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考点三 赏析形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秋天的怀念 林中洋 清晨上班的路上,车子堵在了桥头。桥下,易北河水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下缓缓流过,河滩上,天空中,无数的大雁起起落落。过去,我每看见大雁,就会想起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现在,我会想起已经在天国里的母亲,大雁在天上飞,应该离她更近一些。 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却迟迟动不了笔,原因好像很复杂其实却又很简单,因为母亲,是每个人曾经的全部天空,在这个天空里,有绚丽的彩霞,也有密布的乌云;有雷鸣电闪,也有雨后的长虹,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母亲很 晚生我,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她十分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中
2、年之后的她,仍旧有着白皙细腻的皮肤,头发烫得一丝不苟。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裕的岁月里,母亲虽然衣着朴素却从不失讲究,裤子总是熨得笔挺,后来我知道,她从小女孩的年纪就喜欢黑色的衣服,黑色,对她而言是选择,不是将就。 我的外公是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的经理,家境殷实,所以我的母亲从小不必为生计或是家务操心,但是她却有一双巧手,她会织各种花色的毛衣。每年初秋,母亲都会把我们去年已经穿小了的毛衣拆掉,混上新的毛线重新织就。她曾经用我的旧牛仔裤给我的吉他做了一个套子,记得当 年所有见过这个套子的人都顽固地认为这么精致的东西只可能是买的。母亲是南方人,虽然在北方长大,却保留了南方人的口味,做菜总是要放一点糖,过年的
3、时候,母亲都会早早买好了糯米、黑芝麻和猪油,用一个小石磨把糯米合着水细细地磨成浆,她做的宁波汤圆,晶莹剔透如珠玉,里面的馅子隐约可见,一口咬下去,香甜酥糯,满口留香。这个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母亲的味道。 我小的时候非常怕黑,厉害的时候即使开着灯睡觉也不踏实,于是我就会跑到父母的房间去,要求睡到他们俩中间,母亲张开手臂,我的脸一枕到她柔软的臂膀上,就会毫无悬念地立刻睡着。随 着我渐渐长大,只要半夜站在父母床前,父亲就会叹口气然后抱起枕头睡到我的小床上去。我那时还经常生病,有次问母亲我会不会就要死了,她哈哈大笑,说你放心,要是你得了什么治不了的病,我肯定比你先死!我听了就平静下来,好像只要有母亲防着
4、,我连死都不必怕了。 母亲是物理老师,她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早出晚归,晚上还要经常批改作业或考卷。那时候只有周日是休息日,这一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洗衣服和打扫卫生的时间,所以退休之前,母亲的脾气有时会很暴躁。到了我的青春叛逆期,我和母亲之间会时不常地硝烟弥漫,激烈的时候,我宁愿物理考不 及格也不去找母亲答疑,最后干脆进了文科班,彻底不用再学=【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物理。那个时候,我总觉得母亲不理解我,不在乎我,后来想想,我自己那时也真够混账的。 我很年轻就去国离家,每次在机场离别的时候,母亲都等到她以为我看不见了时才偷偷转身暗自哭泣,我远远地看见她擦眼泪的样子,都会肝肠寸断,其实,我
5、何尝不是这么爱你呢!妈妈!只是我说不出来!现在我说出来了,却是在你永远也听不见的时候。 秋天,是思念的季节。母亲也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离开了我们,每看到雁群从头顶掠过,我都会想,为什么有些大雁往南飞,有些却向北飞,它们到底从哪里来,要到 哪里去?不管怎样,如果你们遇见我的母亲,请给我带个信儿,告诉她我想念她,天堂里如果很冷,请告诉她不要害怕,因为,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暖的角落。 (选自散文 2017 年第 1 期,有删改 )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起笔写自己清晨上班路上堵车,从而有时间看天空中大雁的起起落落,并由此想起已经去世的母亲,意在突出自己工
6、作很忙。 B作者其实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但迟迟不能动笔的主要原因是母亲在他的生命中曾经是 “ 全部天空 ” ,不知道从何说起。 C文章虽然没有写到 母亲具体详细的生活片段,但全文通过全景式概括性的叙述,交代了母亲艰辛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高度赞美。 D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地刻画了母亲这一形象,在平易朴实的语言之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与思念。 2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征。 答: 3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柴门小院 王本道 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个方方
7、正正的小院。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 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 “ 咯咯咯 ” 地召唤着鸡鸭吃食 ? 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 这样的柴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
