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卖家):孙红松 文档编号:1467154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 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一、积累运用(共 22 分)分) 1 (2 分)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 _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城, 增修新舍,矗 _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_野。因为,精神的字宙是 如此的_阔啊。 Ajich旷寥Bjich旷 辽 Cjizh犷寥Djizh犷辽 2 (2 分)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_五柳先生传_这篇短文中写 道_“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

2、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 话, 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因此, 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 这是何苦来呢_ 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_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A书名号冒号问号逗号 B引号冒号问号逗号 C书名号逗号问号顿号 D引号逗号句号顿号 3 (2 分)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庚子年夏至,一场“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奇特景象震耳欲聋 ,吸引观者无数。 B 测量珠峰的所有装备无需脱手套即可一键操作, 科技底气让 “攀登者” 更加心无旁骛 。 C 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沿海沿边特色浓郁, 游客纷至沓来 , 在此寻幽探秘。 D 顺境和逆境都是人生常态, 不因成功而固步自封

3、 , 也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此之谓智。 4 (2 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 B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C 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 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 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D 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 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 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5 (2 分)下面语境中,应对交流最得体的一项是() 收假返校,炎兴从家乡带来了些土特产,还有母亲亲手腌制的酸豆角,在宿舍里 分给同学,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说笑。嘉平抓起一把花生,悻悻地说:

4、 “有这等好事?我那 里就是缺少些土特产,不然我也会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天册坐在床沿,头也不抬, 说: “其实吧,所谓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 ”义熙快言快语: “尤其是自 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炎兴犹豫了几秒,不知道还要不 要送。 “我最喜欢土特产啦! ”元丰推门而入, “家乡的味道,走到哪里都丢不掉!不是有 那么一句话吗味蕾的深浅决定着一个人乡愁的轻重 。 ”说完了话,便从炎兴的手 里接过一瓶酸豆角,打开,嚼了起来 A嘉平B天册 C义熙 D元丰 6 (2 分)经典名著往往情节动人,形象鲜明,亦有风俗民情的细致描绘。下面对名著语段 的出处及所述节日判断

5、正确的一项是() 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佳 节。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 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 美; 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A 儒林外史端午节 B 水浒传端午节 C 聊斋志异重阳节 D 西游记重阳节 7 (10 分)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完成默写。 (1)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尤其是那些藏在古诗文中的成语,它蕴含的智慧与醇 厚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比喻在困境中遇到转机的“柳暗花明”出自陆游游山西村 的颔联 “,” ; 又如,“临危受命” 出自

6、诸葛亮 出师表 中的 “,” , 意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另外,诗词中化用成语的也不少,比如,秋瑾在满江红 一词中的“,” ,就用了“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典故。 (2)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中唐绝句中的名作,它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为一炉, 意境浑成,简洁空灵;因而被请入弦管,为天下传唱。请将这首诗完整默写出来。 ,。,。 二、阅读理解(共二、阅读理解(共 38 分)分) 8 (2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

7、是 A开头两句精用“接” “连” “转” “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 鲜明,意蕴朦胧,想象奇特,境界浪漫。 B “殷勤问我归何处” ,天语问“归” 。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 艰辛苦闷,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 “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庄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 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D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 论说“此绝似苏辛派” ,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 9 (17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

8、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 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 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 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 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 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

9、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 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 马名 之者谁 B正患 己不能知又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 C而 伯乐不常有德彝惭而 退 D虽有千里之 能上诘之 (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D安可/诬一世之人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多次提到“千里马” ,方式多样,直称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名马” ,表 述委婉,意在其中;代称如“其” “之” ,表意简洁含蓄。 B乙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上令封德彝举贤” “

