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庆市省市示范高中安庆市省市示范高中 20212021 年高考模拟考试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全卷满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
2、字,完成各题。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不断向东西延展,在数千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中不断养护着东西方世界。这条 道路上不仅有用来进行贸易的丝绸、茶叶、瓷器、青金石、金银器、碧玉,还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人 群的文化,可以说,丝绸之路构建起了一架文明融合的桥梁。 和而不同,是文明互鉴的原则。孔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于个体认识的局限 性,也因个体立场的不同,“君子”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许存在差异,但是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小人” 虽然表面上认同彼此的观点,但是内心却挟持偏见。和而不同是古代先贤的做人准则,影响了中国社会数 千年。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就对此作了一个完美的阐释。佛教来自古
3、代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和古代汉 地文化融合,形成富有特色的佛教文化。莫高窟虽然是一所佛教殿堂,但是它并没有排斥其他文化的存在 和发展。以莫高窟第 285 窟为例,在这个佛教殿堂里,工匠依据佛教典籍,对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加以 改造和创新绘制出来,同时按照山海经等汉地典籍,又绘制了神仙世界的图像;不仅如此,他们还吸 收了古代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经典中的图像元素。 开放包容,是文明互鉴的前提。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借鉴。文明的发展也不可能建构在“闭 门造车”基础之上。只有对外开放,互相包容,彼此之间才会增进了解,开展对话。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展示出无与伦
4、比的大国风貌。究 其原因,开放的对外政策,海纳百川的气度,是其中之一。唐朝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人们心目 中东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者。他们有政府使节、商人、艺术家、僧 人,还有来华留学生。为了处理日益纷杂的外交事务,唐王朝专门在中央设置了鸿胪寺。据记载,唐朝和 世界上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使交好。汇集在长安的外国人部分短暂停留,也有人长期定居并逐渐融入这里 生活,有的经商,有的甚至入朝为官。 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有效途径。丝绸之路繁盛的时代,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在维护 丝路沿线国家的和平稳定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隋炀帝曾经派遣裴矩在甘肃张
5、掖设立互市,管理对 外贸易,裴矩依照胡商所述西域各国情况,撰成西域图记 。唐王朝实行积极对外开放政策,在边远地区 设置互市监、市舶使。络绎不绝的使节带来的不仅是遥远国家的友好问候,更有迫切的经贸需求。据专家 研究,唐朝时期来自欧洲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使团入华之时,在沿途和长安都会开展贸易活动。 经贸合作,交换有无,自始至终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需求。任何一种文明不可能生产自身所需要的 所有物品。也正因此,来自西方的石榴、葡萄、黄瓜、胡椒、西瓜摆上了我们的餐桌;也正因此,我 们欣赏到了琵琶所发出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声音。 人类文明的交流融汇是不可阻挡的,和平相处是发展的主流。在千年丝绸之路发展
6、历史中,中华民族 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自信,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者,在人类文明交流融汇的进程中一直扮演着大国应 有的角色。 (摘编自魏迎春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由于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与立场的不同,“君子”和“小人”对“和而不同”的认识与做法正 好相反。 B. 莫高窟第 285 窟虽为佛教殿堂,但也融人了汉地神仙世界的图像和古代波斯宗教经典中的图像元素。 C. 正因为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唐代才得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鼎盛时期,各方面都无与伦比。 D. 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有效途径和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需求,足
