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一、实验目的 1.练习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 2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实验原理 1.等效思想等效思想: 若用一个力 F或两个力 F1和 F2共同作用都能把橡皮条沿某一方向拉至相同长度, 即力 F与 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 F为 F1、F2的合力。 2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 F和 F1、F2的大小,并记下它们的方向,作出 F和 F1、F2的图 示,以 F1、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所夹的对角线即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 F1、F2 的合力 F。 3比较 F与 F,若它们的长度和方向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可以证明
2、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正确性。 三、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图钉若干、细芯铅笔、橡皮条一段、细绳套两个、弹簧测力计两个、三 角板、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 1仪器的安装 (1)钉白纸: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方木板上,将方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 (2)拴绳套: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 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 2操作与记录 (1)两力拉: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 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如图 1 所示)用铅笔描下结点 O 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一力拉: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
3、同的位置 O,记下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图 1 3作图对比 (1)理论值:在白纸上按比例从 O 点开始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时拉力 F1和 F2的图 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如图 2 所示) (2)测量值: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 O 点起作出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 拉力 F的图示 (3)相比较: 比较 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 F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 范围内是否重合 4重复 改变两个分力 F1和 F2的大小和夹角, 再重复实验两次, 比较每次的 F 与 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 内是否相等 五、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 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
4、,还有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 2.减小误差的办法 (1)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要按有效数字和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 确读数和记录。 (2)作图时用刻度尺借助于三角板,使表示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 (3)因两个分力 F1、F2间的夹角越大,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 F 的误差F 就越大,所 以,实验中不要把取得太大,但也不宜太小,以 60120之间为宜。 六、注意事项 1.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 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 O 的位置。 2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 O 的位置一定要相同。(保证作用效果相同)
5、3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 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 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 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去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 O 点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 5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 稍大一些。 6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 60到 120之间为宜。 【典例精析】 例 1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 4 所示, 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6、, 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绳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A两个分力 F1、F2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B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 D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答案:(1)B(2)BCD 解析:(1)本实验是采用等效替代的原理,当两个力作用使橡皮条结点 O 伸长到某一点,另一个 力作用也使橡皮条结点 O 伸长到同一点时,这个力就是前两个力的合力,选 B. (2)本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所拉绳间的夹角一般在 60到
7、120之间较合适,A 错误;为了减小误 差,便于确定两拉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且必须使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都 与木板平行,细绳要与弹簧测力计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B、C、 D 均正确 【变式训练 1】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 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 5 N、分度值为 0.1 N 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 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条的活动端拉到 O 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 直,如下图甲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1)由图中可读出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 N 和_ N。 (2)在图乙所示方格纸上按
8、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答案:(1)4.002.50(或 2.504.00)(2)图见规范解答 解析:从图中可知,竖直方向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2.50 N,水平方向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4.00 N。因为读数 2.50 N、4.00 N 均是 0.5 N 的整数倍,因此,选方格纸中一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 0.5 N,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可画出两个力以及它们的合力,如下图所示。 【变式训练 2】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主要步骤有: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
9、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 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 记录下 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和 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 则求出合力 F; E 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 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记下细绳的方向, 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 F比较 F和 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和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和_ 答案:(1)CE(2)C 中应加上“记
10、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 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O” 解析:(1)根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C、E. (2)在 C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O. 【自我检测】 1.(多选)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 计把小圆环拉到某一确定的点 O,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整另一个弹簧测力
