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精品资料)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pdf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1339007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精品资料)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精品资料)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精品资料)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精品资料)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精品资料)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页(共 1页) 高高中中数数学学公公式式及及知知识识点点速速记记 1 、函数的单调性 ( 1 ) 设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 2 ) 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 若,则为增函数; 若,则为减函数; 若,则有极值。 2 、函数的奇偶性 若,则是偶函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若,则是奇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 的切线方程是. 4 、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 ; ; ; ; 5 、导数的运算法则 (1 ). (2 ). (3 ). 6 、求函数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得当时: 如果在附近的左

2、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 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小值 7 、分数指数幂 ( 1 ). ( 2 ). 8 、根式的性质 (1 ). (2 )当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 第 2页(共 2页) 9 、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 1 ); ( 2 ); ( 3 ). 1 0 、对数公式 (1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2 )对数的换底公式 :. ( 3 )对数恒等式:; ; 1 1 、常见的函数图象 1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1 3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一:s i n ( + k) = s i n ( + 2 k ) = s i n ; c o s (

3、+ k) = c o s ( + 2 k ) = c o s t a n ( + k) = t a n ( + 2 k ) = t a n 诱导公式二:s i n () = s i n ; c o s () = c o s ; t a n () = t a n . 诱导公式三:s i n ()= s i n ; c o s ()= c o s ; t a n ()= t a n . 诱导公式四:s i n () = s i n ; c o s () = c o s ; t a n () = t a n . 诱导公式五:s i n () = c o s ; c o s () = s i n ;

4、诱导公式六:s i n () = c o s ; c o s () = s i n . 第 3页(共 3页) 1 4 、和角与差角公式 ; ; . =;( 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 . 1 5 、二倍角公式 . . . 公式变形: 1 6 、三角函数的周期 函数及函数的周期,最大值为| A | ;函数 ()的周期. 1 7 . 正弦定理 :(R为外接圆的半径). 1 8 . 余弦定理 ; ; . 1 9 . 面积定理 . 2 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 B C中,有 . 第 4页(共 4页) 2 1 、三角函数的性质 2 2 、aa与 bb 的数量积:aabb = |aa| | bb

5、 | c o s 2 3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 1 ) 设 A,B, 则 ( 2 ) 设 aa =, bb =,则 aa + bb =. ( 3 ) 设 aa =, bb =,则 aa - bb =. ( 4 ) 设 aa =,则aa =. ( 5 ) 设 aa =, bb =,则 aa bb =. ( 6 ) 设 aa =,则 第 5页(共 5页) 2 4 、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aa =, bb =) . 2 5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 6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 aa =, bb =,则 aa bbbb = aa. aa bbaabb = 0. 2 7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

6、前 n 项的和的关系 ;( 数列的前 n 项的和为) . 2 8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2 9 、等差数列其前 n 项和公式为 . 3 0 、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中项:=+; 若 m + n = p + q ,则+ = + ; ,分别为前 m ,前 2 m ,前 3 m项的和,则,-,-成等差数列。 3 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 3 2 、等比数列前 n 项的和公式为 或. 3 3 、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比中项:=; 若 m + n = p + q ,则=; ,分别为前 m ,前 2 m ,前 3 m项的和,则,-,-成等比数列。 3 4 、常用不等式: (1 )( 当且仅当 a b

7、 时取“= ”号) (2 )( 当且仅当 a b 时取“= ”号) 第 6页(共 6页) 3 5 、直线的 3 种方程 (1 )点斜式:; ( 直线 过点,且斜率为) (2 )斜截式:;( b 为直线 在 y 轴上的截距) . (3 )一般式:;( 其中 A 、B不同时为 0 ) . 3 6 、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若, ; . 3 7 、点到直线的距离 ; ( 点, 直线 :) . 3 8 、 圆的 2 种方程 (1 )圆的标准方程. (2 )圆的参数方程. 3 9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则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点在圆内. 4 0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

8、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其中 ; ; . 4 1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图形、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 椭圆:,焦点(c , 0 ) ,离心率,参 数方程是. 双曲线:( a 0 , b 0 ) ,焦点(c , 0 ) ,离心率, 渐近线方程是. 抛物线:,焦点, 准线。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 距离. 第 7页(共 7页) 4 2 、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4 3 、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 抛物线的焦半径.(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0 )距离。 ) 4 4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计算 平均数:; 方差:; 标准差:; 4 5 、回归直线方程

9、,其中. 4 6 、独立性检验 ;n = a + b + c + d . K 6 . 6 3 5 ,有 9 9 %的把握认为 X和 Y有关系; K 3 . 8 4 1 ,有 9 5 %的把握认为 X和 Y有关系; K 2 . 7 0 6 ,有 9 0 %的把握认为 X和 Y有关系; K 2 . 7 0 6 ,X和 Y没关系。 4 7 、复数 共轭复数为; 复数的相等:; 复数的模(或绝对值)=; 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 1 ); ( 2 ); ( 3 ); ( 4 ) 复数的乘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ab cd 第 8页(共 8页) 4 8 、参数方程、极坐标化成直角坐

10、标 ; 4 9 、命题、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记表示条件,表示结论;即命题“若 p ,则 q ” ) 充分条件:若,则是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若,则是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若,且,则是充要条件. 命题“若 p ,则 q ”的否命题:若,则; 否定:若 p ,则 5 0 、真值表 5 1 、量词的否定 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 全称命题 p :, 它的否定: 含有一个量词的特称命题的否定: 特称命题p:, 它的否定: 非()或(p q )且( p q ) 真真假真真 真假假真假 假真真真假 假假真假假 第 9页(共 9页) 5 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公理 1 :如果一条直线

11、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 1 的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公理 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 2 的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推论 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 2 :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公理 2 推论 3 :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公理 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 3 的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5 3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

12、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公理 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 a 、b 、c 是三条直线 a b c b 强调:公理 4 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 4 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注意点: 1 .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0 , ; 2 .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 a b ; 3 .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5 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

13、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 )直线在平面内 有无数个公共点 (2 )直线在平面外直线与平面相交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在平面平行 没有公共点 注: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 a 来表示 aa = Aa 5 5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 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a ba a b C B A P L 共面直线 a c 第 1 0页(共 1 0页) 5 6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

14、这两个平面 平行。 符号表示:a b a b = P a b 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 )判定定理; (2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3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5 7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a aa b = 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 aa b = 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在一个平面内的所

15、有直线都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 5 8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定义:如果直线 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与平面互相垂直, 记作 。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 它们唯一公共点 P叫做垂足。 p 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1 . 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2 . 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5 9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6 0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第 1 1页(共 1 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处室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精品资料)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pdf)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