7、以维护国家和平稳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再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层次分明。 B. 文章在论证上一个鲜明特色是材料翔实,有经典名言、历史事实、文献资料等,可谓旁征博引。 C. 文章以唐工朝在边远地区设置互市监、市舶使为例,有力地论证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原则。 D. 文章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观照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旨在说明需重建丝绸之路,推动文明互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贸往来之路,也是一架东西方文明融合的桥梁;它的千年发展史正是一部文明交 流融汇的历
8、史。 B. 唐朝时期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了 50 余年,取了汉名晁衡,并在朝廷任职,可见和而不同确 为文明互鉴的原则。 C. 唐王朝专门在中央设置了鸿胪寺以处理日益纷杂的外交事务,这一史实反映了唐代开放包容的气度和对 外交往的活跃。 D. 假如没有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很可能品尝不到美味的石榴、葡萄、黄瓜、西瓜等,也欣赏不到 美妙动听的琵琶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 年 2 月 10 日 19 时 52 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
9、测器实 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 3000N 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 15 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 400 千米, 周期约 10 个地球日,倾角约 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 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 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 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后续“天问一号”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 测,计划于 2021 年 5 月至 6 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
10、,开展巡视探测。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2.15) 材料二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据介绍,“太空多面手”环绕器“一器分饰多角”: 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在近 7 个月的飞行过程中,环绕器首先作为飞行器,将着陆巡视器送至火星着 陆轨道。待成功释放着陆巡视器后,环绕器作为通信器,为着陆巡视器建立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链路。 通信工作结束后,环绕器作为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 5000 公斤,但为了到达遥 远的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 2500 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 1300 公斤重量
11、份额,环绕器自 身干重被严格限制在 1200 公斤以内。 环绕器结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中心承力锥筒内部贮箱下探十外部六面柱体”的深空探测结构构 型。该创新构型在中国航天结构系统中的应用尚属首次,它可以使环绕器在发射段负荷的重量相对减少。 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一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了 “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1.02.10) 材料三 北京时间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 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
12、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英媒卫报)称,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航天航空项目发展迅速,中国尝试通过“天问一号”任务加入 到征服火星的“精英俱乐部”。据俄罗斯报网站报道,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的“天问一号”, 将围绕火星进行轨道飞行并利用安装太阳能板的火星车研究火星表面。该探测器预计将在 2021 年 2 月 11 日至 24 日进入火星轨道,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火星漫游的国家。德国媒体也纷纷以“中国开 始首次登陆火星任务”为题进行报道。法新社报道则指出,这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又一个里程碑。 对于中国这次历史性发射任务,路透社报道称,这是中国首次独立开展行星探测任务。而且,如果任 务取得成功,
13、“天问一号”将使中国成为首个一步到位实现环绕、着陆并部署火星车的国家。据合众国际 社报道,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行星地质学家、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一直参加美国火星任务的雷蒙德阿维 森说,最危险的行动是让一台着陆器完好无损地抵达火星表面,因为火星大气层太薄,无法让航天器减速 太多,但大气又足以引发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法新社也引用专业分析人士的话说:“只要“天问一号 能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并发回第一张照片,这次任务就是一次巨大成功。”科学杂志指出,如果火星 探测任务顺利,将预示着中国在太空项目上的惊人进步,将中国置于太空领导者的行列。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7.29) 4. 下列对材料
