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共第八单元期末复习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共 5 5 课时)课时) 单元教材简析:单元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帮 助学生增进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 进相关数学技能的形成,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 的学 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组织学生回顾、 反思自己对本册内容的学习和掌 握情况, 接着通过安排的 28 道题引导他们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过的数学知 识和方法。这 28 道题大致可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 1-
2、7 题,主要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第二部分是第 814 题, 主要复习本学期所学的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第三 部分是第 1518 题,主要复习周长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计 算以及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第四部分是第 1924 题, 主要复习千克和克 的认识以及与分数有关的知识;第五部分是第 2528 题, 主要复习用从条件出 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整十、整百数乘或除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或除一位
3、 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提高运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 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加深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积累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合 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丰富对千克和克的认识,能选择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重,能 正确进行相关质量单位的换算,提高估计和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含义,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相关生活现象,感 受数概念的拓展和价值。 5.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 正方形基本特征以及平面图形周长的认识,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
4、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 能正确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积累认识和 探究有关平面图形问题的经验。 6.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认识,提高识别轴对称图形的能 力,发展空间观念。 7.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思维能 力。 8.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学习过程以及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 望,不断增强反思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反思的态度和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有关计算,并能用学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复习千克 和克、
5、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间隔排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知识,会 计算图形的周长。 难点:计算方法、解题策略、图形知识。 单元课时安排:单元课时安排: 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1 课时 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1 课时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周长计算1 课时 复习千克和克、分数的初步认识1 课时 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应用1 课时 综合复习机动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3 8-18-1 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总第总第 6767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
6、科书第五册第 98-99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 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得数,能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通过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 算方法,提高乘法运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 1. 我会回顾 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主要有哪些?你认为在每一部分中,有什么需要 提醒大家注意的? 2. 我会分享 请你推荐一道有关“两
7、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的好题,和你的同学分享。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4 一、回顾引新 l.回顾内容 引导: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这学期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能和同桌互相说 一说吗?有困难的也可以看一看数学课本。 交流:能把这学期学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还记得吗? 引导:回顾这学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比如哪些内容怎样学习 的,你最喜欢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你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懂的地方?同 桌先互相说一说,再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交流:哪位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 2.引入课题 揭题:一个学期过得很快,学习了这么多内容
8、,今天复习什么呢?我们就先 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 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 1.第 1 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并呈现 结合交流选择 23 道要求学生说说算法,有错的自己改正 比较:第一组是怎样的口算,口算方法是怎样的? 第二组题的口算过程相同在哪里?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第三组题的得数为什么不同,你认为口算要注意什么?(看清乘数) 提问: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指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用 0 前面的数乘,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 乘得
