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及全部教案 复习内容复习内容 以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拓展,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 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 意志品质和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 具体目标具体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 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简 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
2、 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 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 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复习重难点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计算 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熟练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和计算技 能,培养学生算前先估,认真书写,仔细计算,算后验算的习惯,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
3、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习中熟练。 (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习难点: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 周长的应用解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三、复习方法: 1学生课前认真梳理,自主归纳所学知识,精选习题; 2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组织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及时反馈,及时补差,及时改进。 四、复习课时安排: 1两、三
4、位数乘一位数复习2 课时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2 课时 3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2 课时 4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2 课时 5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2 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2 - 第一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期末复习第 14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能正确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乘法的口算和笔 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
5、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一、回顾引入 1.回顾内容。 (1)小组内交流: 议题 1:说说这学期学习的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议题 2: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内容?学得最好的是什么内容?觉得困难的是什么内容? 议题 1 情况预测: 计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学习了千克和克的认识;认识了旋转、平移和对称轴; 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热证,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学习了解决问题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的策 略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
6、第一单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 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 1 题 (1)让学生完成第一组,并同桌说说第一组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说说这几组题是怎么计算的? 例如:605,看做 6 个十乘 5 得到的是 30 个十,就是 300. 6005,看做 6 个百乘 5 得到的是 30 个百,所以是 3000. 小结: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可以怎么计算? (看作几个十或几个百去乘一位数,得到的是几个十和几个百,就是几十或几百。 ) (2)
7、完成第二组: 完成后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例如:321,把 21 分成 20 和 1,先算 320=60,再算 31=3,最后 60+3=63;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怎么计算的? (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分别去乘这个一位数,把乘得的积相加。 ) (3)完成第三组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像此类题,你还能举几组吗?(245 和 254;234 和 243) 通过这类题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做期末复习第 2 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3 - 用 3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如有错误说说怎么想的? 三、复习笔算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 3 题。 现在
8、我们要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回忆:乘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哪些?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 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板书)如果乘数中间有 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 漏乘十位上的 0,这样比较方便。 2.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 486426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 (板书:300240) 追问:都是 40 多乘 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 50 和接近 40)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 演) (3)教
9、师小结:在用竖式计算前,我们可以通过估算来确定一下积大约是多少,这样可以提高计算的 正确率。 3.学生计算期末复习第 3 题 (1)学生观察第一组,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末尾有 0 的乘法。一个乘数不变,一个乘数在变化,积也会发 生变化。 )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 注意,乘数末尾有 0 的竖式书写格式。 四、复习小结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4 - 第二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期末复习第 57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
