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413097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验 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考点精讲 【设计与进行实验】【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光的反射; 2.主要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等; 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3.实验装置: 3.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让相同的蜡烛 (未 点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比较物和像大小关系; 4.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5.实验中尽量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见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 生这个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 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 产生重

2、影; 6.实验中应选择茶色玻璃板.因为透明玻璃板透光性较强, 反光性较弱, 而这个实验对透光性 有要求, 对反光性也有要求, 所以应选用透光性不如透明玻璃板而反光性强于透明玻璃板 的茶色玻璃板. 6.实验中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通过肉眼看见“近大远小”,这与视角有关; 7.实验中无论平面镜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体等大的像(物体上反射的光线 总有射向平面镜的) ; 8.玻璃板的放置要求: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确保物像重合,若玻璃板向点燃蜡烛 方向倾斜, 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 若玻璃板向未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 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偏低处; 9.刻度尺的

3、作用: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10.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同侧; 11.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用光屏代替未点燃的蜡烛,看在光屏上是否能承接蜡烛成的像; 12.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蜡烛 A 的像是否与蜡烛 A 的大小相同,如果将蜡烛 B 也点燃,则 蜡烛 B 也会产生一个像,会对实验产生干扰;并且如果玻璃板两侧蜡烛都点燃的话,就没 有黑暗和明亮的对比,不利于观察蜡烛 A 的像的准确位置. 13.实验中移去蜡烛 B,并在蜡烛 B 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 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2.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改变蜡烛和玻璃板之间的间距,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13.

4、物体移动时,像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的判断; 【交流与反思】【交流与反思】 14. 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的原因:蜡烛没有垂直放置;后支蜡烛与前支蜡 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玻璃板太厚; 15. 用灯泡代替蜡烛好处的评估: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另一支蜡烛和像之间的高度不 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反复使用; 16.(1)将桌面上的白纸换成方格纸的好处是方便比较蜡烛 A 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2)观察像的时候,眼睛的位置应与蜡烛 A 同侧.因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且只有 当光进入人眼时,人眼才能看到像. (3)实验中,测得的蜡烛 A 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

5、,则可能的原因有:蜡烛 B 与蜡烛 A 所成的像没有完全重合;玻璃板太厚.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例 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的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 (1)实验中应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应选择较薄(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若选择另一种玻璃板会产 生什么现象?会同时出现两个像. (3)该同学应选用茶色(选填“

6、透明”或“茶色”)玻璃板. (4) 实验时, 若该同学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 B 都无法与蜡烛 A 的像重合, 原因可能是玻 璃板没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5)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观察,最好在较黑暗(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 进行实验. (6)该同学应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里用 到的是等效替代法(填实验方法). (7)该同学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此时应该从玻璃板前(选填“玻 璃板前”或“玻璃板后”)观察蜡烛 A 的像,这个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8)该同学将另一支与蜡烛 A 完全相同但不点燃(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 B 放到玻

7、璃板后像的位置, 它与像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蜡烛 A 的大小相等 (选填“相等” 或“不相等”). (9)将光屏放在蜡烛 B 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成的是虚像. (10) 某同学让蜡烛 A 以 0.5 cm/s 的速度远离玻璃板移动时, 像会以0.5cm/s的速度远 离(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 (11)该同学在只做了一次实验后就得出了实验结论,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不正确, 因为仅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1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蜡烛 A 到平面镜的

8、距离,重复 实验. (13) 若该同学将桌面上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 则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方便比较像与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14)进行过三次实验后,记录的物体和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实验结论,接下来 应如何操作?测量对应的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或连接对应的 像和物,测量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是否垂直). (15)分析图丙中的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 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16)将白纸沿 MN 对折后发现物体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17)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

9、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 的办法:用灯光照亮棋子. 【例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 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从玻璃板前面观察, 直到看上去蜡烛 B 跟蜡烛 A 的像完 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此时蜡烛 A 和蜡烛 B 的位置改变点燃的蜡烛 A 的位置,多次重 复上述实验 (2)实验要选取两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每次实验中在白纸上记下蜡烛 A 和蜡烛 B 的位置,是为了探究蜡烛的像与物的位置关 系 (3)要想取得较好的

10、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 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薄一点(选填“厚一点”或“薄一点”)比较好,选择玻璃板而 不是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4)另一组同学用跳棋代替蜡烛,在方格纸上做实验(如图乙) 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确 定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 (5)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 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 A 沿着桌面向 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 A 在玻璃板后的像的运动方向为C。() A水平向右B水平向左 C竖直向下D竖直向上 (6)如图丁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为了验证像的虚实,在蜡烛 1 的像 的位置竖直放一