9、的数末尾添上几个 O;两位数乘一位数,先算几十乘几,再算几乘几,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5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要注意个位相乘的满几十时要加几十或几十几 2.第 2 题 用 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注意统计全对的人数和错 12 题的人数, 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进行训练。 三、复习笔算 1.第 3 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交流:看一看黑板上的笔算,第一组前两题是怎样算的?(检查计算过 程)第三题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第二组题算得对不对? 比较:这里每组三道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你比一比三道题笔算的 过程,对于笔算方法有
10、什么想说的吗? 指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 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板书: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 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如果乘数中间有 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 O;如 果乘数末尾有 0,可以列竖式先乘 0 前面的数,再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相同 个数的 0,这样比较方便 2.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486426 (1) 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 (板书:300 240) 提问:都是 40 多乘 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 50 和接近 40) 指
11、出:两位数乘几的估算,可以看两位数接近几十,就按几十乘几的口算估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6 计得数大约是多少。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笔算得数和估计的差不多吗?看看笔算对不对 3.第 6 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引导: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怎样估计,再估一估,把每个年级估计的结果写在 表格的下面 交流:安排哪个年级比较合适?你是怎样估计的? 指出: 把两位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估计, 可以看出二年级不满 200 人, 一年级和三年级实际人数都比 200 多,所以安排二年级去是合适的 四
12、、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 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今天复习下来学生基本上对于两三位数的乘法口算以及笔算掌握的都还 可以,只有个别学生因为乘法口诀的不熟练而出现计算上的错误,要让学生 每天坚持练习口算与竖式,达到强化的效果。 今天在课上我让学生把实际问题都做在了数学课堂作业本上,做下来效 果还是可以的,基本上没有学生错。 8-28-2 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
13、第五册教学设计 7 总第总第 6868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第 99-100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 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引导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 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 1.我会回顾 重温第四单元的例题 1-例题
14、 10,想想每个例题所代表的除法,在计算时 有什么要注意的? 2.我会分享 请你推荐一道有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的好题,和你的同学分 享。 3. 我会挑战 要使 437 商中间有 0,里可填(),要使商的末尾有 0,里可 填()。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8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计算,有了许多收获。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小朋友都想到了要复习除法口算、笔算、验算等知识,那今天通过除法计算 的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除法的口算、笔算,正确算出除法的商,归纳除 法口算、笔算方法,并且能验算除法,提高除法计
15、算能力 二、复习口算 1.第 8 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并呈现,有错的自己改正 比较:第一组是怎样的口算,口算方法是怎样的?第二组题是怎样算的? (4005 是怎样算的,要注意什么?) 第三组题的口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你能联系这里的三组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指出: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几,只要先按表内除法用口诀直接算, 再看被除数末尾剩下几个 0 没有算,就在末尾添几个 0;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先算十位上得几十,再用余下的数除以一位数得几,然后用几十加几得几十 几 2.第 9 题 用 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注意统计全对的人数和错 12 题的人数
16、, 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进行训练 三、复习笔算 1.第 10 题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9 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演 检查比较: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笔算, 这三道题都是先算哪一位, 再算哪一位? 为什么商个位上的数不一样? 上面两道个位上也能商 0 吗?为什么? 指出:这三道题笔算都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不够商 1 时就商 0。 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呈现板书: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小朋友自己先看看这里第二组题算得对不对,有错的请指
17、出来错在哪 里 比较:比一比,这三道题都是按怎样的顺序除的?为什么第三小题商是两位 数?(板书:从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第三组后两题的商都有 0。检查一下,每题是在什么时候商 0 的?(检查计 算过程,呈现板书:不够商 1 就商 0) 小结: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指出: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起按顺序算,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不够商 1 就商 0;每次余数要比除数 小。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再笔算并且验算 出示:15646213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几十多。(
18、板书:30 多 200 多) 提问:你是怎样估计的? 指出:除法估计可以看最高位或前两位上的商,估计出大约是几百多或几十 多。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 范围里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0 让学生笔算、验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笔算得数和估计的差不多吗?验算的积和被除数比较,这里的商是不 是都正确? 提问:除法的商可以怎样验算? 指出:除法的商可以用乘法验算,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3)下面的被除数各是多少? ()7=12()9=308 学生计算,交流方法和结果 提问:你能说说除法里除数、商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吗?