14、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成功发射,于 2021 年 2 月 10 日 19 时 52 分实施近 火捕获制动,后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B. “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它的环火轨道为椭圆形,近火点高度约 400 千米,周 期约为 10 个地球日,倾角约为 10. C. “天问一号”探测器日前已经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后续还将在完成一系列任务后, 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D. “天问一号”探测器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堪称“太空多面手”,它所具备的功
15、能比 着陆巡视器更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问一号”环绕器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先是在近 7 个月中作为飞行器, 再作为通信器,最后作为探测器。 B. “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 5000 公斤,其中推进剂不少于 2500 公斤,着陆巡视器为 1300 公 斤,故环绕器必须少于 1200 公斤。 C. 为了给环绕器“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独特的深空探测结构构型和“全复合材料主承力 结构”,这些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D.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后,世界各国媒体广泛关注并一致作出高度评价
16、, 科学杂志甚至预言 中国将因此进入太空领导者的行列。 6. 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张车票一张车票 秦俑 一 春节前夕,我四叔请了一假,特意起了个大早,他要赶早班车去火车站排队买票。 四叔走后,四婶的心就没再安定过。她心不在焉地吃早餐,进车间,中午到工厂食堂草草吃完饭,又 进了车间整整一天,她都魂不守舍,机器人一样干着活。下班后,她心慌慌赶回小出租屋里。四叔还 没有回来。 那是 1997 年的广州,冬天的空气中蕴含着一丝寒意。 过了晚饭时间,四叔坐
17、公交车回来了。“票买到了吗?”看到四叔一脸疲惫地点着头,四婶的心才算 是落了地。 “不过,两张票不在同一车次。你先一天走,我后一天走。”四叔细声细语地说。 “能回家就好。”四婶说,“都两年没回去了,明堂都快上小学了。” 明堂是四叔四婶唯一的儿子,那一年他 6 岁。 时间仿佛拉长了,变慢了。 二 工厂放了假,工友们陆陆续续地离开,带着一年的欣喜与忧伤。 四叔送四婶去火车站。四婶一个人先走,四叔显然不放心。 “你的票是有座的,这一小包行李你带着。我是站票,到时看能找地方蹲着不” “银行卡放在你大衣内袋里,下了车站,外面就是银行” “在车上要注意安全,别挤着踩着,睡觉别睡太沉” “上车下车包要拿好,
18、水和方便面放到手提袋里” 四叔一遍又一遍叮咛着。 “一会儿没公交车了,你赶紧回厂里吧,”四婶催四叔回去。 “12 个小时就到了,到站时间是明早 8 点,千万别睡过头” “出站后不用等我,取了钱就回家,老人小孩都等着呢,我明天到火车站给家里打电话” 三 第二天下午,四叔往家里打了好几通电话。 四婶下午 3 点才到家,火车整整晚点 4 个小时。 “安全到家就好家里冷不明堂又长高了吧” “冷明堂长高了,都到我肩膀了。”四婶说,“你这么早到车站了吗?” “我回不去了到大年初一,你替我给我娘磕个头”四叔声音越说越小。 “什么意思?” “排了一天队,票早没了,连站票都没了。你的票,是花高价找“黄牛”要到的
19、”四叔低声解释 着。 “我怕你不愿意一个人回去我知道你很想回家” 四叔以为四婶会对他破口大骂,结果四婶却在电话里“哇”的一声哭了。 四 2018 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 半个月前,明堂来找我,说他今年春节要和同学结伴去泰国,让我回家过年时给他爸妈捎点儿东西。 明堂是我四叔四婶的独子,大学毕业好几年了,和我在同一个城市上班。 我说:“春节不回家陪你爸妈吗” 明堂打断我的话:“我跟我妈讲好了,过年回家的车票不好抢而且,去泰国的廉价机票都订好了, 不能改签退票” “再说了,过完春节再回家不是一样?” 明堂见我没回他,又自我解嘲地说,“今年春节不回家,我这是给国家的春运工作做贡献” 五 前几天,明堂又来
20、找我了。明堂说,他去不成泰国了,他得回家,东西就不麻烦我捎了。 我笑着问他:“怎么这么快就想通了?” “不是我想通了,我爸把回家的往返车票都给我订好了,我能不回去吗?”明堂脸露不悦。 “四叔也会上网订票了?”我假装好奇地问。 “谁知道他们怎么搞到的。我妈说,为了上网抢票,我爸在网吧里守了好几天。”明堂赌气地说,“真 不懂他们怎么回事,我不回去,他们这年就没法过了似的!” 于是我给明堂讲了四叔四婶二十年前的那段故事。一周前,四叔打电话让我教他怎么在网上订票,说 了很多话,还给我讲了这段故事。我觉得,我有义务讲给明堂听听。 听完故事,我看到明堂的脸色慢慢地缓和下来了。 六 春运就是一张火车票,最后
21、一站都是家。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不管是讲别人的故事,还是讲自己的故事,我本来都应该活在故事之外。但是, 我发现,可能年纪越大,心越发地软了,我总是试图将故事讲得美好一点儿。 故事讲完了,你也许会问,明堂春节到底会不会回家? 我只能告诉你,在我的故事里,他回家了。 (选自娘子关2019 年第 1 期,有测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不厌其烦地铺写四叔一遍又一遍地叮咛四婶,既体现了四叔对四婶独白回家不放心,也为下文写他 没买着票、回不去了埋下伏笔。 B. “真不懂他们怎么回事,我不回去,他们这年就没法过了似的!”明堂这句气话却真实地反映了两