10、上诘之” “岂借才于异代乎”体现 唐太宗的焦急与不满,塑造出唐太宗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在表达方式上,甲文偏重议论,乙文偏重记叙;甲文采 用托物寓意手法,行文中洋溢不平与悲愤,乙文直述其事。 D甲乙两文都讲有关人才的问题,但着眼点不同,甲文主要阐述了“天下无马”的观点, 乙文则把关注点放在如何选拔任用人才上。 (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5)甲文哪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乙文的封德彝?结合对唐太宗的话的理解,你认为封德 彝存在哪些问题? (6)假如可以“借才于异代” ,你会向唐太宗举荐谁?请从初中阶段所

11、学的课文中选择 一个古代人物,并从“德” “才”两方面具体说出他的长处。 10 (6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陶瓷史上最重要的一页:釉陶的开始 如图所示,黄绿釉压印席纹陶尊,高 27 厘米,口径 27 厘米,郑州出土,属商中期, 公元前 1500公元前 1400 年。 这件大口、 高颈、 肩腹界线分明、 深腹平底的装水酒陶尊, 造型简单,很难给予人太多的美感,却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最早 的有釉陶器之一。釉彩是陶器成为瓷的重要条件,这件酒器除了肩部的压印席子纹与腹 部条纹外,在器表全部及口部内缘,都有一层特别的姜黄色的薄釉。有几处釉层聚积比 较厚而呈现深绿色,略有缺陷

12、。 釉是附在陶器表面的薄层玻璃质,因为所含矿物质与量的不同而有透明及各种颜色的 差异。人们在距今 1.5 万年前就开始烧造陶器,到了 3000 多年前才因偶然的因素而领悟 到釉彩的生成原理,但要到公元 2 世纪东汉时期生产青瓷时,才开始注重釉的使用。此 后的陶器就很少不使用釉彩装饰了。 从商代到汉代偶尔会发现陶器的器内底部不必上釉的地方有釉彩的残迹,外表却未施 用釉彩,推测其成因是因为作为燃料的草灰(含钙)偶然飞落在陶器内,最后烧出颜色 晶莹的表层,并不是人们有意烧造的。由此可以猜测,这种有颜色的晶莹表层引起了人 们的注意,从而发现是草灰所造成的,更进而在实践中验证,将草灰溶解于水中并涂抹 在

13、器物的表面,形成了钙质玻璃化的施釉效果。 釉彩的呈色得自所含的铁被氧化的结果, 在氧化焰中烧制的为黄绿色, 比较容易脱落; 在还原焰中烧制的呈青灰色,釉层较薄但是比较均匀。釉层不但可以使陶器表面美丽光 滑,也更不容易渗水,相当实用。以草灰制造而成的釉层,经常会聚而不散,导致陶器 的釉层厚薄不均,表面斑点零落,看起来像麻子一般,并不是很理想。可能因为这个原 因,以草灰烧制成釉层的成品并不多。人们渐渐改进技术,尝试使用石灰石碾成粉末, 加以适度的黏土配制釉料,这种方式烧成的釉彩叫石灰釉。石灰釉也有它的毛病,因为 这种釉的流动性太好,如果在陶器的整个表面都涂上这种釉料,玻璃质的釉彩会沿着器 表流下而

14、粘在地上,强制剥取就会损害器物的完整性,所以器物的底部一定要留下相当 的空间,免得釉彩与地面胶结。釉陶的生产到了战国时期逐渐增加,施釉的技术也得到 改进。到了东汉时期,浙江地区的陶匠把大部分 的缺点都克服了,生产出釉色稳定、流 釉慢的成品,因为釉色泛青,所以名之为青瓷。这时虽然开始大量制作日用器,但仍是 属于价格昂贵的制品。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瓷的定义有些不同。中国文物界大致上把有施釉的陶器都称之为 瓷,所以称商代的釉陶为原始瓷器。但是西方对瓷的定义比较严格,胎体坚硬的浙江青 瓷,他们认为只属于硬陶。还要等把器胎的含铁量降到更少,烧结的温度也提高到 1300 摄氏度,呈色洁白,渗水率低,胎质坚