19、 3.第 12 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 这里三道题各是怎样解决的? (板书算式) 为什么前两题都用除法算? 第三题为什么要用乘法? 指出:根据倍的含义,求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各是排球的几倍,就是求篮球的 个数和足球的个数里面各有几个 8,要用除法算。所以像这样已知两个数量, 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用除法算。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的 3 倍, 羽毛球的个数就有 3 个 16,要用乘法算。所以像这样已知一个数量,要求它 的几倍是多少,就是算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算 4.第 13 题 学生独立读题、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怎样?(板书算式) 提问:最多能穿多少串,
20、你是怎样想的?(余下的 1 个不够再穿一串) 如果全部穿在小棒上,至少要多少根小棒呢?为什么要 25 根?(余下的 1 个也要串 1 根) 指出:我们要根据问题这样想:因为余下的个数不够再穿 1 串,所以商是几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1 就最多穿几串;全部穿上要多少根小棒,那余下的穿起来也要 1 根,所以比 商要多 1 根,是 25 根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从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不够商 1 就商 0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发现学生对于计算的掌握还是
21、比较好的,但是分析问题的能 力有点儿差,实际问题有的孩子是瞎蒙的,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那样的方 法。所以在交流的时候我注重让学生们自主交流自己的想法,希望在交流的 过程中完善学生的思维。 8-38-3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周长计算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周长计算 总第总第 6969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2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第 100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 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 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
22、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与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 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 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 用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 1.我会整理 归纳整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长方形长、宽的计算方法;正 方形边长的计算方法。 2. 我会分享 请你推荐一道有关“长
23、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的好题,和你的同学分享。 3. 我会挑战 阳阳用一根 3 米长的绳子在一棵大树上绕了 3 圈,还剩下 6 分米,这棵 大树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3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l.回顾内容 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谈话:大家都已经清楚,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 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知识,今天 就复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 复习时,小朋友要积极回顾、整理和思考,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周 长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周长;还要更清楚地
24、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图形的知识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引导:我们已经认识过长方形和正方形,那怎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怎样的图 形是正方形呢?请小朋友回忆一下,画出图形并按图形整理出它们的特征交 流:你能根据整理的表格和大家说说你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以及正方 形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吗? 指出:经过整理,大家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 4 个角都 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 4 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提问:除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还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什么内容? 观察期末复习第 15 题的图形, 先说说什么是周长, 再
25、指一指每个图形的周长。 (指名学生说说周长的含义,再指一指哪里表示的是周长)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4 追问:要算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这些图形的什么?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 (板书:周长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根据周长的含义,你能先量 一量,再计算周长吗? 让学生独立测量、计算,指名三人板演,完成期末复习第 15 题 交流:测量出每个图形边的长度各是多少? 黑板上算得对不对?(检查周长计算) 提问:每个图形怎样算可以简便一些? 指出:计算图形的周长,可以根据边长的特点,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比如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可以用一条边长乘 2 再
26、加第三边;六边形的六条 边相等,只要用边长乘 6 就能很方便地算出周长 3.求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提问:长方形周长怎样算比较方便?正方形呢? (板书:长方形周长=长加宽的和乘 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4.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 80 厘米,它的边长是() (2)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 4 厘米, 长是宽的 2 倍,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 周长是()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1)引导: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我们还要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想一想,平移、旋转各是怎样的运动,它们有什么不同,能用你的方式 告诉大家吗? 引导
27、学生用手势表示并说明各自特点 归纳: 教师用手势表示并说明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 物体不能转动方向;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5 旋转是物体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平移、旋转) (2)引导:那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的呢?你能举出轴对称的例子吗? (学生交流) 指出:一个图形如果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它就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2.第 17、18 题 交流:第 17 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其中第 18 题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打“”,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打“” 第 18 题哪些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怎样看出来的?哪些不能看作轴对称
28、图 形,为什么? 追问: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1.思考交流 (1)能摆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引导: 如果给你 14 根 1 厘米长的小棒, 你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呢?同 桌合作,讨论可以怎样想,能有多少种不同摆法。如果有困难,可以试着画 画图,想一想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摆法?(指名回答,引导思考方法,有序列举、整理) 说明:用 14 根 1 厘米长的小棒摆成长方形,它的周长就是 14 厘米,长加宽 的和是 7 厘米,这样就可以一个一个地、有序地摆出有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2)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出示: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如下图) 20212022 学年
29、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6 这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这两条路组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如果图中已知的长度分别是 100 米和 500 米,这两条路组成的图形周长是 多少米?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结合演示:两条路一样长) 提问:你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 (像这样“阶梯式”的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周长) 2.解答下面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 8 厘米,宽 5 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 下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用事先准备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思考怎样算,计算出剩下长方形的 周长(指名板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结合折纸理解方法:可以
