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南京某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教案(含2课时).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1624453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南京某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教案(含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南京某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教案(含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南京某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教案(含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安排了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是新闻阅读,共选入六篇新闻作品,编为五课。其中,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 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两则消息全面报道了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具有 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战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整体介绍了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 的情况;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则新闻特写精彩展现了跳水姑娘吕伟 在第九届亚运会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冠的场景;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 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则通讯详细叙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景;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则

2、新闻评论围绕“国家公祭日”这一新闻事件,紧扣“牢 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引述大量新闻事实并发表评论。 “任务二”是新闻采访,包 括采访的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其主体内容放在现场访谈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上。 “任务三” 是新闻写作,要引导学生学会撰写新闻作品,以及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 “口语交际讲述” 目的是引导学生能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自然得体地把故事或见闻讲给别人听。 本单元的学习是逐层递进的,要以“新闻的方式学习新闻” ,引导学生在新闻阅读中, 积累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并且通过开展新闻采访等新闻实践活动,感知新闻形成的 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抓住身边的新闻线索、新闻热点等,尝试进

3、行新闻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要抓住新闻的特点,培养重依据、负责任地表达的意识。 分类分类内容内容课时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 任务一 新闻阅 读 1.消息二则2 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 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 读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2.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 提高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1.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 2.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 1 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记 1 4.一着惊海天1 考的习惯;形成求真求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 式;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

4、战斗机首架次成功 着舰 5.国行公祭, 为佑世 界和平 1 任务二新闻采访1 任务三新闻写作2 口语交 际 讲述1 任务一任务一 新闻阅读新闻阅读 1 1 消息二则消息二则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 3.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4.体会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和立场。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

5、模与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课前对话,导入新课一、课前对话,导入新课 1.讲述故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创作的诗篇。诗中既写出了人民 解放军的巨大胜利,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试着读出 诗中的情感和气魄。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创作的,大气磅礴、鼓舞人心。 以此诗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

6、后面引导学生体会新 闻体裁的特点做铺垫。 师:同样的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消息二则 ,是毛泽东用 新闻的方式向公众报道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这一重大事件。请大家再次阅读本课中的两则 消息,对比诗歌,看看不同文体的表述,有怎样不同的效果。 (板书:消息二则)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是自学检测,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又是 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利用新闻基础知识学习消息二则打下基础。 二、资料助读,走进二、资料助读,走进“新闻新闻” 师:默读课本第 2 页和第 17 页关于新闻要素和消息特点的文字,标记出需要积累的 新闻相关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新闻是什么? 2

7、.新闻的“六要素” “五部分” “三特点”分别是什么? 3.消息是一种怎样的新闻体裁? 预设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 实的报道。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媒体上的对新近发生的 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报告文学等。狭 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 实。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新闻的三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3.消息

8、指的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 播新近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它一般具有如下 特征:第一,用事实说话;第二,短小精悍,概括性强;第三,时效性强;第四,具有固 定的结构方式;第五,大多数消息有电头或“本报讯”作为外在标志。 三、整体感知,剖析课文三、整体感知,剖析课文 【活动一:贴标签】 师:细读两则消息,找出它们的“六要素”和“五部分” 。 (生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自主学习新闻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理解新闻体裁 特点。贴标签、做编辑的活动形式,既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学习,又能激发学生

9、主动参 与的兴趣。 预设 1. 六要素 我 三 十 万 大 军 胜 利 南 渡 长 江 时间一九四九年 四月二十日 午夜开始 人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大 军 横 渡 长 江 时间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到二十 二日下午 地点在芜湖、安 庆之间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人物约三十万人 民解放军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起因起因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 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 斗志 事件南渡长江事件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敌阵, 占领长江南 结果敌阵业已被冲破,战役取得了决 定性胜利 岸广大地区 2. 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 放军二十一

10、日 已有大约三十 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后面 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正 以自己的英雄 式的战斗, 坚决 地执行毛主席 朱总司令的命 令 人民解放 军百万大军横 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 从一千 余华里的战线 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导语后面 的内容 国民党的广大 官兵一致希望 和平, 不想再打 了东面防 线又被我军突 破了 师补充:标题、导语、主体三者不可缺,背景和结语有时会暗含在主体里。 【活动二:做编辑】 师:请同学们比较这两则消息,体会其“三大特点” 。 设问:假如你是当时报社的编辑,你认为这两则消息重复吗?能刊发吗? 预设这两则消息都具备新闻的“六要素” “五部分” ,而且时效性都很强

11、。第一则消 息,作者仅用不到二百字(不含电头) ,就将渡江战役第一天的基本信息、战场态势表述 得清清楚楚,同时对战役的未来走向做出了准确预判。这则消息第一时间报道出来,能极 大地鼓舞战士们的士气。第二则消息是第一则的延续和扩展,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 各路战况,全面报道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情况,足见这一战役的磅礴气势。这两则消息在 时间跨度、事件广度、内容深度上均有所不同。因此,这两则消息都能而且都要刊发。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欣赏新闻的写作艺术。 2.体会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和立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评析新闻一、评析新闻

12、【活动一:学做评论员】 师:这两则消息好在哪里?除了时效性外,两则消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体现在哪些地 方?你从新闻的背后还读出了什么意味?让我们选择几个角度来评价一下,一个小组一个 选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 1.排一排:第二则消息主体部分为什么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写? 预设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军所遇抵抗都很微弱, 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军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 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军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 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

13、序,清晰合理。 2.删一删: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西起九江(不含 )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至发电时止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预设不好。 (1)用“大约”表示是约数,不是确数。这样表述更准确。 (2) “不含” 这个词能准确说出渡江区域中不包含九江这个地方。 (3) “至发电时止” ,把时间限制在准 确的时刻。这些词语都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3.换一换:读一读,用括号里的词替换加点的词语,行不行?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然

14、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 领 (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 (占领)江阴要塞,封锁 (切断)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 断(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预设不行。对地区用“占领” ,说明我军目前只是武装占有该地区,仍需提升影响 力,对要塞用“控制” ,说明江阴要塞不仅是被“占领” ,而且已为我军所用。正因如此, 依靠要塞炮火,长江得以被“封锁” ,铁路线则用“切断” ,因为铁路线可以被“切断” , 长江水是切不断的。词语搭配准确有力,确切地表明了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这些词语的 使用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若换掉,则无此表达效果。 4.

