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500794 上传时间:2021-06-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为地理学的一个分 支、 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 争论较大, 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此说古来有之, 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 中,一级学科历 史学名下的 8 8 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 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 均 为历史地理环境。 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

2、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 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 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 . . 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 (上 海辞书出版社 19821982 年第二版第 324324 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其 实早在 2020 世纪 6060 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 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020 世纪 9090 年代以来,许多学 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 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 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 综合的学 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

3、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 材料)统计计量法、 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 (见课本 7 7、8 8 页)史地理 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 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 (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 应用 3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 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 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 如地 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 的空间内

4、进行 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 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 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 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 文化的呢 4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 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在历史 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 、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 研究 在城镇 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 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 、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 。 在历史交通地 里方面:史念 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

5、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 。 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 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 、多卷本中国移民史 、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 在历 史文化地理方面: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 中国文化。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 史念海河山集第4 4 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 之地。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 1 4 4 集、勒生禾中 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 第一章 1 1、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

6、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 1890-19741890-1974 )。 课本 3434 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 1 1、第一个温暖 期是距今 80008000 年前 1111 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 (8000-50008000-5000 )因为距今 50005000 年左右有一个 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 2、前 770770 年 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 3 3、公元 600600 10001000 年,隋唐时代 4 4、公元 12001200 13001300 年, 元朝初期寒冷 期: 1 1、公元前 10001

7、000 年前 850850 年,周代初期 2 2 、公元初年到公元 600600 年 3 3 、 公元 10001000 12001200 年, 南宋时代 4 4 、公元 14001400 19001900 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 (也 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 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 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 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 (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 面,温暖期愈来愈 短, (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 主 要表现为降水日趋

8、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2 2、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两次气候温暖期 , , 即两汉温 明 , , 中唐以后中原王朝失去西域的控制权 , , 也是与气候变化分 不开的。事实上 , , 隋唐温暖期于中唐后结束。我们后来的研究证明 , , 中唐后期的较寒 冷阶段是短暂的 , , 大约维持了一年。 然而 , , 就是这样一个短期的寒冷事件 , , 对中原势力退出 西域起了决定性作用。 两次气候温暖期 , , 即两汉温 暖和隋唐温暖期 , , 对应于强大的中原王朝 这种王朝 , , 至少在其前期将它的势力范围有效地伸展到了中国的西 域及中亚。 中原王朝势力 的伸展与气候关系的一种

9、合理解释是在较稳定的温暖气候条件下 , , 今干旱气候的西 域变得 温暖 , , 因而东域与西域的道路较为通畅 , , 东域、西域的文化交流增多 , , 中原王朝伸展到西域 在政治 上是必要的。 其次 , , 气候湿润使得东部军队可能开辟西域。 东汉年间 , , 中原国队经居 延海北侧西进 , , 其行 军路线 , , 今天已经变得极为严酷 , , 如果依今天的环境条件如此行军 , , 已无可能。至唐代 , , 西域驻军 , , 屯田 是维持驻军的主要方式 , , 如无相应的气候条件 , , 屯田是 不可能的。 再次 , , 气候温湿期 , , 中国人口、 政治 重心位于西安附近 , , 人口

10、、 政治中心的西偏 使得中原王朝后勤上可能及时支援西域的中原军队 , , 政治上也易 于控制。 有证据表明 , , 中唐 以后中原王朝失去西域的控制权 , , 也是与气候变化分不开的。 事实上 , , 隋唐温 暖期于中唐后 结束。我们后来的研究证明, , 中唐后期的较寒冷阶段是短暂的 , , 大约维持了一年。然 而, , 就是这样一个短期的寒冷事件 , , 对中原势力退出西域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章 1 1、简述 40004000 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 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 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 可以说是人进林退, 再具体

11、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 地域, 一 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 由于种种原因, 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速度而已,(二) 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或植 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 ,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 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 定的南移, 这种 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天然植被逐渐缩减, 栽培植被不断 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 生态植被的扩展是 2020 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 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天然植被 - 栽培植被 - 次 生天然植被 - 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2 2、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