11、 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小圆环拉到 O 点 D实验中,把小圆环拉到 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 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答案:ACD 解析:本实验的注意事项中有严格的要求,O 点不允许随便移动,A 错误;一个弹簧测力计达 到最大量程,再通过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到 O 点时,前一个弹簧测力计可能超过最大量程, 造成损坏或读数不准,C 错误;合力是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求出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故 D 错误; 只有 B 项是符合实验要求的。 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 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12、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若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 F 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拉力的图示 F不完全重 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 D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答案:B 解析:理论上,细绳之间的夹角是任意的,不需要计算,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和量角器测量力的 大小和方向,A 错误;前后两次结点的位置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B 正确;由于测量和作图 存在误差,F和 F 的方向不一定重合,实验可以证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总 是成立的,C 错误。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所以 D 错
13、误。 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 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 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多选)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多选)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填字母 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
14、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答案:(1)BD(2)BD 解析:(1)实验中两次拉伸橡皮条时,应要求两次的作用效果必须完全相同,即橡皮条被拉伸的 方向、长度完全相同,所以答案选 B、D。 (2)对减小误差有益的做法是 B、D。B 做法能保证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减小了作图误差; D 做法能保证分力的方向测量更准确,减小了测量误差。实验时两细绳不必等长,两弹簧秤的示数 也不一定要求相差较大,所以 B、D 正确。 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将一木板(图中未画出)竖直放置与铁架台和 轻弹簧所在平面平行。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
15、列相关内容: (1)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 O; (2)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测力计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 O,记录 细绳套 AO、BO 的_及两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图乙中 B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N; (3)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测力计拉力 FA、F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 FA、FB的合力 F; (4)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 F 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 F 和 F,得出结论: _。 答案:(2)方向11.40(3)如图所示 (4)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 F 和 F相等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
16、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下 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 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 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 A 的示数为_ 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 母) A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
17、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_。 答案:(1)3.6(2)D (3)使 B 拉力减小或减小 M 的重力大小; A 换成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或改变 B 的拉力方向等(任 选两个) 解析:(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以及读数规则可知 A 的示数为 3.6 N。 (2)要验证的关系是 A、B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与 M 的重力等大反向,所以应测量 M 的 重力;为减小测量误差应该做到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校零,拉力的方向与木板平行,A、B、C 对。改 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O 点位置可以不同,D 错。 (3)A 所受的拉力超出其量程,有多个解决办法。例如,使 B 拉力减小,减小 M 的重力大小,A
18、换成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改变 B 的拉力方向等。 6.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 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 A 和 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 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 子的拉力 TOA、TOB和 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 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 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 N1N2N34 D钩码的个数 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A标记结点 O 的位置,并记录 OA、OB、OC 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 OA、
19、OB、OC 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选填“甲”或“乙”)是正确的 答案:(1)BCD(2)A(3)甲 解析:(1)对 O 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OA、OB、OC 分别表示 TOA、TOB、TOC的大小,由于三个共点力 处于平衡,所以 TOA、TOB的合力大小等于 TOC,且 TOCTOATOB,即|TOATOB|TOCTOATOB,故 B、 C、D 能完成实验 (2)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必须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即标记结点 O 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 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做好记录,应从力
20、的三要素角度出发,要记录 钩码的个数和记录 OA、OB、OC 三段绳子的方向,故 A 正确,B、C、D 错误 (3)以 O 点为研究对象,F3的实际作用效果在 OC 这条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F1、F2的合力的理论 值与实际值有一定偏差,故甲图符合实际,乙图不符合实际 7.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 F1、F2和合力 F 的过程中,拉橡皮条结点到达的位置 O 的位置不能变化 B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 F 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 90 (2)某次
21、操作时,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N. 答案:(1)AC(2)4.00 8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 在其中一根细线末端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 使橡皮条拉伸, 如图3甲所示, 记录: _、 _、_. C将步骤 B 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末端挂上 4 个和 3 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 硬棒 B、C 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 B、C 的位置,使_,记录 _ (2)若通过探究得到“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那么图乙中cos cos
22、 _. 答案:(1)步骤 B: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橡皮条与细线结点的位置 O细线的方向(说明:能反映细 线方向的其他记录也可以) 步骤 C:橡皮条与细线结点的位置与步骤 B 中结点的位置 O 重合钩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 (2)3 4 9.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 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 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 A、B 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 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 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如图所示 (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 O 的位置 (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 答案:(1)BCD(2)改变所悬挂的重物的质量