22、代人 在对待回家过年问题的观念上的差异。 C. 小说结尾说“在我的故事里,他回家了”,言外之意是事实上明堂并没有回家;小说以此为结尾有助于 增强对年轻一代缺乏孝道的判力度。 D. 小说主要山两个关于回家过年的故事构成,两个故事相对独立又有机关联,在时空转换巾巧妙完成情节 的推进,构思可谓别具匠心。 8. “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以“车票”为中心写人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
23、振,字德起,温州平阳人。稍长,能自谋学。尝奉父命董农役陇亩,手不释卷,其师谓其父曰:“此 儿远大器也。”未冠,游郡庠,既冠,升太学 。时有号“三贤”者,推振为首。登政和八年进士第。调婺 州兵曹兼功曹。振妇翁许景衡以给事中召,振祝之曰:“公至朝幸勿见荐。”景衡询其故,振曰:“今执 政多私其亲,愿为时革弊,”景衡然之。时盗贼所在猖獗,婺卒扬言欲叛以应贼,官吏震恐。振选诸邑士 兵强勇者几千人,日习武以备,蓄异谋者稍惧。有一兵官素得军士心,守疑而罢之,群卒数百人被甲挺刃, 斩仪门入。振闻即往,群卒皆罗拜呼曰:“某等屈抑,愿兵曾理之。”振使之言,厉色叱曰:“细事耳。 车驾 南巡,大兵咫尺,汝速死耶!可急
24、释械,当为汝言。”众拜谢而去。以执政荐召对,拜监察御史。明 年冬,以亲老乞补外,章七上,不许。后改兵部 ,除徽猷阁待制、知湖州。陛辞,奏曰:“国家讲和,恐 失诸将心,宜遣使抚谕,示以朝廷息兵宽民意。虽两国通好,战御之备宜勿弛。”帝曰:“卿欲奉亲求便, 岂不知朕有亲哉?”振曰:“臣之亲所系者一夫也,陛下之亲所系者天下也。陛下以天下为心,圣孝愈光 矣。”帝叹其忠。明年,诏除敷文阁待制、知成都府。振至,一切以宽治。或问其故,振曰:“承纵弛, 革之当严,今继苛劾,非宽则民力瘁矣。”卒于成都府治,年七十二。振死之日,民无老稚,相与聚哭于 道。遗表 至,帝悼惜之,赙银五百两、绢五百匹,赠四官,振好奖善类,
25、端人正士多所交识,其间有卓然 拔出者,迄为名臣。振居濒江自父徽时见过客与掌渡者争多溺死振造大舟佣工以济人感其德相与名其江为 萧家渡云有文集二十卷。 (节选自宋史萧振传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振居濒江自父微时见过客与掌渡者争多溺死振造大舟佣工以济人感其德相与名其江为 萧家渡云有文集二十卷 B. 振居濒江自父微时见过客与掌渡者争多溺死振造大舟佣工以济人感其德相与名其江为 萧家渡云有文集二十卷 C. 振居濒江自父微时见过客与掌渡者争多溺死振造大舟佣工以济人感其德相与名其江为 萧家渡云有文集二十卷 D. 振居濒江自父微时见过客与掌渡者争多溺死振造大舟佣工以
26、济人感其德相与名其江为 萧家渡云有文集二十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始丁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B. 车驾:本指马驾的车。后常指帝工所乘的车或帝王的代称。此即指帝工所乘的车。 C. 兵部: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等事宜。 D. 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去世后上奏。遗表的内容往往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振爱好读书,颇受推重。他在奉命督管农民耕作时,手不离书,受到其师夸奖;未成年时曾在府学
27、读 书,成年后又被推为当时“三贤”之首。 B. 萧振处变不惊,稳定军心。在婺州时,有个怀有异心的军官被郡守罢免,数百武装士兵冲进仪门将他围 住;他厉声呵叱,晓以利害,众兵退去。 C. 萧振忠直敢言,受到赞叹出知湖州辞别皇帝时,他建议派遣使者安抚将心,不要放松战备,并劝谏皇 帝心系天下,光大孝心;皇帝赞叹其忠。 D. 萧振为政宽,深得民心。任成都知府时,他一切按宽松原则治理,人问其故,他说不宽松就会民力凋敝; 他去世时百姓无论老幼都痛哭哀悼。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衡询其故,振曰:“今执政多私其亲,愿为时革弊。”景衡然之。 (2)振好奖善类,端人正士多所交识,其间有
28、卓然拔出者,迄为名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春早春 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冰雪消融、日和风暖景象,照应了题目,暗示了春天刚刚到来。 B. 颔联紧承首联,描写细致人微,借助墙根荠叶表现早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C. “日西斜掩门”如同一个特写镜头,画面感强,生动地表现出官舍之“悄”。 D. 诗中写景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相生,“和”“暄”从触觉方
29、面写出早春特点。 15. 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两句所表达的意思,与孔子说的“思而不学则 殆”类似。 (2)在马说中,韩愈以马为喻,认为由于缺少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_, _”不以千里马著称于世。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沧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这一令人痛心景象的两句是 “_,_”。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原产地在欧洲西部的水仙,来到中国后 ,演化
30、成了深受大众喜爱的中国水仙。在中国水仙不 断发展出两大优秀品种的同时,欧洲水仙同样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化与发展。由于原生品种更为丰富、栽培 历史更加悠久,加上对水仙 的西方人特别注重新品种的繁育,如今的欧洲水仙品种已经达到了 2.6 万个,而且还在以每年上百个品种的速度递增。 相比中国水仙,欧洲水仙的花朵要更为硕大,花型花色也更加艳丽和丰富,只是香味比较寡淡,远不 及中国水仙香气 ,但其植株更为粗壮,且每根花葶上只长一朵花,因而花更大、色更艳,特别适宜 于成片栽植,可做成 的花境景观。 ( )改革开放后,洋水仙被大量引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 水仙凭借着芬芳馥郁的香味和清雅脱俗的姿态,大量开始出口到