12、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 的环境问题:例如: 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 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 :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 变化、二氧化碳排放 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三章 1 1、简述一下历史时期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大势 2 2、用历史上两种野生珍稀动物变迁说明野生动植物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概括来讲, 一方面是野生动物 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 一般从纬度上讲简单说是人进动物退甚 至是人增加动物减少甚至

13、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退 缩, 那么北半球的中国当然是逐步南退。 如 大象、犀牛、扬子鳄、大熊猫等,另有特殊情况下是西退,人将 其逼近彼处,如野驴、野骆 驼。另一方面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都大大减少, 一些已经灭绝, 而且就某种程 度上说,这 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度进行着。 第四章 1 1、简述近 50005000 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 化(多为人为因素 所致)二、1.1. 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内陆河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 断 流,湖泊也多缩小而干涸。 2 2、江河的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年变差和年内季节差) 增大

14、, 而在北方黄 河流域河流表现得特别明显。 不仅黄河主流的断流时间越来越长, 而支流 的径流量更是大减,许多河流完全 干涸,遂成为历史名词。 2 2、举例说明历史水文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于黄河: 1.1. 水灾频繁淤塞河流,填平湖泊,毁灭城市,阻塞交通,使良田变沙漠。 2.2. 进入 近代以来,水 患得以控制,新问题出现 - 断流。 关于长江:综合来看,长江流域洪水灾害从历史上来看是频率越来越大,灾害的强度也越 来越大。近年来,问 题一是因中上游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水涝灾害; 问题二是因沿流域开发 带来水源减少和水质污染,影响工农业 生产、生活用水、航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第五章 1.

15、1.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沙漠化演变的趋势 我国历史时期的沙漠化趋势总的来看是越来越严重, 其趋势主要表现 为两个方面, 即草原地 区的荒漠化加快;荒漠地区的沙漠扩大。 (1.1. )草原地区的沙漠 (又称历史时期形 成的沙漠) 主要是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 毛乌素沙地, 乌兰布和沙漠等,这些沙漠或沙地多是在 历史 时期形成, 也就是说,它们大多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了草原地区的沙漠化在不断加快。 (2 2)、荒漠地区的沙漠(又称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主要是指塔克拉玛干沙漠、河西走廊沙 漠、腾格里沙漠、 柴达木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这里的沙漠大多形成于 地质时期, 多由于自然因素所

16、致,因 为它们所在地区大多为干旱, 至少是半干旱地区, 降雨 量少,而蒸发量多。 2 2、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沙漠化对中国农业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使西北绿洲文明衰退,另一方面,沙漠化 推进,使农耕区退缩,农牧业分界线随之 南北推移,生态环境愈加脆弱。危害表现在: ( 1 1) 破坏土地资源, 使可利用土地减少、质 量下降,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甚至绝收。 (2 2) 破坏交通、 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制 约经济腾 飞。(3 3) 加剧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4 4) 使生物质量变劣,物种丰 度 降低,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第六章 1 1、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演变的趋

17、势 中国的基岩海岸有变化, 但总的看来变化并不太大, 变化大的主要是低 (平 原)海岸。低海 岸的变化与河流的来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使中国几千年来低海岸发生了大量变化,而且 我 们也可结合天津、上海的成陆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演变讲述其变化。 辽河三角洲与营口变迁:苏北海岸推移与盐城的变迁 珠江三角洲: 原为一浅海湾, 成陆已有 1 1 万多年历史, 而广州正处在这三角洲上, 距今 50005000 年左右,珠 江溺谷型海湾已经形成。 渤海湾:主要是受黄河, 滦河口的影响, 过去黄河在此流入渤海, 一般入海口往往发育成三 角洲,海岸线外 伸为泥质海岸,而黄河改道后,往往又演变为侵蚀性海岸。 2 2