15、实,叩之声音悦耳,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瓷器。中 国在公元 9 世纪后期终于最先烧制出符合于严格标准的真正瓷器,并博得 China 的美名。 (选自返来长安过一天:汉字与文物的故事 ) (1)下面关于“釉陶”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商中期的黄绿釉压印席纹陶尊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最早的有釉陶器。 B釉是附在陶器表面的薄层玻璃质,所含矿物质与量的不同会有透明及各种颜色差异。 C陶器的釉层厚薄不均,表面斑点零落,是以草灰制成的釉层,经常聚而不散导致的。 D战国时期施釉技术得到改进,到了东汉,釉陶日用器得以大量制作,但价格仍昂贵。 (2)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提示本文的说明对象,并强调

16、了说明对象的历史价值,对阅读起到提领作用。 B第段中的加点词“大部分”貌似模糊,实则准确,反映了青瓷制造的客观实际。 C第段比较了中西方对于“瓷”定义上的差异,强调中国最早烧制出真正的瓷器。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陶瓷史上釉陶由发现到改进,再到发展的历史过程。 (3)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釉彩是陶器成为瓷的重要条件, 釉彩的生成原理到了 3000 多年前才因偶然因素领悟。 B实践验证,草灰溶解于水中并涂抹在器物的表面,会形成钙质玻璃化的施釉效果。 C流动性差的石灰釉是用石灰石碾成粉末,加以适度的黏土配制釉料烧制而成的釉彩。 D西方定义瓷器:器胎含铁量少,烧结温度 1300

17、C,色白胎实,渗水率低,叩声悦耳。 11 (13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家乡 汪曾祺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 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 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 这段河堤有石级, 因为地名 “御码头” , 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 运河是一条 “悬河” , 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的街 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

18、风筝,风筝在 我们的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 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 在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向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 歙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船底,又顶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 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 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 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浸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

19、都极精壮, 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 故目光清明坚定。 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 条、四条,排成阵势。a 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 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 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 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 ,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 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 鳜鱼还在挣蹦,打

20、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打鱼 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 平静的,透明的。b 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 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 声音: “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汪曾祺经典作品 ,有删改) (1)班级举办“汪曾祺作品诵读会” ,有同学打算朗诵这篇

21、文章,你觉得应该选用下面 哪种风格的配乐? A热烈奔放 B慷慨激昂 C平和舒缓 D哀婉低沉 (2)汪曾祺认为,作家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 , 请从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说说作者是如何展现生活的美和诗意的。 (3)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 ,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 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4)2020 年适逢汪曾祺诞辰一百周年,某杂志开设“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专栏,有人 针对课本中昆明的雨写了如下一段简析。请你参照示例,也给我的家乡这篇文 章写一段简短的评析,100 字以内。 示例昆明的用一文围绕“雨”的话题,描写了仙人掌、菌

22、子等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事 物和风情,展现了一个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 想念。文章形散神聚,情感含蓄动人。 三、综合题(共三、综合题(共 10 分)分) 12 (10 分)阅读下文,完成任务。 2020 年新冠病毒肆虐,医者担当勇为,福佑千家万户。2 月 24 日,一张三岁男 孩与护士互相鞠躬的照片,在网络热传治愈出院的小患者泽泽彬彬有礼,用传统的 鞠躬礼对护士表达谢意,并说了一声“感谢护士妈妈” 。 (如图) 有感于此,五班班委策划了“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有以下三个 任务。 任务一:制作“邀请卡”以班委的名义,制作一张邀请卡,邀请家长参加本次活动。