10、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能正确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乘法的口算和笔 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4.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关于乘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练习一、基本概念练习 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11、。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 ; 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积是() ; 最小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积是() 。 364 与 50 的积的末尾有()个零。5080 的积末尾有()个 0. 4估算 4169 时,把 41 看成() ,把 69 看成() ,估算的结果是() 。 5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 6323 的积要是三位数,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 324 的积要是三位数,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 7. 405中, 如果积的末尾有 0, 里可以填 () ; 如果积是三位数, 里可以填
12、() ; 如果积大约是 2400,里可以填() 。 二、二、 竖式计算竖式计算 出示 67820685409 学生竖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重点介绍中间有 0 的和末尾有 0 的乘法计算。 三、解决问题三、解决问题 1复习第 5 题:小红、小丽和小华星期天上午去茶场采茶,平均每人采茶 450 克。她们一共采茶多 少克? 学生审题后说说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有 3 人,每人采茶 450 克) 学生列式解答后指导交流,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突出求的是 3 个 450 相加) 追问:4503 怎么计算的?(再次强调,竖式计算时乘数末尾有 0 的书写格式。 ) 2.复习第 6 题: 学校多
13、功能教室有 200 个座位。要安排一个年级的同学在这里开联欢会,估计一下,安排哪个年级比 较合适?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5 - (1)出示题目,明确要求:是用估算的方法。 (2)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特点,说说各接近哪个整十数?(416406 ;538540;5455 50) (3)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安排哪个年级比较合适? 教师指导交流: 情况预测:只有 538 约等于 200,但是不满 200,所以安排二年级比较合适。 (4)补充:如果是六年级有 5 个班,每班有 42 人,能安排吗?为什么? 3.复习题第 7 题: 看图说说了解到哪些信息? 说说先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
14、求出什么问题?再根 据哪两个条件求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说说第一步算的什么,第二 步算的什么? 4.补充: (1)王老师为学校买 25 本作文本,每本 18 元。王老师带了 600 元,够吗? (2)社区中共有 18 栋居民楼,每栋都有 9 层,每层都有 8 个单元,这个社区共有多少个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6 -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1)(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8 题第 11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 两位数除以一
15、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 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二、复习除法的口算方法二、复习除法的口算方法 1.做期末复习第 8 题: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让学生按题组口答,填写得数。 (1)交流第一组:说说每个算式是怎么计算的?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6、小结: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在计算的时候可以把它看做几个十和几个百去除,然后得到的是 几个十和几个百,就是几十或者几百。 (2)说说“2807”和“4005”是怎么计算的? “2807”看做 28 个十除以 7 得到是 4 个十,就是 40; “4005”看做 40 个十除以 5 得到的是 8 个 十,就是 80。 追问“为什么 6003 看作 6 个百除以 3,而 4005 就看作 40 个十除以 5 呢? 明确:首位不够商 1,就要看成几个十去除以这个一位数;首位够商 1,就看作几个百去除以这个一 位数。 (3)说说“363”和“362”是怎么想的? “363”把 36 分成 30 和
17、 6,先算 303=10,再算 63=2,最后 10+2=12; “362”把 36 分成 20 和 16,先算 202=10;再算 162=8,最后 10+8=18. 比较分析:说说这两题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再次追问:为什么同样 36 除以几,一个要分成 30 和 6,一个要分成 20 和 16 呢? 小结:当首位能整除时,直接分成几十和几去除,当首位不能整除时,除下来多余的几个十和几个一 要合起来再去除。 (4)小结: 联系这里的三组口算题,能说说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2.做期末复习第 9 题。 用 1 分钟时间完成,然后发现错误,请学生说
18、说是怎么计算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7 - 三、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三、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 10 题。 (1) 依次分析: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情况预测:第一组是首位能整除的,有余数的和没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首位能整除的,到首位不能整除,到首位不够商 1 的除法; 第三组上面两个是首位不够商 1,下面一题是首位够商 1 的。 (2)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书。 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书。 小结: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19、 (从首位开始商起,哪位不够商 1 就商 0;除到哪一位商到哪一位。) (3)除法是怎么验算的? 选择最后一组进行验算。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 2508=9526=6426=9104= 7034=8064=4834=2805= (1)让学生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几十多。 提问:你是怎样估算的? (2)笔算下面一行,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范围内。 让学生笔算、验算。 (指名四人板书) 说说这几题是怎么笔算的,要注意什么? (首位不能整除余下来的数怎么处理?商中间有 0 的除法怎么处理?商末尾有 0 的除法怎么处理?) 追问:怎样验算 (3)下面的除数各是多少?