18、、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海岸变化对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 正是西沙东去才造就了中国低海岸的扩展, 进而才有了天津、 上海 成陆,使类似 于津沪的东南地区经济繁荣成长为经济发展中心成为可能。 江泽民讲致富思源、 富而思进应有两层含义。 从一定意义上讲, 正是西沙东去才造就了中 国低海岸的扩 展, 进而才有了天津、 上海成陆, 使类似于津沪的东南地区经济繁荣成长为经 济发展中心成为可能。 第七章 1 1、是分析中国历史上北方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蒙古族等民族的分布变迁大趋 势: 2 2、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边疆演变的历史 : 纵观中国边疆(边域)演变的历史,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三个

19、阶段: 从 小到大的疆域拓展时期(上升时期) 从时间上讲,主要是从华夏文明诞生开始,结束于清后期乾隆,道光年间, 基本上截止于鸦 战之前。 从大到小的损疆失地时期(沉沦、下降时期) 从时间上讲,开始于鸦片战争,结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应为之 初) 。 巩固时期或中兴时期,即(实现)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期。 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至今。 3 3、(举例分析)中国疆域演变与现代中国国际政治关系。 西北边疆演变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 东北边疆与中俄,中朝关系。 东南海防与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国家关系。 西南边疆与中越,中印、中缅关系。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边疆演变的趋势 (1 1)从小到大的疆域拓展时期(上升时期

20、) 从时间上讲,主要是从华夏文明诞生开始,结束于清后期乾隆,道 光年间, 基本上截止于鸦 战之前。 (2 2)从大到小的损疆失地时期(沉沦、下降时期) 从时间上讲,开始于鸦片战争,结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应 为之初) 。 (3 3)巩固时期或中兴时期,即(实现)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期。 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至今。 第八章 1 1、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趋势 1 1、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 2 2、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 3 3、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道(路)州县三级制) 4 4、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省州县三级制) 从先秦萌芽到秦汉的确立及到后期的发展演变。 从郡县 二级制发展到

21、后期道路制, 行省制三 个阶段。 现在是省县乡三级制。 总的来看, 历代行政区划主要是 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 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 (1 1)夏商西周的诸侯方国 九州说(非真实的) 畿服制 分封制 (2 2)郡县的起源 郡晚县早 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 州制的产生:西汉产生,初期无治所,巡行所部。 东汉末年,正式形成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 划,郡县二级制转化为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末年,政治衰微,王室 多故,益州刘焉建议各 州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灵帝中平五年,正式确定“州”为中央与郡、国 之间 的一级行政政权,正式把“刺史”改作“州牧” 。“刺”与“牧”虽一字之差,而实质却发生

22、 极大变化。 )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道(路)州县三级制) 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省州县三级制) 民国 时期的行政区划(初期北洋政府在地方设省道县三级制( 19131913 年以后) 19281928 年南京国 民政府废除道,实行 省县二级制, 中国行政区划演变主要是表现在一级政区的变化上, 而影响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自 然环境,政治制 度,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独特的文化区域,独特的民族聚居区) 。 2 2、举例分析中国行政区划演变对中国社 会发展的影响。 1 1、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2 2、政区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关系: 政区划分考虑经济因素也影响其发展, 如一体化形成体系, 便

23、于管理, 促 进发展等。 正确的划分促进经济发展,决策失误则会干扰或影响经济发展,从 另一个方面来讲, 经济发展也 影响着政区的划分, 大小范围及级别的高低等 (如深圳经济的 发展变化与城市地位的提高、邯郸之成为“较 大城市” 、省会城市的副省级级别) 。3 3 与文化 发展的关系。 4 4、与历史地名的关系。 第九章 1 1、简述中国历代长城修筑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 (1 1)、有效性,它在特定时代(指冷兵器时代,甚至到火器 或热兵器时代初期)都是非常有 效的, 因为战争的前提或第一位就是保护自己,其次才是消灭敌人,严格地讲 (或一定意义 上),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不划算的,如抗战初期,中共1