23、 任务二:整理“对联”从下面收集到的六个句子中精选四句,整理出两副对联,并 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良医有术救危人 雨露滋润笑春秋 快刀无声除病患 还与高堂万重恩 丹心可治病解痛 借得大江千斛水 对联一: 对联二: 任务三:写“小议论”泽泽鞠躬、护士答谢,均源于一颗感恩之心。围绕“感恩”话题, 写一段 80 字以内的“小议论”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 四、作文(四、作文(50 分)分) 13 (50 分)五班的主题教育活动结束了,泽泽鞠躬的画面以及藏在画面背后的故事,就这 样和我们温暖地相遇了,由此留下来的记忆与思考将会永润心田你的生命中一定有 值得感恩的人或事,给你的成长以滋养,

24、请你记录存档。 以“我的成长档案”为副标题,自拟标题,叙写生活。 要求: (1)拟好标题并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 600 字。 (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20 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共一、积累运用(共 22 分)分) 1 (2 分)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 _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城, 增修新舍,矗 _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_野。因为,精神的字宙是 如此的_阔啊。 Ajich旷寥Bjich旷

25、 辽 Cjizh犷寥Djizh犷辽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注意在具体语 境中词语固定搭配的应用。 【解答】 “结”是多音字,此处应读为“ji” ,意思是“坚固” ; “矗”应读为“ch” ; “犷 野”形容性格强悍野蛮; “旷野”的意思是“空旷辽阔的原野” 。结合语境判断选择 B。 故选:B。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 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2 (2 分)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_五柳

26、先生传_这篇短文中写 道_“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 话, 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因此, 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 这是何苦来呢_ 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_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A书名号冒号问号逗号 B引号冒号问号逗号 C书名号逗号问号顿号 D引号逗号句号顿号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的正确使用。 【解答】“五柳先生传”是一本书名,所以此处用书名号;“这篇短文中写道”对 他的语言的间接引用,所以此处用冒号;“这是何苦来呢”这里是问句,所以用问号; “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 ,这是句中的小停顿,所以用逗号。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

27、,要结合具体题型及要求作答。注意平时对标点符号使用的积累,掌 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3 (2 分)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庚子年夏至,一场“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奇特景象震耳欲聋 ,吸引观者无数。 B 测量珠峰的所有装备无需脱手套即可一键操作, 科技底气让 “攀登者” 更加心无旁骛 。 C 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沿海沿边特色浓郁, 游客纷至沓来 , 在此寻幽探秘。 D 顺境和逆境都是人生常态, 不因成功而固步自封 , 也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此之谓智。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 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

28、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 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 境不符等。 【解答】A有误,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用词不当;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 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 (2 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 B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C 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 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

29、, 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D 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 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 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 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搭配不当,应该在句末加上“环境” ; B正确; C两面对一面,应该去掉“是否” ; D语序不当, “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调换位置。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 内

30、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 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 ,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 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 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 (2 分)下面语境中,应对交流最得体的一项是() 收假返校,炎兴从家乡带来了些土特产,还有母亲亲手腌制的酸豆角,在宿舍里 分给同学,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说笑。嘉平抓起一把花生,悻悻地说: “有这等好事?我那 里就

31、是缺少些土特产,不然我也会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天册坐在床沿,头也不抬, 说: “其实吧,所谓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 ”义熙快言快语: “尤其是自 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炎兴犹豫了几秒,不知道还要不 要送。 “我最喜欢土特产啦! ”元丰推门而入, “家乡的味道,走到哪里都丢不掉!不是有 那么一句话吗味蕾的深浅决定着一个人乡愁的轻重 。 ”说完了话,便从炎兴的手 里接过一瓶酸豆角,打开,嚼了起来 A嘉平B天册 C义熙 D元丰 【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 言得体的能力。 【解答】A不得体, “不然我也会带来和

32、大家一起分享的”不礼貌; B不得体, “其实吧,所谓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 ”非常无礼,贬低别 人的好意; C不得体, “尤其是自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非常无礼, 贬低别人的好意; D得体; 故选:D。 【点评】作答此类题,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符合人物的身份;语言要得体,要有礼貌, 不能出口伤人;语气要委婉,要便于人接受。 6 (2 分)经典名著往往情节动人,形象鲜明,亦有风俗民情的细致描绘。下面对名著语段 的出处及所述节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佳 节。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

