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专题:专题 08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1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 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A. 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 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 C. 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 D. 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 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和 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A. 表 1、表 2 是电流表,表 3 是电压表 B. 表 1、表 2 是电压表,表 3 是电流表 (C)表 1、表 2、表 3 都是电流表 (D)表 1、表
2、2、表 3 都是电压表 3.电阻 R1=1,R2=1,R3=3,利用这三个电阻可能获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最多为() (A)7B.12(C)16(D)17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总电流 I=1.0A,R1=2R2=2R3。则下列对通过 R2的电流的判断正确 的是() (A)大小为 020A,方向向右 (B)大小为 0.20A,方向向左 (C)大小为 0.40A,方向向右 (D)大小为 0.40A,方向向左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 保持不变,R1, R2, R3为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使电压表 V1,V2的示数分别增大U1,U2,在这个过程中() (A)U2R0时,L1变
3、暗,L2变亮 B当 R2R0时,L1先变暗后变亮,L2先变亮后变暗 C当 R2R0时,L1先变暗后变亮,L2先变亮后变暗 D当 R2R0时,L1先变暗后变亮,L2不断变亮 1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2R1,若保持电路的总电流不变,那么为了使通过 R1的电 流稍增大一点,可采用的措施是() A. 与 R2并联一个比 R2小得多的电阻 B. 与 R2并联一个比 R2大得多的电阻 C. 与 R2串联一个比 R2小得多的电阻 D. 与 R2串联一个比 R2大得多的电阻 17. 每种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有确定的值。两段长度之比为 21、横截面积之 比 13 的镍铬合金丝并联在某电路中
4、,则两根电阻丝内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 12B. 31C. 23D. 11 18. 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a 表示定值电阻,b 表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其中,a 可以有阻值分别为 R1、R2的两个定值电阻可供选择,b 可以有最大阻值分别为 R3、 R4的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且 R1R2R3R4。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 P 的过程中,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则正解的选择是() A. a 选 R1,b 选 R4B. a 选 R1,b 选 R3 C. a 选 R2,b 选 R 3D. a 选 R2,b 选 R4 19. 把一根均匀电阻丝弯折成一个封闭的等边三角形
5、 ABC,如图所示。图中 D 为 AB 边的 中点。如果 A、C 之间的电阻大小为 8 欧,则 B、D 之间的电阻大小为() A. 8 欧B. 6 欧C. 5 欧D. 4 欧 2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 S,当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 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I、U1、U2 和 U3表示,电表示数的变化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则在滑片 P 向下滑动的 过程中() A. U1/I 不变,U1/I 不变 B. U2= U1+ U3 C. U3/I 不变,U3/I 不变 D. |U2|=|U1|+|U3|
6、21. 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 电键 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 电压表 V1,V2 的示数随电流表 A 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如图(b)中,图线所示,在图(c)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的电压表 V3 随 电流表 A 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是() 22. 阻值相等的三个电阻 R 和电阻 R1,R2,R3 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且 R1=R2=R3,若电 阻 R1 两端的电压为 20 伏, 电阻 R3 两端的电压为 4 伏, 则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为() A.6 伏B.8 伏C.10 伏D.12 伏 23. 在如图所