15、比一比:从下面两组句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第一组: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 志,纷纷溃退。 B.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第二组: A.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B.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预设“摧枯拉朽” “万船齐放” “直取对岸”这些词语都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 畏、势如破竹。用“纷纷溃退” “军无斗志”等词语从侧面表现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这些四字词语很有表现力,语言表达既准确而又生动。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

16、地估计了 东面防线的坚固性,过低地估计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的狼狈, 又可体现我军的神勇,感情色彩鲜明。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 ,尽管时间表述 明白,但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文“二十一日”重复。 作者在用词的时候是有明显的感情倾向的,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扬和对敌人的嘲讽 之情都包含在用词当中了。这就告诉我们,写新闻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可以用 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陈述事实,从而把态度表露出来。 5.找一找:这两则消息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去掉这个词,句子意思基本没有变 化。请你把它找出来,并谈一谈这个词的作用。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

17、渡长江。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3)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5)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6)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7)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 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8)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预设反复出现的“我” ,体现了一种作者强烈的自豪感,有喜悦,有自豪,有豪迈, 有决心,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有亲切感。 补充: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

18、我”中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情怀; “我”中有纵横天下的豪迈气势; “我”中有必胜的决心和胆略; “我”中有作为领导者的自豪和骄傲。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评析新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排、删、换、比、找的方法体会新闻的语 言特点和感情色彩,理解新闻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并有的特点。为下面播报新闻,亲自创 作新闻做准备。 二、播报新闻二、播报新闻 【活动二:学做播音员】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节奏播报这两则消息。 师:如果你是播音员,要向全国人民播报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会怎么播报?(任 选一则) 点拨:把握语调、语速、节奏等要素。新闻以陈述事实为主要内容,它不像散文、诗 歌,有强烈的情感。新闻中很少用到叹号

19、、问号等,所以播报的时候一般采用陈述语气。 另外,要读出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层次感,导语和主体之间停顿的时间可以稍长一点儿。像 本课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播报的时候声调可以高亢一些。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环节能让学生亲身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更深入地把握新闻内容,进 一步感知新闻的特征。强烈的代入感也能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内化学到的知识。 三、学写新闻三、学写新闻 师:请大家把班里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写成新闻,注意“六要素” “五部分” “三特点” , 注意客观叙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 (学生自由习作,师评点) 结束语:同学们,新闻里不仅有新鲜的时事,还有鲜活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每一则 新闻里都蕴含有

20、不一样的意味。古人最初造字的时候, “闻”字是一个人举手掩住一只耳 朵,露出另一只耳朵,在专注地倾听的形象。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接触 到大量信息,大家要学会有选择地接收,专注地倾听,这样你就能通过新闻这种实用性文 体了解大千世界,感知社会人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会读新闻,读懂新闻,进而 能写出新闻,把校园发生的新鲜事儿告诉给更多的人。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设计亮点】 本课的教学以引导学生自学、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开始,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贴 标签、做编辑、做评论员、做播音员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新闻的知识点,这样学生的 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

21、能学得快。 【资料链接】【资料链接】 “消息消息”一词的来源一词的来源 “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 :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 意思是说,太阳到了中午就要逐渐西斜,月亮圆了就要逐渐亏缺,天地间的事物,或丰盈 或虚弱,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时消减,有时滋长。太史公亦曰: “黄帝考定星历, 建立五行,起消息。 ”皇侃注云: “乾者阳,生为息;坤者阴,死为消也。 ”由此可见,消 息之义,盖已古矣。中国古代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把它们 的枯荣、聚散、沉浮、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 。只是到 了近代才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裁

22、,所以“消息”又叫新闻。 中国古代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中国古代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木铎:木铎为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 尚书中有“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 的记载。据说早在夏商周时期,曾有这样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 行于各地,既宣达政令,又了解民情。可以说,这种形式是我国新闻行业的一种原始形态。 布告与露布:布告是一种政府文告,以在固定地方悬挂或张贴为主。露布作为传播载 体,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是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 邸报: 通常指历代朝廷发行的官报。 邸报是朝廷传知朝政和臣僚了解朝廷政情的工具。 主要登载皇帝谕旨、臣僚奏章和朝廷动态等方面的内容。 小报: 始见于宋代, 是一种以刊载新闻与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小本:流行于元代,在民间雕印发卖,主要刊载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但元代的 言禁很严,元太宗时期还曾有过“诸公事非当言而言者,拳其耳;再犯,笞;三犯,杖;四 犯,论死”的禁令,因而,这种“小本”的编印和发行都是私下进行的,范围不会太广泛。 旗报、牌报:旗报源于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奔驰传送,供沿途 军民阅览。牌报则是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方式。 京报:主要流行于清代,与朝廷发布的邸报大体相同。主要在北京发行,外地有翻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南京某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教案(含2课时).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