30、先求剩下长方 形的宽,再算周长) 启发:有没有简便一些的方法呢?用纸折折、想想看,看谁有聪明的办法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折出剩下的长方形,看长和宽的和就是原来长方形的 (长) 现在你知道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怎样算比较方便了吗?自己列出算式计算(原 来长方形的长2)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周长计算 长方形周长=长加宽的和乘 2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7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平移、旋转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既要关注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1、 又要关注他们能否根据周长的含义和图形的特点灵活计算相关平面图形的周 长,能否正确解答与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时, 要重点通过比较、识别以及相应的交流和评点,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平移和 旋转的感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8-48-4复习千克和克、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千克和克、分数的初步认识 总第总第 7070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第 101 页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8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 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认识分数的
32、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 体的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数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 识;体会发现简单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 用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千克、克的认识和分数含义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 1.我会梳理: (1)千克和克有什么样的关系?1 千克大约有多重?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能向你的同学介绍下吗? (2)在这 2 个单元中,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 我会挑战 (1)
33、一壶油连壶重 5 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壶重 3 千克,壶重多少千 克?一壶油重多少千克? (2)如图,甲乙两根彩带的一部分都被遮住了,你能判断甲乙两根彩带 哪根更长一些吗?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19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小朋友要进一步掌握千克、克的认识,能比较熟练 地应用这些单位;要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 算 二、复习千克和克 l.回顾千克和克 引导:大家来回忆一下计量物体轻重所用的单位,还记得是哪些吗?小朋友 一起说一说,我们学习过表示物体轻重的单
34、位有哪些? (板书:千克和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 1 千克吗?1 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1 千克=1000 克) 指出: 千克是比克大许多的计量单位, 超市里 2 袋食盐的重量大约是 1 千克, 15 个鸡蛋大约重 1 千克;而像 1 枚 2 分硬币重大约是 1 克,4 粒黄豆大约重 1 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1)1 个鸡蛋 (2)30 个鸡蛋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0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 (4)1 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大约重多少千克或
35、多少克吗? (学生联系实际自己举例) 你对千克和克有哪些感受? 说明:小朋友举出了许多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例子,感受千克比较重,克很 轻。有时候我们可以看一看,根据平时的经验知道要用什么单位;有时候可 以掂一掂,感受有多重,知道要用什么单位 3.第 19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是怎样想的? 追问: 一袋水果为什么要填成大约重3千克?一盒饼干重为什么填成500克? 指出:我们一般可以联系平时的经验,根据对物体有多重的感受来使用单位 名称,比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比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克作单位。根 据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千克和克进行换算 4.第 20 题 学生填空 交流
36、结果,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指出:单位间的换算可以根据单位间的进率来推算,几千克就是几个 1000 克,反过来几个 1000 克就是几千克。比如 3 千克就是 3 个 1000 克,是 3000 克;9000 克里有 9 个 1000 克,是 9 千克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第 22 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呈现相应的分数)这三个分数的分母为什么不同?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1 为什么第一个分数的分子是 1,后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 2 你能结合图形说说这几个分数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提问: 1 4 里有几个四分之一?2 3 和2 5 里各有几
37、个几分之一呢? 指出: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 份是几分之几 2.下面图里的阴影部分表示4 7 的是哪个? 学生判断、选择。 提问:为什么第二个图中阴影部分表示4 7 ?另两个图中阴影部分各表示几分 之几? 3.口答 (1)5 9 里有 5 个(); (2) 7 10 里有(); (3)4 个1 5 是() 4.第 23 题 出示题里的表格 让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依次对折, 在表格里填写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的份数, 在表格下面写出每份占纸的几分之几 交流: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的是多少份,每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在表格上呈现结果)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
38、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2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从表格里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次平均分成的份 数和对折的次数间有怎样的关系?每次对折后得到的几分之一的大小是怎样 变化的?) 指出:我们通过对折、记录和观察比较,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对折一次, 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原来的 2 倍;对折几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几个 2 连 乘的积。比如对折 3 次,3 个 2 连乘得 8,这张纸就平均分成 8 份;对折 4 次,4 个 2 连乘得 16,这张纸就平均分成了 16 份。对折的次数越多,平均分 成的份数也越多,得到的几分之一就越小。 5.比较
39、分数大小。 (1)在 O 里填写“”或“” (2)下面分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 5 1 6 1 5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板书呈现 提问:能说说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指出:分子都是 1,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 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6.分数加、减法 让学生写出每题的得数,并交流、呈现 提问:你知道分母相同的分数是怎样加和减的吗? 指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7.第 24 题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3 学生读题。教师说明大长方形表示一块布,让学生用不同颜色分别表示做上 衣、裤子的布,并交流 提问:上衣
40、的布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从图上看,上衣、裤子 一共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上衣比裤子多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复习千克和克、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千克=1000 克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复习千克和克时,一要结合身边的事物,进步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 知;二要帮助他们熟练进行不同质量单位的换算。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 紧扣分数的含义,引导学生联系含义解释操作、判断、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 题时的思考过程。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4 8-58-5 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应用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41、综合应用 总第总第 7171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第 102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 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 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运用策略独立分析问题,形成解题思路,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 1.