7、示的电路中,电流表 A1,A2 的示数分别为 0.3 安和 0.4 安,若将电路中的某两 个电阻的位置互换,电流表 A1,A2 的示数却不变,则电流表 A 的示数可能为() A.0.45 安B.0.50 安C.0.55 安D.0.60 安 2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V1,V2,V3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R1,R2 是两个定值电阻,若 电压表 V1,V2 的示数分别为 3 伏和 1 伏,则 A、B 之间的电压可能为() A.7 伏B. 6 伏C.5 伏D.4 伏 25.2n+1 个阻值均为 R 的电阻通过导线首尾连成一圆环,相邻的两个电阻之间均可引出一接 线柱,从而构成一变阻器,则利用该变
8、阻器可获得不同阻值的个数为 _个; 最大阻 值为_。 26.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关于电路故障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 R1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为零 B若 R2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若 R3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小 D若 R4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27. 图为复杂电路的一部分,电阻 Rl、R2、R3的阻值之比为 1:2:3,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 之比为 4:1:2。则电流表 A1、A2的示数之比为() A. 1:1B. 2:1C. 3:1D. 4:1 28.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9、 P 由 a 端移到 b 端,电压 表 V1、V2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以知道,滑动变阻 器 R 的最大阻值为_欧,定值电阻 R2 的阻值为_欧。 29. 如图所示的电阻网络中,AC、CB、BD、DA 四边形的电阻为 r,其余各边的电阻都相 等,但阻值未知,测得 AB 两点之间的总电阻为 R。当在 C、D 两点之间连接一段阻值为 R 的电阻时,AB 两点之间的总电阻 R=;若将 AC、CB、BD、DA 四根电阻丝皆换成 阻值为 2r 的电阻,则 AB 两点之间的总电阻 R=。 30. 有一内阻约在 10002000之间的电流表,因年代久远标度值已看不出,仅有
10、刻度, 某同学利用下表所列器材、 若干导线和电键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测量该电流表内阻的电路, 如 图为已完成部分线路连接的实物连接图 (1)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接图 (2)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将电键 S 断开,按电路图接好各元件,使滑动片 P 先置于(选填“a”或“b”)端,电阻箱 阻值调为 (选填:“零”或“最大”) ;闭合电键 S,调节滑动片 P 于某一位置,使电流表 的指针偏转,并使指针指在(选填“最大量程”、“最大量程的三分之二”、“最大量程的 一半”或“最大量程的三分之一”)处;调节(选填“滑动变阻器”或“电阻箱阻值”) ,使电 流表的指针指在(选填“最大量程”、“最大量程的三分
11、之二”、“最大量程的一半”或“最 大量程的三分之一”)处,记下(选填“滑动变阻器”或“电阻箱”)的阻值 R即得待测 电流表内阻为 (3)利用此方法测得的电流表内电阻其实际的内阻(选填“大于”、“小于”) ,造成这种 误差的原因是 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专题专题 08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1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 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 (C)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 (D)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
12、【答案】D 【解析】因为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所以在电荷的相互作用下,金属球中的部分自由电子被 排斥到大地中,导致 D 选项的结果。 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和 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A)表 1、表 2 是电流表,表 3 是电压表 (B)表 1、表 2 是电压表,表 3 是电流表 (C)表 1、表 2、表 3 都是电流表 (D)表 1、表 2、表 3 都是电压表 【答案】A 【解析】理想的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理想的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如果要满足 R1和 R2并联, 则 3 所在的这根电路必须断开,1、2 所在的电路必须导通。所以电流表要接在 1、2 的位置, 电压表要接在 3 的
13、位置 3.电阻 R1=1,R2=1,R3=3,利用这三个电阻可能获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最多为() (A)7(B)12(C)16(D)17 【答案】C 【解析】分别用 1 个,2 个,3 个电阻进行串并联、混联。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总电流 I=1.0A,R1=2R2=2R3。则下列对通过 R2的电流的判断正确 的是() (A)大小为 020A,方向向右 (B)大小为 0.20A,方向向左 (C)大小为 0.40A,方向向右 (D)大小为 0.40A,方向向左 .【答案】D 【解析】三个电阻的连接关系为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关系得流过 R1、R2、R3的电流 大小分别为 0.2、0.4、0.