24、15115 师的平型关之战(2 2)、时 代性或局限性, 时代性即它只是在特定时代成效显著, 到了后来就逐渐失去功用了 (如现代 甚或于当代) 。 局限性表现为,它对于战争来讲,毕竟只是守,而且是被动的守,这就限制 了其功用, 再者,即便是在冷兵器 时代, 城防关隘也并不一定管用, 至少从战略上讲是如此, 否则便没有以后的北部游牧民族犯边, 乃至于入 主中原了, 伏尔泰就说恐惧, 信心不足 的表现。 2 2、试分析中国古代战争分布演变趋势及原因 战争分布的多寡及发生的频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由于利益关系集中一一“利”。 2政治中心区,人口稠密区。权利(力)欲一

25、一“名”。一为名二为利,所谓“争权夺利” 是也。 3不同经济生产方式的边界线上。生产方式的冲突,如农一牧之间。 4不同民族及文化区的交界地带。价值观的区别,宗教及文化间的冲突 原因: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由于利益关系集中一一“利”。政治中心区,人口稠密区。 权利(力)欲一一“名”。一为名二为利,所谓“争权夺利”是也。不同经济生产方式的 边界线上。生产方 式的冲突,如农一牧之间。不同民族及文化区的交界地带。价值观的区 别,宗教及文化间的冲突文明冲突论 (亨亭顿) 第十章 1 1、简述近 20002000 年来中国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基本走势 从“天府”之变迁及都城的变迁看经济重心的变迁。 (1 1)

26、、天府:三国之前是指关中一渭河平原。自周以来,水利大兴,郑国渠的开凿更加 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三 国之后,成都平原(当然与都江堰有关, 但还有更深层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演变的大背景,因 为李冰父子修此水 利工程是在秦国时期战国时期,自此以后便“水旱从人”了。) 从渭河平原T到成都平原,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北而南。 ( 2 2 ) 、最初先秦时关东、关西、山东、山西,基本并行发展。 由于是秦的统一, 才致使西部成发展之重点区域, 再加上当时气候及自然条件的允许, 故秦 于洛阳,是一个 明显的东移征兆和迹象。到唐时一面都于长安(有历史原因) 于洛阳

27、,就食于洛阳(东部)(当时有两京 驿道的存在使其成为可能) 济发展快之故。 这里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西而东。 以下又是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北而南: 南宋都于 杭州, 虽主要缘于政治因素, 但至少南方已为建都提供可能条件, 应天府, 亦有此方 面的原因, 表明南方经济发展之速快于北方, 经济重心发展明显向南倾斜, 南重北轻。 “扬一益二” ;“苏湖熟,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等,更是表明了东南财赋 地之格局已告形成。另 一方面是农业,手工业,商业格局也大致如此。 由此历史时期便形成了东移南迁之趋势。 时间,唐宋之际,尤其是宋朝,是一分水岭,是正式形成之际。唐为准备阶段。 2 2、试分析中国

28、古代经济重心东 移南迁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自然因素:气候、水源、植被、土壤。气候唐代以后,黄河流域由暖转冷;水源 西北地区降水减少,日益干旱,北方水源枯竭;土壤 - 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 社会原因 : :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大量人才技术;南方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南方相对稳定的 社会环境;南方生 产技术的进步。 第十一章 1 1、简述近 20002000 年来中国重要农业作物嬗变的大势 (1 1 )从农作物的发展源头看可分为两类:当地或本地原生植物;境外引进的植物。 这两类植物 (农作物)一般是社会发展初期多为原生植物,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对外交流频 繁期则外来引入的 植物发展,扩展,推广快速。 这

29、中间有几次高潮期,如 A A 汉代(通西域)如胡瓜,草棉(印度) B B 宋代(通东南亚,南洋) 如占城水稻, C C 明清(通东南亚及美洲) 都咸阳,西汉都长安,连丝绸之路,也向西北发展,扩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西域,东汉都 ,一面设东都 , 就因为东部经 北宋都于开封, 乃至于明初都于 ( 2 2)嬗变过程,可分两个阶段,以宋元为界,以唐代为过渡期。 1从先秦到唐代:基本上是北粟南稻,但以粟等旱地作物为主。尤其是北方的“五谷”,应 不包含水稻(而应包括菽豆类) ,因为这期间的经济政治中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而唐代可谓一个过渡 期,水稻和小麦地位上升(且农业种植立足于平坝、浅丘坡地)。 2