11、张白卡片,并在图中的B处(选填“A”“B”“C”或“D”)观察白卡片上是否 有像,若没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7)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不容易使后面的物体与前面的物 体的像重合,从而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 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 a 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 B使用相同的蜡烛 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2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立在水

12、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 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 B 使其与蜡烛 A 的像 重合,并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则此实验中正确的是() A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更清楚看到 A 的像 B他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小明将蜡烛 B 点燃,可以更方便地使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重合 D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从前面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蜡烛 A 的像 3一块平面镜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当你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

13、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成的像会变大 C你以 1m/s 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2s 后像和你之间的距离减小 了 4m D你沿与镜而平行的直线运动过程中,相对于自己的像的位置是变化的 4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 A 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 B,并在原蜡烛 B 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 A 的像 D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 B 始终能 与蜡烛 A 的像重合 5小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

14、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 时间是() A15:01B21:10C10:21D10:51 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 桌面上垫一张白纸,再将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 放在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 B 也点燃 B取下蜡烛 B,在其位置上放一张光屏,光屏上不会出现蜡烛 A 的像 C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 D本实验中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7如图甲所示,蜡烛 a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 MN 中所成像为 a,现将该平

15、面镜竖直向下 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 a 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仍成像,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像上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D仍成像,像还在原来位置 8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 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 4.7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4.4m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3m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4.7m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 跳棋子 A 和 B、刻

16、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该实验小丽同学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2)实验过程中,将棋子 A 靠近玻璃时,棋子 A 所成像的高度; (选填: “变小” 、 “不变”或“变大” ) (3)实验过程中,若棋子 A 距平板玻璃 5cm,则棋子 B 与 A 相距cm 才能与棋 子 A 的像完全重合。 10小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首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中间放置 玻璃板,将点燃的蜡烛 A 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如图甲。 (1)在此实验中,小伟用玻璃板代替了平面镜,其目的是,此时用另一个完全 相同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

17、回移动,在玻璃板前去观察,发现始终无法让它与 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随后他发现是因为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请你在图乙中 画出此时蜡烛 A 所成的像 A。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如果在蜡 烛 B 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 )蜡 烛的像。原因是:。 (3) 小伟在进行实验时, 从玻璃板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 已知小伟距离玻璃板是 40cm, 则小伟和自己的像的距离是cm。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 1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实验时将与蜡烛 A 完全相同的蜡烛 B 放在玻璃板的

18、后面, 该实验方法是(填 字母) 。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理想模型法 D.微小量放大法 (2)若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填“变小” 、 “变大”或“不变” ) (3)实验时将一张纸放在“燃烧”着的蜡烛 B 上面,发现纸点燃,这个现象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均填“能”或“不能” ) (4)另一名同学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放置蜡烛 B,都无法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原 因可能是。 (5)实验结束时,小夏将蜡烛放在了如图乙的位置 A,成像的位置是。 (填字母) A.1 处 B.2 处 C.3 处 D.不成像 12小华和小亮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

19、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 点”的实验。 (1)该实验利用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能比较。 (2)若“探究像距跟物距的关系” ,需要多次改变,进行实验。 (3)实验中,小华把一只点燃的蜡烛 A 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 的像;再拿一只外形相同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各个方向看上去,它 跟蜡烛 A 的像。 (4) 完成实验后, 小亮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 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 a 的位置, 如图(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 2cm,该硬币的像应。 (选填: “向右 移动 2cm” 、 “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 2cm” ) 13某同学为

20、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立在白纸上,若移动 B,始终无法与 A 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2)用跳棋代替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 (3)如图甲,若要使实验成像更清晰,可用手电筒对着照射。 (选填“A 跳棋” 、 “B 区白纸”或“玻璃板” ) (4)在白纸上沿跳棋 A 和 B 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 u 和像距 v 的值如表: 实验次数123 物距 u/cm5.116.39 像距 v/cm?5.226.51 如图 (乙) 所示, 每次

21、实验测量的物距是 A 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 则像距 v1cm。 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 原因是: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5)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跳棋的作用 是:。 14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情境。 (1)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 A 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 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玻璃板的后面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

22、” )形成的。 (2)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 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选填“缩小” 、 “等大”或放大” )的像。 (3)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4)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 两个像,这是因为。 (5)我们认为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A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这里运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是。 (6)小明实验时某时刻发现蜡烛 A 在玻璃板中像的位置偏高且倾斜,则你认为丙图 (选填各图对应的字母)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 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一

23、选择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 a 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 B使用相同的蜡烛 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 像也靠近玻璃板,故 A 错误; B、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 B 正确; 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 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 C 错

24、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不变,故 D 错 误 故选:B。 2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 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 B 使其与蜡烛 A 的像 重合,并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则此实验中正确的是() A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更清楚看到 A 的像 B他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小明将蜡烛 B 点燃,可以更方便地使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重合 D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从前面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蜡烛 A 的像 【解析】