8、读,一个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长大成人,而后告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一不葆有质朴的家国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 那一幢幢质朴无华的柴门小院,演绎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续写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风雪交加的夜晚,出门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远远看见柴门内微弱的灯光,听到门前的犬吠,那是何等的温暖与亲切。 “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 诗圣 ” 杜甫在饱受 “ 安史之乱 ” 的磨难之后,与家人久别重
9、逢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柴门虽然简陋,然而它淡泊宁静,里里外外的人和事都清晰可见。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当年那位风流倜傥的 才子崔护,若不是透过柴门的缝隙,一睹那位面若桃花的姑娘的风采,如何能最终成就一段佳话? 在中国,由于 “ 门第 ” 观念, “ 门 ” 有着诸多讲究,历来颇受重视。旧时男女谈婚论嫁,首先想到的是 “ 门当户对 ” ,女孩子出嫁被称作 “ 出门子 ” ,迎娶新媳妇称为 “ 过门 ” 。而“ 门 ” 的种类更是林林总总, “ 五花八门 ” 。所有的门中,柴门当属造型与材质最为简陋、价值最为低廉的,却也是数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用得最
10、多的门。近 30 多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华夏大地随处可见 “ 向阳门第春常在 ” 。然而有一段时间,一些 “ 先富 ” 起来的人们对于 “ 门 ” 的内涵有过误解。他们过分注重装点 “ 门面 ” ,门楼越砌越高,金碧辉煌,且户户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 “ 猫眼 ” 用以察看外面的动静。一幢幢封闭的宅院如同一座座戒备森严的堡垒,让人望而生忧,望而生畏,寄托着游子乡愁的那一个个小院已无从可寻。 一个秋日,在从红海滩归来的途中,我顺路去了盘锦市大洼区石庙子村。距村口不远处,就看到几户乌瓦白墙的民居,透过柴门和院墙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五彩斑斓的鲜花,以及几株硕果盈枝的
11、苹果树、梨树、枣树。我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村庄,见到了那一个个修缮一新的柴门小院。在那里,我与 知青同学们交谈、嬉戏,周遭树上是熟透的苹果、红枣、香梨,秋意正浓。朦胧之中,辽南山区的那些柴门小院,与如今我生活的辽东湾的乡村小院连成了一片,与祖国江南塞北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柴门小院连成了一片 华夏大地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柴门小院,蜿蜒曲折,一直通向遥远的地平线,如同古老的大河、大江,绵延不绝。 (有删改 )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引用杜甫、崔护等人写到柴门的诗篇,不仅丰富了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从艺术作品塑造形象的角度展现了柴门小院的另
12、一番风采 。 B作者当年作为知青来到辽南山区插队,每天住在柴门小院之中,生活虽艰辛苦闷但也不乏乐趣,故能将记忆中普通的小院写得生动形象,别有趣味。 C受 “ 门第 ” 观念影响,中国人对 “ 门 ” 很重视,由此衍生出 “ 门当户对 ”“ 出门子 ” 等词=【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语。与其他种类的门相比,中国农村的老百姓用得最多的就是柴门。 D “ 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 ” 与 “ 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 猫眼 ” ,表面上是说两种不同形式的门,背后却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心态。 5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的柴门小院,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这样描写有什 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答: 6柴门小院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和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文中的柴门小院具有那些内涵。 答: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答案精析 1 B A 项作者开头的交代,主要是为下文对母 亲的回忆做铺垫,而不是为了 “ 突出自己工作很忙 ” 。 C 项 “ 母亲艰辛的一生 ” 概括错误,文章第四段交代母亲小时候家境是殷实的。 D项 “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 ” 错,全文主要是回忆性叙述,并没有具体描写。 2 爱美,讲究。中年后头发还烫得一丝不苟,衣着朴素却不失讲究。 心灵手巧。会织各种毛衣,做的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