20、 ()7=125()9=328 学生计算,交流想法和结果。 板书: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4)()()=125被除数最小是() () 7=12() 被除数最大是() 。 做期末复习第 12 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交流:这里的三道题各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为什么前两题都用除法算?第三题为什么要用乘 法? 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 今天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要巩固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8 -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2)(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100 页复习题第 121
21、4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 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了解一些基 本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一、复习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804=9003=4505=3006=
22、6307= 693=842=964=453=782= 777=441=0100=7-0=214+3= 922=24032= 教师选择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如 782,693,804 等。 2.竖式计算并验算 1683=6005=8042= 思考:怎样用竖式计算除法? 小结: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从高位算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不够商 1 就商 0,每次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怎样验算除法? 小结:除法的验算:在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除数=被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除 数+余数=被除数。 二、基本概念练习二、基本概念练习 1.口算 682 时,可
23、以先算( )2,再算( )2,最后算()+()=() 。 口算 782 时,可以先算( )2,再算( )2,最后算()+()=() 。 2. 笔算 682 时,先算十位上()2,再算个位上()2。 3. 964,商的个位上是 4,它是()4 得到的结果。 学生练习后小结:做这类题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口算的方法一定要强调,看清楚是口算还是竖式计算,有没有强调十位上怎么算,个位上怎么算?) 4.一个两位数除以 3 余 2,这个两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一个三位数除以 3 余 2,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 学生练习后小结:做这类题要注意些什么? 抓住主要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同时要
24、关注余数要比除数小,以及看清楚被除数是几位数。 5.834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 6. 603 商的末尾有 0,里面应填() 。585 商的中间有 0,里填() 。 355 商的末尾有 0,里可以填() 。532商的中间有 0,里填() 。 练习后追问:这类题在思考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注意:哪位上不够商 1 就商 0,同时要兼顾其他各数位的数的特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9 - 三、解决问题三、解决问题 1. 复习题第 12 题 (1)学生独立解答 1、2 两小题后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指出:求一个数是
25、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这样的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 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足球和排球个数之间的关系吗? 看了线段图,再次突出倍的意义。 (2)学生完成第 3 小题: 能用线段图表示出羽毛球和篮球个数的关系吗? 说说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指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用乘法计算。 2.期末复习第 13 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说说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解题后教师指导学生说说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指出:求的是 97 里面有几个 4? 追问:为什么余数不要了?(余下的 1 个不够再穿 1 串) (2)思
26、考:什么情况下,这个余数能省,不需要加 1?什么情况下,余数不能省,要进 1? (做衣服、装盒子等要舍去,卡车运货物等要进 1) 补充:一堆煤 79 吨,载重量 4 吨的卡车要运多少次? 3. 复习题第 14 题: 植物小组培育了 60 盆花, 放在礼堂 24 盆, 剩下的平均放在 3 个会议室里, 每个会议室里放了多少盆? 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说说根据哪两个条件,能求出什么问题?再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 4.补充 (1) 超市运来 68 箱萝卜,运来的番茄的箱数是萝卜的一半,运来番茄多少箱?运来的萝卜和番茄一 共多少箱? (2)一
27、个气球 4 角钱,妈妈用 5 元钱最多可以买()个这样的气球。 (3)珠宝店的王阿姨把一串珠子按 1 粒白色、2 粒红色、3 粒蓝色的顺序摆成一排。照这样的排列规律, 第 80 粒是什么颜色? (4)李阿姨买 3 条同样的围巾,付出 300 元,找回 18 元。每条围巾的售价多少元? (5)同学们参加跳绳比赛,如果每 6 人一组,参赛的同学一共可以分 28 组,还多出 2 人。参赛的同学 一共有多少人?如果每 8 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还多出几人? (6)小宇和妈妈去外婆家,买两张火车票一共用去 96 元。小宇的火车票票价是妈妈的一半,小宇的火 车票票价是多少元? (7)花园小学三、四年级一
28、共有 313 人。如果三年级增加 8 人,四年级减少 5 人,那么两个年级的人 数正好同样多。三、四年级原来各有多少人? 四、复习小结四、复习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0 - 第五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知识的复习(1) 复习内容复习内容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有关知识,数学复习题第 15、16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 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 步发展空间观
29、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 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 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以及相关的周长计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关于平面图形学过哪些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旋转和平移,轴对称图形) 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 是图形和几何知识,今天这节课就复习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相关的周长计算” 。
30、 (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我来填:整理图形特征 学生独立整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教师适时小结和板书。 图形边的特点角的特点 4 条边 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都相等 指出:从表格中清楚的可以看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都有四条边,都是四边形,4 个角都 是直角;不同的是: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 4 条边都相等。 三、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三、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 (一)复习周长概念。 指出: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板书) 突出一周的边线长度。 (二)复习长方形和