25、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 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故 A 错误; B、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故 B 错误; C、若将 B 点燃,则透过平面镜会观察到两个烛焰,不易确定像的位置,故将未点燃的 蜡烛移动,方便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故 C 错误。 D、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但从前面可以看到蜡烛 A 的像,故 D 正确; 故选:D。 3一块平面镜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当你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26、 A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成的像会变大 C你以 1m/s 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2s 后像和你之间的距离减小 了 4m D你沿与镜而平行的直线运动过程中,相对于自己的像的位置是变化的 【解析】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人靠近平面镜时,平面镜成的像不变,故 B 错误; C、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相对于镜子,像与物有相同的速度,2s 你移动的距 离为: svt1m/s2s2m,2s 你的像移动的距离也是 2m,则像与你的距离减小 4m。故 C 正 确;

27、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你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不 变的,则你相对于自己的像位置是不变的,故 D 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 A 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 B,并在原蜡烛 B 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 A 的像 D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 B 始终能 与蜡烛 A 的像重合 【解析】A、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 A 正确;

28、 B、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像大小不变, 故 B 错误; 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因此,移去蜡烛 B并 在原蜡烛 B 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 A 的像,故 C 错误; D、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所以会发现 B 始终不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故 D 错误。 故选:A。 5小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 时间是() A15:01B21:10C10:21D10:51 【解析】根据平面镜中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规律,可以通过对称

29、性由像做出物的图象, 如下图所示: 因此实际时间为:10.51,故 D 正确。 故选:D。 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 桌面上垫一张白纸,再将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 放在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 B 也点燃 B取下蜡烛 B,在其位置上放一张光屏,光屏上不会出现蜡烛 A 的像 C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 D本实验中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解析】 A、 实验中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 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 更不容易发生反射, 所以

30、像会更不清晰,效果更不明显。故 A 错误; B、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而平面镜成虚像,故取下蜡烛 B,在其位置上放 一张光屏,光屏上不会出现蜡烛 A 的像。故 B 正确; C、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若 把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不变,故 C 错误; D、本次实验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找普遍规律,故 D 错误。 故选:B。 7如图甲所示,蜡烛 a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 MN 中所成像为 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 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 a 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仍成像,像下移距离与平面

31、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像上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D仍成像,像还在原来位置 【解析】在图乙中作蜡烛 a 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 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仍 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如图所示: 故选:D。 8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 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 4.7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4.4m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3m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4.7m 【解析】如图所示

32、: 视力表与镜距离为 2.5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 2.5m,即视力表与它的像距离为 2.5m+2.5m5m, 又由于人在视力表前 0.3m,则人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 5m0.3m4.7m,即视力表的 像离被测者距离为 4.7m。 故选:D。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 跳棋子 A 和 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 1 ) 该 实 验 小 丽 同 学 采 用 薄 透 明 平 板 玻 璃 作 为 平 面 镜 , 是 为 了 能 确 定; (2)实验过程中,将棋子 A 靠近玻璃时,棋子 A 所成像的高度;

33、(选填: “变小” 、 “不变”或“变大” ) (3)实验过程中,若棋子 A 距平板玻璃 5cm,则棋子 B 与 A 相距cm 才能与棋 子 A 的像完全重合。 【解析】 (1)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 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实验过程中,将棋 子 A 靠近玻璃时,棋子 A 所成像的高度不变; (3)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 A 距平板玻璃 5cm,蜡烛 A 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 5cm,则蜡烛 B 与蜡烛 A 相距 10cm 才能与蜡烛 A

34、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 (1)像的位置; (2)不变; (3)10。 10小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首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中间放置 玻璃板,将点燃的蜡烛 A 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如图甲。 (1)在此实验中,小伟用玻璃板代替了平面镜,其目的是,此 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在玻璃板前去观察,发现 始终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随后他发现是因为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如图乙。 请你在图乙中画出此时蜡烛 A 所成的像 A。 (2) 解决上面的问题后, 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 说明。 如果在蜡烛 B

35、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 “没有” )蜡烛的像。原因是:。 (3) 小伟在进行实验时, 从玻璃板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 已知小伟距离玻璃板是 40cm, 则小伟和自己的像的距离是cm。 【解析】 (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 的看到放在后面 B 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分别作出蜡烛两个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两个端点即为蜡烛在平面镜中 的像。如下图: (2)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由于平面镜所成的 像是虚像,所以如果在蜡烛 B 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没

