多,全部拆除工程量大,成本高;水库位于不同省 级行政区,跨省拆除需两省协商沟通等。 19.解析 第(1)题,静脉产业园是以政策支持为导向,以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 原料,生产过程依赖高技术手段和物质、能源流动的通畅,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 等。第(2)题,科学技术是静

25、脉产业园建设的技术支撑,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产 业链等方面作答即可。第(3)题,据文字材料提取,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属于城市环境经 济,市场竞争性不强;需要科技投入和绿色技术支撑,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目前静脉产业 没有主管单位,只有环保产业协会对环保产业进行规范和约束,缺乏行政监管权,环保压 力大。第(4)题,结合循环经济的特点,从生态资源、产业方面,分析静脉产业园建设的益 处。 答案 (1)苏州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生产与生活废弃物排放量大;是缓解能源危机、资源 紧张、环境污染的需要;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产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的支持等。(任答三点即可) (2)提供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垃圾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 益。 (3)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环保压力大等。 (4)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多资源和能源;提升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 率;优化环保产业结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延长环保产业链,增加经济收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第十一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