31、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1. 我来算:完成复习题第 15 题 (1)这些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同桌用手指一指。 (2)学生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并计算出这些图形的周长。 (3)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2. 我来辨: (1)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 (2)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 4 倍。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1 - (3)正方形的对边相等,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和宽一定分别相等。 () (5)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边长一定相等 。 () (6)一个正方形周长是 20 厘米,把它平分为两个长方形,每个
32、长方形的周长是 10 厘米。 () 3.我来编 (1)复习题第 16 题: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20 米,宽 8 米。如果要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篱笆的长是 多少米? 学生说说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怎么解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长方形周长=(长+宽)2 (2)补充补充: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20 米,宽 8 米。如果靠墙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篱笆的长至少是多少 米? 比较两道题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都是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不同的:告诉长和宽求周长用“ (长+宽)2” ;靠墙围,可以节省一条边(长) 。 4.我来围 要用铁丝围一个边长是 20 厘米的正方形,铁丝长
33、是多少厘米? 用长 20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比较道题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质疑用 20 厘米的铁丝还可以怎么围?(得出无论围出什么图形,它的周长都是 20 厘米) 出示:用长 20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课件出示不同围法的表格,让学生说说发现什么? 在下面方格纸上(每小格的边长按 1 厘米计算)画周长是 12 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 5.我会拼 (1)用 12 个边长 1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请你在方格纸上至少画出两种拼法 (每小格的边长按 1 厘米计算) 。 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2)用 3
34、个边长为 2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周 长是() 。 (3) 用两个长 3 厘米, 宽 2 厘米的小长方形, 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大长方形的长是 () , 宽是 () , 周长是() 。 三、眼力大考验三、眼力大考验 1.这张图甲、乙两部分的周长() 。 2.下面几 3 个图中, ()的周长与其它四个不一样。 3.用 8 个边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周长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 。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今天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下节课我们继续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2 -
35、 第六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知识的复习(2) 复习内容复习内容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 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能通过简要的示意图,解决一些关于长方形、正方形拼接周长的计算。 3.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 步发展空间观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 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
36、法的过程中 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以及相关的周长计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操作题复习一、操作题复习 1.1. 下面方格纸上(每小格的边长按 1 厘米计算)画周长是 12 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 2.用 12 个边长 1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至少画出两种拼法(每小格 的边长按 1 厘米计算) 。 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 (单位:厘米单位:厘米) ) 三、解决问题复习(拼剪问题)三、解决问题复习(拼剪问题) 1.把一张边长 8 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成两个长方形再剪开,8 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7、厘米?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3 - 2.有一张长 20 厘米、宽 15 厘米的长方形彩纸。如果用这张彩纸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 周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20 分米,宽比长短 6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4.用一张长 10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多是多少厘米? 5.用 4 个边长 2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6.把边长 20 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成 4 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7.把一张边长 20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 5 张同样
38、大的长方形纸片。每张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 米? 8.用 2 个长 8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多少厘米?正方形呢? 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2 厘米。这个长方形可以分成多少个边长 2 厘米的正方形? 10.(1)用 24 个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这些长方形的 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2)用 24 厘米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 少?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4 - 第七课时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复
39、习第 100 页平移和旋转以及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 明理由。 复习重点复习重点 判断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知道物体平移后的位置。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引导回顾。引导回顾。 这学期我们学过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哪几种?(平移和旋转) 学生小组内交流: 说说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轴对称图形是怎样的?请你举例说说。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板书: 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轴对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二二. .基本题的练习基本题的练习 (1)做期末复习第
40、 17 题。 交流:第 17 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再次强调:平移是沿着一条直线直直的运动;旋转是绕着一个点或一条线转动。 (2)说说下面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3. 哪几条小鱼平移后能互相重合,把它们涂上相同的颜色。 4. 下图中有两枚棋子,请按要求画一画。 (1) 把先向左平移 5 格,再向上平移 3 格。 (2) 把先向下平移 5 格,再向右平移 3 格。 5.复习题第 18 题:下面的消防安全标识,哪些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 学生练习后追问: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 6.补充 (1)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图
