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段的认识线段的认识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课本第 5 页,第 7 页练习一第 710 题。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课文讲解课文讲解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 这里孩子是第一次接触这个 概念。 由于孩子年龄小,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 所以先用直观、 描述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比较严格的定义到高年级再予以介 绍。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根据孩 子的接受能力改编了教材。学习线段时,要把握好学习要求,只要求 孩子通过量线段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 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
2、”的特征,就可以了。不应再从线 段与直线的关系来学习,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要补充线段 的练习,也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例 4,用尺子画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 辅导精要辅导精要 打开课文, 阅读课文内容: “下面这些都是线段。 ” 并标注关键词“线 段”。 让孩子根据“线段”一词观察图形。从前两条线段可看出:线段有长 的,也有短的;从第三线段可看出:线段的位置可以是平的,也可能 是斜的,没有固定。 让孩子用尺子的一边对准已知线段,体会“线段”的含义。 引导孩子继续读课文:“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给这句话划下 划线。 引导孩子“量一量上面的线段长几厘米”。并把测量的结果写每
3、条线 段的上方。三条线段分别是 1 厘米、3 厘米、2 厘米。 教师拿一根线, 让孩子抓住任意两点, 把线拉直, 说: 这是一条线段。 教师接过这根线,让孩子测量它的长度。让孩子在动态过程中体会线 段的某些特征。 教师问: 你会把这条线段画在本子上吗?引导孩子用直尺任意画一条 线段,并表示出两个端点。 教师再问:你会在本子上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吗?学习时,要注意 画法的指导: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 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标出两个端点;在线段的上方 写出线段的长度。可让孩子多画几条定长的线段。 习题解析习题解析 第 7 题,通过曲线、线段的对比,让孩子体
4、会线段“直”的特点,由 此判断哪些是线段。孩子区分哪些是线段后,可以让孩子说说是怎样 判断的。 第 8 题,要求先估计三角形、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这样 既加深对 1 厘米长度的认识,又可以巩固用尺量长度的方法,同时通 过观察测量结果还可以加深对所学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其中三角形 边的测量比较困难,可加以指导,说明量的方法。 第 9 题,厘米、米的简单加减计算。 算式中每个数的后面都有单位名称,这是第一次出现,可以让孩子联 系具体物体的长度进行思考。 如 14 厘米的纸条去掉 8 厘米是 6 厘米, 所以括号里就填 6。 第 10 题,具有趣味性的题目。一眼看上去,似乎竖线比横线长些。 把书转一个方向,再看一看,似乎也没有更长。让孩子量一量,结果 一样长,都是 2 厘米。最后告诉孩子:一样长的线段,一眼看上去似 乎竖线比横线长些。这种现象是人的视觉误差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