33、,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 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 美; 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A 儒林外史端午节 B 水浒传端午节 C 聊斋志异重阳节 D 西游记重阳节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解答】通读语段,根据其中的人物“梁中书与蔡夫人” ,可知语段出自名著水浒传 。 再根据其中的“春尽夏来” “绿艾” “菖蒲” ,可知是端午节。 故选:B。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 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 逐步深化印象。

34、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 (10 分)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完成默写。 (1)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尤其是那些藏在古诗文中的成语,它蕴含的智慧与醇 厚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比喻在困境中遇到转机的“柳暗花明”出自陆游游山西村 的颔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又如, “临危受命”出自诸葛亮出 师表中的“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意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另 外, 诗词中化用成语的也不少, 比如, 秋瑾在 满江红 一词中的 “ 四面歌残终破楚 , 八年风味徒思浙 ” ,就用了“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典故。 (2)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中唐绝句中的名作,它将诗情

35、画意与音乐美熔为一炉, 意境浑成,简洁空灵;因而被请入弦管,为天下传唱。请将这首诗完整默写出来。 回乐烽前沙似雪 , 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 ,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重点字:疑) (2)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重点字:望)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 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二、阅读理解(共二、阅读理解(

36、共 38 分)分) 8 (2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开头两句精用“接” “连” “转” “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 鲜明,意蕴朦胧,想象奇特,境界浪漫。 B “殷勤问我归何处” ,天语问“归” 。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 艰辛苦闷,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 “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庄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 乘着大鹏飞到三

37、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D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 论说“此绝似苏辛派” ,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 【分析】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 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 译文: 水天相接,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 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 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38、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解答】本题考查对词作的赏析。 ABD正确; C有误, “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有误,应为词 人想象自己借着托起大鹏的狂风,乘坐蓬舟直往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而去,从而表现了自 己的雄阔胸襟。 故选:C 【点评】古诗词鉴赏阅读,一般是对诗考查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作者观点等,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我们可以从作者的个人背景、当时的社会环 境、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这类题目需要多加积 累和巩固练习。 9 (17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

39、,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 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 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 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 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资治通鉴

40、唐纪八 ) 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 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故虽有名 马名 之者谁 B正患 己不能知又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 C而 伯乐不常有德彝惭而 退 D虽有千里之 能上诘之 (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D安可/诬一世之人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甲文多次提到“千里马” ,方式多样,直称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名马” ,表 述委婉,意在其中;代称如“其” “之” ,表意简洁含蓄

41、。 B乙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上令封德彝举贤” “上诘之” “岂借才于异代乎”体现 唐太宗的焦急与不满,塑造出唐太宗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在表达方式上,甲文偏重议论,乙文偏重记叙;甲文采 用托物寓意手法,行文中洋溢不平与悲愤,乙文直述其事。 D甲乙两文都讲有关人才的问题,但着眼点不同,甲文主要阐述了“天下无马”的观点, 乙文则把关注点放在如何选拔任用人才上。 (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5)甲文哪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乙文的封德彝?结合对唐太宗的话的理解,你认为封德 彝存在哪些问题? (6)假如

42、可以“借才于异代” ,你会向唐太宗举荐谁?请从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选择 一个古代人物,并从“德” “才”两方面具体说出他的长处。 【分析】 【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 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 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 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 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

43、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 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 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 (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 问他,他回答说: “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太宗说: “用人跟 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 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 呢?”德彝惭愧地走了。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 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

44、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名:名气/名:命名; B患:担心/患:担心; C而:表转折关系/而:表修饰关系; D之:的/之:代词,他,指封德彝。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 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 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 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ABD正确; C有误,句意为: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停顿应为: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