30、从宋元开始以后为第二阶段,中国农业种植结构有较大改变, 这也同中国在唐宋以后的经 济政治中心东移南迁有关: a a、粮食生产上形成南稻北麦格局。其中作为适宜南方多水环境下生产的水稻所占比重更趋 扩大,类似于第一阶 段的粟的地位。b b、开始大批量引进新的作物品种,且推广迅速,影响 颇大,引发农业发展史上的(或粮食生产的)两次革命。 c c、经济作物发展越来越快。包括原生的和引进的,如棉花、油菜、烟草、花生、茶、婴粟 等。 2 2、试分析中国农业作物嬗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 1) 气候变化与人口南迁对南方水稻种植的扩大,在粮食结构中地位的上升。中国蚕桑业 有一个从石器时代 的多中心(南北均

31、有,南方如河姆渡文化)走向夏商周的黄河中心过程。 (2 2) 气候及人口南迁与种桑养蚕织丝业南移,(丝织业中心南北大易位) ,规模及影响扩大。 如鱼得 水,得天之利。丝绸之国,之路,对世界,人类之贡献。 (3 3) 棉的引入与麻的退出,麻衣棉衣(草棉木棉),棉之前为丝麻,葛类纺织品。 (4 4) 茶叶:原生地在长江上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宋 代)自此之后,茶 叶,瓷器等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大宗。 (5 5) 外来植物的引入,婴粟,烟草,番茄,茄子,辣椒,花生,棉花以及占城稻(稻麦复 种制成为可能) , 美洲高产旱地作物 (影响见 P232P232 234234 A A

32、对农业生产生态 B B 对粮食结构 C C 对人口增加 D D 对生态环境之破坏 从宋元以后尤其是明代,高产旱地作物将种植范围扩大 到山地,才有山地垦殖运动) 。 第十二章 1 1、分析 40004000 年来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的趋势及原因 都城演变分布趋势表现为: 逐步从西向东南迁移又北移的过程。 这一点可从中国古代 “七大 古都” 位置区 位的变化表现出来 (或者说是一个缩影) 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 京北京 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天时,地利,人和。 (1 1)经济条件:经济发达或接近富庶之地,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资供应。 ( 2 2)地理条件:地势险要之地,防御外来攻击,保卫王朝安全;交通发达

33、之地,便于政令 下达,聚集财富。 (3 3)政治因素:A A、强盛的王朝将都城建在开拓发展的前线附近或外来威胁来自的方向,有 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军政事务(如明迁都北京)B B、衰弱的王朝或政权,建都在远离威胁之 地(如南宋临安),可苟安一时。C C 统治者为摆脱旧势力的牵制而迁都,可巩固统治,如孝 文帝迁都洛阳。 2 2、试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整个都城制度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大阶段:( 1 1)从先秦到唐代,是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从 北宋到明清, 是开放式都城制度时期。 从先秦到唐代这个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 还可 以按城郭连接的 不同布局划分为三个时期: 商代是有城无

34、郭时期; 从西周到西汉是西城 连接东部的时期;从东汉到唐代是东西南三面郭区环抱中央北部城区的时期。 第十三章 1 1、简述近 20002000 年来中国水陆交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形成原因: (1 1)水路交通发展早于陆路交通发展(发达) ,因此先秦时期水路(水上交通)比陆路交通 更发达, 原因 在于早期生产力条件之限制, 开辟陆上交通不利, 只好较多地利用自然水道来 便利交通。 (2 2)历史时期:东西方向上水路交通较发达,而陆路交通则欠发达(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发 达);而南北方向 上则是陆路交通方面发达,水路交通欠发达或不发达(即便有也是人工的 大运河),原因就在于长江大河多是 东西流向的 (便