42、我会回顾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什么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 要提醒同学的吗? 2.我会挑战 小王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 35 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 3 页。小王 第五天从第几页开始读起?(先填表,再解答)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5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这学期还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记得是什么策略吗? (板书:从条件想起) 这节课就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我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进一步熟悉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小朋 友要能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应用策略解决 问题的能力 二、回顾策略 l.根据
43、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1)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 200 箱苹果,又运来 8 车,每车 75 箱 (2)林场要栽 800 棵树,先栽了 200 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 4 个苗圃里 让学生分别根据每题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板书每题的两个问题 提问:你能说说第(1)题的问题是怎样根据条件想的吗? 第(2)题的问题又是怎样根据条件提出来的呢?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从条件想起,要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 (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这就是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比较这里每题的两个问题,关键是提出先解决的那个问题 解决
44、了先求什么,才能接着求第二个问题 三、应用策略 1.第 25 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6 引导:这道题可以怎样想?同桌说一说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追问:你听明白了吗?我们一起说一说,根据成语故事有 42 本和寓言 故事比成语故事多 18 本,可以求:寓言故事有多少本 再根据求出的寓言故事本数和童话故事的本数是寓言故事的 3 倍,就能求出:童话故事有多少本 让学生列出算式解答,同时指名板演 追问:第一步求的什么?第二步呢?关键是什么? 指出:我们根据条件想,可以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一步一步地求出结 果,其中关
45、键是想到先求什么 2.第 26 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独立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 提问:这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是怎样想到的? 3.第 28 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 让学生读题并说说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请小朋友想一想,表格里每个年级展出的作品有多少幅可以怎样想,自己思 考并填出结果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作品各有多少幅?(呈现结果) 这三个年级的作品数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明根据条件填写的思考方法) 指出:二年级直接填写条件,根据三年级的条件,可以求出三年级有多少幅; 再根据四年级的条件,又可以求出四年级作品有多少 4.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 20212022
46、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7 引导:同桌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这道题怎样解决,要先算什么,再算出一 共跑了多少米,然后自己解答 交流:哪位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 能说说这里每一步是怎样想到的吗? 整理:根据从第 1 棵跑到第 200 棵,可以知道跑过比 200 少 1 个间隔距离, 然后根据每相邻两棵间距离是 5 米,就能求出一共跑了多少米 追问:列出的算式中,关键的是哪一步?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四、总结评价 1.总结全课 引导: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吗? 2.学期评价 引导:小朋友,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学期的数学内容,今天也全部完成了这学 期内容
47、的复习。请回顾一下你在这学期的学习情况,和同桌说说你学到了哪 些知识,哪些学得比较好,哪些还学得不够好 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如果很满意就用 5 颗星表示,你觉得自己能 得几颗星,就给几颗星涂上颜色(学生涂色) 交流:你涂了几颗星?是怎样评价自己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想起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复习本学期所学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时,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另一方面要通过对解题思路以及确定解题思路过程的讨论,突出从条件出发 思考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帮助学生进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8 学会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说说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与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的数是多少这两类数量关系的联系和区别,以提 高他们理解数量关系的水平。思考题,要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主动进行探索, 也要尽可能吸引全体学生参与相关的交流活动。必要时,也可通过实物演示 或画图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启发他们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