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题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题 1 1 班级班级考号考号姓名姓名总分总分 1、一列火车通过 450 米的大桥用了 23 秒,经过站在铁路边的扳道工人用了 8 秒。列车的速 度和长度各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0 厘米,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数。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3、等差数列 4,10,16,22,52 一共多少项呢? 4、已知等差数列 3,8,13,18,则该等差数列的第 100 项是多少? 5、已知等差数列,1,2,3,4,50,求该等差数列的和。 6、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 4 项是 8,第 6 项是 12,那么它的第 8 项是多少? 7、两个数相加,一个
2、加数增加 10,另一个加数减少 15,和是否有变化?什么变化? 2 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题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题 2 2 班级班级考号考号姓名姓名总分总分 1、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 9,要使和增加 9,另一个加数应该有什么变化? 2、两个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减少 10,减数也减少 10,差是否有变化? 3、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 2076,差是减数的一半。如果被减数不变,差增加 42,减数应 该变成多少? 4、两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 3 倍,要使积扩大 9 倍,另一个乘数应该怎么变化? 5、两数相乘,积是 10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6 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 6 倍,那么积是多少? 6
3、、两个数相除,被除数扩大 3 倍,除数扩大 15 倍,商如何变化? 7、两个数相除,商是 5,余数是 1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20 倍,商是多少?余数是 多少? 3 附: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一) 1、一列火车通过 450 米的大桥用了 23 秒,经过站在铁路边的扳道工人用了 8 秒。列车的速度和长度各是 多少? 【解题思路】列车经过等于 1 个车长的距离需时 8 秒,通过 450 米铁桥(450 加 1 个车长)用了 23 秒,所 以列车通过 450 米需时 23-8=15(秒)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车的速度就是 450(23-8)=30(米/秒)那 么车长就是 3023
4、-450=240(米) ,列式计算为,列车的速度:450(23-8)=30(米/秒) ,列车的长度: 3023-450=240(米) 。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0 厘米,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数。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解析:这些求“面积最大”“费用最省”“损耗最小”的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小(大) 值,这些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根据题意,我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 202=10(厘米) ,显 然,当长和宽的差越小,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已知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数,所以当长是 5 厘米,宽也是 5 厘米的时候,即这个图形是正方形的时候,面积最大,最大是 55=25(平
5、方厘米) 。 3、等差数列 4,10,16,22,52 一共多少项呢? 解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 末项。数列中的个数称为项数。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 前项的差称为公差。等差数列求和需要掌握三个公式,即通项公式:第 n 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公 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 4,公差是 10-4=6,末项是 52,题目要求项数,可以根据“项数=(末项-首项) 公差+1”进行计算, (52-4)6+1=9,所以
6、这个数列一共有 9 项。 4、已知等差数列 3,8,13,18,则该等差数列的第 100 项是多少? 解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 末项。数列中的个数称为项数。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 前项的差称为公差。等差数列求和需要掌握三个公式,即通项公式:第 n 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公 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 3,公差是 5,项数是 100,要求第 100 项,可根据“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进行计算。3+
7、(100-1)5=498。这个等差数列的第 100 项是 498。 5、已知等差数列,1,2,3,4,50,求该等差数列的和。 解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 末项。数列中的个数称为项数。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 前项的差称为公差。等差数列求和需要掌握三个公式,即通项公式:第 n 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公 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我们可以用公式计算它的和。已知首项是 1,末项是 50,公差是 1,项数是 50,
8、所 以根据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列式计算, (1+50)502=1275。所以该等差数列的和是 1275。 6、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 4 项是 8,第 6 项是 12,那么它的第 8 项是多少? 解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 末项。数列中的个数称为项数。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 前项的差称为公差。等差数列求和需要掌握三个公式,即通项公式:第 n 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公 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
9、道,第 8 项比第 6 项多 2 个公差,第 6 项比第 4 项多 2 个公差,所以 12-8=4 相当于 2 个公差,第 8 项等于第 6 项的数 12 加上 2 个公差,即第 8 项是 12+(12-8)=16。 7、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 10,另一个加数减少 15,和是否有变化?什么变化? 【解题思路】和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不为 0) ,另一个加数不变,则它们的 和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不为 0),另一个加数减少同一个数,和不变。 一个加数增加 10,假设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增加了 10;假设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 15,和
10、就 4 减少 15;和先增加 10,再减少 15,所以和减少了 5。 (二)(二) 1、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 9,要使和增加 9,另一个加数应该有什么变化? 【解题思路】一个加数减少 9,假设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减少了 9;题目要求和增加 9,所以另一个加数 应该增加 9+9=18。 2、两个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减少 10,减数也减少 10,差是否有变化? 【解题思路】 被减数减少 10,假设减数不变,差就减少 10;假设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 10,和就增加 10;差先减少 10, 再增加 10,所以无变化。 3、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 2076,差是减数的一半。如果被减数不变,差增加
11、42,减数应该变成多少? 【解题思路】 减数与差的和即是被减数,2076 里有 2 个被减数,被减数等于 20762=1038。差是减数的一半,也就是说 减数是差的 2 倍,差应该为 1038(2+1)=346,减数为 3462=692。被减数不变,差增加 42,减数应减少 42, 所以减数应该变为 692-42=650。 4、两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 3 倍,要使积扩大 9 倍,另一个乘数应该怎么变化? 【解题思路】 一个乘数扩大 3 倍,假设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就扩大 3 倍;要使积扩大 9 倍,另一个乘数应扩大 93=3 倍。 5、两数相乘,积是 10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6 倍,另一个因数
12、也扩大 6 倍,那么积是多少? 【解题思路】 已知积是 100,一个因数扩大 6 倍,假设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扩大 6 倍也就是 1006=600;另一个因数也 扩大 6 倍,所以积再扩大 6 倍,也就是 6006=3600。所以积是 3600。 6、两个数相除,被除数扩大 3 倍,除数扩大 15 倍,商如何变化? 【解题思路】 被除数扩大 3 倍,假设除数不变,那么商扩大 3 倍;因为除数扩大 15 倍,所以商在扩大 3 倍之后缩小 15 倍,即商缩小至原来的 315=1/5。 7、两个数相除,商是 5,余数是 1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20 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解题思路】 假 设 算 式 是 9516=515 , 被 除 数 扩 大 20 倍 是 9520=1900 ; 除 数 扩 大 20 倍 是 1620=320,1900320=530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20 倍,商没有变化,余数扩大 20 倍,所以商是 5, 余数是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