35、利水运交通,有自然之便) ,东西地势海 拔高度落差较大(西高东低) ,山脉也多为东北西 南走向或大致南北走向较多,因此东西陆 路交通开辟十分困难,这也导致形成了我国一直关注南北陆路交通道 路的修筑的历史惯性, 造成了我们今天相对来讲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小于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2 2、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 衰落原因:自然生态环境之恶化;社会原因;海上丝路的兴起;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 第十四章 1 1、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分布的变迁 (1 1)演变趋势: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较大,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体 现为南与北的不同 变迁,东与西的不断推移,具体讲: 南与北的关系, 历史时期的人口分

36、布表现为由北多南少 (北重南轻) 到北少南多 (北轻南重) 的转变。东 与西的关系, 历史时期人口分在东西方向性, 虽然表现为东西互动,但更主要表 现为自西向东的转移,这里, 西与东的概念中,东部是指受海洋影响较大的东部季风区,其 它称为西 (2 2)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当然,决定人口密度分布的社会或人文因素很多,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 都有,但 这里更重要的, 或者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因素。 政治因素, 对于人口密度分布的作用, 在 社会发展初期作用明显(甚至明迁都北京时仍能看到)但是愈到后期作用便日趋淡化了, 影响与作用日趋减弱。 2 2、历史时期中国的重要移民与社会发展 葛剑雄

37、认为人口迁移有七种类型: 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永嘉之 乱(西晋)安史之乱后的再次移民、靖康之乱。 政府强制型的内聚型移民, 如把富户迁至首都, 现代的城市 居民下放, 知识青年之上山下乡 或前期的移民。 东西向的渗透型移民。如: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 由内地向边疆地区的开发型迁移 (如屯田戌边、 秦代向 河套地区的移民等, 再如现代的新疆 建设兵团,东北北大荒) 东南沿海地区对海外移民,尤其改革开放以后, 合法移民与非法偷渡。(福建人讲的所谓: 海水不干,偷渡不止) 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徒与西迁。 南方非汉族的退却性迁移。 如南方少数民族夷、蛮、僚、越等民族,受中原汉族挤压,呈现向西南方向和从平

38、 原向山区 退却迁移的趋势。 上述所列,其中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1 1)和(6 6)两类,它们是造成中华文明东移 南迁的重要因素。 第十五章 2 2、列举中国风俗文化分区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塞上塞外风俗区: 塞上风俗区包括西北风俗区、 北部风俗区和 东北风俗区; 塞外风俗区分为 西北的河西五郡风俗区和东北的朝鲜诸郡风俗区, 河西五郡包括酒泉、 张掖、 敦煌、武威和 金城郡。 黄河中下游风俗区包括秦关中风俗区、 魏地风俗区、 周地风俗区、 韩地风俗区、 陈地风俗区、 赵地风俗区、 燕地风俗区、齐地风俗区、鲁地风俗区、宋地风俗区和卫地风俗区。 淮汉以南风俗区包括巴蜀及西南夷风俗区、 楚地

39、风俗区和吴地风俗区。 第十六章 2 2、列举十部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并说出它的流行版本。 汉书 地理志,今主要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铅排本为善; 元和郡县图志 ,今可参考中华 书局 19831983 年 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贺次均辑校的版本; 华阳国志 今较流行的有刘琳 的华阳国志校注本、任 乃强的华阳国志校注图补本; 水经注现流行的版本有科 学出版社 19551955 年影印的杨守敬、熊会贞合撰 的水经注疏本; 大唐西域记现流行版本 有张巽校点的大唐西域记 ;太平寰宇记今流行的是 民国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 本。 1 1、历史地理学定义: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

40、 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 科学。它表明, 从时间上来讲, 历史地理学主要不是研究史前时期, 即 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 也不是 主要研究当代地理环境的问题, 而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 地理环境变化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1111、简述近 50005000 年来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 社会因素)和质的 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 。 一、黄河及黄河流域的湖沼。 黄河一向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它具有水量小而变率大和含沙量大的特点。黄 河最大的特点即是 在历史上多次决口, 改道, 先后经历了七个阶段或四个时期: 从入海口看 即北流(入海口为天津附近,先秦) 东