45、意的基础上,理 解文章内容。 ABC正确; D有误, 【甲】文主要阐述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方法是 “增、删、调、换、补、移”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或,有时。句意:日行千里的马,有时能吃下一石粮 食。 重点词:如,像。长,长处。句意: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乙】文中的的封德彝认为

46、, “但于今未有奇 才耳” ,即: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所以,用【甲】文中的“其真不知马也”来形容封 德彝最恰当。 【乙】文中唐太宗“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来看,封德彝存在的 问题是:不能知人善普用、善取其才:不善于自省,遇事推责。 (6)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先交代清楚所推荐的人才, 然后从“德” “才”两个角度交代推荐理由。示例:我推荐唐睢,因为唐难在国家危难之 际能临危受命,挺身面出。有一颗爱国之心:而且他能直善解,足智多谋。处事不惊,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 答案: (1)B (2)C (3)D (4)日行千里的马,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君子用人跟

47、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 处。 (5)句子:其真不知马也。问题:不能知人善用、善取其才:不善于自省,遇事推责。 (6)示例一:我推荐唐睢,因为唐雎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挺身面出。有一颗爱 国之心:而且他能直善解,足智多谋。处事不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 示例二:我推荐范仲淹,他忧国优民,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情怀:他 军事才能卓盐镇守西北边疆,抗击西夏入侵,为国立功。 【点评】 “之”的用法: 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8、(之:补充音节) 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10 (6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陶瓷史上最重要的一页:釉陶的开始 如图所示,黄绿釉压印席纹陶尊,高 27 厘米,口径 27 厘米,郑州出土,属商中期, 公元前 1500公元前 1400 年。 这件大口、 高颈、 肩腹界线分明、 深腹平底的装水酒陶尊, 造型简单,很难给予人太多的美感,却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最早 的有釉陶器之一。釉彩是陶器成为瓷的重要条件,这件酒器除了肩部的压印席子纹与腹 部条纹外,在器表全部及口部内缘,都有一层特别的姜黄色的薄釉。有几处釉层聚积比 较厚而呈现深绿

49、色,略有缺陷。 釉是附在陶器表面的薄层玻璃质,因为所含矿物质与量的不同而有透明及各种颜色的 差异。人们在距今 1.5 万年前就开始烧造陶器,到了 3000 多年前才因偶然的因素而领悟 到釉彩的生成原理,但要到公元 2 世纪东汉时期生产青瓷时,才开始注重釉的使用。此 后的陶器就很少不使用釉彩装饰了。 从商代到汉代偶尔会发现陶器的器内底部不必上釉的地方有釉彩的残迹,外表却未施 用釉彩,推测其成因是因为作为燃料的草灰(含钙)偶然飞落在陶器内,最后烧出颜色 晶莹的表层,并不是人们有意烧造的。由此可以猜测,这种有颜色的晶莹表层引起了人 们的注意,从而发现是草灰所造成的,更进而在实践中验证,将草灰溶解于水

50、中并涂抹 在器物的表面,形成了钙质玻璃化的施釉效果。 釉彩的呈色得自所含的铁被氧化的结果, 在氧化焰中烧制的为黄绿色, 比较容易脱落; 在还原焰中烧制的呈青灰色,釉层较薄但是比较均匀。釉层不但可以使陶器表面美丽光 滑,也更不容易渗水,相当实用。以草灰制造而成的釉层,经常会聚而不散,导致陶器 的釉层厚薄不均,表面斑点零落,看起来像麻子一般,并不是很理想。可能因为这个原 因,以草灰烧制成釉层的成品并不多。人们渐渐改进技术,尝试使用石灰石碾成粉末, 加以适度的黏土配制釉料,这种方式烧成的釉彩叫石灰釉。石灰釉也有它的毛病,因为 这种釉的流动性太好,如果在陶器的整个表面都涂上这种釉料,玻璃质的釉彩会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中考真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docx)为本站会员(孙红松)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