14、4A,再根据题图可知电流流经 R2的方向为向左。所以选 D。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 保持不变,R1, R2, R3为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使电压表 V1,V2的示数分别增大U1,U2,在这个过程中() (A)U2R0时,L1变暗,L2变亮 B当 R2R0时,L1先变暗后变亮,L2先变亮后变暗 C当 R2R0时,L1先变暗后变亮,L2先变亮后变暗 D当 R2R0时,L1先变暗后变亮,L2不断变亮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Pb 部分电阻与 L2 串联后再与 Pa 部分电阻并联,然后与 L1 串联组 成电路, 当滑片在 a 端时,电路中只有 L1,此时 L1 最
15、亮,L2 不发光, 设变阻器 Pa 部分的电阻为 Ra,Pb 部分电阻为 Rb,则 Ra+Rb=R0, 由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得,Rb 与灯 L2 串联后的电阻为 Rb+R2, 由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得,并联部分的电阻 (1)当 R2R0 时,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端向 b 端移动时,Rb 减小,Ra 增大, 当(Rb+R2)=Ra 时, (Rb+R2)Ra 最大,即 R 并最大,电路的总电阻最大, 则滑片 P 由 a 端向 b 端移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先变大后变小, 由 I=U/R 可知,通过 L1 的电流先变小后变大, 由 P=I2R 可知,L1 的实际
16、功率先变小后变大,即 L1 先变暗后变亮,故 A 错误; 从 a 点到并联部分电阻最大的过程中,并联部分电阻一直变大,并联部分分得的电压变大, 而(Rb+R2)的总电阻变小,则通过 L2 的电流变大, 从并联部分电阻最大到 b 点的过程中,总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流变大,而并联部分分得的 电压变小,此时 Ra 部分的电阻变大,通过 Ra 的电流变小, 由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通过 L2 的电流变大, 综上可知,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端向 b 端移动时,通过 L2 的电流一直变大,L2 的实际功率 一直变大,L2 不断变亮,故 B 错误、D 正确; (2)当 R2R0 时,
17、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端向 b 端移动时,Rb 减小,Ra 增大, 当滑片 P 位于 b 端时,R2 与 R0 相差最小,并联部分的电阻最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则此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一直变小,通过 L1 的电流一直变小,L1 的实际功率一直变小, L1 一直变暗,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并联部分的电压一直变大,而(Rb+R2)的总 电阻变小,则通过 L2 的电流变大,此时 L2 的实际功率一直变大,L2 一直变亮,故 C 错误。 故选:D。 1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2R1,若保持电路的总电流不变,那么为了使通过 R1的电 流稍增大一点,可采用的措施是() A. 与 R2并
18、联一个比 R2小得多的电阻 B. 与 R2并联一个比 R2大得多的电阻 C. 与 R2串联一个比 R2小得多的电阻 D. 与 R2串联一个比 R2大得多的电阻 【答案】C 【解析】若保持电路的总电流不变,那么为了使通过 R1的电流稍增大一点,可以与 R2串联 一个比 R2小得多的电阻,选项 C 正确。 17. 每种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有确定的值。两段长度之比为 21、横截面积之 比 13 的镍铬合金丝并联在某电路中,则两根电阻丝内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 12B. 31C. 23D. 11 【答案】A 【解析】根据电阻定律,两段长度之比为 21、横截面积之比 13 的
19、镍铬合金丝其电阻之 比 61,并联在某电路中,电压相等,其通过的电流之比为 16.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nvSe,两根电阻丝内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2.选项 A 正确。 18. 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a 表示定值电阻,b 表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其中,a 可以有阻值分别为 R1、R2的两个定值电阻可供选择,b 可以有最大阻值分别为 R3、 R4的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且 R1R2R3R4。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 P 的过程中,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则正解的选择是() A. a 选 R1,b 选 R4B. a 选 R1,b 选 R3 C. a 选 R2,b 选