31、欧美,深受到了水仙原产地人民的广泛欢 迎。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入乡随俗 情有独钟 沁人心脾 蔚为壮观 B. 入乡随俗 一见钟情 感人肺腑 蔚为壮观 C. 移风易俗 一见钟情 沁人心脾 洋洋大观 D. 移风易俗 情有独钟 感人肺腑 洋洋大观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国人习惯上将其称为“黄水仙”或“洋水仙”,由于欧洲水仙的主要花色为黄色。 B. 由于欧洲水仙的主要花色为黄色,习惯上被国人称为“黄水仙”或“洋水仙”。 C. 由于欧洲水仙的主要花色为黄色,国人习惯上将其称为“黄水仙”或“洋水仙”。 D. 欧洲水仙的
32、主要花色为黄色,因此国人习惯上称之为“洋水仙”或“黄水仙”。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水仙凭借着芬芳馥郁的香味和清雅脱俗的姿态,大量开始出口到欧美,受到了水仙原产地人民的广 泛欢迎。 B. 中国水仙凭借着芬芳馥郁的香味和清雅脱俗的姿态,开始大量出口到欧美,受到了水仙原产地人民的广 泛欢迎。 C. 中国水仙凭借着芬芳馥郁的香味和清雅脱俗的姿态,大量开始出口到欧美,深受水仙原产地人民广泛欢 迎。 D. 凭借着芬芳馥郁的香味和清雅脱俗的姿态,中国水仙开始大量出口到欧美,深受水仙原产地人民广泛欢 迎。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
33、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倡导阅读,应该是有营养的阅读。_?很简单,就是通过阅读给生命增加营养。比如,汲取 知识、拓宽视野、涵养正气、陶冶情操,等等。_:一是在阅读内容上,多选择经典有价值的, 而不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满足于大量碎片化、娱乐化,甚至低级趣味的内容;_,要静得下心, 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而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满足于一知半解。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慧眼卫星最新观测结果:慧眼卫星发现首 个跟神秘的快速射电暴相关联的
34、 X 射线暴,确认其来自银河系内的磁星。这一发现,与国际上其他望远镜 的观测一起,证明快速射电暴可以起源于磁星爆发,破解了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之谜。慧眼卫星是我国第一 颗空间 X 射线天文卫星,自 2017 年 6 月 15 日发射升空以来,已在轨稳定运行超过 3 年半,并在黑洞、中 子星等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去年 6 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 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 直至壮烈牺牲。
35、王焯冉为救助被激流冲走的战友而牺牲。英雄们的感人事迹披露后,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 留言:“他们是为我而死。”更多网友感慨: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 命开鲜花”。然而,微博大 V 仇某某为博取网民关注,在微博上发表歪曲事实、诋毁贬损 5 名卫国戍边英 雄官兵的言论。目前,警方已对仇菜某实施刑事拘留。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任务:1.给英雄写一封慰问信。2.给留言网友写一封信。3.对仇某某行为做出评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安庆市省市示范高中安庆市省市示范高中
36、20212021 年高考模拟考试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全卷满分 150150 分,考分,考试时间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不
37、断向东西延展,在数千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中不断养护着东西方世界。这条 道路上不仅有用来进行贸易的丝绸、茶叶、瓷器、青金石、金银器、碧玉,还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人 群的文化,可以说,丝绸之路构建起了一架文明融合的桥梁。 和而不同,是文明互鉴的原则。孔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于个体认识的局限 性,也因个体立场的不同,“君子”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许存在差异,但是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小人” 虽然表面上认同彼此的观点,但是内心却挟持偏见。和而不同是古代先贤的做人准则,影响了中国社会数 千年。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就对此作了一个完美的阐释。佛教来自古代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和古代汉 地文化
38、融合,形成富有特色的佛教文化。莫高窟虽然是一所佛教殿堂,但是它并没有排斥其他文化的存在 和发展。以莫高窟第 285 窟为例,在这个佛教殿堂里,工匠依据佛教典籍,对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加以 改造和创新绘制出来,同时按照山海经等汉地典籍,又绘制了神仙世界的图像;不仅如此,他们还吸 收了古代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经典中的图像元素。 开放包容,是文明互鉴的前提。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借鉴。文明的发展也不可能建构在“闭 门造车”基础之上。只有对外开放,互相包容,彼此之间才会增进了解,开展对话。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大国风貌。究 其原因,开放的对外政