41、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举例说明。 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五角星、正五边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5 -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形: 说说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2)判断: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 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所以长方形也有四条对称轴。 () 三、拓展提高三、拓展提高 1.这几条路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提问: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像这样“阶梯式”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 周长。 ) 2.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 8 厘米,宽 5 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
42、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 少?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五、总结、作业五、总结、作业 复习总结。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6 - 第八课时第八课时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101 页第 1924 题。千克、克的复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第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进一步 体验物体质量,会依据给出的条件,估测重量。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千克、克体验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一
43、、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二、复习千克和克二、复习千克和克 1.回顾千克和克 指出: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 1 千克吗?哪些物体重量大约是 1 克呢? (两包盐、8 个苹果、16 个鸡蛋、一瓶洗衣液大约重 1 千克;一颗花生米、三粒黄豆、一个回形 针、一张纸)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 千克=1000 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1)1 个鸡蛋(2)30 个鸡蛋(4)一本数学书 (4)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
44、(5)1 个乒乓球(5)一只鸡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3. 做期末复习第 19 题: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袋大米重 25() 。(2)一袋水果大约重 3() 。 (3)一盒饼干重 500() 。(4)一筐土豆重 18() 。 (5)小明身高 135() ,体 52(),他早上 7()起床,走了 10()到学校,大约走了 2600 () 。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是怎么想的? 4.做期末复习第 20 题。 呈现第 20 题,让学生填空,并交流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补充练习: 4500 克=( )千克( )克4050 克=( )千克( )克 4005 克=( )千克( )克 5 千克 4
45、00 克=()克5 千克 40 克=()克5 千克 4 克=()克 5做期末复习第 21 题 说说从图上可以看出什么信息?(2 个橘子共 20+20+50=90 克) 可以求出什么问题?(每个橘子多少克?) 学生列式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补充练习 (1)4 个杯子同样大,2 号杯子里的橙汁重多少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7 - (2)估计 3、4 号杯子里的橙汁重多少克? 教师先出示杯子,说说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答出什么问题? (2 号杯子里的橙汁大约重多少?3 号、4 号杯子里的橙汁大约重多少?) 学生思考后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
46、学生上前交流,并指出用尺子测量,用尺子画线都是估测的好方法。 三、综合练习 1. 在里填上“” 、 “”或“” 。 3 千克300 克4600 克46 千克1203212064500 克5000 千克 40024200134331349800 克99 千克564546 2.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冬瓜重约 8() 。(2)一个鸡蛋约重 60() 。 (3)一本数学书厚 8() 。(4)一只鸡重 2() 。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千克=( )克8 分米=()厘米5000 克=()千克6 时=()分 4.判断 (1)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
47、) 6 个十除以 3 得 2 个十。 (3) 0 乘任何数都是 0,0 除以任何数都是 0。 (4) 4 千克铁比 4000 克棉花重。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8 - 第九课时分数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101 页第 2224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数大 小,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体会发现简单规律 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概念的复习一、概念的复习 1.谈话:你所了解的分数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数是分数? 学生小
48、组内交流关于分数的认识。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情况预测: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分就是几分 之几。 教师追问:这里特别要注意一个词?(平均分) 再次强调: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2)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 (3)分数的产生 (4)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两种情况:一是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二是分子不同,分母相同,分子大的 分数就大。 2.做期末复习第 22 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含义。 3.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1 5 1 2 4 5 4 7 1 7 1 17 4 9 4 7 9 20 9 1
49、0 5 10 9 18 二、综合练习二、综合练习 1.口答。 (1)5/9 里有 5 个( )/(); (2)7/10 里有()个() ; (3)个是( )/( ) (4)1 里面有()个 1/9. (5)6 个 1/6 是() 。 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么想的? 2.判断 (1)把一个长方形分成 4 份,每份是它的1 4 。 () (2) 1 8 1 2 ()(3) 4 6 里有 6 个1 4 .() (4)小明和小亮各买了一瓶 250 克的矿泉水,小明喝了它的1 3 ,小亮喝了它的1 5 。小亮剩下的多。 () 3.在下面的正方形中涂色表示出1 4 。7.在下面的正方形中涂色表示出1 2 。
50、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9 - 4做期末复习第 23 题: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数一数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的份数,填在 下表里,并说说每份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学生理解“对折” “再对折”的意思。 (知道对折就是平均分成 2 份,再对折就是再平均分成 2 份,在原来的份数的基础上乘 2) 板书:对折的次数:1 次2 次3 次 平均分成的分数:2 份4 份8 份 (2)出示题里的表格。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3)看着表格说说每份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5.完成期末复习第 24 题。 (1)学生依次说说题目中的两个分数表示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