20、 R 3D. a 选 R2,b 选 R4 【答案】A 【解析】在移动变阻器滑片 P 的过程中,要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定值电阻应该选择 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较大的,所以 a 选 R1,b 选 R4,选项 A 正确。 19. 把一根均匀电阻丝弯折成一个封闭的等边三角形 ABC,如图所示。图中 D 为 AB 边的 中点。如果 A、C 之间的电阻大小为 8 欧,则 B、D 之间的电阻大小为() A. 8 欧B. 6 欧C. 5 欧D. 4 欧 【答案】C 【解析】设每边电阻为 r,则 A、C 之间的电阻可表示为 rr rr 2 2 = 3 2 r=8.解得 r=12. B、D 之间的电阻大
21、小为 R= rr rr 5 . 25 . 0 5 . 25 . 0 = 12 5 r=5,选项 C 正确。 2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 S,当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 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I、U1、U2 和 U3表示,电表示数的变化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则在滑片 P 向下滑动的 过程中() A. U1/I 不变,U1/I 不变 B. U2= U1+ U3 C. U3/I 不变,U3/I 不变 D. |U2|=|U1|+|U3| 【答案】AD 【解析】在滑片 P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大,
22、电压表读数 U1增大,电压表读数 U2减小,电压表读数 U3减小。根据欧姆定律,U1/I 表示定值电阻 R1不变,U1/I 不变, 选项 A 正确。由串联电路电压关系,三个电压表读数关系是:U3= U1+ U2,选项 B 错误。 三个电压表读数变化量关系是:|U2|=|U1|+|U3|,选项 D 正确。U3/I 变化,U3/I 变化, U3/I 表示定值电阻 R0,不变,选项 C 错误 21. 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 电键 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 电压表 V1,V2 的示数随电流表 A 示数变化的
23、完整图线如图(b)中,图线所示,在图(c)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的电压表 V3 随 电流表 A 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是() 【答案】A 【解析】 (1)由电路图可知,R1、R、R2 串联,电压表 V1 测 R1 两端的电压,U2 测 R 两 端的电压,V3 测电源的电压与 R1 两端的电压之差;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 点路电阻的变化,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 R1 两端的电压变化, 从而判断、 图线表示的电压表 (2)当滑片位于左端时,R1 与 R2 串联,根据图象得出 R1 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 据欧姆定律求出 R1 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表示出电源的电压 当滑
24、片位于右端时,R1、R、R2 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表示出电源的电压,联立 等式求出电源的电压;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得出电压表 V3 与 V1 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图象 解:(1)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 滑动变阻器接入点路的电阻变小, 根据 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根据 U=IR 可知,R1 两端的电压变大, 故表示电压表 V1、表示电压表 V2 (2)当滑片位于左端时,R1 与 R2 串联, 由(b)图象可知:R1 两端的电压 U1=4V,通过的电流 I1=0.4A, 则 R1=U1 I1 =4V 0.4A=10; 电源的电压 U=U
25、1+I1R2=4V+0.4AR2- 当滑片位于右端时,R1、R、R2 串联, 由(b)图可知,I2=0.2A,R 两端的电压 UR=3V,U1=2V, 则电源的电压 U=UR+U1+I2R2=3V+2V+0.2AR2- 由两式可得:U=6V (3)因 V3 测电源的电压与 R1 两端的电压之差, 所以,当 U1=4V、I1=0.4A 时,V3 的示数为 U-U1=6V-4V=2V; 当 U1=2V、I2=0.2A 时,V3 的示数为 U-U1=6V-2V=4V; 结合选项可知 A 符合,BCD 不符合 故选 A 24. 阻值相等的三个电阻 R 和电阻 R1,R2,R3 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且
26、R1=R2=R3,若电 阻 R1 两端的电压为 20 伏, 电阻 R3 两端的电压为 4 伏, 则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为() A.6 伏B.8 伏C.10 伏D.12 伏 【答案】B 【解析】 (1)由电路图可知,R3与 R 串联后与 R2并联,再与 R 串联,最后再与 R1并联;已知 R3 两端的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可求改支路电流, 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串联电路的电压 特点得出通过最右端 R 的电流,得出等式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通过中间电阻 R 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其两端的 电压,再根据 R1两端的电压等于中间电阻 R 两端的电压和 R2两端的电压之和得出等式,联