36、有蜡烛的 像; (3)小伟距离玻璃板是 40cm,由于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 离为 40cm,则小伟和自己的像的距离是 80cm。 故答案为: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没有;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3)80。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 1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实验时将与蜡烛 A 完全相同的蜡烛 B 放在玻璃板的后面, 该实验方法是(填 字母) 。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理想模型法 D.微小量放大法 (2)若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填“变小” 、 “变大”或“不变” ) (3)实验时将

37、一张纸放在“燃烧”着的蜡烛 B 上面,发现纸点燃,这个现象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均填“能”或“不能” ) (4)另一名同学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放置蜡烛 B,都无法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原 因可能是。 (5)实验结束时,小夏将蜡烛放在了如图乙的位置 A,成像的位置是。 (填字母) A.1 处 B.2 处 C.3 处 D.不成像 【解析】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不点 燃的蜡烛 B,直到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 A 的像与蜡烛 A 大小相等,故这样操 作的目的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 B

38、; (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实验时将一张纸放在“燃烧”着的 蜡烛 B 上面,发现纸不能点燃,这个现象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 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 像完全重合; (5)实验结束时,小夏将蜡烛放在了如图乙的位置 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 关于镜面对称,成像的位置是 1 处,故选 A。 故答案为: (1)B; (2)不变; (3)不能;能

39、; (4)玻璃板未与纸面垂直; (5)A。 12小华和小亮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 点”的实验。 (1 )该实验利用薄 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 了能确定,能比 较。 (2)若“探究像距跟物距的关系” ,需要多次改变, 进行实验。 (3)实验中,小华把一只点燃的蜡烛 A 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 的像;再拿一只外形相同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各个方向看上去,它 跟蜡烛 A 的像。 (4) 完成实验后, 小亮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 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 a 的位置, 如图(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 2cm

40、,该硬币的像应。 (选填: “向 右移动 2cm” 、 “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 2cm” ) 【解析】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 也能观察到蜡烛 B,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两只蜡烛大小相同,透过玻璃板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 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用的。 (2)探究像距跟物距的关系,需要多次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实验; (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 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得

41、出像与 物大小关系; (4)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硬币位置不变, 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 2cm, 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在原位置。 故答案为: (1)像的位置; 像与物大小的关系;(2)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3) 完全重合;(4)在原位置。 13某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立在白纸上,若移动 B,始终无法与 A 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2)用跳棋代替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 (3)如

42、图甲,若要使实验成像更清晰,可用手电筒对着照射。 (选填“A 跳棋” 、 “B 区白纸”或“玻璃板” ) (4)在白纸上沿跳棋 A 和 B 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 u 和像距 v 的值如表: 实验次数123 物距 u/cm5.116.39 像距 v/cm?5.226.51 如图(乙)所示,每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 A 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 v1 cm。 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5)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实

43、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跳棋的作 用是:。 【解析】 (1)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 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玻璃板没有竖直 放置; (2)蜡烛的烛焰会晃动,而跳棋不会,所以用跳棋成像更稳定; (3)物体成像要清晰,就必须让物体(棋子)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所以应 用手电筒照 A 跳棋; (4)由图知:第 1 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 A 的右侧到直线的距离,像与物关于镜面对 称,所以像距应为 B 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刻度尺一个大格间由十个小格,所以分度值 是 1mm,像距为 3.50cm。 玻璃板有一定厚度,有两个反射

44、面,测量时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故选 B; (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实验时选择两 个相同的跳棋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 (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2)成像稳定; (3)A 跳棋; (4)3.50;B; (5)等效替代法;便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14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情境。 (1)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 A 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 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玻璃板的后面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 )形成的。 (2)撤去不透

45、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 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选填“缩小” 、 “等大”或放大” )的像。 ( 3 ) 经 过 三 次 实 验 得 到 三 组 物 、 像 位 置 点 , 如 图 乙 所 示 , 由 此 可 知。 (4)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 两个像,这是因 为。 (5)我们认为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A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这里运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是。 (6)小明实验时某时刻发现蜡烛 A 在玻璃板中像的位置偏高且倾斜,则你认为丙图 (选填各图对应的字母)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解析】 (1)平面镜成

46、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如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 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玻璃板的后面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2)另外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则说明平 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 (3)根据图乙可知,A 和 A、B 和 B、C 和 C都是关于玻璃板所在位置对称的, 则可得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论是厚玻璃板还是薄玻璃板,玻璃板两个表面都能成像,太厚的玻璃板会导致两个 像距离较远,人眼能看出来两个像,而薄玻璃板成的两个像几乎重合,所看上去是一个 像。 (5)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A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6)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 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a 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b 和 c 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可知,丙图 b 玻璃板中蜡烛 A 的像偏高且倾斜。 故答案为: (1)反射; (2)等大; (3)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玻璃板太厚 导致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发生了反射,两个表面都成虚像; (5)等效替代法; (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