39、策,海纳百川的气度,是其中之一。唐朝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人们心目 中东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者。他们有政府使节、商人、艺术家、僧 人,还有来华留学生。为了处理日益纷杂的外交事务,唐王朝专门在中央设置了鸿胪寺。据记载,唐朝和 世界上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使交好。汇集在长安的外国人部分短暂停留,也有人长期定居并逐渐融入这里 生活,有的经商,有的甚至入朝为官。 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有效途径。丝绸之路繁盛的时代,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在维护 丝路沿线国家的和平稳定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隋炀帝曾经派遣裴矩在甘肃张掖设立互市,管理对 外贸易,裴矩依照胡
40、商所述西域各国情况,撰成西域图记 。唐王朝实行积极对外开放政策,在边远地区 设置互市监、市舶使。络绎不绝的使节带来的不仅是遥远国家的友好问候,更有迫切的经贸需求。据专家 研究,唐朝时期来自欧洲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使团入华之时,在沿途和长安都会开展贸易活动。 经贸合作,交换有无,自始至终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需求。任何一种文明不可能生产自身所需要的 所有物品。也正因此,来自西方的石榴、葡萄、黄瓜、胡椒、西瓜摆上了我们的餐桌;也正因此,我 们欣赏到了琵琶所发出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声音。 人类文明的交流融汇是不可阻挡的,和平相处是发展的主流。在千年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 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自
41、信,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者,在人类文明交流融汇的进程中一直扮演着大国应 有的角色。 (摘编自魏迎春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由于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与立场的不同,“君子”和“小人”对“和而不同”的认识与做法正 好相反。 B. 莫高窟第 285 窟虽为佛教殿堂,但也融人了汉地神仙世界的图像和古代波斯宗教经典中的图像元素。 C. 正因为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唐代才得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鼎盛时期,各方面都无与伦比。 D. 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有效途径和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需求,足以维护国家和平稳定。 2. 下列对原文
42、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再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层次分明。 B. 文章在论证上一个鲜明特色是材料翔实,有经典名言、历史事实、文献资料等,可谓旁征博引。 C. 文章以唐工朝在边远地区设置互市监、市舶使为例,有力地论证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原则。 D. 文章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观照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旨在说明需重建丝绸之路,推动文明互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贸往来之路,也是一架东西方文明融合的桥梁;它的千年发展史正是一部文明交 流融汇的历史。 B. 唐朝时期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在
43、中国生活了 50 余年,取了汉名晁衡,并在朝廷任职,可见和而不同的确 为文明互鉴的原则。 C. 唐王朝专门在中央设置了鸿胪寺以处理日益纷杂的外交事务,这一史实反映了唐代开放包容的气度和对 外交往的活跃。 D. 假如没有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很可能品尝不到美味的石榴、葡萄、黄瓜、西瓜等,也欣赏不到 美妙动听的琵琶曲。 【答案】1. B 2. D 3. B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孔子认为”。表述错误。文中第二段孔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于个体认 识的局限性,也因个体立场的不同。后面的“由于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也因个体立场的不
44、同”应是作者观 点。 C.“正因为唐代才得以”。以偏概全。原文说“究其原因,开放的对外政策,海纳百川的气度, 是其中之一”;此外,“各方面都无与伦比”也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D.“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有效途径和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需求,足以维护国家和平稳 定”,表述不正确。原文说的是“丝绸之路繁盛的时代,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在维护丝路沿线国家的和 平稳定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旨在说明需重建丝绸之路”无中生有。文章倒数第二段只是说“经贸合作,交换有无,自始至终是人 类经济