27、 立等式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电阻 R2两端的电压 设 R2 两端的电压为 U2,R1=R2=R3=x, 由图 1 可知:BCD 中 R 与 R3 串联,通过 R3 的电流 4V x , 最右边 R3 与 R 串联后在与 R2 并联, 通过 R 的电流 U2-4V R , U2-4V R =4V x - 如图 2 可知:BE 与 BCD 串联, 通过中间电阻 R 的电流 I=U2 x +4V x , 中间 R 两端的电压为 UR 中=IR=(U2 x +4V x )R, 由图 3 可得:ABE 与 AF 并联, 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为 20 伏, (U2 x +4V x )R+U2=20V
28、- 由两式可得:U22+4U2-96=0, 解得:U2=8V,U2=-12V(舍掉) 故选 B 2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 A1,A2 的示数分别为 0.3 安和 0.4 安,若将电路中的某两 个电阻的位置互换,电流表 A1,A2 的示数却不变,则电流表 A 的示数可能为() A.0.45 安B.0.50 安C.0.55 安D.0.60 安 【答案】BC 【解析】 (1)分析电路图,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R1、R2、R3 并联,电流表 A1 测量 通过 R2、R3 的电流之和,电流表 A2 测量通过 R1、R2 的电流之和; (2)将 R1、R2、R3 中的某两个电阻互换位置而其他条
29、件不变时,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三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所换的两电阻大小相等,求出三条支路的电流, 再求流过干路的电流值 解: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R1、R2、R3 并联,电流表 A1 测量通过 R2、R3 的电流 之和,电流表 A2 测量通过 R1、R2 的电流之和; 若互换 R1、 R2 的位置, 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则 R1=R2, 因为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 0.4A, 所以 I1=I2=0.2A;因为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 0.3A,则 I2+I3=0.3A;所以 I3=0.1A; 所以干路上的电流: I=I1+I2+I3=0.2A+0.2A+0.1A=0.5A;
30、 若互换 R2、 R3 的位置, 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则 R2=R3, 因为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0.3A, 所以I2=I3=0.15A; 因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 则I1+I2=0.4A; 所以I1=0.4A-0.15A=0.25A; 所以干路的电流: I=I1+I2+I3=0.25A+0.15A+0.15A=0.55A; 若互换 R1、R3 的位置,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则 R1=R3;而若 R1=R3 则两电流表的示 数就应相同,所以不可能是互换 R1、R3 的位置 由上分析,可知电流表 A 的示数可能为 0.5A 或 0.55A 故选 B、C 2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V1
31、,V2,V3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R1,R2 是两个定值电阻,若 电压表 V1,V2 的示数分别为 3 伏和 1 伏,则 A、B 之间的电压可能为() A.7 伏B. 6 伏C.5 伏D.4 伏 【答案】AC 【解析】如图:由于电压表的连接并没有采取与电阻直接并联的形式连接,所以将电压表按 一个电阻分析,因 V1、V2、V3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设电压表的内阻为 R,假设电 路中的电流是从A流向B, 在有电压表的支路上, 通过电压表V1的电流I1方向是AV1C, 通过电压表 V3 的电流 I3 方向是 CV3B,而通过电压表 V2 的电流 I2 方向不能确定; (1)若电流 I2 方向
32、是 CV2D,则 I1=I2+I3; 由欧姆定律可知:U1 R =U2 R +U3 RU3=U1-U2=3V-1V=2V; UAB=U1+U3=3V+2V=5V; (2)若电流 I2 方向是 DV2CV3B,则 I3=I1+I2; 由欧姆定律可知:U3 R =U1 R +U2 R U3=U1+U2=3V+1V=4V; UAB=U1+U3=3V+4V=7V; 由此分析,A、B 之间的电压可能为 7V 或 5V 故选 A、C 25.2n+1 个阻值均为 R 的电阻通过导线首尾连成一圆环,相邻的两个电阻之间均可引出一接 线柱,从而构成一变阻器,则利用该变阻器可获得不同阻值的个数为 _个; 最大阻 值
33、为_。 【答案】 nn(n+1)R/(2n+1)。 【解析】该变阻器可以得到的电路是一个电阻与 2n 个电阻并联、两个电阻与 2n-1 个电阻并 联、n 个电阻与 n+1 个电阻并联,依次类推又为 n 个电阻与 n+1 个电阻并联、两个电阻 与 2n-1 个电阻并联、一个电阻与 2n 个电阻并联与前面重复,因此利用该变阻器可获得不同 阻值的个数为 n 个; 根据电阻值一定时并联的两个阻值值越相近就越大,所以选择 nR 与(n+1)R 并联时最大, 最大值是 n(n+1)R/(2n+1)。 27.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关于电路故障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 R1断路,电流表示