41、流(山东入渤海,汉唐时期。汉唐安流期:从东 汉王景治水后, 黄河相对安流约 600600 多年,直到 7 7 世 纪中叶以后又开始)南流 (由苏淮 入黄海,南宋至咸丰 5 5 年)东流(在今山东利津入海, 18551855 年 至今)四个时期。 黄河流域的湖泊主要在黄河中、 下游地区,其形成多与决口、 改道有关,因为地质时期的 华 北地区,地质沉降过程中形成凹陷和洼地,再加上决口与改道才形成。 总的变化趋势是由多变少,(数 量),由大变小(面积) ,乃至淤灭。 原因:一是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使地表水总体减少;二是人类用水 量的无节制。 二、长江及长江流域的湖沼。 河道变化主要表现在中游地区,

42、 河流出山地而进入广阔平坦的平原地区, 导致河床变化 较大。江沱易位 (南沱北江北沱南江) 。湖沼变化也主要在这一地带。如云梦泽,洞庭湖, 太湖的变迁。 西北干旱区变化更加明显。 如青海湖、罗布泊的变化。 总趋势:近 50005000 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文变迁的总趋势, 主要表现为江河的径流量普遍减小, 水位变幅(年变 差和年内季节差)增大, 而在北方黄河流域河流表现得特别明显。 不仅黄河 进步和农业经济推动力和效率的转换。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主流的断流时间越来越长,而支流的径流量更是大减,许多河流完全干涸,遂成为历史名词。 历史时期黄河 流域的河湖

43、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 也有人为的作用,总 的来看,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 使地表水总体减少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人类用水 量的无节制加 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黄河流域洪灾和改道多的原因: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气候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 二、简答及论述 1 1 史念海一一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变迁、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中国古都研究第 1 1 辑、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国的运河、河山集 葛剑雄一一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中国人口发展史、西汉人口地理 侯仁之一一历史上的北京城、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步芳集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长水集 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古

44、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 气候变迁对唐代繁荣的影响 唐代在中国 20002000 年的历史上属于温暖湿润的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唐代农业经济影响很 大并为唐代的农业经济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从而成为唐代繁荣的重要因素。 一、温暖湿润气候造成牧业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既有利于唐代经济的发展也为农业经 济发展客观上创造了一个更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界北移产出多样性更明显。 三、 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可供农作物生长时间增长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 四、 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量增加。 五、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六、由于国力强盛使

45、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 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的关系 1212 世纪的气候变寒宣告了中世纪温暖期的结束以后南宋、元、明、清时期虽然气候有反 复变温暖但总的来看以寒冷为主。以南宋开始的长达 800800 年的寒冷期 对中国历史进程的 影响显著。 一由于气候寒冷 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威胁中原农业民族。五代以后入 主中原的北方民族核心区也越来越靠近东部威胁中国南方的北方游牧民族也在向东推移。 与之相应的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东亚民族的战争舞台整体东移这 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历史人地轨迹。 二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这样宋代在气

46、候变化和北方游牧民族压力的大背景下北方地区的经济水平总体衰退 宋代的经济实力横向来看相对下降财政收支的困难使军事力量受到极大地影响造成 军事上的积贫积弱。这种贫弱的大趋势并不因元代昙花一现的大趋势而有所改变。 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的关系 研究表明 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有称“明清小冰期”亦称“明清宇宙期”。在 传统社会里 低温会使农业生产受到致命的影响自然灾害的频发则影响农业生产民生 日苦 同时也直接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进而造成引起中国传统社会剧烈的社会 动荡 形成大迁移、大移位、大战乱。 一明清时期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二由于气候寒冷 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进一步衰落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拓展中国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三由于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率大 社会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影响了中国农业技术的教育之通病是 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