45、活动发展的需求。任何一种文明不可能生产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物品。也正因此,来自西方的石榴、 葡萄、黄瓜、胡椒、西瓜摆上了我们的餐桌”。说明了丝绸之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并未“旨在 说明需重建丝绸之路”。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可见和而不同的确为文明互鉴的原则”不正确。“唐朝时期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了 50 余年, 取了汉名晁衡,并在朝廷任职”的事例,说明的只是“开放包容,是文明互鉴的前提”,而不是“和而不 同的确为文明互鉴的原则”。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
4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 年 2 月 10 日 19 时 52 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 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 3000N 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 15 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 400 千米, 周期约 10 个地球日,倾角约 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 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 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
47、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后续“天问一号”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 测,计划于 2021 年 5 月至 6 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2.15) 材料二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据介绍,“太空多面手”环绕器“一器分饰多角”: 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在近 7 个月的飞行过程中,环绕器首先作为飞行器,将着陆巡视器送至火星着 陆轨道。待成功释放着陆巡视器后,环绕器作为通信器,为着陆巡视器建立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链路。 通信工作结束后,环绕器作为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
48、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 5000 公斤,但为了到达遥 远的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 2500 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 1300 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 身干重被严格限制在 1200 公斤以内。 环绕器结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中心承力锥筒内部贮箱下探十外部六面柱体”的深空探测结构构 型。该创新构型在中国航天结构系统中的应用尚属首次,它可以使环绕器在发射段负荷的重量相对减少。 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一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了 “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1.02
49、.10) 材料三 北京时间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 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英媒卫报)称,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航天航空项目发展迅速,中国尝试通过“天问一号”任务加入 到征服火星的“精英俱乐部”。据俄罗斯报网站报道,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的“天问一号”, 将围绕火星进行轨道飞行并利用安装太阳能板的火星车研究火星表面。该探测器预计将在 2021 年 2 月 11 日至 24 日进入火星轨道,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火星漫游的国家。德国媒体也纷纷以“中国开 始首次登陆火星任务”为题进行报道。法新社
50、报道则指出,这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又一个里程碑。 对于中国这次历史性发射任务,路透社报道称,这是中国首次独立开展行星探测任务。而且,如果任 务取得成功,“天问一号”将使中国成为首个一步到位实现环绕、着陆并部署火星车的国家。据合众国际 社报道,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行星地质学家、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一直参加美国火星任务的雷蒙德阿维 森说,最危险的行动是让一台着陆器完好无损地抵达火星表面,因为火星大气层太薄,无法让航天器减速 太多,但大气又足以引发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法新社也引用专业分析人士的话说:“只要“天问一号 能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并发回第一张照片,这次任务就是一次巨大成功。”科学杂志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