34、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为零 B若 R2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若 R3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小 D若 R4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D 【解析】A、若 R1断路,R2和 R3并联后与 R 串联,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故电压 表示数不会为零,故 A 选项错误; B、若 R2断路,并联电路中支路减少,因此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增大, 电压表示数变大,故 B 选项错误; C、若 R3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由于支路减小,所以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增大,故电压表 示数变大,故 C 错误; D、若 R4短路,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因此并联电路两端电压
35、减小,因此电流表示数减 小,并且通过 R1中的电流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故 D 选项正确 故选 D 27. 图为复杂电路的一部分,电阻 Rl、R2、R3的阻值之比为 1:2:3,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 之比为 4:1:2。则电流表 A1、A2的示数之比为() A. 1:1B. 2:1C. 3:1D. 4:1 【答案】B 【解析】提示:已知 Rl:R2:R3=1:2:3, Il:I2:I3=4:1:2,由 U=IR,可得 Rl、R2、R3两端 的电压之比 Ul:U2:U3=2:1:3,故 R3与(Rl+R2)为并联关系,图中 A、B 两点电流流向如 图, 故根据电流分流原理,IA:IB=(Il+
36、I3):(I3+I2)=6:3=2:1 28.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由 a 端移到 b 端,电压 表 V1、V2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以知道,滑动变阻 器 R 的最大阻值为_欧,定值电阻 R2 的阻值为_欧。 【答案】92 【解析】由 I-U 图,当 I=0.4A 时,V1=1.6V,V2=3.6V, 由IRV 2 得 9R 由 11 IRV 得4 1 R 由 I-U 图, 当 I=1A 时,V2=0,V1=4V 2 2 4 )13(4 . 0 R R 解得:2 2 R 31. 如图所示的电阻网络中,AC、CB、BD
37、、DA 四边形的电阻为 r,其余各边的电阻都相 等,但阻值未知,测得 AB 两点之间的总电阻为 R。当在 C、D 两点之间连接一段阻值为 R 的电阻时,AB 两点之间的总电阻 R=;若将 AC、CB、BD、DA 四根电阻丝皆换成 阻值为 2r 的电阻,则 AB 两点之间的总电阻 R=。 【答案】 【解析】由于上下是对称的,所以在 CD 两点之间连接一段阻值为 R 的电阻时完全 不影响原电阻,因为这个 R 上没有电流通过。 32. 有一内阻约在 10002000之间的电流表,因年代久远标度值已看不出,仅有刻度, 某同学利用下表所列器材、 若干导线和电键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测量该电流表内阻的电路, 如
38、 图为已完成部分线路连接的实物连接图 (1)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接图 (2)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编号器材名称及技术指标 A 待测电流表 B电源 E(电压未知) C电阻箱 RA(09999) D 滑动变阻器 R1(020,1A) 将电键 S 断开,按电路图接好各元件,使滑动片 P 先置于(选填“a”或“b”)端,电阻箱 阻值调为 (选填:“零”或“最大”) ;闭合电键 S,调节滑动片 P 于某一位置,使电流表 的指针偏转,并使指针指在(选填“最大量程”、“最大量程的三分之二”、“最大量程的 一半”或“最大量程的三分之一”)处;调节(选填“滑动变阻器”或“电阻箱阻值”) ,使电 流表的指针
39、指在(选填“最大量程”、“最大量程的三分之二”、“最大量程的一半”或“最 大量程的三分之一”)处,记下(选填“滑动变阻器”或“电阻箱”)的阻值 R即得待测 电流表内阻为 (3)利用此方法测得的电流表内电阻其实际的内阻(选填“大于”、“小于”) ,造成这种 误差的原因是 【解析】 解: (1)实物电路图的连接应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如下图所示: (2)将电键 S 断开,按电路图接好各元件,使滑动片 P 先置于 a 端,电阻箱阻值调为零; 闭合电键 S,调节滑动片 P 于某一位置,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并使指针指在最大量程的三 分之二, 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最大量程的三分之一处,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R,即得 待测电流表内阻为 R; (3)电阻箱的阻值增大时,电阻箱与待测电阻的内阻之和增大,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增大, 分得的电压增大, 而计算时认为电压不变,由 I= 可知,=2=2RG, 即 R+RG2RG,RRG 故答案为: (1)如上图所示; (2)b;零;最大量程的三分之二;电阻箱阻值;最大量程的三分之一;电阻箱;R; (3)大于;电阻箱的阻值增大时,并联部分的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增大,而计算时没有 考虑这一点,由 I= 可知测得的电流表内电阻大于其实际的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